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原发性泪道阻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劲 彭伟 +3 位作者 高亚莉 李强 聂爱芹 蒋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正常成人和原发性泪道阻塞(PNDO)患者骨性泪道,探讨骨性泪道的长度和直径在PNDO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2名正常成人和78例PNDO患者行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三维重组后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和直径...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正常成人和原发性泪道阻塞(PNDO)患者骨性泪道,探讨骨性泪道的长度和直径在PNDO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2名正常成人和78例PNDO患者行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三维重组后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和直径。结果正常成人骨性泪道长度[(13.17±1.34)mm]较PNDO患者[(13.72±0.91)mm]短(P<0.01)。正常成人骨性泪道最窄直径[(4.13±0.66)mm]较PNDO患者[(3.41±0.37)mm]大(P<0.01)。PNDO手术治疗后无效组较治愈组的骨性泪道长度更长、直径更小,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可以协助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PN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 原发性泪道阻塞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骨性泪道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劲 周秀珍 +3 位作者 肖琼 彭伟 蒋莉 席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4,共3页
目的分析骨性泪道的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后对71例(75眼)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结果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为(13.52±0.49)mm,最小直径为(3.... 目的分析骨性泪道的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后对71例(75眼)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结果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为(13.52±0.49)mm,最小直径为(3.38±0.34)mm,手术治愈率为62.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泪道长度及最小直径影响泪道逆行置管术的预后。结论通过CT三维重建了解患者的泪道解剖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 泪道逆行置管术 原发性泪道阻塞
下载PDF
64层螺旋CT骨性泪道测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林森 殷亮 周永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3期2849-2851,共3页
目的获取骨性泪道各项CT测量数据,分析解剖学因素在原发性泪道阻塞(primary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PND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8例PNDO患者与88例正常成人鼻窦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资料,测量比较骨性泪道各项数据。... 目的获取骨性泪道各项CT测量数据,分析解剖学因素在原发性泪道阻塞(primary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PND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8例PNDO患者与88例正常成人鼻窦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资料,测量比较骨性泪道各项数据。结果正常成人骨性泪道最窄处为(4.1±1.0)/mm,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骨性泪道最窄处为(4.0±1.1)mm,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准确测量骨性泪道的可靠方法。骨性泪道狭窄并非PNDO唯一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 螺旋CT 原发性泪道阻塞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骨性泪道成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浪 漆剑频 +2 位作者 张菁 李劲 张进华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1期809-811,共3页
目的 :运用多层螺旋CT测量正常成人及原发性鼻泪道阻塞 (PNDO)患者的骨性泪道的长度和最狭窄处直径 ,了解骨性泪道的长度和直径与PNDO的关系。方法 :43例正常成人和 2 1例PNDO患者行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 ,并用多平面重组 (MPR)技术行矢... 目的 :运用多层螺旋CT测量正常成人及原发性鼻泪道阻塞 (PNDO)患者的骨性泪道的长度和最狭窄处直径 ,了解骨性泪道的长度和直径与PNDO的关系。方法 :43例正常成人和 2 1例PNDO患者行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 ,并用多平面重组 (MPR)技术行矢、冠状位的二维重组 ,并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和最狭窄处直径 ,采用两两比较t检验判断正常组和PNDO组的测量结果。结果 :正常成人和PNDO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分别是 (13 .2 3± 1.5 8)mm和 (13 .70±1.17)mm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正常成人和PNDO患者骨性泪道平均最小直径分别是 (4 .11± 0 .5 3 )mm和 (3 .0 6±0 .40 )mm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及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狭窄处的直径 ,表明长和窄的骨性泪道较容易导致PN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发泪道阻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