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用药对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附35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勇华 谢祥勇 韦丽娇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用药对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7例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用抗生素、激素类眼液滴眼及散瞳,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 目的:观察综合用药对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7例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用抗生素、激素类眼液滴眼及散瞳,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复方血栓通胶囊、肌苷、ATP、维生素等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术后眼部改变和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后期再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视力、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及玻璃体混浊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采取综合用药方法进行治疗,对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减轻玻璃体混浊等有明显的疗效;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功能的恢复,明显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术后视力 中药复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何琼 何建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8期165-167,共3页
目的:评估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并通过Resight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手术治疗的... 目的:评估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并通过Resight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31眼,术后随访3—12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及眼压情况。结果:31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术前平均BCVA为0.0302±0.0464(1ogmar),术后末次随访平均BCVA为0.1858±0.1253(1ogmar),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眼压10.45±1.82(mmHg),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6.77±2.42(mmH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眼内炎、低眼压、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广角观察系统 23G玻璃体切割系统 原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23GTVS对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功能与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祝艳妮 刘慧峰 +2 位作者 寇张峰 樊伟军 祝艳妹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23GTVS)对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104例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2)及治疗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23GTVS治疗。比... 目的: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23GTVS)对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104例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2)及治疗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23GTV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黄斑功能与形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2.30%vs 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均于术后上升,治疗组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无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神经上皮层水肿及黄斑下积液率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3.84%vs 15.38%、7.69%vs 23.07%、(152.45±18.11)vs(162.21±20.23)μm(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2%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TVS在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效果好,对黄斑功能及形态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孔源视网膜脱离 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 黄斑功能 黄斑形态
下载PDF
非凝固手术联合氪多波长激光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术 刘静 +1 位作者 张红松 韩仪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术后氪多波长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适应证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3在我院行非凝固巩膜扣带手术联合术后氪多波长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6例(36眼),观察... 目的:探讨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术后氪多波长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适应证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3在我院行非凝固巩膜扣带手术联合术后氪多波长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6例(36眼),观察其疗效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24mo,视网膜完全复位的32例,术后0.5a后矫正视力≥0.1者32例,最佳矫正视力为1.5。结论:非凝固巩膜扣带术联合氪多波长激光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化了手术操作,无凝固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采用氪多波长激光封闭裂孔,可以根据裂孔的部位及屈光介质混浊的程度选用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封孔,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凝固巩膜扣带术 氪激光光凝 治疗
下载PDF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MRI诊断价值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夕富 张贵祥 +3 位作者 李康安 李玉洁 胡运胜 郑林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MRI在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因未发现裂孔而行MRI检查的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1~85岁,平均51.5岁。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诊断和随访证实。24... 目的:分析MRI在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因未发现裂孔而行MRI检查的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1~85岁,平均51.5岁。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诊断和随访证实。24例患者均采用头线圈行MRI检查,其中21例MRI增强;然后分析MRI影像及其致病原因。结果: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表现为眼球内异常信号灶,V形13例(54%),弧形8例(34%),条状2例(8%),片状1例(4%),近端均连向视盘。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T1WI表现为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多呈相对低信号,也可呈等或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表现。致病原因包括脉络膜黑色素瘤11例,外伤所致玻璃体出血3例,瘢痕或机化3例,脉络膜血管瘤2例,转移1例,脉络膜脱离1例,Coat病1例,异物术后1例,先天小眼球1例。结论:MRI不仅显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特征性表现,而且对可能的致病原因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磁共振成像 病因
下载PDF
非凝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建生 路晓明 温安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88-888,共1页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凝固巩膜扣带术 治疗
下载PDF
非凝固巩膜扣带术联合Nd:YAG倍频激光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7
作者 帅开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凝固巩膜扣带术 倍频激光治疗 ND:YAG 联合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4期58-59,共2页
目的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分析这种治疗方法应用的可行性,总结临床效果的客观性和价值依据。方法88例入选对象确诊病例为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携带病症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经过签... 目的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分析这种治疗方法应用的可行性,总结临床效果的客观性和价值依据。方法88例入选对象确诊病例为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携带病症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经过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后,以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以巩膜扣带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视网膜即时恢复率、最终恢复率和视网膜改善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以后,视网膜即时恢复患者34例,即时恢复率达到77.27%,对照组视网膜即时恢复20例,及时回复率为45.45%,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个月以后对两组视网膜的最终恢复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最终恢复40例,最终恢复率为90.91%,对照组最终恢复31例,最终恢复率为70.45%,观察组同样比对照组高。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眼轴长度比对照组改善,屈光度也比对照组改善,角膜散光情况比对照组更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玻璃体切割治疗方案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一次性复位率和3个月最终复位率,对改善患者的视网膜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复杂性孔源视网膜脱离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大鹏 董敬远 +2 位作者 吴晓燕 王华 秦睿鸿 《实用防盲技术》 2018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09月期间,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入住我院采用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 目的探讨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09月期间,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入住我院采用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10例患者10只眼,术前术后视力变化、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压术的10只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1为8只眼,>0.1为2只眼,术后平均随诊3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为3只眼,>0.1为7只眼。术后视网膜均一次复位,术中联合环扎1例。结论非接触广角镜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广角镜 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 巩膜外加压 孔源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非继发性青光眼治疗的初步探讨
10
作者 姜志伟 唐罗生 +3 位作者 朱晓华 郭小健 姜德咏 龚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非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原发性或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复位手术28例,一次性成功者25例(89.3%),失败3例(均为行外加压手...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非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原发性或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复位手术28例,一次性成功者25例(89.3%),失败3例(均为行外加压手术者);术后第1天眼压为10~46(28.1±6.5)mmHg,术后1周眼压为(18.9±7.2)mmHg,最后复诊时眼压为(17.6±6.2)mmHg;再行抗青光眼手术者10例(35.7%);术后脉络膜出血2例,渗出性脉络膜脱离2例。结论:此类病人开角型青光眼比例较高,外伤及手术是重要原因;手术治疗成功率与普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明显差异;提倡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或放液+注气+冷冻+加压(DACE)的手术方法;脉络膜易受累,即术前脉络膜脱离,术后脉络膜出血及渗出较易发生;术中术后应密切注意眼压;术后视力恢复较差,可能与原发青光眼/眼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 继发青光眼 治疗
下载PDF
浅析25G玻璃体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丽青 朱旭芳 葛飞 《实用防盲技术》 2021年第2期58-59,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50眼RRD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RRD,并选择25G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在3...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50眼RRD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RRD,并选择25G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在3个月内对50例患者进行短期疗效预后随访,统计患者视力矫正以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显示50例患眼视网膜均全部复位,复位率达100%,术后平均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46,P<0.05),而术前术后平均眼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F=1.098,P>0.05);50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眼压4例(8.00%),无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RRD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较高,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术 原发孔源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在年龄<18岁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12
作者 陈秋丹 杨安怀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79-81,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在年龄<18岁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RRD患者29例(31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显微外路组(9只眼)和传统外路组(22只眼),显微外路组采用显微外路手术(在23G光纤照明... 目的 对比观察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手术在年龄<18岁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RRD患者29例(31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显微外路组(9只眼)和传统外路组(22只眼),显微外路组采用显微外路手术(在23G光纤照明联合手术显微镜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完成手术),传统外路组采用传统外路手术(在传统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并发症,记录手术时间。结果 显微外路组一次手术复位8只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8.89%;传统外路组一次手术复位20只眼,视网膜复位率为90.91%;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P>0.05。显微外路组视力提高8只眼,视力维持稳定或下降1只眼;传统外路组视力提高16只眼,视力维持稳定或下降6只眼;两组比较,P均>0.05。显微外路组及传统外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22±3.80)、(68.74±8.87)min,两组比较,P<0.05。显微外路手术组术后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1只眼,巩膜外放液时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只眼;传统外路组术后发生短暂性眼压升高2只眼,术后1周复查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仍见少量视网膜积液者5只眼;两组并发症比较,P均>0.05。结论 显微外路手术和传统外路治疗年龄<18岁RRD疗效相当,均可显著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术后并发症少,但显微外路手术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外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路手术 传统外路手术 孔源视网膜脱离 原发孔源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巩膜外路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分析
13
作者 李永康 胡勇平 张惠成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415-1416,共2页
巩膜外加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用手术方法,其手术成功率在90%左右。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如人工晶体及无晶体视网膜脱离,未发现裂孔的视网膜脱离,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殖〉C级... 巩膜外加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用手术方法,其手术成功率在90%左右。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如人工晶体及无晶体视网膜脱离,未发现裂孔的视网膜脱离,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殖〉C级的病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高尚有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巩膜外路 增生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孔源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压术 手术方法 脉络膜脱离
下载PDF
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14
作者 惠颖 帅开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球形孔源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原发孔源视网膜脱离 1998~2003年 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致盲 膜皱褶
下载PDF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观察
15
作者 曾爱萍 曾水清 +1 位作者 程扬 李晓青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2级及以下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是否存在相同疾病的危险性,威胁其视力的病理学改变,及预防性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36例(236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记录年龄、性别、视... 目的探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2级及以下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是否存在相同疾病的危险性,威胁其视力的病理学改变,及预防性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36例(236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记录年龄、性别、视力、对侧眼威胁视力的病理学改变、预防性治疗效果及随访时间。结果236例平均观察6.6年,其中121例(51.27%)对侧眼存在威胁视力的病理学改变,包括81例(66.94%)有视网膜裂孔,39例(16.53%)发生了视网膜脱离。71例预防性治疗的对侧眼中67例(94.37%)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对侧眼发生威胁视力的病理学改变,特别是发生视网膜裂孔的危险性增加,对对侧眼进行预防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孔源)视网膜脱离 对侧眼 视网膜裂孔 预防治疗
下载PDF
观察非外伤性正视眼单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对侧眼眼底改变的发病风险
16
作者 姚强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总结非外伤性正视眼单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及对侧眼眼底改变的发病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00例非外伤性正视眼单侧RR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正视眼眼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人员的... 目的总结非外伤性正视眼单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及对侧眼眼底改变的发病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00例非外伤性正视眼单侧RR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正视眼眼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人员的相关资料。结果400只RRD眼中,年龄>50岁人员PVD发生情况大于年龄≤50岁人员(P<0.05)。400只对侧眼中,43只存在眼底病变(10.75%);对照组100例(200眼)中3例(4眼)存在眼底病变(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外伤性正视眼单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对侧眼眼底改变多见于>50岁的人群,对侧眼眼底改变可能性远高于一般人群,需要重视早期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正视眼 单侧孔源视网膜脱离 对侧眼眼底改变 发病风险
下载PDF
环扎联合外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荷香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 :观察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用环扎联合外加压术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 2只眼。结果 :3 2只眼复杂性孔源性网脱临床观察 2a ,90 %以上视力明显提高 ,视力最多提高 8行 ,差的提高 2行 ,视野全部扩大。结... 目的 :观察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用环扎联合外加压术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 2只眼。结果 :3 2只眼复杂性孔源性网脱临床观察 2a ,90 %以上视力明显提高 ,视力最多提高 8行 ,差的提高 2行 ,视野全部扩大。结论 :环扎联合外加压术对复杂性孔源性网脱疗效显著。目前这是治疗孔源性网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孔源视网膜脱离 环扎联合外加压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1例
18
作者 闫钟蒲 郭英 《国医论坛》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孔源视网膜脱离/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19
作者 冷仲禹 曹霞 +2 位作者 班娜娜 李诗琪 吕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238-241,共4页
探讨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01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单双... 探讨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01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单双数分为参照组(n=25,以20G玻璃体切割手术实施治疗)和研究组(n=25,以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两个组别。对比两组患者术的手术时长、视网膜复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后的眼压及矫正视力。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要短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96.00%)要高于参照组(84.00%),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 两组患者术前的眼压以及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术后1d、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的眼压及矫正视力均要优于参照组,其组间差异为(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要低于参照组(16.00%),其组间差异为(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较为一致,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组间治疗后生活质量平分及心理状况评分研究组均优势明显(p<0.05)结论:应用探讨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较佳,能够有效的减短患者的手术时长,改善患者的眼压及矫正视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提高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 孔源视网膜脱离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眼B超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分析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康恩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0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眼B超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分析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聊城市眼科医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诊治的166例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单眼... 目的:探讨眼B超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分析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聊城市眼科医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诊治的166例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单眼。56只眼行眼B超检查(眼B超组),53只眼行FFA检查(FFA组),57只眼行眼B超与FFA联合检查(联合组)。分析对比三组检查对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检查中,眼B超组中明确病因诊断34例(60.7%),FFA组中明确病因诊断40例(75.5%),联合组中明确病因诊断50例(87.7%)。眼B超与FFA检查对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组的联合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B超与FFA检查对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眼B超联合FF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两者单项检查。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以眼B超与FFA联合检查准确度更高,可作为临床治疗前诊断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B超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孔源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