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李小伟 安明华 张伏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VI)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PDVVI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 目的探讨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VI)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PDVVI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采取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与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双侧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股静脉反流情况、股隐静脉残端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VCSS、股隐静脉残端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股静脉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股静脉戴戒术治疗单侧PDVVI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及瓣膜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总静脉戴戒术 改良 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病人TIPS术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李明 徐亚 周红杰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PHC)伴门静脉高压(PHT)病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PHC伴PHT病人90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PHC)伴门静脉高压(PHT)病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PHC伴PHT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IPS术治疗,通过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在TIPS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免疫功能(CD_3^(+)、CD_4^(+)、CD_(8)^(+))、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方位护理组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CD_3^(+)、CD_(4)^(+)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CD_(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期间全方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用于行TIPS术治疗的PHC伴PHT病人围术期,可明显提升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的负性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进而提升病人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方位护理 原发肝癌 静脉高压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作芬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血栓风险评估指引下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T、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可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术 血栓风险评估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1例垂体大腺瘤合并肾功能不全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4
作者 王宇 王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总结了1例垂体大腺瘤合并肾功能不全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要点:术前早期识别肾功能不全,延缓肾功能损伤进程;多学科协作,紧急处置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做好鼻腔和腰大池引流管的管理,预防颅内感染和低颅压的发生;... 总结了1例垂体大腺瘤合并肾功能不全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要点:术前早期识别肾功能不全,延缓肾功能损伤进程;多学科协作,紧急处置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做好鼻腔和腰大池引流管的管理,预防颅内感染和低颅压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尿崩症状,预防电解质紊乱;个性化用药护理,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做好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最后加强出院指导和随访,鼓励患者参与疾病自我管理。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大腺瘤 功能不 静脉血栓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腓肠肌细胞Na^+-K^+-ATP酶活性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利军 陆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腓肠肌细胞Na+ K+ ATP酶活性及细胞形态学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VI)的关系。方法 DVI患者按病情分成为 3组 ,每组 9人 ,行腓肠肌及缝匠肌Na+ K+ ATP酶及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 DVI的轻、中度组腓肠肌及缝匠肌各... 目的 探讨腓肠肌细胞Na+ K+ ATP酶活性及细胞形态学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VI)的关系。方法 DVI患者按病情分成为 3组 ,每组 9人 ,行腓肠肌及缝匠肌Na+ K+ ATP酶及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 DVI的轻、中度组腓肠肌及缝匠肌各组间Na+ K+ ATP酶活性及细胞形态学检测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重度组腓肠肌与轻、中度组腓肠肌及缝匠肌组比较 ,腓肠肌细胞Na+ K+ ATP酶活性降低 ,细胞形态出现退行性病变。结论 随DVI病情进展 ,腓肠肌细胞Na+ K+ ATP酶活性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 NA^+-K^+-ATP酶 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行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临床分析(附98条患肢报告)
6
作者 杨力 姜伟庆 +1 位作者 徐军 叶古祥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5-876,共2页
目的总结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经验。方法通过静脉造影 ,双功彩超检查 ,确诊为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倒流程度为轻和中度的患者 98条 ,施行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结果 92条获得患肢术后随访 3~ 6 5个... 目的总结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经验。方法通过静脉造影 ,双功彩超检查 ,确诊为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倒流程度为轻和中度的患者 98条 ,施行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结果 92条获得患肢术后随访 3~ 6 5个月 ,疗效满意者 ( 76 /92 )占 82 .6 % ,病情好转者 ( 15 /92 ) ,占 16 .3% ,溃疡不愈者 ( 1/92 )占 1.1%。结论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操作简单 ,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倒流 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包窄术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吴路凤 张文静 王艳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无锡怡和妇产医院收治的8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30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54例深静脉血...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无锡怡和妇产医院收治的8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30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54例深静脉血栓;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病变处血管内径、管腔内实性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或点状细微血流、血液回流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变处血管内径小于对照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变处血管内径小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管腔内实性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或点状细微血流、血液回流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且下肢深静脉患者的管腔内实性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或点状细微血流更高,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血液回流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彩超诊断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尹彦玲 常毅湘 +3 位作者 刘梅玲 刘悦 朱莉 方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定量评估正常者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PIDVL)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及其返流持续时间、速度的比较,并确定PIDVL分级的新标准。方法:应用彩超测量并对比59例94条下肢(对照组)和30例39条下肢(观察组)深静脉内径值、返流持... 目的:定量评估正常者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PIDVL)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及其返流持续时间、速度的比较,并确定PIDVL分级的新标准。方法:应用彩超测量并对比59例94条下肢(对照组)和30例39条下肢(观察组)深静脉内径值、返流持续时间及返流速度。结果:(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股总静脉内径值、股浅静脉内径值、(?)静脉内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1)。(2)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彩色脉冲多普勒(CPD)返流持续时间(PTR)、股总静脉PTR、朋静脉PTR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1)。(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CPD返流速度(S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PIDVL分级与临床体征有密切相关性。结论:(1)正常者下肢深静脉返流持续时间确定为<1.2 s。(2)根据下肢深静脉内径值的大小及返流持续时间的长短将PIDVL程度分为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功能不 定量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静脉功能不 血流速度 静脉
下载PDF
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中 王岭 +3 位作者 凌瑞 陈美芬 边杰芳 陈江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剥脱术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股浅静脉 疗效 患肢 血管外科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廷宝 韩晓鹏 +4 位作者 李东伟 闫龙 李坤 魏登文 刘宏斌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TriV ex旋切术联合腔内激光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CEAP分级为C4级以下108例PDVI患者(137条患肢),分为观察组(... 目的比较TriV ex旋切术联合腔内激光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CEAP分级为C4级以下108例PDVI患者(137条患肢),分为观察组(TriV ex旋切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肢体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100%,两组手术方式均能明显改善症状和有效控制血液反流;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和术后淋巴水肿比较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皮下瘀斑、硬结、皮肤麻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PDVI安全、有效的手段,但TriV ex旋切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光直视旋切术 静脉腔内激光 戴戒术 大隐静脉曲张 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
下载PDF
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宇杰 陆信武 +2 位作者 黄英 李维敏 蒋米尔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6-920,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VI)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血双色流式细胞技术分析 2 1例DVI患者及 13例正常对照者在不同体位下体内血小板活化P 选择素表达及对激活剂ADP的反应能力 ,同时...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VI)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血双色流式细胞技术分析 2 1例DVI患者及 13例正常对照者在不同体位下体内血小板活化P 选择素表达及对激活剂ADP的反应能力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相应血清中可溶性P 选择素水平。结果 体位变化前后两组受试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清中可溶性P 选择素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 ,相同体位下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体外激活下 ,DVI患者血小板始终表现出一种高反应能力。结论 DVI患者血小板高敏性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 血小板活化功能 检测 血双色流式细胞技术 可溶P-选择素
下载PDF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生伟 黄伟光 +1 位作者 钟林 朱仕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 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本文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4例 ,并应用无创性光电容积描记 (PPG)结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后静脉返流时... 目的 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本文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4例 ,并应用无创性光电容积描记 (PPG)结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后静脉返流时间 (VRT)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股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轻度不全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静脉戴戒术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静脉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闫波 伍卫东 +4 位作者 苏少飞 田玉峰 陈林宝 李全成 何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和单纯性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后的下肢静脉压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PDVI患者(121条患肢),分为股浅静脉戴戒术组(A组,51例患者,53条患肢)和...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和单纯性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后的下肢静脉压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PDVI患者(121条患肢),分为股浅静脉戴戒术组(A组,51例患者,53条患肢)和单纯性浅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组(B组,55例患者,68条患肢),在手术前、术后12天、1年和5年分别进行患肢足背静脉压测定。结果手术后1年:A组51例术前和术后静态静脉压(P0)为(127.80 cm H2O vs 126.55 cm H2O)和B组55例术前和术后静态静脉压(P0)为(126.70 cm H2O vs 125.80 cm H2O),两组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和术后运动后最低静脉压(Pmin)为(76.54 cm H2O vs 63.3 cm H2O),压力回升到静止静脉压水平90%时所需时间(RT90)为(8.20秒vs 18.60秒),和B组术前和术后Pmin(75.72 cm H2O vs75.10 cm H2O)与RT90(8.50秒vs 8.1秒)相比较,A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在术后能有效的降低运动后静脉压最低值(Pmin),同时能延长压力回升到静止静脉压水平90%的时间(RT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股浅静脉戴戒术 动态静脉
下载PDF
益气消肿法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琳 于亚娜 +1 位作者 刘素钦 艾明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9-80,共2页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的疾病概念,属于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0%。笔者采用益气消肿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并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观察其对血流动力...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的疾病概念,属于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0%。笔者采用益气消肿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并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益气消肿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阳 赵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82-784,共3页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倒流性疾病占下肢静脉疾病的绝大多数,直到Kistner正式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才对PDVI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倒流性疾病占下肢静脉疾病的绝大多数,直到Kistner正式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才对PDVI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就PDVI目前各种手术方式及其选择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疾病 PDVI 倒流疾病 发病机理 手术方式 国内外
下载PDF
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治 第4讲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牟 李鲁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0期28-30,共3页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概念,是由Ksitner在1980年首先提出的,发病率约占全部下肢静脉疾病的40%~50%。1病因1.1下肢深静脉瓣膜解剖及生理功能下肢深静脉瓣膜包括胫前静脉9~11对,腓静脉7对,胫后静脉9~19对,腘静脉1~2...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概念,是由Ksitner在1980年首先提出的,发病率约占全部下肢静脉疾病的40%~50%。1病因1.1下肢深静脉瓣膜解剖及生理功能下肢深静脉瓣膜包括胫前静脉9~11对,腓静脉7对,胫后静脉9~19对,腘静脉1~2对,股浅静脉2~6对,股深静脉瓣膜较多,股总静脉0~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下肢静脉疾病 诊治 胫前静脉 生理功能 胫后静脉 股浅静脉 股总静脉
下载PDF
包瓣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流动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学阳 王建春 +2 位作者 林鸿国 张磊 刘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探讨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股... 目的探讨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术后内径及血液反流时间皆较术前缩小,其中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反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股深静脉、腘静脉内径及腘静脉反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包瓣手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瓣术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超声诊断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继萍 孙欣 +3 位作者 宋秋美 雷成功 卢涌洁 张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5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 诊断进展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 VALVE 瓣膜重建术 继发
下载PDF
术中超声辅助下腔外瓣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中华 陈学东 +3 位作者 田磊 王世华 姜福亭 王育红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下腔外瓣膜成形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10月至2009年2月PDVI患者63例(74条肢体),CEAP分级:C274条肢体,C317条肢体,C436条肢体,c513条...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下腔外瓣膜成形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10月至2009年2月PDVI患者63例(74条肢体),CEAP分级:C274条肢体,C317条肢体,C436条肢体,c513条肢体,C68条肢体。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提示深静脉返流Ⅱ~Ⅳ级,浅静脉迂曲扩张。在术中超声辅助下行腔外瓣膜成形术,同时行大隐静脉激光烧灼术及小腿交通静脉点状剥脱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全部消失,下肢慢性溃疡者在2~4周愈合,色素沉着逐渐改善。术后6个月进行患肢VCSS评分,表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复查彩超表明瓣膜成形处直径及返流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术中超声辅助下腔外瓣膜成形术治疗PDVI,方法客观,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 腔外瓣膜成形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锋 孙广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手术疗效。方法1989年5月以来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0例21肢,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并依据Kistner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级,其中Ⅱ级8肢,Ⅲ级9肢,Ⅳ级4...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手术疗效。方法1989年5月以来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0例21肢,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并依据Kistner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进行分级,其中Ⅱ级8肢,Ⅲ级9肢,Ⅳ级4肢,分别采用深静脉瓣膜修复术,深静脉带戒术,肌袢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结合症状、体征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根据评定标准,优15肢,良4肢,差2肢,总有效率90.4%。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手术治疗疗效良好,应依据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手术方式。临床应提高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下肢静脉功能不 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瓣膜 下肢静脉造影 疗效评定标准 功能重建术 1989年 肌袢成形术 手术疗效 总有效率 治疗疗效 手术方式 修复术 带戒术 临床应 依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