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原发性卵黄囊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3
1
作者 傅于捷 梁而慷 +1 位作者 孙志勇 曹子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纵隔原发性卵黄囊瘤十分罕见,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该文报道了一例纵隔原发性卵黄囊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过程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对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可能彻底手术切除加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纵隔原发性卵黄囊瘤 病理组织学 预后
下载PDF
心脏原发性卵黄囊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爱华 石群立 +1 位作者 孙桂勤 严小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卵黄囊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标记对 1例心脏卵黄囊瘤进行观察。结果 :组织学瘤组织由多形性瘤细胞排列呈腺样、血管套样或网状结构 ,瘤细胞浆内外有玻璃样小滴。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AFP、AACT... 目的 :探讨心脏卵黄囊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标记对 1例心脏卵黄囊瘤进行观察。结果 :组织学瘤组织由多形性瘤细胞排列呈腺样、血管套样或网状结构 ,瘤细胞浆内外有玻璃样小滴。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AFP、AACT阳性。电镜下 :肿瘤细胞胞浆内有微囊及致密电子颗粒 ,胞外亦见类似致密电子小体。结论 :发生于心脏的卵黄囊瘤是极为罕见且高度恶性的 ,它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电镜检查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原发性卵黄囊瘤 临床病理 AFP AACT
下载PDF
28例原发性卵黄囊瘤患者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云飞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69-70,109,共3页
目的分析28例原发性卵黄囊瘤(YST)患者的CT表现。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8例Y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YST患者入院后均予以CT检查,然后对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中28例YST... 目的分析28例原发性卵黄囊瘤(YST)患者的CT表现。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8例Y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YST患者入院后均予以CT检查,然后对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中28例YST患者肿瘤位于性腺的有17例(60.71%),其中位于睾丸、卵巢处的分别有7例、10例,占比分别为60.71%、41.18%,均为单侧发病;9例(39.29%)位于性腺外,其中位于骶尾部、前纵隔、阴道的分别有6例、2例、1例,占比分别为66.67%、22.22%、11.11%。CT检测可见肿瘤"浅分叶",且呈"椭网形",18例(64.29%)肿瘤边界较为清晰,9例(32.14%)呈"深分叶状"形态不规则;8例(28.57%)边界模糊,肿瘤大小分析可见,肿瘤位于前纵隔、卵巢的相对较大,位于阴道、睾丸、骶尾部的相对较小。28例YST患者中,单纯型21例YST(75.00%),混合型7例(25.00%)。结论原发性卵黄囊瘤进行CT检测尤为重要,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黄囊瘤 CT技术 影像学 特征
下载PDF
1例纵隔原发性卵黄囊瘤术后放化疗护理
4
作者 罗绪国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2期93-94,共2页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临主档中较罕见。主要发生于性腺,亦可发生于性腺外组织。肿瘤来源于胚外结构卵黄囊,其组织结构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特殊血管周围结构相似,又称内胚窦瘤,常见于儿童和年轻妇女[1]。原发于纵隔者极...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临主档中较罕见。主要发生于性腺,亦可发生于性腺外组织。肿瘤来源于胚外结构卵黄囊,其组织结构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特殊血管周围结构相似,又称内胚窦瘤,常见于儿童和年轻妇女[1]。原发于纵隔者极为罕见,此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转移早。瘤体常破裂向周围组织侵犯、扩散,术前明确诊断困难。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辅以放疗、化疗[2]。近日,本科收治一名右前纵膈卵黄囊瘤术后侵及心脏、右肺胸膜广泛转移、多发骨转移(右侧髂骨、右侧坐骨)患者。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原发性卵黄囊瘤 术后 放化疗 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7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义祥 刘敬伟 +5 位作者 齐康 张继新 林钢 刘海波 商学谦 李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诊治经验。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胸部CT显示前纵隔肿物,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诊治经验。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胸部CT显示前纵隔肿物,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均明显升高。5例术前接受穿刺活检,诊断为卵黄囊瘤,接受含铂双药或三药方案化疗后行肿瘤扩大切除,其中4例术后继续进行化疗;另2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卵黄囊瘤,并接受含铂方案化疗。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达到R0切除,1例为R1切除。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肺炎和1例肺不张)。3例术后1年内出现肺转移,4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较高,经合理诊治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纵隔卵黄 化疗 扩大切除
下载PDF
原发性松果体卵黄囊瘤1例
6
作者 王述华 罗礼生 +2 位作者 严显岑 曾华元 冯梅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68-36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松果体卵黄 诊断 治疗 颅内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18例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特点
7
作者 高雪涵 陈野野 +1 位作者 张家齐 李单青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0-1289,共10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primary mediastinal yolk sac tumor,PMY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2000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PMY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primary mediastinal yolk sac tumor,PMY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2000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PMY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1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例,中位年龄22.0(16.6,26.2)岁。患者伴有甲胎蛋白水平升高,病理类型可为单一卵黄囊瘤或与其他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合并存在。治疗方式以化疗及根治性手术为主,对肿瘤侵犯其他脏器的患者可行扩大切除。手术患者7例术后出现肺或胸膜转移,其中3例伴有胸腔外(骨、脑)转移;1例术后1年内出现复发。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末次随访时5例生存,9例死亡,4例失访,中位生存期为16.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9个月;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28.6%和11.8%。结论PMYST常发生于中青年男性患者,术前穿刺能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R0切除、治疗后甲胎蛋白恢复正常、不伴有转移可能是预后较好的潜在指标。PMYST总体预后较差,经合理诊治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纵隔卵黄 内胚窦 病理学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