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模式,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模式,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PSCCE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癌症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灶浸润深度、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否合并肝转移、手术后病理是否存在神经侵犯或脉管癌栓、治疗模式,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PSCCE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亚组分析筛选最佳的治疗模式。结果:155例纳入该研究的PSCCE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8岁,男女比例为1.18∶1.00,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伴脉管癌栓/神经侵犯阳性、首诊时食管浸润深度、首诊时淋巴结转移情况、首诊时远处转移情况、治疗模式、合并肝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HR=2.492,95%CI:1.579~3.933,P<0.001)、合并肝转移(HR=1.978,95%CI:1.230~3.448,P=0.005);保护因素为T_(1)(T_(1)vs T_(3-4),HR=0.541,95%CI:0.301~0.976,P=0.041)和综合治疗模式(P<0.001)。结论:回顾性研究表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模式可能改善PSCCE患者的预后,合并淋巴结转移、合并肝转移PSCCE患者预后较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 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CRCC-B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33例CCRCC-BM患者的...目的探讨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 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CRCC-B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33例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42~94岁,中位年龄6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转移病灶共43处,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为股骨(15处)及肱骨(12处);单发骨转移23例,伴一处或以上其他部位转移占10例。33例均因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s)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经病理诊断为CCRCC-BM,18例出现肿瘤性坏死,3例伴有肉瘤样分化。Fuhrman细胞核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例,Ⅳ级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成对盒基因8(paired box protein 8,Pax-8)(32/33)、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3/33)、波形蛋白(vimentin)、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30/33)、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32/33)、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31/33)。33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2~108个月,死亡21例,生存12例。结论CCRCC-BM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股骨、肱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不佳。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出现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痛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可能,结合既往史、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模式,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PSCCE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癌症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灶浸润深度、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否合并肝转移、手术后病理是否存在神经侵犯或脉管癌栓、治疗模式,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PSCCE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亚组分析筛选最佳的治疗模式。结果:155例纳入该研究的PSCCE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8岁,男女比例为1.18∶1.00,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伴脉管癌栓/神经侵犯阳性、首诊时食管浸润深度、首诊时淋巴结转移情况、首诊时远处转移情况、治疗模式、合并肝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HR=2.492,95%CI:1.579~3.933,P<0.001)、合并肝转移(HR=1.978,95%CI:1.230~3.448,P=0.005);保护因素为T_(1)(T_(1)vs T_(3-4),HR=0.541,95%CI:0.301~0.976,P=0.041)和综合治疗模式(P<0.001)。结论:回顾性研究表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模式可能改善PSCCE患者的预后,合并淋巴结转移、合并肝转移PSCCE患者预后较差。
文摘目的探讨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 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CRCC-B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33例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42~94岁,中位年龄6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转移病灶共43处,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为股骨(15处)及肱骨(12处);单发骨转移23例,伴一处或以上其他部位转移占10例。33例均因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s)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经病理诊断为CCRCC-BM,18例出现肿瘤性坏死,3例伴有肉瘤样分化。Fuhrman细胞核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例,Ⅳ级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成对盒基因8(paired box protein 8,Pax-8)(32/33)、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3/33)、波形蛋白(vimentin)、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30/33)、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32/33)、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31/33)。33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2~108个月,死亡21例,生存12例。结论CCRCC-BM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股骨、肱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不佳。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出现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痛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可能,结合既往史、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