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5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在年龄<18岁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秋丹 杨安怀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79-81,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在年龄<18岁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RRD患者29例(31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显微外路组(9只眼)和传统外路组(22只眼),显微外路组采用显微外路手术(在23G光纤照明... 目的 对比观察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在年龄<18岁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RRD患者29例(31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显微外路组(9只眼)和传统外路组(22只眼),显微外路组采用显微外路手术(在23G光纤照明联合手术显微镜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完成手术),传统外路组采用传统外路手术(在传统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并发症,记录手术时间。结果 显微外路组一次手术复位8只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8.89%;传统外路组一次手术复位20只眼,视网膜复位率为90.91%;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P>0.05。显微外路组视力提高8只眼,视力维持稳定或下降1只眼;传统外路组视力提高16只眼,视力维持稳定或下降6只眼;两组比较,P均>0.05。显微外路组及传统外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22±3.80)、(68.74±8.87)min,两组比较,P<0.05。显微外路手术组术后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1只眼,巩膜外放液时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只眼;传统外路组术后发生短暂性眼压升高2只眼,术后1周复查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仍见少量视网膜积液者5只眼;两组并发症比较,P均>0.05。结论 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治疗年龄<18岁RRD疗效相当,均可显著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术后并发症少,但显微外路手术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外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路手术 传统外路手术 孔源视网膜脱离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选择性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4
2
作者 薛黎萍 吴敏 +4 位作者 胡敏 孙晓梅 彭亚力 徐文荣 杨静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42-3045,共4页
目的:评估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方法:对3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 目的:评估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方法:对3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经巩膜冷凝术联合球内注射膨胀气体,根据裂孔的位置选择恰当体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视力及并发症。对失败病例做具体分析。结果:经巩膜视网膜冷凝联合球内注气,一次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26眼(81%),4眼二次行巩膜外冷凝联合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2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SF6填充获得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例最终复位率达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经巩膜视网膜冷凝联合球内注气术是治疗新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简单的、损伤小、花费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冷冻 球内注气
下载PDF
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桂君民 王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比较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视功能改变。方法连续观察38例38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局部应用激素组(A组)11... 目的比较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视功能改变。方法连续观察38例38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局部应用激素组(A组)11例,术前应用醋酸强的松龙眼液点眼每小时1次,用药(4.91±1.51)d;全身激素治疗组(B组)27例,术前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5mg,3d后剂量递减,术前用药(5.67±1.88)d。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率A组为54.5%,B组为63.0%;再次手术成功率A组为80.0%,B组为100%。A组70%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0%视力保持不变,B组68%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4%视力保持不变。初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15例患者中,14例系因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形成所致。结论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激素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趋势上低于全身激素治疗组。两组的最终视功能改善结果无差异。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系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皮质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浅析25G玻璃体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丽青 朱旭芳 葛飞 《实用防盲技术》 2021年第2期58-59,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50眼RRD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RRD,并选择25G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在3...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50眼RRD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RRD,并选择25G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在3个月内对50例患者进行短期疗效预后随访,统计患者视力矫正以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显示50例患眼视网膜均全部复位,复位率达100%,术后平均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46,P<0.05),而术前术后平均眼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F=1.098,P>0.05);50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眼压4例(8.00%),无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RRD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较高,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术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生物胶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群 赵杰 侯宝杰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生物胶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6至2017-06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共21眼,微创玻璃体切割术(microincision vitrectomy surgeri...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生物胶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6至2017-06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共21眼,微创玻璃体切割术(microincision vitrectomy surgeries,MIVS)联合应用生物胶来封闭视网膜裂孔,应用手术灌注液填充玻璃体腔。观察术中生物胶覆盖情况,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率、矫正视力、眼压、炎性反应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中生物胶与视网膜黏附良好,能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通过间接检眼镜检查见生物胶膜在玻璃体切除术后(13.77±5.13) d已吸收。21例21只眼术中和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在随访期间视网膜脱离未复发。术后1年矫正视力0~2.15,平均(0.79±0.62),较术前矫正视力0~2.32,平均(0.93±0.74),显著提高。1例1只眼术后出现视网膜前膜,最终需要行前膜剥除术。2例2只眼术后7 d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给予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出院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压异常情况。未发现明显的与生物胶相关的炎性反应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MIVS中联合生物胶可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促进孔源性脱离视网膜复位;眼内应用安全有效,可以作为MIVS联合气体填充的一种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胶 孔源视网膜脱离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裂孔
下载PDF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邓先明 王文战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眼发病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1例。对侧眼经充分扩瞳... 目的观察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眼发病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1例。对侧眼经充分扩瞳后行全视网膜镜等检查记录的周边视网膜病变包括格子样变性、囊样病变、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数量及性质。以对侧眼有、无周边视网膜病变分两组,有周边视网膜病变组(A组)238例和无周边视网膜病变组(B组)223例。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眼别、对侧眼眼轴长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侧眼发生周边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全视网膜镜等检查结果238例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周边视网膜病变(51.6%,238/461),其中周边视网膜病变位于颞上象限129眼、颞下象限87眼;鼻上象限31眼,鼻下象限16眼。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比,A组患者眼轴更长、年龄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性别、眼别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0.2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眼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OR=1.19,95%CI:1.073~1.323,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OR=0.98,95%CI:0.966~0.995,P=0.008),而与性别及眼别均无明显相关性(P=0.103,P=0.307)。结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以颞侧居多。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随着眼轴长度的增长而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孔源 对侧眼 眼轴 长度 病变 周边视网膜 年龄
原文传递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7
作者 张敏 张琳琳 +1 位作者 房琳 成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FEV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RD分为RRD组(41例)与非RRD组(62例)... 目的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FEV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RD分为RRD组(41例)与非RRD组(6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FEVR合并RRD的影响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评价模型拟合效果,将传统Logistic与LASSO-Logistic两组回归模型对比,通过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RRD组中男性青少年更多,且合并眼部外伤史、高度近视、角膜、视网膜及颞侧玻璃体增生、嵴样改变和基因突变的概率较非RRD组更高(P<0.05)。RRD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效球镜度及整体血流密度均低于非RRD组,眼压高于非RRD组(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5.257(95%CI:2.012,15.828)]、青少年[OR=0.887(95%CI:0.848,0.923)]、眼部外伤史[OR=4.750(95%CI:1.762,13.781)]、高度近视[OR=3.867(95%CI:1.330,11.678)]、眼压高[OR=1.171(95%CI:1.065,1.298)]、整体血流密度低[OR=0.684(95%CI:0.579,0.790)]、视网膜增生[OR=2.977(95%CI:1.214,7.750)]、颞侧玻璃体增生[OR=3.379(95%CI:1.522,7.861)]、嵴样改变[OR=6.715(95%CI:2.824,17.789)]、FZD4突变[OR=5.430(95%CI:1.814,18.183)]、LRP5突变[OR=5.057(95%CI:1.749,15.756)]的FEVR患者合并RRD的风险更高(P<0.05)。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的AIC及BIC分别为212.380和263.308,精确度高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基于LASSO法筛选出的变量组成的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在评估FEVR患者合并RRD方面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渗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孔源视网膜脱落 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巩膜扣带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吴华 姚磊 +1 位作者 杨雅媛 杨晨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RSB治疗,47例)和对照组(PPV治疗,46例)。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均较术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BCVA比对照组低,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B与PPV均可有效复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促进患者视力改善。但与PPV相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RSB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改良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割术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郑海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更利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 孔源视网膜脱离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复位率
下载PDF
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孙旭阳 陈太想 +2 位作者 李瑞 孙文 董方田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05/07于我院采用折叠球囊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连续治疗的RRD患者11例11眼,术中均采用结膜下麻醉、不做肌肉牵拉线、不做术中视网膜裂... 目的:探讨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05/07于我院采用折叠球囊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连续治疗的RRD患者11例11眼,术中均采用结膜下麻醉、不做肌肉牵拉线、不做术中视网膜裂孔定位,不做视网膜冷冻和视网膜下放液、不做球囊巩膜固定缝线,观察手术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纳入11眼中视网膜成功复位10眼(91%),1眼(9%)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因多发视网膜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成功行球囊顶压手术的10眼中球囊顶压一次成功4眼(40%),球囊顶压后行玻璃体注气1眼(10%),球囊顶压后再次调位3眼(30%),球囊顶压后再次调位及玻璃体腔注气2眼(20%);5眼(50%)术后4-12 wk行球囊取出,视网膜脱离无复发;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1.30±1.10,术后4 wk为0.37±0.39(P<0.01);术前平均眼压11.51±3.37 mmHg,术后4 wk为13.72±2.57 mmHg(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发症少,是治疗RR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球囊 孔源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压 微创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分析
11
作者 张茹怡 龚健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高眼压的比例、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因RRD于我院行PPV的患者523例,术后眼压≥25mmHg即定义为术后发生高眼压。采用t检验、...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高眼压的比例、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因RRD于我院行PPV的患者523例,术后眼压≥25mmHg即定义为术后发生高眼压。采用t检验、χ^(2)检验、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特点。结果:RRD行PPV术后1个月内发生高眼压的比例为56.6%,术后高眼压与低龄、玻璃体腔填充硅油、合并脉络膜脱离相关(P<0.05)。术后随访至3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填充硅油与填充全氟丙烷相比有差异,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RD行PPV术后1个月内高眼压发生率为56.6%,低龄、玻璃体腔填充硅油、合并脉络膜脱离是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填充硅油、合并脉络膜脱离者术后发生高眼压速率更快,这类患者术后应更加重视监测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高眼压 脉络膜脱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法应用进展
12
作者 周颖 杨勋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视力的一种疾病。在视网膜裂孔形成后,暴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持续吸收玻璃体腔内的液体,导致眼内压力降低,脉络膜离开巩膜表面,而炎症反应的参与更加重了脉络膜血管的渗出,使液体在脉络膜上腔内积...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视力的一种疾病。在视网膜裂孔形成后,暴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持续吸收玻璃体腔内的液体,导致眼内压力降低,脉络膜离开巩膜表面,而炎症反应的参与更加重了脉络膜血管的渗出,使液体在脉络膜上腔内积聚,从而并发脉络膜脱离。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大范围脱离、视网膜多发裂孔等都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纠正低眼压和改善炎症反应,例如封闭视网膜裂孔、切除增殖的玻璃体、激素治疗及玻璃体注气等,其中在恢复眼压的效果上,术前玻璃体注气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孔源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孔源视网膜脱离 低眼压 反应 视网膜裂孔封闭术 增殖玻璃体切除术 激素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周永莹 卢谦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1,7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空气填充79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222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取油术67眼。术后连续随访至少3个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组共369眼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34眼未复位,一次性复位率为9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和未复位患者眼轴长度(AL)、手术方式、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由回归方程可知:AL≥26 mm的患者,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发生的风险比AL<26 mm的患者增加了4.248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H-L检验P=0.165,ROC分析结果显示,预测RRD术后视网膜是否发生再次脱离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32~0.9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和87.3%(P<0.05)。结论AL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由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较为精准的预测RRD术后视网膜是否发生再次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眼轴长度 复发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的影响
14
作者 贺诗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49例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49例和对照组(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49例,比较两组视网膜复位、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俯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患眼内环区上、下及黄斑中央凹区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降低,且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的作用与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相当,更利于促进视力恢复,且能减小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视力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下液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元国 栗江陵 +3 位作者 何玉清 熊帅 高晓蓉 常鲁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侵害患者视力,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减少视功能的损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RRD的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但是术后仍然有很多并发症。视网膜下液(SRF)是RRD术后常见的...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侵害患者视力,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减少视功能的损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RRD的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但是术后仍然有很多并发症。视网膜下液(SRF)是RR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SRF的长期存在对视力的恢复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研究SRF的发病机制及其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RRD玻璃体切除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后发生SRF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液 孔源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不同时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流参数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莉 高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不同时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0例,...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不同时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0例,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Ⅰ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B组(50例,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Ⅱ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取油前1个月、取油后1个月,A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FV)、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B组(P<0.05)。取油前1个月、取油后1个月,A组的视力高于B组,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短于B组(P<0.05)。取油前1个月、取油后1个月,A组的看电视、阅读书写、夜间视物及精细操作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Ⅰ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有助于促进血流参数改善,加快视力恢复,提高早期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孔源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在提高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效性上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唐聪 刘金秒 +1 位作者 李燕林 赵春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在提高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有效性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门五邑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治疗的RRD患者12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在提高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有效性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门五邑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治疗的RRD患者12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部分重水填充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与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改善,眼压均较治疗后7 d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可提高RRD治疗的有效性,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视网膜复位率,同时提高其视力水平,改善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部分重水填充技术 视网膜复位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
18
作者 李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9-0032,共4页
分析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3例患者资料,患者(23只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对比患者术前、... 分析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3例患者资料,患者(23只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对比患者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厚度、眼压、视力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随访3月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开展,相较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厚度、视力、眼压等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而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对其进行对症降压治疗后,眼压稳定。术后3月复查,23例患者视网膜重新复位,无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再度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较好,可成功复位脱离的视网膜,同时提高视力水平,维持稳定的眼压,让患者回归正常视物,更好的进行工作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空气填充治疗 孔源视网膜脱离 眼部疾病 眼压
下载PDF
中青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与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李磊磊 李真 赵玄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1-0125,共5页
分析中青年RRD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和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复诊的422名中青年R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和重返工作准... 分析中青年RRD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和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复诊的422名中青年R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和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社会支持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r=0.494,P<0.001)、希望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r=0.449,P<0.001)、疾病感知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负相关(r=-0.483,P<0.001)、社会支持与希望呈正相关(r=0.458,P<0.001)、社会支持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r=-0.500,P<0.001)和疾病感知与希望呈负相关(r=-0.233,P<0.001)。结论 中青年RRD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具有相关性,即患者社会支持越高、负性疾病感知越低、希望水平越高,重返工作准备度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孔源视网膜脱离 社会支持 疾病感知 希望 重返工作准备度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对眼部参数的影响
20
作者 于广委 赵克娇 +2 位作者 孟繁超 王开芳 陈峰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4期199-200,206,共3页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部参数的影响。方法对1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眼)用IOL master 700测量玻璃体切割术前、硅油取出术前其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K1、K2)和中央角膜厚度(C...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部参数的影响。方法对1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眼)用IOL master 700测量玻璃体切割术前、硅油取出术前其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K1、K2)和中央角膜厚度(CCT),并对手术前后眼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例(68.75%)可顺利测出眼轴,患者术后AL较术前增加,术后ACD较术前减少,术后LT较术前增加。术前术后K1、K2、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硅油填充术后,AL有所增加,ACD减小,LT增加,其结果对眼球屈光状态及眼压的影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 眼部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