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曾能永 徐云欢 孔晋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5期16-18,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提供依据,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11月10年期间我院病理确诊的3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提供依据,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11月10年期间我院病理确诊的3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诊结果。结果 3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中,免疫功能正常者34例,2例有免疫功能异常;约50%患者有明确禽类排泄物接触史,无任何特殊接触史者占47.22%;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痛和发热多见,发生率分别为69.44%、44.44%、36.11%和33.33%;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在下肺外带,以实变影及结节型居多,分别为58.33%、30.56%;获取病理方式以经皮穿刺肺活检应用最多(41.67%)。经手术治疗或抗真菌治疗后,随访5-131个月,均无死亡、全身播散或局部复发。结论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在无禽类排泄物等特殊接触史的人群中亦有较高的发病率,大多数无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痛、发热为主,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近胸膜下的实变影及单结节影,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确诊的有效途径。病变局限者可行手术治疗,氟康唑为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 临床特点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瑞慧 许能銮 +3 位作者 谢宝松 林明 岳文香 林章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5-696,共2页
目的了解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82—2007年1月经病理确诊肺隐球酵母菌病16例临床资料,对肺隐球菌酵母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确诊方法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多为中青年,多数患... 目的了解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82—2007年1月经病理确诊肺隐球酵母菌病16例临床资料,对肺隐球菌酵母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确诊方法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6例原发性肺隐球酵母菌病多为中青年,多数患者发病前健康良好。经手术治疗、抗真菌治疗,随访6个月~5年,无肺隐球酵母菌病复发、全身播散及死亡。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酵母病多无基础疾病,影像学表现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肺实质浸润影;病变局限者可采取手术切除,术后抗真菌治疗,多发病变应抗真菌治疗为主,氟康唑为治疗肺隐球酵母菌病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手术治疗 抗真菌药物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笑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3-674,共2页
目的将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报道。方法应用CT扫描,病理发现结节病并随诊。结果半年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及肺部阴影,脑脊液培养为新型隐球酵母菌,重新阅读病理确诊为肺新型隐球酵母... 目的将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报道。方法应用CT扫描,病理发现结节病并随诊。结果半年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及肺部阴影,脑脊液培养为新型隐球酵母菌,重新阅读病理确诊为肺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肺炎。结论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少,常常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酵母菌 误诊
下载PDF
肺隐球酵母菌病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建 李桂莲 +1 位作者 聂立功 王广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分析由新型隐球酵母引起的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的变化,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住院确诊肺隐球酵母菌病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999-2006年住院确诊肺隐球酵母菌病9例,其中男性5例(56%),女性... 目的分析由新型隐球酵母引起的肺隐球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的变化,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住院确诊肺隐球酵母菌病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999-2006年住院确诊肺隐球酵母菌病9例,其中男性5例(56%),女性4例(44%);平均年龄44岁(20~69岁),其中〉60岁3例(33%),〈60岁6例(67%),其中3例(33%)患者有免疫功能低下,5例(56%)患者无合并其他疾病史,9例患者中6例(67%)有l临床症状、3例(33%)无临床症状,而体检发现肺部阴影;影像学为双肺弥散病变,或单侧多发或单发病变,22%合并双侧胸腔积液,33%患者伴有空洞形成,其中6例患者进行了血清新型隐球酵母菌抗原测定均为阳性;9例患者均经氟康唑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肺隐球酵母菌病在临床并不常见,多发生于青壮年,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正常者均可发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血清抗原检测有助诊断,早期肺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酵母菌 酵母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熊维宁 熊盛道 +3 位作者 徐永健 方慧娟 曹勇 左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9-46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 文献复习 PULMONARY 新型 部真菌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华 庄少侠 +2 位作者 陆国础 刘洁 袁民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3,共2页
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共收冶6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怖隐球菌病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41-64岁.平均(50±9)岁。
关键词 原发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7
作者 程丹 陈雪芹 +1 位作者 赵杨 胡克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年第5期426-428,共3页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1]。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与HIV的感染增多、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及抗生素的广泛...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1]。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与HIV的感染增多、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2]。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呈多样化的特征,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年肺隐球菌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免疫功能正常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易祥华 朱美芳 +1 位作者 张韵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原发 部真菌 光学显微镜分析 电镜观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晓婷 时国朝 倪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4-527,共4页
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很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从而避免对该病的误诊,文章结合该院诊治的1例临床病例对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与分析... 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很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从而避免对该病的误诊,文章结合该院诊治的1例临床病例对原发性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与分析,着重讨论其血清学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过程中发生赫氏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原发 G实验 GM实验 赫氏反应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五例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子杰 李晓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6期410-410,共1页
关键词 误诊 原发支气管癌 PC 原因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如钧 谢宝松 +2 位作者 李瑞慧 岳文香 郑冠英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认识。方法对1例确诊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9岁,以"咳嗽、咳痰1月,气促22天"为主诉于2014年7月12日...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认识。方法对1例确诊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9岁,以"咳嗽、咳痰1月,气促22天"为主诉于2014年7月12日收住福建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于外院查胸部CT示双肺胸膜下多发结节、团片影伴空洞形成,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肺隐球菌病,经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后再行经皮肺穿刺病理及组织培养均证实肺隐球菌病,评估病情考虑重症PC,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5-氟胞嘧啶诱导治疗1月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误治。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病原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值得推荐的获取组织标本的手段。重症肺隐球菌病患者少见,获得组织病理诊断的同时应积极争取行组织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方案应参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免疫缺陷 原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
12
作者 柳德灵 赖国祥 +2 位作者 林庆安 陈学香 赖红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4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原发 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27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卢筠 孙卫红 +1 位作者 谢强 钟爱虹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69-170,共2页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近年来,局限于肺脏,而无肺外播散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且误诊率高。现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近年来,局限于肺脏,而无肺外播散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且误诊率高。现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住院患者27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临床分析 部真菌 住院患者 理检查 亚急 误诊率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误诊为肺结核1例
14
作者 蔡志钢 黄文娟 王少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2期1917-1917,共1页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该病胸部X线片表现与继发性肺结核相似,容易误诊[1],现将误诊为肺结核的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家中养鸽,因体检发现右肺阴影22d入院.当地医...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该病胸部X线片表现与继发性肺结核相似,容易误诊[1],现将误诊为肺结核的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家中养鸽,因体检发现右肺阴影22d入院.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及中叶片状实变影.初步诊断肺结核,不除外真菌感染.患者拒绝有创检查,同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予HRZE方案.治疗期间反复痰抗酸杆菌、真菌、脱落细胞检查均为阴性.1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右肺病变较前CT片进展.为明确诊断于2017年7月28日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6.8℃,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160.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肺泡腔内见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胞质内见真菌孢子,PAS染色阳性,六胺银染色阳性,示真菌感染(新型隐球菌).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改用静脉滴注氟康唑,14d后复查胸部CT示病灶明显吸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误诊 结核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的CT表现
15
作者 詹泽娟 翁端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8期3748-3749,F000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的CT表现,并与肺部恶性肿瘤鉴别,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CT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结果 2例患者中均无基础疾病,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的CT表现,并与肺部恶性肿瘤鉴别,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CT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结果 2例患者中均无基础疾病,1例临床表现为畏冷、发热伴咽痛、咳嗽,1例无明显症状。CT表现为单发结节型1例,结节、肿块混合型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1例,肺穿刺活检证实1例。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缺乏特异性,尤其是肿块、结节型,容易误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肿块结节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和病理表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光 谢宗玉 +3 位作者 康厚艺 毛怡 马强 张伟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表现和病理表现,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及病理结果。结果:31例中单发结节/团块型16例,多发结节/团块型6例,浸润实变型5例,混合型4例。2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表现和病理表现,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及病理结果。结果:31例中单发结节/团块型16例,多发结节/团块型6例,浸润实变型5例,混合型4例。21例(67.7%)位于肺外周胸膜下区,11例(35.3%)见"胸膜凹陷征",10例(32.3%)见"空气支气管征",9例(29.0%)见"毛刺征",8例(25.8%)见"晕征"。25例行增强扫描,6例见"血管造影征";其中21例呈轻中度强化(19例均匀,2例不均匀),4例呈重度均匀强化。病理上所有病灶表现为肉芽肿样病变,其内可见大量隐球菌孢子。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以肺外周胸膜下结节/团块多见,可伴"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晕征"及"胸膜凹陷征"和轻-中度均匀强化,有助于对其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理表现
下载PDF
免疫菌正常人群原发性肺隐球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建东 郝淑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正常人群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72015-07我院经手术或经皮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肺隐球菌病1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分析其特点。结... 目的探讨免疫正常人群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72015-07我院经手术或经皮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肺隐球菌病1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4±7.6)岁,既往健康。6例患者表现为轻度咳嗽、咳痰,2例低热、胸痛。6例胸部CT表现孤立团块、结节影或多发结节影。5例为多发性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反晕征。弥漫性片状浸润影1例。3例孤立性团块、结节病灶手术切除,氟康唑治疗4月,无复发。9例患者氟康唑治疗6-12月,病变明显吸收。结论免疫正常人群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症状轻微,胸部影像学无特异性。经皮肺活检病理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手术可以治愈,氟康唑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经皮活检 临床表现 胸部CT
下载PDF
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秦丽娟 王继旺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7期1355-1356,共2页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慢性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本病是一种少见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使该病极易漏诊及误诊。
关键词 原发 文献复习 免疫功能 真菌感染 影像学表现 实验室检查 年发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栋伟 刘凌志 张鹏飞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4期124-126,共3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在我科确诊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陈某,男性,71岁,以"咳嗽气促1年余,再发伴发热1周"...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在我科确诊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陈某,男性,71岁,以"咳嗽气促1年余,再发伴发热1周"为主诉于2017年3月26日收住本科。入院后查胸部CT示:两肺散在斑片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局部可见多发不规则空洞,壁厚薄不一,部分可见液平,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肺部隐球菌病,予氟康唑(大扶康)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误治,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检查,经支气管镜外周病变活检是值得推荐的获取组织标本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经气管镜外周变活检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隐球菌病一例分析
20
作者 周秀梅 刘盛敏 姜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372-372,374,共2页
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对一例在我科诊治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半年,加重伴咳痰2月”入院,胸部CT示慢性进展右下肺团片影,行经皮肺穿刺(... 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对一例在我科诊治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半年,加重伴咳痰2月”入院,胸部CT示慢性进展右下肺团片影,行经皮肺穿刺(右肺下叶基底段):轻度慢性炎细胞浸润,局灶纤维母细胞增生。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诊断肺部隐球菌病,予“氟康唑”治疗后,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慢性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对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新型菌抗原检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