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8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宝俊 王东进 +3 位作者 贾朝相 曹彬 魏静义 王淦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总结 4 7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连续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4 7例 ,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病灶 ,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其中心脏瓣膜置换 4 0例 ,二尖瓣成形 2例 ,三尖瓣成... 目的 :总结 4 7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连续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4 7例 ,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病灶 ,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其中心脏瓣膜置换 4 0例 ,二尖瓣成形 2例 ,三尖瓣成形 1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 19例 ,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合 4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1例 ,病死率 2 17%。随访 4 0例 ,随访率 86 95 % ,随访时间 3~ 10 8个月 ,无 1例心内膜炎复发。结论 :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远期效果满意 ,把握手术指征 ,适时手术对治愈本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 二尖瓣成形 三尖瓣成形
下载PDF
26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一民 岳世昌 +2 位作者 张东明 刘长宏 潘永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手术治疗 机械瓣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3
作者 杨军民 王明荣 曾会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08-70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型和外科处理
4
作者 马建旸 石应康 +5 位作者 张尔永 肖锡俊 董力 杨建 安琪 程述森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型特点,分析影响手术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9例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前感染情况,分为感染活动型、感染静止型、和感染隐匿型,比较三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型特点,分析影响手术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9例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前感染情况,分为感染活动型、感染静止型、和感染隐匿型,比较三组患者间围手术期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结果:感染活动型患者具有基础心脏病史比例显著低于感染静止型和感染隐匿型患者,而其血白蛋白、血白细胞等血液指标异常率、急诊手术治疗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感染静止型和感染隐匿型患者。三组患者手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Ⅲ~Ⅳ级、血沉异常、急诊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比例显著增高。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均能获得较满意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分型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徐建军 喻东亮 邓根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 :总结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 2 7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7例 ,二尖瓣置换术 8例 ,双瓣置换术 2例 ;同期行肺动脉瓣及三尖瓣病灶清除术 1例 ;所用人工瓣膜均为机械瓣。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3... 目的 :总结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 2 7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7例 ,二尖瓣置换术 8例 ,双瓣置换术 2例 ;同期行肺动脉瓣及三尖瓣病灶清除术 1例 ;所用人工瓣膜均为机械瓣。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3例 (病死率 11.1% ) ;随访 15例 (随访率 6 2 .5 % )、随诊时间 3~ 79个月 (平均 37.2个月 ) ,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二尖瓣瓣周漏 ,其余病例情况良好。结论 :PIE致瓣膜损害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感染不能控制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损害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6
作者 林清文 曹嘉湘 +2 位作者 郭琳锐 张冬成 俞晓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 总结1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所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2例PIE患者中主动脉瓣受损者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时受损者2例,三尖瓣受损者2例,主动脉瓣受损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12例俱于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病灶清除术+... 目的 总结1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所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2例PIE患者中主动脉瓣受损者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时受损者2例,三尖瓣受损者2例,主动脉瓣受损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12例俱于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病灶清除术+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结果 术后死亡1例,随访10例,随访时间3~32月,平均23.1月,心功能情况良好。结论 及时手术治疗是挽救PIE瓣膜损害的有效方法,只要手术方法正确,抗生素应用合理,则手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瓣膜损害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尔永 石应康 +3 位作者 程述森 田子朴 黄旭中 袁宏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2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三尖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3.6%,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 目的总结2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三尖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3.6%,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例(4.5%)。随访15例,随访率68.2%,随访时间2~89个月,平均35.6个月;发生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例(6.6%),再次手术出院后半月猝死,死因不明。其余14例情况良好。结论PIE致瓣膜损害时应积极手术治疗。只要手术方法正确,抗菌素应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心瓣膜损害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姚青 徐东 +1 位作者 刘燕晖 李洪利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对2002年1月-2013年6月连续收治的符合 Duke 诊断标准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性死亡、二次手术、感染性心内膜...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对2002年1月-2013年6月连续收治的符合 Duke 诊断标准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性死亡、二次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结果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男女比为3∶1,年龄25.0~60.6(46.7±13.9)岁,行二尖瓣置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3例,30 d 内病死率为18.8%(3/16)。随访12例,随访时间0~137(42.3±5.0)月,5年生存率为80.0%,远期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仍是高病死率疾病,心脏彩色超声可以提高其诊断率,早期手术有利于提高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 外科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80例诊断治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波 阎德民 +3 位作者 肖德绵 师恩祎 李庆志 樊国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对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8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 抗生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损害的手术治疗
10
作者 刘韧 肖君 王霖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1期74-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有主动脉瓣损害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时机。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8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大剂量静脉应用抗生素,14例患者两周内体温正常后4~6周内限期手术。4例患者感染未能控制,心衰加重,2周内带菌手术... 目的探讨有主动脉瓣损害的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时机。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8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大剂量静脉应用抗生素,14例患者两周内体温正常后4~6周内限期手术。4例患者感染未能控制,心衰加重,2周内带菌手术。手术方式为在体外循环(CPB)下清除所有感染病灶,重建瓣膜功能,矫治先天畸形。结果18例病人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随访1~24个月,无复发,心功能Ⅰ~Ⅱ级。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主动脉瓣损害时,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必要的术前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患者 损害 手术时机 手术治疗 瓣膜 清除 重建 目的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11
作者 赵金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2期906-90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临床资料 PIE 风湿心脏病 先天心脏病
下载PDF
万古霉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效果及安全性
12
作者 席庆 赵程程 武玉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万古霉素应用于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万古霉素应用于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均持续治疗4 w。统计治疗结束时两组细菌清除率,对比治疗前、治疗4 w时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 w,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6、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6、PCT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4 w,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增高,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更优(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提高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细菌清除率,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心内膜炎 万古霉素 左卡尼汀
下载PDF
NEUT、ESR、Gal-3水平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孙春喜 张军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303-230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IE患者,其中男49例,女39例,平均年龄46.20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54例、Ⅳ级34例。随访1年,根据预后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单因素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等,然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E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EUT、ESR和Gal-3水平对I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心功能分级、Pitt评分、治疗前NEUT水平、治疗2周后NEUT、ESR和Gal-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为Ⅳ级、Pitt评分≥2分及治疗2周后高NEUT、ESR和Gal-3水平是IE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治疗2周后NEUT、ESR和Gal-3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IE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949、0.905和0.985。结论NEUT、ESR、Gal-3水平在IE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高水平的NEUT、ESR和Gal-3与IE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独立的不良预后风险因素,能够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治疗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粒细胞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半乳糖凝集素-3 预后预测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胞因子和降钙素原的表达
14
作者 王若昕 付亮 +3 位作者 赵金龙 陈宗辉 倪寅凯 励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12项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α、IFN-γ、TNF-α)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IE患者10例为IE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12项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α、IFN-γ、TNF-α)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IE患者10例为IE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手术的非感染性、非风湿性瓣膜病的心内膜炎患者1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时采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血常规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降钙素原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I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IE患者IL-8水平、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E组患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10、TNF-α、IFN-α、IFN-γ、IL-12p70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患者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患者中的IFN-α与IL-2、TNF-α、IL-1β、IL-12p70呈正相关;IL-2与TNF-α、IL-1β呈正相关;IL-12p70与IFN-γ呈正相关;降钙素原与IL-8、白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E患者中IL-1β、IL-2、IL-6、IL-10、TNF-α、IFN-α、IFN-γ、IL-12p70、降钙素原等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IE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 心脏瓣膜病 血常规检查
下载PDF
一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多系统受累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白羽 郭益群 +1 位作者 温晓宏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1,共3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往往起病隐匿,所引起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缺乏明确的主诉。同时,IE也可以“模拟”多种疾病的表现,易在临床实践中发生延迟诊断或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延迟治疗,影响疾病的整体预后。本...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往往起病隐匿,所引起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缺乏明确的主诉。同时,IE也可以“模拟”多种疾病的表现,易在临床实践中发生延迟诊断或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延迟治疗,影响疾病的整体预后。本文报告了1例病程迁延,先后诊断为结核、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等疾病的亚急性IE,并就相关临床问题进行了文献复习,希望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诊疗思路,减少IE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抗中粒细胞胞质抗体 诊疗思路 延迟诊断 临床实践 ANCA 多种疾病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特征、心肌酶谱水平及疾病转归因素分析
16
作者 徐克 王山山 +3 位作者 杨慧 宋丽 王刚 赛林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091-1094,1099,共5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菌特征、心肌酶谱水平及疾病转归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02例I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31例、阳性组7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菌特征、心肌酶谱水平及疾病转归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02例I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31例、阳性组7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9例、存活组93例。分析IE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比较2组血清炎症指标、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IE患者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I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IE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69.61%(71/102)。阳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白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E患者血清CK-MB、CK、LDH水平与TNF-α、IL-2、IL-6均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年龄≥60岁占比、糖尿病史占比、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占比、心脏赘生物大小≥15 mm占比、接受手术治疗占比、TNF-α、IL-2、IL-6、CK-MB、CK、LDH水平高于存活组,低血红蛋白水平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赘生物大小≥15 mm、低血红蛋白水平、高CK-MB水平、高CK水平、LDH水平高是I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E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可通过监测心肌酶谱水平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脏赘生物大小、血红蛋白、心肌酶谱指标均是影响IE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病原菌 心肌酶谱 炎症指标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模拟系统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毛丽 朱传苗 +5 位作者 刘瑞韬 何倩 贾兰兰 强孚勇 陈兰芳 李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的临床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8月15日本院收治的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表现出类似于原发性...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的临床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8月15日本院收治的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表现出类似于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特征,从而增加疾病诊断的挑战性。动态复查心脏彩超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有限,对改善实验室指标有一定作用,抗生素治疗及心脏瓣膜手术是关键性治疗手段。结论以多系统受累为临床表现的疑似系统性血管炎患者,需要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模拟系统性血管炎治疗中患者有一定获益,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改善感染性心内膜炎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系统 血管炎
下载PDF
原CIED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导线拔除1例
18
作者 吴园园 徐吉喆 +2 位作者 王小娟 白明 牛小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94-495,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86岁,主因“起搏器植入术后13年,发现囊袋破溃6月”入院。患者于13年前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当地医院植入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年前起搏器电池耗竭,于当地医院行起搏器更换术。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起搏器植入术 永久心脏起搏器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器更换 囊袋破溃 导线拔除 无导线
下载PDF
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9
作者 关晓苗 薛芃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2-665,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收治的98例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及时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患者临床...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收治的98例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及时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胸闷和气促症状,心脏赘生物主要分布在左心系统,占77.55%;其中,累及二尖瓣比例最高(36.73%)。共分离出病原菌101株。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92株(91.09%,包括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革兰氏阴性菌8株(7.92%),真菌1株(0.99%)。链球菌属中草绿色链球菌较多,占59.41%。草绿色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耐药分析结果显示,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50%,对青霉素(20%)、氯霉素(11.67%)、三代及以上头孢菌素类(21.67%~26.67%)耐药率较低,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50%,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福平耐药株。因此认为血培养阳性IE患者主要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且耐药范围较广;临床上在未获得药敏试验结果时可根据IE患者临床表现选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作为抗生素,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营养和炎症相关指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陈峭明 林忠秋 +3 位作者 李嘉乐 黄玉梅 甘嘉亮 唐双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5例IE患者的...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E患者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CONUT评分、NLR、LMR的预测能力。结果根据患者的出院状态,78例(38%)的患者被评估为预后不良。LMR在预后不良组中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心房颤动、脑出血、葡萄球菌属感染以及较高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B型利钠肽原、NLR、CONUT评分与IE不良临床结局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NUT评分、心房颤动、B型利钠肽原是IE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ROC曲线分析中,入院时的CONUT评分联合NLR、CONUT评分、NLR、LMR预测IE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318、4.5、5.715、1.982,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0.684、0.661、0.591,敏感度分别为0.718、0.654、0.679、0.622,特异度分别为0.614、0.638、0.685、0.590。结论相较于NLR和LMR,CONUT评分是预测IE患者临床结局的一个较敏感指标,CONUT评分联合NLR可提高预测效能,为IE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心内膜炎 临床结局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