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矫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报告
1
作者 丁黎 朱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7期45-46,共2页
患者,女,56岁,以咳嗽、咳痰、气促、双下肢浮肿10天收住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130次/分,呼吸38次/分,体重68kg。神志清,面色苍灰,呼吸急促,双肺有湿啰音。心率130次/分,律规整。于心尖部,三尖瓣可闻及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患者,女,56岁,以咳嗽、咳痰、气促、双下肢浮肿10天收住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130次/分,呼吸38次/分,体重68kg。神志清,面色苍灰,呼吸急促,双肺有湿啰音。心率130次/分,律规整。于心尖部,三尖瓣可闻及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腹软。肝于右肋缘下3cm,边钝,质韧。心电图报告:窦速,电轴左偏。左房大,右室肥厚。胸片示左心耳饱满,肺淤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矫正型大动脉错位 病例报告 心功能 血管错位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李光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68-70,7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眼压水平、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眼功能指标(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视野缺损值)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水平小于对照组,BCV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大于对照组,视野缺损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CVA水平,降低眼压水平,改善眼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闭角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眼功能
下载PDF
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伴PSVT射频消融成功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相晓军 李学文 叶新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3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矫正大动脉转位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位心 射频消融 PSVT 修补术后 发作心悸 医院诊断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下前房结构参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李蕊 曾焱 邓晓丹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下前房结构参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确诊的8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检查结果分为PACG组(n=30)和无PACG...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下前房结构参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确诊的8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检查结果分为PACG组(n=30)和无PACG组(n=50),使用天津迈达MD-300LUBM检查两组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_(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小梁虹膜夹角(TIA)、虹膜厚度(IT)、虹膜悬韧带距离(IZD)、虹膜晶状体夹角、巩膜睫状体夹角,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测两组眼压(IOP),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检查两组BCVA水平。结果PACG组ACD浅于无PACG组,AOD_(500)、TCPD、TIA、IZD、虹膜晶状体夹角、巩膜睫状体夹角均小于无PACG组,IT(IT1、IT2、IT3)薄于无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G组IOP明显高于无PACG组,BCVA明显低于无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D、AOD_(500)、TCPD、TIA、IT、IZD、虹膜晶状体夹角、巩膜睫状体夹角与BCVA呈正相关(r>0,P<0.05)。结论UBM下前房结构参数与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BCVA呈正相关,临床可根据前房结构参数的变化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发闭角青光眼 白内障 前房结构参数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
5
作者 李文秀 方海燕 +2 位作者 耿斌 杨爽 吴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本病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8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D,L型ACMGA胎儿的超声心... 目的探讨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本病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8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D,L型ACMG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总结其超声心动图图像及鉴别要点。结果共诊断5例胎儿,孕妇年龄26~35(29.4±3.6)岁,孕周23~28(24.2±2.2)周,4例引产(1例尸检),1例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心脏CT及外科手术(肺动脉环缩术)证实。超声心动图特征:①心房正位,心室右襻,房室连接一致;②大动脉平行发自相对应的心室;③主动脉与肺动脉空间位置异常,包绕关系消失,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左前方;④2条大动脉间可见圆锥肌(主动脉下和/或肺动脉下);⑤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可见主动脉下圆锥肌;⑥肺动脉瓣与三尖瓣之间多无肺动脉下圆锥肌;⑦左室流出道较长,形态似"天鹅颈";⑧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双侧心耳并置、永存左上腔静脉等心内畸形。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扫查时要严格遵循Van Praagh的节段分析原则,明确每个心脏节段的解剖状况;S,D,L型ACMGA需要与右室双出口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矫正大动脉异位 超声心动图 产前 右室双出口 孤立心室反位
下载PDF
老年先天性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临床护理
6
作者 薛枫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9期100-101,共2页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大多数ccTGA患者合并其他心脏畸形,不伴随其他畸形者更为少见。研究证实,尽管ccTGA患者能活到成年,但预期寿命明显降低。死因多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关键词 先天矫正大动脉转位 充血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 先天心脏畸形 矫正大动脉转位 老年 先天心脏病 预期寿命
下载PDF
超声诊断成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例
7
作者 张莹 冯灵芝 张荣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85-285,288,共2页
患者男,32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2年入院。患者2年前干重活时出现气短、心悸,伴咳痰等症状,但无胸痛、恶心,休息后可缓解,可继续劳动。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低下”。经药物治疗(用药不详),症状好转。现复... 患者男,32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2年入院。患者2年前干重活时出现气短、心悸,伴咳痰等症状,但无胸痛、恶心,休息后可缓解,可继续劳动。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低下”。经药物治疗(用药不详),症状好转。现复发来我院求治。体格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二尖瓣面容,双肺呼吸清,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剑突下明显,并触及细震颤,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可闻及Ⅴ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靠近剑突处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大动脉转位 超声诊断 二尖瓣关闭不全 劳力呼吸困难 成人 心功能低下 医院诊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房颤动1例
8
作者 包和婧 包和红 +2 位作者 陈翠瑶 郭东鸿 郭志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1-831,共1页
患者,女,59岁,因反复胸闷1年余,加重10 d于2014年9月3日收入院治疗。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率10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檫... 患者,女,59岁,因反复胸闷1年余,加重10 d于2014年9月3日收入院治疗。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率10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檫音。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示:(1)心房颤动;(2)多源性室早,部分呈二、三联律,短阵室速。超声心动图所见:(1)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左室长轴切面见2条动脉平行排列,主动脉位于左前,起源于功能左心室,肺动脉位于右后,连接于功能右心室(图1)。左侧房室瓣见三尖瓣结构特征,右侧房室瓣呈二尖瓣结构特征,三尖瓣较二尖瓣在室间壁附着点低8.8 mm(图2)。功能左心室位于左侧,室壁增厚,功能右心室侧于右侧。房室间隔未见回声中断。(2)房室瓣、半月瓣结构正常,瓣叶纤细,启闭活动自如。超声诊断:(1)提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ar-teries,C-TGA);(2)冠状静脉窦扩张;(3)功能左室室壁增厚;(4)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反流(轻度)。2014年9月5日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因心房颤动心率变异大而无法进行,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于2014年9月9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见,左右冠共开口于右冠窦,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病变。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部分呈窦性心动过缓);(2)多源室性早搏,部分呈短阵二、三联律伴成对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予以抗血小板、调脂、护胃、抗心律失常等治疗,患者胸闷明显缓解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大动脉转位 心房颤动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CTA 短阵室心动过速 动脉瓣反流 多源室早搏 冠状静脉窦扩张
下载PDF
解剖矫正大动脉异位合并病窦综合征的永久起搏器治疗一例
9
作者 臧红云 王冬梅 +3 位作者 韩雅玲 邓东安 朱鲜阳 荆全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2期88-88,共1页
患者女性,36岁,晕厥1次。经心电图、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右心系统造影后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解剖型矫正大动脉异位,下腔静脉肝下段缺如,奇静脉开放,右位心,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结性逸搏。成功行VVI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正确判断... 患者女性,36岁,晕厥1次。经心电图、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右心系统造影后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解剖型矫正大动脉异位,下腔静脉肝下段缺如,奇静脉开放,右位心,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结性逸搏。成功行VVI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正确判断心脏方位、解剖结构及大动脉空间关系和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是此患者起搏器置入术成功的关键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心脏病 解剖矫正大动脉异位 右位心 停搏 逸搏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
下载PDF
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治疗恶性青光眼及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江波 周美娇 李钢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及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榆林市中医医院眼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及恶性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依... 目的探讨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及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榆林市中医医院眼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及恶性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依据手术方法分为新型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组(新型手术组)、传统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后囊切开加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组(传统手术组)两组,各50例(50眼)。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视野、视神经功能、中央前房深度、临床疗效、浅前房分度、泪膜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睡眠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新型手术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潜伏期为(13.15±2.54)mmHg、(0.61±0.10)logMAR、108.43±9.56,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23.56±3.58)mmHg、(0.83±0.11)logMAR、119.60±9.25],平均光敏度、P-VEP振幅、中央前房深度为28.04±4.82、8.00±0.70、(3.33±0.36)mm,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24.24±4.26、4.95±0.60、(2.51±0.4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手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手术组患者的浅前房分度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手术组患者的视盘面积/视杯面积(C/D)、角膜荧光素染色(FSC)为0.34±0.03、(1.02±0.30)分,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0.39±0.03、(1.75±0.25)分],前房深度、泪膜破裂时间、Shirmer I试验(2.08±0.17)mm、(15.85±2.04)s、(14.62±2.47)mm,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1.80±0.16)mm、(12.32±2.12)s、(12.12±2.3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眼轴长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手术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强比率为74.00%,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44.00%),睡眠好比率为76.00%,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4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手术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及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优于统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后囊切开加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具有恶青光眼倾向 原发闭角青光眼 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青枝 熊挺 李明戈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14-25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35例(145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35例(145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67例(75眼)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合房角分离术者纳入研究组,68例(70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矫正、眼压变化、房角开放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视力分别为0.2204±0.042、0.2495±0.097,术后的视力分别为0.4446±0.108、0.3060±0.093,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明显提高,且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眼压分别为(24.1±4.2)mmHg、(23.1±5.0)mmHg,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眼压为(14.3±1.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1.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前房角全部开放的比例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前房角关闭范围在>270°、180~270°、<180°的比例分别为1.5%、2.9%、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23.5%、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好,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眼压得到控制,能够重新开放房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闭角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视力矫正 眼压
下载PDF
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任虹 张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讨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在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 目的探讨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在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梁消融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等。观察组患者根据术中不同消融弧度分为消融弧度90°组、消融弧度100°组和消融弧度120°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前眼压、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眼压均显著降低,BCVA均显著增高,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时BCV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 d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时BCVA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少于术后1 d时,术后3、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少于术后1个月时,术后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少于术后3个月时(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消融弧度患者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消融弧度120°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眼压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消融弧度90°组和消融弧度100°组(P<0.05)。不同消融弧度患者术后1、3、6、12个月时BCVA均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1 d(P<0.05);不同消融弧度组患者术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消融弧度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个月时(P<0.05);消融弧度120°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显著少于同时点消融弧度90°组和消融弧度100°组(P<0.05);消融弧度90°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与消融弧度10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有滤过性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指征的老年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房角分离术联合小梁消融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其术后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种类,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良好,且消融弧度120°时降眼压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消融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原发闭角青光眼 白内障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延江 葛丽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15-03—2018-04间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54例。观察组行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15-03—2018-04间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54例。观察组行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三角形巩膜瓣复合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率高于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眼压及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减少浅前房发生率,且滤过泡形成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闭角青光眼 改良半隧道切口复合小梁切除术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平丽 田秀红 姚帮桃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6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59眼),所有患者的房角前粘...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6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59眼),所有患者的房角前粘连关闭均≥180°,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32眼)、对照组24例(27眼),观察组应用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并详细比较2组间手术前后各临床指标。结果 2组术前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眼压分别为(13.31±1.82)和(14.04±1.53)mmHg,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2±0.12和0.31±0.15,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3.41±0.18)和(3.23±0.17)mm,2组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3个月,2组间的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成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PACG患者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闭角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前粘连 房角分离术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例
15
作者 崔巍 吴宪巍 蒋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65-565,共1页
0引言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最早见于19世纪末期的眼科文献,1974/1979年前苏联Fyodorov对这一手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在世界各地发展较快,1978年传入我国。目前该手术由于预测性... 0引言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最早见于19世纪末期的眼科文献,1974/1979年前苏联Fyodorov对这一手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在世界各地发展较快,1978年传入我国。目前该手术由于预测性差、易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已基本被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原发开角青光眼 术后并发症 眼科文献 矫正效果 前苏联 手术
下载PDF
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瑜 任晓庆 +1 位作者 张彬 张奎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39-240,共2页
患者男性,21岁,阵发性心悸6年,突发突止,发作时胸闷、心悸、出冷汗伴黑噱。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查体: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双肺(-)。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 患者男性,21岁,阵发性心悸6年,突发突止,发作时胸闷、心悸、出冷汗伴黑噱。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查体: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双肺(-)。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处,心率70次/min,心律齐,胸骨右缘第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矫正大动脉转位 射频消融 右位心 阵发心悸 收缩期杂音 锁骨中线 心尖搏动
原文传递
小儿矫正型大动脉错位个体化手术方案及预后
17
作者 郑景浩 徐志伟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目的回顾和比较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错位(ccTGA)的手术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治疗ccTGA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6月至2014年6月203例ccTGA患儿手术治疗,姑息手术13例;传统生理纠治术39例;解剖纠治术88例,其中3例行... 目的回顾和比较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错位(ccTGA)的手术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治疗ccTGA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6月至2014年6月203例ccTGA患儿手术治疗,姑息手术13例;传统生理纠治术39例;解剖纠治术88例,其中3例行解剖性一个半心室修补手术;单心室手术63例。结果术后死亡13例(6.4%),其中传统手术组死亡2例,解剖纠治术组死亡9例,单心室手术死亡2例。结论矫正型大动脉错位的手术方法取决于解剖条件和生理参数。解剖纠治手术的死亡比例相对较高,并发症较多;半Mustard和Glenn术的双调转术也是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大动脉错位 手术方案
原文传递
矫正型大动脉错位2例
18
作者 赵培勇 王海燕 冯静波 《综合临床医学》 1997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矫正 大动脉错位 先天 心血管畸形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发生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军升 程斌 +2 位作者 周帆 张建群 伯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695-695,700,共2页
患者男,50岁。因“陈旧性心肌梗死”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伴心慌。当地医院行心电图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功能型),回旋支闭塞。行PCI手术治疗未成功,转入我院治疗。心电图示:窦性心... 患者男,50岁。因“陈旧性心肌梗死”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伴心慌。当地医院行心电图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功能型),回旋支闭塞。行PCI手术治疗未成功,转入我院治疗。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部检查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大动脉转位 陈旧心肌梗死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示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右旋心合并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超声表现一例
20
作者 郭昕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矫正大动脉转位 超声表现 右旋心 节段室壁运动异常 超声心动图检查 老年 左心室高电压 反复心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