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1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彩娥 石麒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1期890-891,共2页
淋巴瘤是淋巴组织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primary cervical lymphoma,PCL)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对笔者近年来诊治的6例PCL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关键词 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一琼 彭伟 易为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约1/4的来源于结外器官。结外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胃肠道和皮肤,来源于女性生殖道系统的临床少见,其中以卵巢和宫颈较多见,宫体、阴道和外阴受累仅有个案报道。南...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约1/4的来源于结外器官。结外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胃肠道和皮肤,来源于女性生殖道系统的临床少见,其中以卵巢和宫颈较多见,宫体、阴道和外阴受累仅有个案报道。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1例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cervix,PCL),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淋巴 原发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雷钧 潘玫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5例,占同期宫颈恶性肿瘤的0.17%,首发症状均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排液(4例),平均51.6岁,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为非...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5例,占同期宫颈恶性肿瘤的0.17%,首发症状均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排液(4例),平均51.6岁,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例中晚期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随访6个月-5年,除1例失访外,4例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采用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中晚期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宫颈 治疗
下载PDF
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
4
作者 谢小华 葛亚楠 +4 位作者 滕振杰 李美锡 许静 吕佩源 董艳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病理类型多表现为高度侵袭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约占90%),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表现为伯基特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或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病理类型多表现为高度侵袭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约占90%),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表现为伯基特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或低级别的淋巴瘤,病灶常累及大脑、脊髓、脑神经、软脑膜和视网膜。PCNSL占淋巴瘤的1%,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4%~6%,约为原发颅内肿瘤的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多发硬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 诊断
下载PDF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刘仪凡 赵娟 +1 位作者 王丽娜 席亚明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索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ndothelial activation and stress index,EASIX)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01月01日至2022年12月30日兰州大学第... 目的:探索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ndothelial activation and stress index,EASIX)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01月01日至2022年12月30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初诊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EASIX的最佳截断值并分组;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以频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ASIX分组的PGIL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OS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EASIX的最佳截断值为0.815。治疗前EASIX≤0.815的患者较多存在于Ann Arbor分期I-II期(P=0.005)、IPI评分为低危组及低中危组(P=0.006)的患者中,治疗前EASIX>0.815的患者较多存在于男性(P=0.047)、IPI评分为非低危组(P=0.006)的患者中。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高EASIX组比低EASIX组患者具有更差的OS。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具有A症状(HR=0.495,95%CI:0.260~0.941,P=0.032)、IPI评分高中危组、高危组(HR=3.384,95%CI:1.342~8.533,P=0.01)、EASIX>0.815(HR=2.607,95%CI:1.326~5.124,P=0.005)是影响PGI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高EASIX是PGIL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用于临床上判断PGI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 原发胃肠道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36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6
作者 邹思平 王畅 林剑扬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36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PTML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反应结果并进行生存... 目的分析并总结36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PTML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反应结果并进行生存随访。结果36例PTML患者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出现肿块;其中25例患者(69.44%)因颈部出现肿物就诊,24例(66.67%)出现吞咽困难症状,11例(30.56%)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在病理类型上,黏膜相关组织性或滤泡性12例,黏膜相关组织性部分向大细胞转化8例,弥漫大B细胞性14例,多形T细胞性1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B细胞性是最常见的类型。依据Ann Arbor分期,Ⅰ-Ⅱ期29例,Ⅲ-Ⅳ期7例。截止到随访日期,36例患者中死亡8例,生存28例,其中7例死于疾病复发或进展,1例死于脑血栓。Ann Arbor分期I-II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86.21%高于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42.86%(P<0.05)。结论PTML具有多种临床病理特征,对于疑似PTML患者,应尽早行详细临床检查和病理分析,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 临床病理 特征
下载PDF
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王鸿彬 章忆晖 +2 位作者 王程 穆林松 吕忠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I-DLBCL)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PM)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该研究使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选择2000—2020年被诊断为GI-DLBCL的患者,提取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诊断年龄、... 目的探讨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I-DLBCL)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PM)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该研究使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选择2000—2020年被诊断为GI-DLBCL的患者,提取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诊断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序列号、原发部位、SPM部位、治疗信息、生存时间和患者结局。评估了GI-DLBCL患者在生存因素和SPM方面的风险。使用标准化发生率(SIR)估计发生SPM的相对风险。使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Land Mark分析和Cox回归分析评估总体生存率。结果共纳入8113例GI-DLBCL患者,其中710例(8.75%)发生SPM。单次原发性恶性肿瘤(OPM)组和SPM组在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化疗史及Ann Arbo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M最常见于淋巴瘤、结直肠和男性生殖系统。诊断年龄是8年随访组和8年以上随访组中患者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在8年随访组中,肿瘤分期是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P<0.05)。种族、化疗史和SPM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P<0.05)。在8年以上随访组中,男性和SPM也是患者生存率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I-DLBCL患者的性别、诊断年龄、种族和化疗史与SPM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诊断年龄、性别、种族、化疗史、分期和SPM是GI-DLBCL患者在不同时期生存组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这项研究有助于制订更有效的策略和预防措施,以便对GI-DLBCL患者进行治疗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弥漫大B细胞淋巴 第二原发恶性 预后
下载PDF
早期宫颈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茹兰 罗立 尤广发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宫颈 原发恶性淋巴 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型灏 方铣华 +1 位作者 张谷 黄渊 《浙江肿瘤》 1994年第2期41-42,共2页
原发于子宫颈的结外恶性淋巴瘤(简称恶淋)极其罕见,通常组织学形态与结内原发性恶淋相似,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则明显不同。我们曾诊治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病例1:龚某,36岁。已婚,3-1-0-2。
关键词 宫颈 原发 淋巴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2023欧洲神经肿瘤协会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涛 张伟 +5 位作者 邱晓光 王政 张忠 陈宝师 刘彦伟 刘帅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淋巴瘤的一个类型,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1])。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相似的淋巴瘤相比,PCNSL具有独特的发生部位和侵袭性特点,疗效不佳。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增长,男性病人偏多...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淋巴瘤的一个类型,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1])。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相似的淋巴瘤相比,PCNSL具有独特的发生部位和侵袭性特点,疗效不佳。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增长,男性病人偏多^([2])。鉴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2021年欧洲神经肿瘤学协会(EANO)建立了一个涵盖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工作组,更新了此前发表的成人PCNSL指南。新版指南提供了PCNSL的最新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化疗 放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颈恶性淋巴瘤并尿潴留1例
11
作者 邵秀娟 陈彬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病例报告 诊断 原发宫颈恶性淋巴 尿潴留
下载PDF
宫颈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12
作者 李琳 庄苏陵 毛小刚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2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 宫颈 下腹隐痛 阴道流血 入院体检 接触出血 浅表淋巴 生命体征
下载PDF
宫颈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
13
作者 李琳 庄苏陵 毛小刚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淋巴 宫颈 原发
下载PDF
宫颈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卓静 陈佩珊 周志韶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34-35,共2页
宫颈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予报导,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等作一讨论。
关键词 宫颈原发恶性淋巴 病因 病理特点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宫颈原发性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黄龙武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432-433,共2页
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发病年龄15~90岁,以41~44岁多见,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宫颈弥漫肿大或结节状、息肉样肿块,切面呈灰白、鱼肉状,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大B细胞型淋巴瘤。现对2000年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确诊的6例宫... 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发病年龄15~90岁,以41~44岁多见,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宫颈弥漫肿大或结节状、息肉样肿块,切面呈灰白、鱼肉状,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大B细胞型淋巴瘤。现对2000年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确诊的6例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 宫颈 病理分析 原发恶性淋巴 阴道不规则出血 临床 免疫组化特点 发病年龄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MRI表现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卞巍 费玉凤 +4 位作者 袁军 周炜根 金思励 杨兴霞 姚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2例PBL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结果,并通过检索文献,总结PBL的MRI表现。结果 本文1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瘤,1例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结合...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2例PBL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结果,并通过检索文献,总结PBL的MRI表现。结果 本文1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瘤,1例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结合文献表明原发性乳腺淋巴瘤表现为边界清晰/模糊的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ADC值较低,增强后可呈均匀/不均匀强化,增强后期可见勾边样强化,TIC强化曲线多为Ⅱ型或Ⅲ型,肿瘤内部可见血管穿行/贴边征及分隔样强化。结论 结合患者的病史及MRI表现,有助于PB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淋巴 原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旷仁钊 段劼 +1 位作者 冯凌 王远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颅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颅骨原发性DLBC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化疗,另1例未行放化疗;1例活检后行放化疗... 目的探讨颅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颅骨原发性DLBC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化疗,另1例未行放化疗;1例活检后行放化疗。术后病理均为DLBCL。3例术后随访1~5年,1例术后化疗5年无病生存,1例活检术后放化疗2年无肿瘤复发,1例仅行手术后16个月肿瘤复发而死亡。结论颅骨原发性DLBCL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或活检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术后行放化疗,预后较好;术后未行放化疗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原发 弥漫大B细胞淋巴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1例
18
作者 贾红侠 冉立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患者男,41岁,背部出现皮损,不伴痛痒6个月余。皮肤科情况:背部可见一直径约1.0 cm红色、近圆形、表面光滑的结节,周围有红斑晕,质地略硬,无触压痛。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浸润,呈现上方浸润多且范围广,下方浸润少且范围窄... 患者男,41岁,背部出现皮损,不伴痛痒6个月余。皮肤科情况:背部可见一直径约1.0 cm红色、近圆形、表面光滑的结节,周围有红斑晕,质地略硬,无触压痛。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浸润,呈现上方浸润多且范围广,下方浸润少且范围窄,伴有反应性生发中心;可见“三相”模式,即中央为淡染的生发中心,绕以深染的滤泡套细胞,以及淡染的肿瘤性边缘区细胞;并可见较多浆细胞、淋巴浆细胞样细胞、边缘区细胞(较大且淡染的细胞)以及小的反应性淋巴细胞,偶有大的母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肿瘤性边缘区细胞CD20、CD79a、B细胞淋巴瘤-2(Bcl-2)、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M-1)、CD43均阳性,Kappa(浆样细胞阴性),Lambda(浆样细胞阳性),Ki-67达25%;CD3、CD21、Bcl-6均阴性。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示T淋巴细胞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阴性,B细胞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阳性。诊断: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皮肤边缘区域 原发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
19
作者 周敏华 刘忠达 季兴祖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742-742,共1页
原发性肺淋巴瘤是指原发于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约占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5%^([1]);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70%~90%^([2])。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MALT淋巴瘤,其治疗方案... 原发性肺淋巴瘤是指原发于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约占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5%^([1]);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70%~90%^([2])。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MALT淋巴瘤,其治疗方案有手术或联合化疗、放疗等,但疗效差,且易于复发。现报道1例中医药治疗多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医案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T淋巴细胞淋巴瘤病例回顾
20
作者 白厚桥 徐诗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最常见的部位是回盲部,病理类型以B细胞来源为主,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常见,其次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IL总体发病率偏低,但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有关PIL的报道较少。现报告1例原...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最常见的部位是回盲部,病理类型以B细胞来源为主,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常见,其次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IL总体发病率偏低,但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有关PIL的报道较少。现报告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T淋巴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肠道淋巴 B细胞淋巴 十二指肠 T细胞淋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