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和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永红 陈群 +1 位作者 朱德晓 张世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20例(病例组)和同期对照者240例(对照组),收集年龄、性别和体重等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20例(病例组)和同期对照者240例(对照组),收集年龄、性别和体重等临床资料,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水平,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析。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血浆Hcy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MTHFR TT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16.8%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T基因型、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血浆Hcy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中只有TT基因型与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CC基因型、CT基因型或TT基因型,病例组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高Hcy水平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风险遗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胺酸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鸿江 裴效瑞 王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78例原发性DVT患者(观察组)和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其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包括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和家族梗死病史(包括肺梗死...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78例原发性DVT患者(观察组)和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其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包括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和家族梗死病史(包括肺梗死、脑梗死、心肌梗死)、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甲状旁腺素、钾、钠、钙、CRP、尿素氮、肌酐、25(OH)Vit D。对两组有差异的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TG、CRP、家族梗死病史及25(OH)Vit D水平相比,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梗死病史(OR=1.52,95%CI为1.04~9.33,P=0.037)和25(OH)Vit D(OR=5.38,95%CI为2.77~21.04,P=0.011)与DVT有关。结论 血清25(OH)Vit D降低和家族梗死病史是预测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维生素D
下载PDF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芳 赵配配 +2 位作者 徐美娜 付燕荣 王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究组增加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血流流速及干预7 d后下肢肿胀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86%),对照组6例(17.14%),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下肢各血管静脉流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股静脉、髂外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流速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研究组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轻度+无肿胀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可能在于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改善下肢血管静脉流速,建议重度TBI患者围术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间歇充气加压 重度颅脑损伤 下肢静脉血栓 血管静脉流速 下肢肿胀
下载PDF
自拟消肿散瘀方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学香 孙林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90-292,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甚至是很多肿瘤患者就诊的首发疾病,其临床发生率为4%~20%[1],由于其高死亡率,故也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其本身血液...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甚至是很多肿瘤患者就诊的首发疾病,其临床发生率为4%~20%[1],由于其高死亡率,故也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其本身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创伤、肿瘤瘤体压迫和活动量减少致血流缓慢及化疗药物运用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有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为非恶性肿瘤患者的7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肿瘤患者 血管内皮损伤 非肿瘤患者 依诺肝素钠 高凝状态 常见并发症 活动量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浩 郭晓洁 +2 位作者 秦小玉 楚皓源 张志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11-13,31,共4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肢体肿胀及静脉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LEDVT伴IVCS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肢体肿胀及静脉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LEDVT伴IVCS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静脉通畅度、凝血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大腿、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D-二聚体(D-D)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可调节LEDVT伴IVCS患者下肢肿胀程度,改善凝血功能,调节静脉通畅度,安全性好,术后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 下肢静脉血栓 静脉通畅度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王菁菁 吴苏 +1 位作者 蔡桂兰 甄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95-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选取250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DVT组(n=45)和非DVT组(n=205)。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选取250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DVT组(n=45)和非DVT组(n=205)。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2组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SAH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因素,建立aSAH后DV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区分能力,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DVT组年龄、高血压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Hunt-Hess分级、住院时间与非DVT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DV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非DV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unt-Hess分级、住院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aSAH患者发生DV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预测性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95%CI:0.802~0.948)和0.872(95%CI:0.757~0.987)。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预测aSAH患者发生DVT在大范围阈值中均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aSAH患者的年龄、Hunt-Hess分级、住院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发生DVT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预测aSAH后发生的DVT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识别高风险患者,便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静脉血栓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强 王慰敏 +1 位作者 庞宏刚 田红燕 《现代医学》 2018年第7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Apo(a)]基因五核苷酸重复序列(PNR)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以107例原发性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DVT组),另选择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和Apo(a...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Apo(a)]基因五核苷酸重复序列(PNR)多态性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以107例原发性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DVT组),另选择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和Apo(a)基因PNR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DVT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6.7±141.3)mg·L^(-1)vs.(265.8±120.3)mg·L^(-1),t=2.931,P=0.004]。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7.470,P=0.024;χ2=13.652,P=0.003)。DVT组重复次数为5的等位基因和5/8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χ2=6.971,P=0.008;χ2=7.366,P=0.007),8/8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435,P=0.006)。DVT组血清Lp(a)水平与(TTTTA)n重复次数呈负相关(r=-0.229,P=0.008);对照组血清Lp(a)水平与(TTTTA)n重复次数无明显相关性(r=-0.101,P=0.258)。结论:Apo(a)基因PNR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下肢DVT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载脂蛋白(a) 脂蛋白(a) 五核苷酸重复序列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廖爱红 郭雪华 罗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及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下肢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周径短于对照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治疗经外科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有助于预防术后DVT形成,改善机体血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逐级加压弹力袜 妇科患者 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防治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缓解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韦颖 赖海燕 +1 位作者 梁自贞 陈羿如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及缓解负性情绪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及缓解负性情绪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D-二聚体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5、5.012,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6,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8,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D-二聚体浓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 下肢静脉血栓 情绪 临床作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沙斐 安娜 +5 位作者 刘佳琪 王清霖 曹娟 安琪 李高彪 武欣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早期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DVT急性期患者45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早期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DVT急性期患者45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颗粒制剂口服联合基础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2组干预前及干预1、3、6个月后Villalta评分、双下肢周径差、凝血功能指标[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治疗6个月后下肢静脉血栓再通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症状、体征和Villalta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2组症状、体征和Villalta总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2组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比较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2组血清D-D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APTT、PT较干预前均延长,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χ^(2)=1.463,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早期干预DVT急性期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补阳还五汤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Cockett综合征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梁学刚 王祥金 张全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980-984,共5页
目的 分析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疗效、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采用导管溶... 目的 分析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疗效、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采用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导管溶栓治疗。两组病人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病人血栓清除情况、患肢消肿情况、下肢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外周血炎症因子、并发症及血栓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栓清除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1年患侧与健侧膝上腿围周径差分别为(8.02±1.41)cm、(2.89±0.32)cm,研究组分别为(8.19±1.38)cm、(2.57±0.29)cm,对照组术前、术后1年患侧与健侧膝下腿围周径差分别为(6.84±1.18)cm、(2.13±0.38)cm,研究组分别为(6.63±1.09)cm、(1.76±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更低(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24.75±4.03)cm/s、(28.82±4.29)cm/s,研究组分别为(24.02±3.86)cm/s、(30.94±4.37)cm/s,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股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3.02±2.12)ml/s、(15.05±2.29)ml/s,研究组分别为(13.36±2.09)ml/s、(16.26±2.34)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天更高(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2.93±2.04)s、(18.13±1.34)s,研究组分别为(23.24±1.99)s、(17.29±1.21)s,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4.86±2.31)s、(21.04±1.75)s,观察组分别为(24.13±2.16)s、(19.89±1.53)s,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59.21±3.92)s、(49.13±3.02)s,观察组分别为(60.17±3.85)s、(47.09±2.9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天更低(P<0.05)。研究组术前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分别为(31.91±4.89)ng/L、(14.59±2.36)pg/ml、(213.12±30.98)pg/ml,术后3天分别为(36.24±4.29)ng/L、(16.12±2.59)pg/ml、(239.86±32.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天TNF-α、PAF、TXB2更高(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7%比16.33%,P<0.05)。结论 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可增强血栓清除效果,并改善患肢肿胀情况及下肢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复发风险,安全可靠,但该治疗方案可介导炎症反应发生,术后应积极实施合理抗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 静脉球囊扩张 下肢静脉血栓 COCKETT综合征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3
作者 陈进业 郑时康 +5 位作者 路飞 刘茜 罗荣 王凯 张茜茜 贾恩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急性DVT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参照...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急性DVT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与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接受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试验组接受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肢腿围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高于参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肺栓塞、出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患肢大腿、小腿腿围均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TS总发生率为17.50%,低于参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DVT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佳,且能改善患肢肿胀情况,降低PTS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重组人尿激酶原 置管溶栓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评估
14
作者 席富强 常昕 董向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无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分表(Padua)评分]、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注射部位皮肤变化、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7.08±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24±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dua评分(2.2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4.40±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脑卒中 下肢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治疗1例药学实践
15
作者 王莉 欧汝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5期170-172,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4])。患者常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血脂异常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疾病^([6])。在我国患病率为30/100 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4])。患者常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血脂异常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疾病^([6])。在我国患病率为30/100 000,致死率较高^([7-8])。抗凝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治疗方法^([9-12])。目前国内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的案例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系统红斑狼疮 个体化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牛帅 姜广伟 杨永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D-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D-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n=52),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清D-D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血清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RI、PI与血清D-D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腹部手术术后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水平低于非DVT组,RI、PI以及血清D-D水平高于非DVT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与血清D-D水平呈负相关,RI、PI与血清D-D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血清D-D对腹部手术术后DVT的预测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92.3%,均高于各项参数单独检测。结论:腹部手术术后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RI、PI与血清D-D水平密切相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腹部手术术后DVT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清D-二聚体
下载PDF
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王光敏 逯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10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10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满意度、DVT发生情况、凝血功能及心理状况。结果:优质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01);优质组DVT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01);护理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质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优质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DVT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负面情绪,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创伤骨折 化优质护理 静脉血栓 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作芬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血栓风险评估指引下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T、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可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广泛子宫全切术 血栓风险评估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吴立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混合型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应用单纯CDT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机...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混合型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应用单纯CDT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血栓清除率、两组手术前后患健侧周径差(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变化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采用机械性血栓抽吸与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栓清除率,并在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有效缩小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这一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下肢静脉血栓 机械血栓抽吸 导管接触溶栓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张彦 宋波 +1 位作者 卢雨松 孙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参照组...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参照组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DVT复发率及平均严重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上20 cm、膝下15 cm患侧与健侧周径差值小于治疗前,试验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utar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七叶皂苷钠应用于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可以降低炎性介质水平,缓解下肢水肿,降低血栓严重程度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下肢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