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附睾癌1例
1
作者 杨静 田卫华 +1 位作者 冯家成 任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373,共1页
患者男,43岁。因右侧阴囊无痛性增大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睾丸上方可触及4cm×3cm大小的肿块,睾丸外侧面可触及多个小结节,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示右侧睾丸区囊状病灶,大小6cm×7cm,病灶内壁上可见多个结节... 患者男,43岁。因右侧阴囊无痛性增大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睾丸上方可触及4cm×3cm大小的肿块,睾丸外侧面可触及多个小结节,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示右侧睾丸区囊状病灶,大小6cm×7cm,病灶内壁上可见多个结节状强化灶,上方见较大的强化结节,边缘不光整。临床考虑附睾癌,行右侧睾丸、附睾、输精管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附睾癌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输精管切除术 结节状强化 侧睾丸 小结节 无痛 外侧面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仇冬玲 惠延萍 +3 位作者 程虹 张传山 胡佩臻 马福成 《陕西肿瘤医学》 2002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附睾癌 PEC 病理学 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居小兵 吴宏飞 +2 位作者 徐正铨 张炜 钱立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68,F003,共3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57岁右侧附睾肿块病人,结合症状、体征、诊断性治疗以及瘤标,诊断为右侧附睾肿瘤,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行“右睾丸附睾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右附睾腺癌Ⅱ~Ⅲ级,精索切...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57岁右侧附睾肿块病人,结合症状、体征、诊断性治疗以及瘤标,诊断为右侧附睾肿瘤,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行“右睾丸附睾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右附睾腺癌Ⅱ~Ⅲ级,精索切缘阳性。PSA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后再行“右精索高位切除+盆腔淋巴结活检术”。术中探查腹腔内见转移灶。术后病理为右精索纤维组织内见转移性或浸润性腺癌,血管内未见癌转移。术后未作进一步治疗。随诊半年后死亡。结论:附睾腺癌易被误诊为附睾结核、慢性附睾炎等,恶性程度高,预后极为不良,常在短期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肿瘤 诊断 原发附睾
下载PDF
右附睾原发性卵巢型粘液性腺癌1例
4
作者 黄承智 胡平生 +1 位作者 刘定益 徐兆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附睾原发卵巢型粘液 B超 人绒毛膜促腺激素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益泉 黄红卫 刘祥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原发性附睾腺癌在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中较罕见,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现将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附睾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加深临床上对此病的认识。
关键词 原发附睾 文献复习 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外科 患者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腺癌1例
6
作者 荆文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44-3344,共1页
患者男,78岁。因发现阴囊右侧肿块半月余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可及右侧附睾肿大,呈结节状,数枚大小约0.5mm×0.8mm结节,质中等偏硬,触痛不明显,其上方可及精索增粗,局部皮肤不红、不热。双侧腹股沟处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侧... 患者男,78岁。因发现阴囊右侧肿块半月余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可及右侧附睾肿大,呈结节状,数枚大小约0.5mm×0.8mm结节,质中等偏硬,触痛不明显,其上方可及精索增粗,局部皮肤不红、不热。双侧腹股沟处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右侧附睾头大小约10mm×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附睾 肿大淋巴结 睾丸鞘膜积液 入院查体 局部皮肤 结节状 右侧 腹股沟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詹运运 吴天鹏 +1 位作者 刘小兵 占习双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17,221,共3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附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肿瘤均位于右侧,累及附睾体部、尾部及精索,其中1例发现有远处转移。1例行右侧精索、附睾、睾丸高位切除术,另1例行右睾丸、附睾、精索根治性切...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附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肿瘤均位于右侧,累及附睾体部、尾部及精索,其中1例发现有远处转移。1例行右侧精索、附睾、睾丸高位切除术,另1例行右睾丸、附睾、精索根治性切除术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例病理检查报告为右侧附睾乳头状腺癌伴慢性炎症,随访至今未见转移及其他异常;另1例报告为右附睾腺癌,部分累及睾丸,术后5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原发性附睾腺癌早期确诊困难,病程进展快,预后差。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放疗和化疗尚缺乏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肿瘤 原发附睾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附睾腺癌一例报告
8
作者 居小兵 吴宏飞 +2 位作者 徐正铨 张炜 钱立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3-57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附睾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附睾腺癌一例报告
9
作者 鲁栋梁 姜果 崔曙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1-681,共1页
患者,55岁。因右侧阴囊包块伴隐痛7个月,外院曾以“附睾炎”“附睾结节”予以抗炎对症处理,症状无好转,于2011年9月1日入院。查体:阴囊无红肿,右侧附睾增大,附睾头部扪及约5.0cm×5.0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轻微触痛,表... 患者,55岁。因右侧阴囊包块伴隐痛7个月,外院曾以“附睾炎”“附睾结节”予以抗炎对症处理,症状无好转,于2011年9月1日入院。查体:阴囊无红肿,右侧附睾增大,附睾头部扪及约5.0cm×5.0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轻微触痛,表面较光滑,与睾丸界限不清,与阴囊皮肤似有粘连,右侧精索可扪及多个小结节。Valsalva试验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附睾 Valsalva试验 阴囊包块 对症处理 附睾结节 附睾头部 阴囊皮肤 右侧
原文传递
Prim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Epididymis: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10
作者 JUXiao-bing WUHong-fei XUZheng-quan ZHANGWei QIANLi-xin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of primary epididymal adenocarcinoma.Methods: A 57 years old man was admitted in April 2000 with the right epididymal mass. We treated hi...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of primary epididymal adenocarcinoma.Methods: A 57 years old man was admitted in April 2000 with the right epididymal mass. We treated him as right epididymal neoplasm according to his symptom, physical examination, diagnostic therapy and specific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bout epididymis.Results: The patient suffered a right orchiectomy by transscrotal approach. The pathologic analysis displayed a right adenocarcinoma of the epididymis, grade Ⅱ-Ⅲ with a positive surgical margin of right spermatic cord,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PSA staining was negative. Then a upper right spermatic cord excision and biopsy of the lymph nodes in pelvic cavity was performed. Intraoperatively, the metastasis disease was found during inguinal exploration. Metastasis or invaded adenocarcinoma was found in right spermatic cord and fibrous tissue based on pathologic examination. No intravascular metastasis was found. No furthermore treatment was given and the patient died half an year after diagnosis.Conclusion: The adenocarcinoma of the epididymis is easily misdiagnosed to be the tuberculosis of the epididymis and chronic epididymitis, and usually the neoplasm was poorly differentiated. The prognosis of these cases are very poor, and usually die in a short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IDYMIS epididymal neoplasm ADENOCARCINOM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