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骨肉瘤形态为主的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蒋婷 周隽 +4 位作者 陈春燕 庞艳蕊 沈岚 陈杰 刘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以骨肉瘤形态为主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PMGCT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MGCTB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PMGCTB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9~66岁(平均39.5岁,中位年龄35... 目的探讨以骨肉瘤形态为主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PMGCT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MGCTB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PMGCTB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9~66岁(平均39.5岁,中位年龄35岁)。发生部位以股骨骨端最常见(3/6),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占位、溶骨和硬化混合性占位为主;多数骨皮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5/7)。组织学均以普通型骨肉瘤形态为主,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完全消失或少量存在。免疫表型:6例肿瘤细胞H3F3A G34W核阳性、1例H3F3A G34V核阳性,所有肿瘤均表达SATB2、p63,p53呈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10%~50%。所有病例均发现H3F3A基因改变,6例为H3F3A p.G34W突变,1例为H3F3A p.G34V突变。结论PMGCTB罕见,当缺乏经典骨巨细胞瘤组织学特征时诊断更具挑战性,需结合影像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并注意与骨肉瘤及其他高级别肉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H3F3A
下载PDF
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刘远玲 张宁川 +1 位作者 王伟 徐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发生在骨关节骺端的一种常见的交界性肿瘤,具有局部复发性以及罕见远处转移可能,很少发生恶性变。骨巨细胞瘤中的恶性肿瘤 (malignancy in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B),也就是过去称... 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发生在骨关节骺端的一种常见的交界性肿瘤,具有局部复发性以及罕见远处转移可能,很少发生恶性变。骨巨细胞瘤中的恶性肿瘤 (malignancy in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B),也就是过去称谓的恶性骨巨细胞瘤,在骨巨细胞瘤中含有高级别肉瘤成分。依据最初诊断时就证实同时存在高级别肉瘤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 H3.3G34W 恶性巨细胞
下载PDF
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假体置换术后远期翻修1例
3
作者 徐琪博 张卓 +1 位作者 左建林 肖建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骨巨细胞瘤作为一种交界性肿瘤,具有潜在的恶性和侵袭性。在过去的40余年里,随着外科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假体制备技术的进步,患者的存活率及保肢比例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保肢手术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1-2]。肿瘤假体置换是保肢手术中重要... 骨巨细胞瘤作为一种交界性肿瘤,具有潜在的恶性和侵袭性。在过去的40余年里,随着外科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假体制备技术的进步,患者的存活率及保肢比例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保肢手术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1-2]。肿瘤假体置换是保肢手术中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些假体植入物有助于早期负重和快速恢复患肢功能[3-5],但复杂的膝关节生物力学、肿瘤切除导致的关节周围静态和动态软组织稳定的丧失以及年轻人对肢体的高要求使用,都会通过各种非肿瘤性机制导致假体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关节生物力学 交界 非肿 保肢手术 切除 远端 患肢功能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建斌 吕智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19-523,共5页
骨巨细胞瘤(giant tumor of bone,GCTB)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5%~6%,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1]。20-40岁人群好发,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最常累及的部位依次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和骶骨,50%的GCTB出现在膝关节周围,其他常见... 骨巨细胞瘤(giant tumor of bone,GCTB)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5%~6%,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1]。20-40岁人群好发,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最常累及的部位依次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和骶骨,50%的GCTB出现在膝关节周围,其他常见部位包括腓骨头、股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盆腔GCTB是罕见的[2]。尽管大多数GCTB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良性的,但某些类型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能力仍然很高,大多为肺转移,复发率为2.5%~45%[3]。外科治疗仍然是黄金标准,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许多学者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酒精、过氧化氢等辅助手段对瘤腔进行处理,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但对于特殊部位需要广泛切除及假体重建的患者,仍存在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及复发率高的风险。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及新兴药物(地诺单抗、双膦酸盐)的应用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新的治疗策略尚存争议。本文就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原发 发病率 远端 近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现代医学
下载PDF
不同重建方式治疗四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随访研究
5
作者 流小舟 黎承军 +1 位作者 施鑫 周光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在瘤段切除后经不同重建方式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单中心收治的四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瘤段切除后...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在瘤段切除后经不同重建方式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单中心收治的四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瘤段切除后重建方式分为肿瘤型假体置换组和生物重建组。回顾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对比2组患者至随访截止时间的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以及最终保肢率,并总结生物重建失败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MSTS)、多伦多保肢评分(TESS)评价并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收集并筛选入组患者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龄8~71岁,平均(38.3±21.2)岁。随访15~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至随访截止时间,共存活67例,死亡20例,总生存率为77.01%;无瘤存活45例,无瘤生存率为51.72%。其中,假体置换组74例、生物重建组13例(瘤体骨灭活再植钢板重建2例、自体腓骨移植钢板重建11例)。生物重建组术后1年的MSTS评分及TESS评分均明显高于假体置换组(28.33±2.09 vs 24.16±4.51、85.62±6.71 vs 80.82±3.85,P<0.01)。假体置换组术后生存率达到了75.68%。而生物重建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更达到了84.62%,且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无瘤生存(TFS)、总生存(OS)均无显著影响(P>0.05),复发和转移发生与否才是影响OS的预测因素(P=0.003和P=0.001)。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的生存率(P=0.0843)、复发率(P=0.5206)、转移率(P=0.3217)无显著相关性。假体置换组与生物重建组的二次手术率(29.73%vs 38.46%)及最终保肢率(83.78%vs 84.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瘤段切除后自体腓骨移植钢板重建的患者有11例,其中出现移植骨骨不连2例;愈合时间与年龄、术前肿瘤生长部位、术中截骨长度、取骨部位及植骨量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采用术前精准测量和周密设计的生物重建手术,可以发挥其在关节稳定、肢体功能、保障疗效等各方面的优势,从而取得较假体置换手术更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 段切除后的重建方式 功能评价 生存和保肢 复发和转移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秀淳 刘晓平 +1 位作者 周银 王永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5-28,共4页
复习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0年间治疗的11例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男4例,女7例。年龄平均22.6岁。发生于股骨下端5例,胫骨上端6例。疼痛和肿胀为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6年1个月(2年~13年7个月... 复习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0年间治疗的11例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男4例,女7例。年龄平均22.6岁。发生于股骨下端5例,胫骨上端6例。疼痛和肿胀为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6年1个月(2年~13年7个月)。无复发、转移和死亡。另对8例标本进行了流式细胞计分析。证明了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作者认为瘤段切除术是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化疗对提高保肢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原发 临床病理分析 治疗 上端 保肢手术 恶性程度 下端 计分 济南军区
下载PDF
恶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治与随访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刚 蒋电明 +1 位作者 郝杰 郭书权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骨巨细胞瘤从最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治疗 诊断 随访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恶性变为骨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8
作者 崔现平 孙成良 刘立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3-543,546,共2页
关键词 巨细胞 文献复习 恶性 局部复发 放射治疗后 手术切除后 临床
下载PDF
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分析并复习文献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刚 郭书权 +1 位作者 郝杰 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可能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MGCT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6例均为继发MGCT,首次发病到恶...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可能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MGCT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6例均为继发MGCT,首次发病到恶变间隔平均52.7个月。恶变结果:纤维肉瘤3例,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边缘切除+辅助治疗,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和姑息治疗。随访平均22.8个月。2例无疾病征象,2例带瘤存活,2例死亡。结论:MGCT约占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总数的5%。放疗和反复不彻底的手术可能诱发GCT恶变。染色体失稳、异倍体出现和中心体畸变可能是恶变的重要因素。GCT患者在初次治疗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腰3椎体恶性骨巨细胞瘤快速复发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肇 吴雪晖 许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5-845,共1页
关键词 腰3椎体 恶性巨细胞 复发
下载PDF
骨盆巨大恶性巨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小军 董扬 +2 位作者 鲍琨 张春林 曾炳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4-65,共2页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肿瘤,起源于骨的非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成分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呈圆形的基底细胞。本病为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的肿瘤,病变具有局部侵袭、复发和转移倾向;好发于长骨骨端,依次为股骨远...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肿瘤,起源于骨的非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成分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呈圆形的基底细胞。本病为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的肿瘤,病变具有局部侵袭、复发和转移倾向;好发于长骨骨端,依次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胫骨远端.扁骨中好发部位依次为骶骨、椎体、骨盆等部位。骨巨细胞瘤发生于骨盆髋臼且体积巨大者,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骨盆巨大恶性巨细胞瘤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巨细胞 结缔组织 基底细胞 细胞 远端
下载PDF
锁骨原发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李仔峰 王婷 余英豪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POCHL)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锁骨的经典型霍奇淋巴瘤的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7岁,CT示右锁骨峰端局部...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POCHL)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锁骨的经典型霍奇淋巴瘤的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7岁,CT示右锁骨峰端局部骨质吸收、破坏并见异常软组织影,大小约4.1 cm×3.9 cm×3.3 cm。镜下组织呈炎性肉芽肿改变,混合炎性背景中见散在核大、深染的异形瘤细胞呈“干尸”样、陷窝型、多核型瘤巨细胞及经典型镜影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瘤巨细胞CD30、Pax-5、MUM1、Ki67阳性,S-100、CD1α、CD207、LCA、ALK、CD2、CD3、CD15、Desmin、CD20、BCL-6、SMA阴性。结论POCHL较罕见,诊断该肿瘤具有挑战和困难,诊断主要依靠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标记,尤其背景富含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组织细胞时,需与骨原发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淋巴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髂骨恶性骨巨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隋杰 李志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766-766,共1页
男,41岁,以左髂后疼痛1年,发现髂后肿物9个月来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髂后疼痛,局部轻压痛,无肿块,当时予以X片检查未发现异常.疼痛反复出现,9个月前发现左髂后一肿块,压痛,行B超检查示:左髂骨上可见一混合性回声光团,大小2... 男,41岁,以左髂后疼痛1年,发现髂后肿物9个月来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髂后疼痛,局部轻压痛,无肿块,当时予以X片检查未发现异常.疼痛反复出现,9个月前发现左髂后一肿块,压痛,行B超检查示:左髂骨上可见一混合性回声光团,大小2.0cm×3.1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仍未予治疗.近3个月来,肿物渐增大,诉疼痛,无双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失禁,自发病来体重无减轻,无咳嗽、胸痛,活动无受限.查体:左髂后可触及13cm×12cm大小肿物,局部皮温高,未见静脉怒张,活动度差,质韧,压痛,左骶髂关节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双下肢疼痛 大小便失禁 X片检查 B超检查 局部皮温 骶髂关节
下载PDF
原发性肋骨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丁顺清 王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肋骨淋巴瘤(PLR)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加强对于该疾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PLR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右季肋部疼痛不... 目的:探讨原发性肋骨淋巴瘤(PLR)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加强对于该疾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PLR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右季肋部疼痛不适2月来本院就诊。胸部CT及增强扫描示:右侧第9后肋正常形态消失,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可见沿肋骨长轴走行的围骨性软组织肿块,最大横截面约1.8 cm×5.1 cm,范围大于骨质破坏区。病灶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其内见斑片状残存骨质,骨皮质不连续,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肋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术后定期随访,第7个月于本院行胸腹部CT检查,肿瘤没有复发迹象,也未见远处转移征象。结论:PLR是非常罕见的恶性淋巴瘤。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较轻但影像学表现较重,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多为阴性。CT表现主要表现为“浮冰征”。该病对放化疗敏感。PLR最终确诊需综合临床病史、影像及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原发淋巴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棕色瘤-骨饥饿综合征
15
作者 贾觉睿智 刘宏颖 +5 位作者 段炼 姜艳 李梅 夏维波 邢小平 王鸥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骨饥饿综合征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不常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前骨骼受累严重者。本文报道了1例严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45岁女性患者。患者术前骨痛明显,骨转换指标水平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骨质破坏... 骨饥饿综合征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不常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前骨骼受累严重者。本文报道了1例严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45岁女性患者。患者术前骨痛明显,骨转换指标水平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骨质破坏和棕色瘤等严重骨骼病变。患者在甲状旁腺病灶切除术后出现严重且持续的低钙血症,临床表现为口周和四肢麻木,考虑骨饥饿综合征,经大剂量钙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上述症状缓解,血钙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棕色 饥饿综合征
下载PDF
髌骨原发性骨巨细胞瘤1例
16
作者 舒亮 邬春虎 金辉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10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原发巨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并发颌骨巨细胞瘤样变1例
17
作者 王一敏 何幼英 《南京部队医药》 2002年第2期38-39,共2页
1病案摘要患者女,24岁,因左下颌骨渐进性肿胀半年而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出现全身乏力、消瘦,且时有下腹部绞痛,曾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肾积水",经对症治疗症状好转;7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手无名指肿胀,右上臂疼痛,经当地医院检... 1病案摘要患者女,24岁,因左下颌骨渐进性肿胀半年而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出现全身乏力、消瘦,且时有下腹部绞痛,曾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肾积水",经对症治疗症状好转;7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手无名指肿胀,右上臂疼痛,经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左手无名指、右上臂骨巨细胞瘤"遂在该院行左无名指切除,右上臂夹板固定;半年前发现左下颌部肿胀,且伴有右下肢疼痛、无力,遂就诊我院门诊以"左下颌骨巨细胞瘤"入院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患者 全身 颈部 对症治疗 躯干 巨细胞 左甲状腺
下载PDF
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侍孝红 钱雪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liver)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的1例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肿块较大,大片出血、坏死...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liver)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的1例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肿块较大,大片出血、坏死,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较多。随访半年,患者死亡,诊断为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CD68几乎所有多核细胞均为阳性,部分单核细胞CD68染色阳性。结论原发性软组织巨细胞瘤是一类罕见肿瘤,好发于四肢及躯干表浅软组织,发生于肝更是罕见;好发年龄为成年人,男女性别差异不大。免疫组化染色CD68阳性。该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大多数经过是良性,但确有恶性患者。治疗以扩大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巨细胞 病理特点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18)F-FDG PET/CT影像表现
19
作者 刘义平 罗雪松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PBL)^(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2例脊柱PB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对肿瘤发生部位、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密度及侵犯范围、^(18)F-...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PBL)^(18)F-FDG PET/CT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2例脊柱PB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对肿瘤发生部位、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密度及侵犯范围、^(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分析。结果:(1)病变部位:1例累及颈椎,3例累及胸椎,4例累及腰椎,2例同时累及胸腰椎,2例累及骶椎。(2)骨质破坏类型:溶骨型骨质破坏9例,混合型骨质破坏3例。(3)软组织肿块:呈等或稍低密度,包绕椎体者11例,侵及椎管内者3例。(4)SUVmax:摄取范围为9.8-25.9(15.12±4.13)。结论:脊柱PBL常表现为FDG代谢明显活跃,结合CT密度及形态特征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原发淋巴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椎体恶性骨巨细胞瘤误诊2例报告
20
作者 刘裕 舒治香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6年第3期42-43,共2页
例1,男,32岁,主诉右背部疼痛一年.未作治疗.今年9日疼痛持续性加重,并有胸闷,尤以夜间为甚,发病过程中无咳嗽、咳痰及咳血史。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诊2 椎体 背部疼痛 发病过程 持续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