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的不同固定方式对上颌前牙区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获得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36例患者,在上颌前牙区植入单颗种植体同期行GBR,根据术中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的...目的评估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的不同固定方式对上颌前牙区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获得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36例患者,在上颌前牙区植入单颗种植体同期行GBR,根据术中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的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组1仅使用膜钉固定;组2仅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组3联合使用膜钉及可吸收缝线固定。在术后即刻(T1)和骨愈合6个月后(T2)分别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距离种植体肩台0、2、4、6 mm(H_(0)、H_(2)、H_(4)、H_(6))处的唇侧牙槽骨水平骨宽度,计算各组骨愈合期间的水平骨丧失量(mm)和丧失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个月骨愈合后,各组在H_(0)-H_(6)均有明显骨丧失(P<0.05);在H 2处,组1的水平骨丧失量和丧失率明显小于组2(P<0.05);在H_(0)处,组3的水平骨丧失量和丧失率明显小于组1(P<0.05);在H_(0)-H_(4),组3的水平骨丧失量和丧失率明显小于组2(P<0.05);各组创口红肿、创口出血、创口裂开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区种植同期行水平骨增量时,仅使用膜钉固定胶原膜较仅使用可吸收缝线在近种植体肩台处的骨增量效果更佳,联合使用膜钉和可吸收缝线比两者单独使用能获得更好的骨增量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一种表征可吸收胶原蛋白材料微观形貌的方法,并分析其孔隙率和孔径。方法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在不同的加速电压下对未喷金样品和喷金样品进行拍摄,使用Image J软件对所得的SEM图像的...目的研究一种表征可吸收胶原蛋白材料微观形貌的方法,并分析其孔隙率和孔径。方法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在不同的加速电压下对未喷金样品和喷金样品进行拍摄,使用Image J软件对所得的SEM图像的孔隙率和孔径进行分析,并对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样品未喷金时使用低倍加速电压可获得清晰的SEM图像;样品喷金后其耐受电压能力明显提高,即使在较高的加速电压下依然能获得清晰的SEM图像。使用Image J软件可对拍摄的SEM图像的孔径和孔隙率进行分析,其中,平均孔隙率为50.9%,平均孔径为11.9μm;孔隙率离散系数为8.6%,孔径离散系数6.7%。结论场发射SEM结合Image J软件是一种表征可吸收胶原蛋白材料孔结构的有效方法,可解决相关标准中方法缺失的问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膜一期置入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19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肿瘤切除术,同期放置修剪合适大小可吸收胶原膜并经环甲膜固定,1~2周后根据胶原膜贴敷...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膜一期置入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19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肿瘤切除术,同期放置修剪合适大小可吸收胶原膜并经环甲膜固定,1~2周后根据胶原膜贴敷情况去除喉外固定缝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内容包括:声带创面恢复情况;前联合形态;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最长发音时间(MPT)及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结果①术后随访时,除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残余复发,3例患者声带前三分之一粘连,其余15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且声带前联合获得良好三角形形态,对比既往5例未放置可吸收胶原膜同分期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声门形态;②术后疼痛评分中17例(89.5%)轻度疼痛,2例(10.5%)中度疼痛,均无重度疼痛;③术后半年黏膜功能稳定后行嗓音功能评估,VHI手术前后(60.63±12.93 vs 19.37±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客观声学参数MPT手术前后(10.07±1.47 vs 14.40±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I手术前后(-1.52±4.20 vs 0.97±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一期置入可吸收胶原膜可预防累及前联合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双侧声带粘连,且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可促进患者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反应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膜一期置入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19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肿瘤切除术,同期放置修剪合适大小可吸收胶原膜并经环甲膜固定,1~2周后根据胶原膜贴敷情况去除喉外固定缝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内容包括:声带创面恢复情况;前联合形态;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最长发音时间(MPT)及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结果①术后随访时,除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残余复发,3例患者声带前三分之一粘连,其余15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且声带前联合获得良好三角形形态,对比既往5例未放置可吸收胶原膜同分期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声门形态;②术后疼痛评分中17例(89.5%)轻度疼痛,2例(10.5%)中度疼痛,均无重度疼痛;③术后半年黏膜功能稳定后行嗓音功能评估,VHI手术前后(60.63±12.93 vs 19.37±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客观声学参数MPT手术前后(10.07±1.47 vs 14.40±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I手术前后(-1.52±4.20 vs 0.97±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一期置入可吸收胶原膜可预防累及前联合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双侧声带粘连,且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可促进患者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