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常越 邢寒棋 +2 位作者 刘原庆 尚奕 戴慧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PLELC)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PLEL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PLELC)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PLEL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32~79岁。8例无症状。CT显示,病灶均呈单发、实性,边界多较清,最大径为1.2~6.2 cm,CT值为31~78 HU,部分肿瘤周边可见长、短毛刺或浅分叶或胸膜牵拉;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5/6、p63均为阳性,6例PD-L1阳性表达。Epstein-Barr病毒编码小RNA(EBER)检查均为阳性。11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7例接受辅助化疗。截至2023年3月,11例患者均存活,10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PPLELC多为单发肿块,周围型为主,手术切除或手术联合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案,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淋巴上皮瘤样 EPSTEIN-BARR病毒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2
作者 牟联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7-520,52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06—2022-10期间诊断的病例7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者1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3~63岁(平均49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06—2022-10期间诊断的病例7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者1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3~63岁(平均49岁,中位年龄50岁),2例为肺门型,4例为周围型肿块。镜下所见,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呈巢状或弥漫散在排列,胞质淡染或嗜酸,细胞核圆或椭圆形,染色质较细呈空泡状,部分肿瘤细胞呈合胞体样,有较显著的嗜酸性核仁,癌巢内及癌巢之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所有肿瘤细胞均表达panCK+,5例CK5/6+、p40+and p63(70%),不表达CK7、TTF-1、NapsinA,Ki-67增殖指数介于20%~80%,原位杂交分子检测显示所有病例EBER均为阳性。结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好发于中年人群,病理形态上与多种肿瘤具有重叠的表现,易于误诊,EBER检测有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淋巴上皮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155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预后分析
3
作者 曹恒 雷瑞雪 +5 位作者 陈静 许琳 崔东海 侯永杰 苏文中 张耀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3700-370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模式,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模式,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PSCCE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癌症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灶浸润深度、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否合并肝转移、手术后病理是否存在神经侵犯或脉管癌栓、治疗模式,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PSCCE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亚组分析筛选最佳的治疗模式。结果:155例纳入该研究的PSCCE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8岁,男女比例为1.18∶1.00,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伴脉管癌栓/神经侵犯阳性、首诊时食管浸润深度、首诊时淋巴结转移情况、首诊时远处转移情况、治疗模式、合并肝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HR=2.492,95%CI:1.579~3.933,P<0.001)、合并肝转移(HR=1.978,95%CI:1.230~3.448,P=0.005);保护因素为T_(1)(T_(1)vs T_(3-4),HR=0.541,95%CI:0.301~0.976,P=0.041)和综合治疗模式(P<0.001)。结论:回顾性研究表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模式可能改善PSCCE患者的预后,合并淋巴结转移、合并肝转移PSCCE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原发小细胞 预后分析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一级预防对首诊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罗咏萍 古代娇 +8 位作者 陈宗华 刘毅 张键 黄洁 郑学颖 杨志慧 黄亚娜 曹敏 唐欢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一级预防措施,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首诊HCC患者14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接受EVL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一级预防措施,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首诊HCC患者14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接受EVL治疗,对照组未接受EVL治疗。监测2组患者食管静脉出血和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并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食管静脉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总有效率[76.00%(57/75)]显著高于对照组[59.46%(44/74)](P<0.05)。观察组总病死率[18.67%(14/75)]、因消化道出血病死率[4.00%(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78%(25/74)、16.22%(12/74)](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观察组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EVL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29,95%CI:0.285,0.865,P<0.05)。结论EVL能显著降低HCC患者食管静脉出血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在临床中EVL治疗可考虑作为HCC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一级预防的首选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食管静脉套扎术 原发肝细胞 食管静脉曲张 预后 一级预防 胃肠出血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癌1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爱国 徐春明 +1 位作者 廉军要 陈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癌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胃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切除选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华洋 王瑞淇 +1 位作者 张颐 张师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7期1857-1861,1880,共6页
手术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方法,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早期上皮性卵巢癌(EOC)行包括淋巴结切除术在内的全面分期手术,可准确进行分期,指导后续治疗。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可能成为替代系统性淋巴结切除... 手术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方法,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早期上皮性卵巢癌(EOC)行包括淋巴结切除术在内的全面分期手术,可准确进行分期,指导后续治疗。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可能成为替代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的重要手段,以避免系统性淋巴结切除的相关并发症。晚期EOC应切除肿大或可疑的淋巴结,这也是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一部分。复发性EOC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应严格评估适应证,权衡利弊。手术为孤立淋巴结复发的重要治疗手段,需由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师完成。本文结合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就EOC治疗中淋巴结切除的选择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卵巢 淋巴结切除术 全面分期手术 肿瘤细胞减灭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免疫指标及生存分析
7
作者 杨健康 顾亚奇 姜永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原发性胆囊癌的疗效、安全性和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行开腹胆囊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的老年原发性胆囊癌59例为对照组,行LC联合淋巴结清扫的老年原发性胆囊癌59...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原发性胆囊癌的疗效、安全性和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行开腹胆囊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的老年原发性胆囊癌59例为对照组,行LC联合淋巴结清扫的老年原发性胆囊癌59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生活质量(SF-36)。结果研究组近期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VS 72.5%,χ^(2)=0.209,P=0.648)。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时间为(39.27±5.63)分钟、手术所用时间为(235.16±31.37)分钟,对照组分别为(35.61±4.75)分钟、(194.59±30.82)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2.63±5.42)ml,首次排气时间为(3.18±0.72)天、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3.98±1.04)天、住院时间(6.24±1.25)天,对照组分别为(61.27±7.85)ml、(4.02±0.83)天、(4.65±1.18)天、(10.41±2.18)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CD3^(+)、CD4^(+)和CD4^(+)/CD8^(+)分别为16.52%±5.24%、15.79%±3.83%和0.47%±0.11%,对照组分别为13.74%±4.30%、10.83%±3.14%和0.29%±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总评分(SF-36)为(90.86±3.75)分,对照组为(86.85±3.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01%VS 23.73%,χ^(2)=4.627,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8±1.50)个月,对照组为(12.5±1.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原发性胆囊癌安全有效,不影响远期预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原发胆囊 安全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及血清应答因子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刘慧丽 陈生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患者SCC、CYFRA21-1、SRF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SCC、CYFRA21-1和SRF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28例EC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1.2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婚姻情况、教育程度、抽烟、饮酒、病变部位、肿瘤长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302、0.236、1.283、0.145、0.348、0.348、0.984、0.046、0.029、0.332、2.086、0.398、1.112,P>0.05),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SRF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188、5.593、7.435、7.160、8.50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及SRF均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C、CYFRA21-1、SRF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0.645、0.667、0.658,P<0.05);SCC、CYFRA21-1、SRF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860及0.883,而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5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CYFRA21-1、SRF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淋巴结转移 鳞状上皮细胞抗原 细胞角蛋白19 血清应答因子
下载PDF
中老年原发性食管NK/T细胞淋巴瘤1例
9
作者 周乐 朱圣明 +1 位作者 闫玉涛 骆志国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种,发病率较低,多见于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约占我国淋巴瘤患者的5%~10%^([1-3])。食管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较其他肿瘤发病率低,目前国内相关报道不多见。本文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十...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种,发病率较低,多见于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约占我国淋巴瘤患者的5%~10%^([1-3])。食管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较其他肿瘤发病率低,目前国内相关报道不多见。本文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1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 原发 食管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春生 王玉峰 +2 位作者 李士杰 侯英文 刘家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6,62,共6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10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T...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10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TACE组52例(TACE治疗)、联合组52例(TACE+微波消融治疗),评估术后1个月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5%,高于TACE组的69.2%(χ^(2)/P=4.522/0.033);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AST、ALT水平低于TACE组(t=10.473、8.602,P均<0.001);AFP水平低于TACE组(t=11.724,P<0.001);CD4^(+)、CD4^(+)/CD8^(+)高于TACE组,CD8^(+)低于TACE组(t=3.913、5.460、5.586,P均<0.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HCC患者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可显著下调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提升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原发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肿瘤标志物 T淋巴亚群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辉 何明 +1 位作者 李芳 陈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6-988,共3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因进食后胸骨后不适1个月于2012-10-23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胸部CT检查显示食管壁不规则增厚,伴有管腔狭窄,纵隔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图1)。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6-28cm可见食管黏膜糜烂、粗糙,稍隆起(图...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因进食后胸骨后不适1个月于2012-10-23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胸部CT检查显示食管壁不规则增厚,伴有管腔狭窄,纵隔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图1)。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6-28cm可见食管黏膜糜烂、粗糙,稍隆起(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上皮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广杰 于哲 +4 位作者 夏冬 崔刚 刘庆熠 刘芳 赵俊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72-3772,共1页
患者,男,58岁,河北省邯郸市人,主因食吞咽梗噎不适伴呕吐2个月于2013年2月28日入院。患者进食梗噎不伴胸背痛、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无呕血黑便及腹痛、腹泻。既往史:4年前因十二指肠穿孔曾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体格检查:腹部平坦,上... 患者,男,58岁,河北省邯郸市人,主因食吞咽梗噎不适伴呕吐2个月于2013年2月28日入院。患者进食梗噎不伴胸背痛、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无呕血黑便及腹痛、腹泻。既往史:4年前因十二指肠穿孔曾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体格检查:腹部平坦,上腹正中可见长约12 cm手术切口愈合瘢痕,余未见阳性体征。术前检查:胃镜示距门齿28-33 cm食管左侧壁菜花样新生物,表面糜烂(图1),病理活检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造影示食管中段黏膜破坏,管腔狭窄,残胃充盈良好。CT示食管中段壁增厚,纵膈小淋巴结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段 淋巴上皮瘤样 原发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低分化鳞状细胞 十二指肠穿孔 手术切口愈合 饮水呛咳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锦儒 盛宇 +3 位作者 闫继东 辛华 刘政甲 杨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2061-2062,共2页
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oma carcinoma,LEC)最早于1921年由Regud等人报道于鼻咽部[1],是一类以大量淋巴基质为特征的的未分化癌[2]。发生于鼻咽部之外的淋巴上皮癌,学术上命名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oma carcinoma,LEC)最早于1921年由Regud等人报道于鼻咽部[1],是一类以大量淋巴基质为特征的的未分化癌[2]。发生于鼻咽部之外的淋巴上皮癌,学术上命名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其形态学特点是未分化癌组织中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上皮 鼻咽部 未分化 局限增厚 组织病理学 淋巴细胞浸润 早期食管 进行吞咽困难 成熟淋巴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新 张景瑞 +1 位作者 姜晓玲 张志勇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412-412,共1页
患者.男.62岁。因吞咽困难、体重下降1月余于2012一02—14人院。既往有胃溃疡史10年。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及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瘤。入院前电子胃镜示:距门齿33~38cm处前壁可见结节状隆起,
关键词 淋巴上皮瘤样 原发 食管 吞咽困难 体重下降 入院查体 电子胃镜 胃溃疡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15
作者 肖建 曹秀峰 +3 位作者 朱斌 纪律 王丹 赵建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食管淋巴上皮瘤样 组织病理学 淋巴基质 EB病毒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李春香 都吉雅 +1 位作者 照日格吐 吴帆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14-215,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病理组织特征为大量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病理组织特征为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背景中见界限不清小巢状、片状及弥漫排列的肿瘤组织,有的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结构,如本例;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CK5/6、P63、P40等表达阳性,CK20、NapsinA等腺癌标记物阴性;TTF-1表达不一,大部分文献报道为阴性,但本例为阳性;淋巴细胞CD3、CD5、CD20等表达阳性。结论淋巴上皮瘤样癌原发于肺部极少见,排除其他部位等转移而来,尤其鼻咽部;伴结核样肉芽肿结构时需与肺结核鉴别。此外,还与肺原发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淋巴上皮瘤样 结核样肉芽肿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黄俊鹏 胡明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搜集其术后石蜡包埋的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作为HCC组、癌旁组;同期回顾性分析30例肝血管瘤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取其术后石蜡包埋的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组患者组织中NY-ESO-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NY-ESO-1蛋白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HCC组NY-ESO-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正常组;NY-ESO-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肿瘤直径≥5 cm、Ⅱa~Ⅱb分期、Edmondson分级Ⅲ/Ⅳ级、Ki-67高表达、微血管侵犯(MVI)为M1/2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NY-ESO-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NY-ESO-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存活率显著低于NY-ESO-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Ⅱa~Ⅱb分期、Edmondson分级Ⅲ/Ⅳ级、Ki-67高表达、MVI为M1/2级、NY-ESO-1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4.106、2.184、5.579、13.967、3.296、2.735)(均P<0.05)。结论NY-ESO-1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肿瘤直径≥5 cm、Ⅱa~Ⅱb分期、Edmondson分级Ⅲ/Ⅳ级、Ki-67高表达、MVI M1/2级、NY-ESO-1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食管鳞状上皮抗原1 原发肝细胞肝 微血管侵犯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18
作者 张鹏 彭森 +1 位作者 董洋 刘大闯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9-480,共2页
病人,男,69岁。因纳差伴消瘦3个月于2022年10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未触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既往无慢性病或特殊疾病史。辅助检查:红细胞3.64×10^(12)/L,血红蛋白118 g/L,白蛋白(ALB)38.3 g/L,前白蛋白(PA)124.0 mg/L,腺苷脱氨酶... 病人,男,69岁。因纳差伴消瘦3个月于2022年10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未触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既往无慢性病或特殊疾病史。辅助检查:红细胞3.64×10^(12)/L,血红蛋白118 g/L,白蛋白(ALB)38.3 g/L,前白蛋白(PA)124.0 mg/L,腺苷脱氨酶(ADA)35.4 U/L,糖(GLU)3.68 mmol/L,脂蛋白(a)336 mg/L,乳酸脱氢酶(LDH)447 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369 U/L,磷(P)0.83 mmol/L;糖类抗原199(CA199)242.16 KU/L,糖类抗原242(CA-242)105.83 IU/ML,血清铁蛋白(FERR)405.04 ng/ml,血浆醛固酮(ALD)53.91 pg/ml;(24时)皮质醇(CORT):4.51μg/dl,(早8时)皮质醇(CORT):4.69μg/dl,(下午4时)皮质醇(CORT):4.71μg/dl;(24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56.80 pg/ml,(早8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87.70 pg/ml,(下午4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ACTH):172.10 pg/ml,提示强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肿瘤指标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肾上腺淋巴 弥漫大B淋巴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皮质 CT引导下穿刺活检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滤泡性淋巴瘤合并甲状腺癌1例
19
作者 李洁 凌泽毅 +2 位作者 冯明亮 张应龙 江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0期679-68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发现“颈部包块5个月”于2020-10-13入院。患者自诉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包块,无手足颤抖、乏力、纳差、消瘦、声嘶等症状。病程中包块渐进性增大,入院前1个月于外院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提示:(右侧叶)甲状腺...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发现“颈部包块5个月”于2020-10-13入院。患者自诉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包块,无手足颤抖、乏力、纳差、消瘦、声嘶等症状。病程中包块渐进性增大,入院前1个月于外院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提示:(右侧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左侧叶)少量骨骼肌及淋巴样组织,建议行免疫组化明确诊断。患者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就诊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s) 淋巴 滤泡(Lymphoma Follicular) 乳头状甲状腺(Thyroid Cancer Papillary)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
下载PDF
PIK3R1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关系
20
作者 姚楠 孙景秋 +1 位作者 郭冰沁 武世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PIK3R1)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恶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HCC病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IK3R1编码蛋...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PIK3R1)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恶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HCC病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IK3R1编码蛋白(PIK3R1/p85α)表达,并检测HCC组织中EMT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评估其表达与HCC病人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IK3R1/p85α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0%(56/80),高于癌旁组织的17.5%(7/40)(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HCC病人的PIK3R1/p85α、E-cadherin和TGF-β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CC组织中PIK3R1/p85α与E-cadher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23,P<0.01),与TGF-β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47,P<0.05);无侵袭转移HCC病人和有侵袭转移病人的PIK3R1/p85α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K3R1在HCC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高水平PIK3R1可能会促进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并与HCC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