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眼压和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管小丹 雍智谋 +1 位作者 程锦 陈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眼压和视力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的80例(8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眼压和视力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的80例(8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水平、房角关闭情况及角膜内皮细胞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眼压低于术前,视力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前房角角度(ACA)、前房容积(ACV)和周边前房深度(PACD)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CAC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E)、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及细胞面积标准差(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对降低眼压有明显效果,且还能提升视力水平,改善房角关闭情况,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霍显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评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施以超声乳化白内障... 目的评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施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施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00%)较对照组(86.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23±0.08)、眼压为(43.60±3.45)mm Hg(1 mm Hg=0.133 kPa)、前房深度为(2.35±0.27)mm、前房角宽度为(13.52±2.63)°,对照组分别为(0.24±0.10)、(43.52±4.17)mm Hg、(2.46±0.35)mm、(13.44±3.07)°;术后3个月,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47±0.03)、眼压为(15.26±1.75)mm Hg、前房深度为(3.30±0.14)mm、前房角宽度为(30.21±1.27)°,对照组分别为(0.38±0.04)、(18.38±2.07)mm Hg、(3.02±0.25)mm、(26.35±1.14)°。两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均高于术前,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更高,眼压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0%)较对照组(20.00%)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小梁切除术方案与配合房角分离术方案均能取得一定效果,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方案的应用能获取优质的效果,更好改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等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玮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孝感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50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孝感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50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Phaco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haco联合GS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IOP)]、眼前结构参数、血流密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BCVA和IOP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网睫状突距离(TCPD)和小梁虹膜角(TIA)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盘周围、上方、鼻侧、下方、颞侧血流密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aco联合GSL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有利于患者眼部结构恢复,调整眼压,同时改善视盘血流密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粘连分离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李光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68-70,7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眼压水平、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眼功能指标(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视野缺损值)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水平小于对照组,BCV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大于对照组,视野缺损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CVA水平,降低眼压水平,改善眼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眼功能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湘云 郑艳瑾 +1 位作者 杨建辉 赵春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04/2021-02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3例60眼,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A组28例30眼行飞秒激...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04/2021-02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3例60眼,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A组28例30眼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B组25例30眼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记录两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和超声乳化累积耗散能量(CDE),随访至术后3mo,观察两组眼压、前房深度(ACD)、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ECL)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眼压显著降低,ACD显著加深(均P<0.05),但两组间眼压和ACD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1d时A组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术中EPT和CDE、术后ECL及并发症发生率(7%vs 27%)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黏连分离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新 李奕萍 +2 位作者 王晓华 杨瑞君 何吕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房角黏连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盘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房角黏连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盘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Phaco治疗,观察组实施Phaco-GS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周边虹膜前黏连(peripheral synechia,PAS)、眼压、最佳矫正视力(intraocular pressure,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指标[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ngle opening distance 500,AOD500)、小梁网睫状突距离(trabecular ciliary process distance,TCPD)]、视盘血流密度[整体视盘血流密度(whole en face image vessel density,wiVD)、视盘内血流密度(intraoptic disc vessel density,diVD)、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网(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 plexus,RP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两组PAS范围、IOP、BCVA均降低,观察组PAS范围、眼压、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CD、AOD500、TCPD均增加,观察组ACD、AOD500、TCP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wiVD、diVD及视盘周围RPC各项指标均增加,观察组wiVD、diVD及视盘围RP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haco-GSL可进一步恢复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部结构,调节眼压与视力,同时改善视盘血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黏连分离术 视盘血流密度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CXCR2和bFGF表达与小梁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智会 王晓莉 +3 位作者 蔡方荣 张键 邓应平 马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的房水中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小梁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06/2022-01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80眼行小梁切除术的APACG患者纳入病例组,依据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的房水中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小梁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06/2022-01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80眼行小梁切除术的APACG患者纳入病例组,依据术后疗效分为成功组60例60眼和失败组20例20眼;收集同期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且眼压正常的白内障患者86例86眼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中CXCR2、bFGF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房水中CXCR2、bFGF水平预测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失败的价值;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房水中CXCR2、bF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失败组房水中CXCR2、bFGF水平及术后浅前房发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P<0.05)。房水中CXCR2、bFGF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AUC分别为0.885、0.883、0.953。CXCR2、bFGF是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PACG患者房水中CXCR2、bFGF水平显著升高,且二者均是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水 小梁切除术 趋化因子受体2(CXCR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的疗效观察思考研究
8
作者 刘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
分析比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2例(APACG患者,选择的时间是是2019年6月~2022年6月,均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而根据巩膜瓣应用方法的差异分成参照组(矩形两针缝合法)与实验组(L形... 分析比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2例(APACG患者,选择的时间是是2019年6月~2022年6月,均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而根据巩膜瓣应用方法的差异分成参照组(矩形两针缝合法)与实验组(L形单针缝合法),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指标包括眼压、前房深度情况、滤过泡形态等。结果 术后1天,两组的眼压水平比较P>0.05,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眼压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术后前15天,参照组的前房情况相对要好于参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术后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APACG,实施L形巩膜瓣单针缝合法术进行治疗时虽然会产生短时间的浅前房,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眼压与滤过泡的形成等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 矩形两针缝合法 L形单针缝合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王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57-160,共4页
探讨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行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进行选取,受试者资料的筛选工作在院内2018.2-2023.2时间段内收录的患者中进行,最终符合条件并录入病例... 探讨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行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进行选取,受试者资料的筛选工作在院内2018.2-2023.2时间段内收录的患者中进行,最终符合条件并录入病例数72例,这些样本在实验过程中被运用平均法分配至两个组别。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及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HAMD与HAMA评分在两组患者中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更优(P<0.05);与术前相比,术时各应激指标水平在两组患者中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例数比值为1:5,前者更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分别为34例28例,占比分别为94.44%、77.78%,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纠正患者的身心状态,酱烧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对确保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顺利进行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勾明宝 赵全良 +1 位作者 袁芳 孙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形态及功能变化来评估视神经的损害情况。方法:对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眼底照像、视野、视神经OCT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结果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28例28眼中,能... 目的:检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形态及功能变化来评估视神经的损害情况。方法:对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眼底照像、视野、视神经OCT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结果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28例28眼中,能获取视神经图像25眼(89%),25眼中视盘颜色:正常9眼,充血水肿16眼,未出现苍白;C/D:<0.6者5眼,>0.6者1眼,不能分辨的有19眼;盘沿情况:正常6眼,不能分辨的有19眼;无法获取视神经图像3眼(11%)。视野检查:正常9眼(32%),出现视野损害的2眼(7%),因白内障视野检测无参考意义8眼(29%),假阳性率≥15%的2眼(7%),不能配合检查7眼(25%)。OCT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能测量的26眼(93%),其中神经纤维层厚度正常24眼,神经纤维层厚度局部变薄2眼。屈光间质严重混浊不能测量2眼(7%);P-VEP检查中P100波峰时正常的18眼(64%),峰时延长的10眼(36%)。P100波振幅正常的11眼(39%),振幅降低的17眼(61%)。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后视神经并不出现典型的青光眼损害,部分表现视盘充血水肿,对于视神经评估需要主观和客观检查进行综合评估,目前还没有更精确的一种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视神经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视网膜血管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尹悦 黄清清 缪晓翠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急性发作后的视网膜血管密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急性发作后的视网膜血管密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有单侧眼发作病史且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正常的APACG患者30例,按入组标准纳入其急性发作眼30眼,采用OCTA对其视盘旁及浅层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vascular density,VD)、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进行定量测量,观察APACG视网膜各区域的VD特征。结果急性发作眼视盘旁颞侧象限的VD为49.00(37.90,53.00)%,明显大于上方[35.00(25.00,50.00)%]、鼻侧[39.00(32.00,44.50)%]及下方[40.00(26.00,46.75)%](H=9.880,P=0.020)。浅层黄斑区近中心凹四个象限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30,P=0.488),而浅层黄斑区旁中心凹鼻侧象限VD 44.80(39.68,47.30)%明显大于上方[41.15(35.00,44.10)%],颞侧[37.85(34.58,40.40)%],下方[39.90(35.18,4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3.412,P<0.001);视盘旁各象限VD均与相应象限的RNFL厚度呈正相关(r上方=0.823,r鼻侧=0.696,r下方=0.840,r颞侧=0.599,P均<0.001)。结论APACG急性发作眼视乳头黄斑神经纤维束所在区域的网膜血供较其他区域丰富,这可能是晚期青光眼仅残存颞侧视岛或者管状视野的原因,今后在这类疾病中也应重视血流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 视乳头黄斑神经纤维束 血管密度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宏光 沙爱娟 +2 位作者 关文雯 叶丹 王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PACG患者120例(12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3组:A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 目的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PACG患者120例(12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3组:A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后房角粘连分离术(简称: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B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前房角粘连分离术(简称: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C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超声乳化术)。比较各组手术后疗效。结果术后6、12个月,A组视力好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眼压较B组、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较A、B组明显降低(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行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最好,术后视力最好,眼压控制最稳定,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萎缩最缓慢。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及超声乳化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方式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IL-2和IL-6水平与视神经损伤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翠玲 李华 +3 位作者 吕莎 刘露 张永烨 宋胜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对照组围手术期外周血IL-2和IL-6水平差异,探讨细胞因子水平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05/2014-10我院眼科住院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病例组,按视神经损... 目的:检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对照组围手术期外周血IL-2和IL-6水平差异,探讨细胞因子水平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05/2014-10我院眼科住院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病例组,按视神经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同期住院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IL-2、IL-6浓度,分别比较病例组、对照组患者间以及不同视野损伤程度三组患者间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差异,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机体中细胞因子水平与视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2、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视神经损伤组IL-2、IL-6浓度显著低于轻度视神经损伤组(P<0.05)。视野损伤程度不同的三组IL-2、IL-6水平与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IL-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机体内IL-2、IL-6水平降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IL-2水平可能与视神经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免疫 IL-2 IL-6 视神经损伤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明 陈海英 +5 位作者 黄正如 王瑾瑜 邢茜 周卫文 李函 顾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66眼)分为眼压控制组24例(32眼)、眼压未控制组11例(14眼)、门诊组16例(20眼),分别行LPIP及LPID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6±2.61)个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开放状况,观察控制眼压时间、术后眼压、并发症。结果眼压控制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未控制组和门诊组的眼压在联合手术治疗后能迅速下降,2组术后0.5h、1h、2h的眼压分别为:(22.86±4.66)mmHg、(16.21±2.69)mmHg、(15.43±2.44)mmHg;(31.74±7.41)mm-Hg、(20.79±4.24)mmHg、(18.05±2.17)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各组随访期间眼压均低于21mmHg(1kPa=7.5mmHg)。术后12个月,眼压未控制组、眼压控制组、门诊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59±2.39)mmHg、(16.39±2.89)mmHg、(15.79±2.56)mmHg。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LPIP术后房角能迅速有效开放,随访期间无周边虹膜前粘连进展。LPIP和LPID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LPIP能有效开放前房角,迅速降低眼压;联合LPID能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昼夜眼压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宏光 沙爱娟 +2 位作者 关文雯 叶丹 王越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超声乳化术)及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两种手术术后患者24 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 目的观察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超声乳化术)及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两种手术术后患者24 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治疗的APACG患者60例(60眼)。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后行房角分离术(PEGS),对照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术。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昼夜眼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昼夜眼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眼压(16.30±1.19)mm Hg、峰值眼压(18.90±2.88)mm Hg、眼压波动值(2.80±2.58)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17.76±1.26)mm Hg、峰值眼压(19.60±2.86)mm Hg、眼压波动值(3.20±2.60)mm Hg。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S与超声乳化术均能显著降低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的平均眼压,减少昼夜眼压波动,但PEGS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昼夜眼压 变化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青卫 王理论 冯延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次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的34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次房角分离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mo^...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次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的34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次房角分离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mo^1a,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房角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36眼(86%)。术后1wk,有2眼眼压仍高于25mm Hg,其余患者的眼压在11~20(平均14.6±5.7)mm 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角关闭范围>180°的例数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多次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房角开放程度,降低眼压并提高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宏光 沙爱娟 +2 位作者 关文雯 叶丹 王越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208-2209,共2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称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合并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 GCC)的...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称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合并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 GCC)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P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术。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m GCC的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上方、下方、平均m GCC厚度值分别为(95.14±8.10)μm、(95.03±9.91)μm、(96.08±7.68)μm,观察组分别为(101.08±9.34)μm、(100.01±9.33)μm、(100.06±10.95)μm;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上方、下方、平均m GCC厚度值分别为(83.16±11.81)μm、(89.60±11.38)μm、(88.68±10.67)μm,观察组分别为(96.08±9.59)μm、(95.06±9.60)μm、(95.08±9.75)μm。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上方、下方及平均m GCC厚度均较观察组变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优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 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疗效
下载PDF
三种方法测量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宗宝 李维娜 李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A超、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logical microscope,UBM)及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测量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研究。... 目的:探讨A超、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logical microscope,UBM)及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测量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研究。方法:选取APACG患者35例35眼,采用A超、UBM及Pentacam测量其中央ACD。结果:A超、UBM及Pentacam测量APACG的ACD值分别为1.5633±0.2089、1.5783±0.2067、1.6275±0.2296mm,结果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LSD-t方法进行两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74,P=0.026)。A超与UBM、A超与Pentacam、UBM与Pentacam的AC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23、0.012)。应用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三种方法相互间一致性较差。结论:三种方法测得APACG的ACD,Pentacam测得的结果最大,其次是UBM,A超测得的结果最小。在临床上A超、UBM及Pentacam检查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可以相互弥补,不能取代,在临床工作中应把这三者优势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超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前节分析仪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央前房深度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SDF-1和CXCR4表达及与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丹 袁菁 汪锐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2802-2804,2808,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房水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行小梁切除术的45例(45眼)APACG患者为APACG组,同时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眼压正常...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房水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方法行小梁切除术的45例(45眼)APACG患者为APACG组,同时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眼压正常的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术前采集2组患者房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房水中SDF-1和CXCR4表达水平,分析术前房水中SDF-1和CXCR4水平与A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预后的关系。结果APACG组患者术前房水中SDF-1和CXCR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例APACG患者手术失败6例,失败组患者术前房水中SDF-1和CXCR4水平均显著高于成功组患者(P<0.05);术前房水中SDF-1水平和CXCR4水平是APACG患者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ACG患者房水中SDF-1、CXCR4显著升高,是小梁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受体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方式房角分离术后昼夜眼压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宏光 沙爱娟 +2 位作者 关文雯 叶丹 王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比较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前、后24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APACG患者80例(8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前、后24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APACG患者80例(8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的PEGS,对照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的PEGS。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昼夜眼压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6.40±1.20)mm Hg、峰值眼压(18.95±2.89)mm Hg、眼压波动值(2.85±2.60)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17.86±1.28)mm Hg、峰值眼压(19.65±2.88)mm Hg、眼压波动值(3.26±2.61)mm Hg。2组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2种方式行房角分离手术均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眼压,减少昼夜眼压波动。但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 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 昼夜眼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