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分子亚型分类—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
1
作者 郭鹏 介评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13-913,共1页
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TCGA)的研究人员发现,四分之三的原发性前列腺癌可根据基因突变分为7个亚型,不同亚型的肿瘤之间存在表观遗传学异质性和激素受体活性差异,其中一些改变有希望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些成果近日发表在《细胞》... 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TCGA)的研究人员发现,四分之三的原发性前列腺癌可根据基因突变分为7个亚型,不同亚型的肿瘤之间存在表观遗传学异质性和激素受体活性差异,其中一些改变有希望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些成果近日发表在《细胞》(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Cell,2015,163:1011-1025)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前列腺癌 分子诊断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万钵 蔡仙国 +1 位作者 陈柏康 俞洪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591-5592,共2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71例为研究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MS指标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及两组MS发病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71例为研究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MS指标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及两组MS发病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升高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MI、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S发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MS发病率较低,MS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原发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王金虹 沈刚 +4 位作者 黄智坚 石锦辉 杨霞 高国全 周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基于大数据从分子水平筛选原发性前列腺癌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探寻前列腺癌细胞从雄激素依赖到抵抗状态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靶点。方法:在NCBI的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 目的:基于大数据从分子水平筛选原发性前列腺癌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探寻前列腺癌细胞从雄激素依赖到抵抗状态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靶点。方法:在NCBI的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原发性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相关芯片数据(GSE74367、GSE66187和GSE126881),利用limma包进行标准化和基因差异分析,接着采用clusterProfiler包分别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将P<0.05和|logFC|>2作为筛选标准,使用vennDiagram包合并基因集,找到3个芯片的共同差异基因,并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上调或下调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GSE74367和GSE66187中的差异基因主要与RNA分解代谢与剪接功能相关,主要富集于核糖体生物发生通路。GSE126881的差异基因主要与干扰素γ反应功能有关,主要富集表达于化学抗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以及视黄醇、细胞色素P450、抗坏血酸和醛酸的代谢过程。3个芯片的共同上调基因为SLC16A3,共同下调基因为DDX53。GSEA分析发现,SLC16A3上调时,果糖、甘露糖和磷酸戊糖代谢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集显著上调;DDX53下调时,原发性免疫缺陷通路、趋化因子与细胞黏附分子等相关基因集下调,而磷酸戊糖途径、细胞周期和蛋白质外排等过程的相关基因集上调。结论:通过对3个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相关GEO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SLC16A3的上调和DDX53的下调可能在原发性前列腺癌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前列腺 原发性前列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GEO 差异基因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并前列腺部尿道癌临床分析
4
作者 苗晋忠 周东方 许丽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部尿道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原发性前列腺部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排尿不畅并膀胱刺激症状等,术中病理确认后,均行经尿道电切手术,切除肿瘤及前列...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部尿道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原发性前列腺部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排尿不畅并膀胱刺激症状等,术中病理确认后,均行经尿道电切手术,切除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组织,其中2例坚持膀胱灌注化疗,分别随访5年和3年6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1例未行膀胱灌注化疗,术后10个月发现膀胱肿瘤。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部尿道癌的患者,如肿瘤分级分化较好,行保留器官的肿瘤切除术,术后坚持膀胱灌注化疗,密切随访,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前列腺增生 原发前列腺部尿道 经尿道电切
下载PDF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5
作者 戚晓平 方丽 +4 位作者 陈群阳 阮绍坤 林考兴 许龙根 戴晓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 分析 2例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 64岁和 73岁 ,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及会阴不适。组织学 :印戒状癌细...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 分析 2例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 64岁和 73岁 ,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及会阴不适。组织学 :印戒状癌细胞呈圆形 ,胞质丰富透明 ,胞核呈新月状位于细胞一侧 ,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染色PSA( + )、PAP( + )、AR( + )、低分子CK( + ) ,CEA( - )、AB/PAS( - )。 1例D期患者行双侧睾丸切除及氟他胺治疗 ,术后 6个月死于广泛转移 ;1例B2 期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双侧睾丸切除、内分泌和局部放射治疗 ,随访 2 5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罕见、高度恶性的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前列腺印戒细胞 临床特点 治疗
原文传递
前列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和形态发生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智铭 张惠箴 +2 位作者 陈洁晴 刘亮 周健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发生、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在2 62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中选出 10例印戒细胞癌 ,用SP法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雄激素受体 (AR)等 9种免疫组织化学标... 目的 探讨前列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发生、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在2 62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中选出 10例印戒细胞癌 ,用SP法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雄激素受体 (AR)等 9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AB/PAS ,黏液卡红染色 ,3例作电镜观察 ,并与 10例胃肠道印戒细胞癌作比较。结果  10例中仅 1例为纯印戒细胞癌 ,9例与经典型前列腺癌混合 ,印戒细胞癌成分均大于癌总量的 2 5 %。按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 ,可将印戒细胞分为胞质内空泡或内腔形成和胞质内PSA、PAP分泌物积聚二种类型 ,二种类型印戒细胞均缺乏胞质内黏液 ,故不同于消化道印戒细胞癌。结论 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是来自前列腺腺泡上皮的低分化特殊组织学类型腺癌。在穿刺活检中可以与来自消化道 ,泌尿道的浸润性或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原发印戒细胞 病理诊断 形态发生机制 前列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三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三宝 陈忠 +1 位作者 撒应龙 蒋智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6-506,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病例分析 原发前列腺印戒细胞
原文传递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龙 应向荣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0-520,共1页
患者,65岁。因排尿不畅2年,排尿中断伴疼痛2周于2007年8月28日入院。查体:腹软,未触及包块,耻骨上区无压痛。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Ⅱ度,中央沟浅,表面光滑,质地韧,无压痛,未触及结节,直肠黏膜光滑,指套无血染。
关键词 原发前列腺印戒细胞 排尿不畅 前列腺增大 直肠指检 表面光滑 直肠黏膜 中央沟 压痛
原文传递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庆辉 李培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4期77-78,共2页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4个月”人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夜尿5~7次,急性尿潴留2次,均经导尿处理,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给予非那雄胺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减轻。超声示:前列腺体积6.0cm...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4个月”人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夜尿5~7次,急性尿潴留2次,均经导尿处理,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给予非那雄胺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减轻。超声示:前列腺体积6.0cm×5.5cm×5.2cm,双侧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前列腺印戒细胞 进行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前列腺体积 药物治疗 非那雄胺 不对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