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际安全研究》注释体例规范
- 1
-
-
-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60,共1页
-
文摘
文章中的解释性、释义性及引用的内容或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并以脚注①②③……的形式标出;脚注每页另起编号。所有注释请勿转引,须核查原文,标注原始出处。作者投稿时须遵守学术规范,论文写作请参照以下注释体例。(一)中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专著要包含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期刊要包含年份、期号以及所引内容所在的页码;报纸要包含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报纸名称、年月日以及版面号。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论文写作
标注格式
作者姓名
文献名称
脚注
原始出处
学术规范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也谈透明度和有闻必录
- 2
-
-
作者
陈力丹
-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3,共1页
-
文摘
读了《新闻界》1988年第6期上《新闻透明度与有闻必录》一文,我也想谈谈这个题目。 "有闻必录"
-
关键词
新闻洞
新闻学
新闻价值
政治干预
新闻工作者
广播电视新闻
新闻规律
原始出处
强迫性
《大趋势》
-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注释体例
- 3
-
-
-
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67-167,共1页
-
文摘
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符号为四角正方括号,如[1][2][3]等。(二)作者需注明作者单位、职称或者职务、研究方向。(三)如系项目成果,需注明立项时间、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四)引文资料为作者本人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得使用"拙文"等谦词。(五)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
关键词
引文
原始出处
谦词
注释体例
学报
编号
文中
-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
-
题名《寓言词典》即将出版
- 4
-
-
作者
夏
-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1987年第Z1期108-,共1页
-
文摘
由我校中文系鲍延毅副教授主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几位长期从事寓言文学研究的同志编写的《寓言词典》一书,将由明天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寓言词典。该书内容,兼及中外,搜罗宏富,全书正文收词目2249条,参见词目115条,共50余万字。它不仅包括寓言理论、寓言作者、著作、名篇等方面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涉及诸如名物(如寓言人物、角色等)、事件(如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寓言评奖活动等),以及出自寓言名篇的成语典故等方面的知识。
-
关键词
鲍延毅
明天出版社
评奖活动
成语典故
文学爱好者
民期
释文准
原始出处
词书
立目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康南海先生戊戌轮舟中与徐君勉书及丁巳跋后》试释
- 5
-
-
作者
崔驰
-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5-22,共8页
-
文摘
我在注释《南海先生戊戌绝笔书跋》的过程中,为查明一些资料的原始出处,曾到广州中山图书馆特藏部检索。于无意之间,竟发现了一册与《戊戌绝笔书跋》堪称“双璧”的石印件《康南海先生戊戌轮舟中与徐君勉书及丁 跋后》。这真叫我有点大喜过望。因为康有为在戊戌政变之后,蒙难英国兵舰之时,借得“恶纸劣笔”,写下的三篇文稿,至此巳得到其二了。而且,透过这两篇文稿及后来所加的跋语,还可以窥知另—篇估计巳不存于世的《致张妙华书》的大体内容。为此,我在寄出《【戊戌绝笔书跋】试释》一稿以后,即着手将这册石印件也抄录、标点、注释出来,聊供同好者参考。
-
关键词
徐君勉
光绪皇帝
康广仁
舟中
维新运动
保国会
中山图书馆
原始出处
知新报
双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来稿要求
- 6
-
-
-
出处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7年第3期160-,共1页
-
文摘
一、稿件应为未发表的原创性作品,字数为1万到2万字为宜。二、本刊倡导单一作者独立完成作品并单独署名。三、作者简介原则上仅标明作者姓名、单位和专业职称、职务。项目成果应标明项目名称、来源和批准号。四、稿件请附中英文标题、内容摘要(限300字以内)和关键词(限5个以内)。五、稿件中所有注释均采用脚注,注码置于引文结束的标点符号之后右上方。脚注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每页重新编号。六、引用文献时,请务必核实无误,并精确到具体页码。七、稿件不使用前引注,每项注释内容应完整标明。八、引用资料非来源于原始出处时,应注明“
-
关键词
原创性作品
中英文标题
注释内容
原始出处
右上方
作者简介
专业职称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送别》:李叔同与“天涯五友”的聚散离合
- 7
-
-
作者
李满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同舟共进》
2022年第3期14-19,共6页
-
文摘
【影响几代人的经典】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是李叔同写于1914年的一首歌曲,是他在杭州教学时写下的大量学堂乐歌中的一首。《送别》的曲调节奏柔缓,苍凉中略带慷慨,恰到好处地刻画了离别时刻的惆怅,其原始出处不在中国,它其实是一首地道的英文歌曲。作者是美国人约翰·庞德·奥德威,他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正式职业是一名外科医生。
-
关键词
李叔同
英文歌曲
哈佛医学院
《送别》
学堂乐歌
外科医生
长亭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编辑体例
- 8
-
-
-
出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8-128,共1页
-
文摘
一、文稿编辑1.编辑:论文标题使用三号黑体,以20字以内为宜,可以使用副标题;作者姓名使用四号宋体,置于标题正下方,若有多位作者须按序排列;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使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小四号黑体)200字左右,"[关键词]"(小四号黑体)3-5个;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全文使用固定值25磅行距;全文字数以4000字—8000字为宜。2.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附于文后。3.译文投稿:以翻译文章投稿者,请附寄原文及原文作者授权翻译的书面许可。4.文稿注释采用脚注,置于标点之后的右上角,以"[]"标明序号;作者和正文连续注码,
-
关键词
小四号
书面许可
全文字数
原文作者
论文标题
沈寄簃先生遗书
原始出处
戴炎辉
法理学研究
宋会要辑稿
-
分类号
H152.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十八般兵器”的由来
- 9
-
-
作者
行者
-
出处
《中州今古》
2004年第Z1期119-119,共1页
-
-
关键词
十八般兵器
绵绳套索
五杂俎
北征
华岳
原始出处
传者
丁儒
-
分类号
E29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
- 10
-
-
-
出处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3期70-70,共1页
-
文摘
参考文献一定要清晰,准确,让读者一次就能找到该资料的原始出处。其具体写作规范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
关键词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图书馆目录
学位论文
刘国钧
写作规范
参考文献
陈绍业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11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魏德士书,第56页。[5]所引文献是外文的,从该语种注释习惯。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12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13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6]所引文献是外文的,从该语种注释习惯。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14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6]所引文献是外文的,从该语种注释习惯。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D9-5
[政治法律—法学]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证据科学》杂志注释体例
- 15
-
-
-
出处
《证据科学》
2024年第4期512-512,F0003,共2页
-
文摘
一、一般规定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2.连续注码,注码序号格式为“1,2,3,……”。3.文中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4.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5.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6.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7.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第×页。”或者“前引×。”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同上”。8.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9.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
关键词
相邻数
文内注
注释体例
引文
文中注
原始出处
古文献
标点符号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16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6]所引文献是外文的,从该语种注释习惯。[7]未尽事宜,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引注手册》为准。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著作类
张文显
原始出处
哲学范畴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证据科学》杂志注释体例
- 17
-
-
-
出处
《证据科学》
2024年第2期256-256,F0003,共2页
-
文摘
法学类论文注释体例一、一般规定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2.连续注码,注码序号格式为“1,2,3,……”。3.文中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4.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5.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6.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文内注
文中注
引文
法学类
古文献
原始出处
标点符号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好书
- 18
-
-
-
出处
《法律与生活》
2024年第4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看得见的正义》作者:陈瑞华定价:88元出版社: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97-8211-5简介:本书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不是学术论文的汇集,而是保留了学术随笔的性质。它不是对法律格言作出专门研究的学术作品,不拘泥于法律格言的原始出处和含义,而是结合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这些格言所包含的理念作出新的理解和评价。
-
关键词
法律出版社
学术随笔
学术作品
学术论文
我国法律制度
原始出处
学术著作
格言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19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1,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6]所引文献是外文的,从该语种注释习惯。[7]未尽事宜,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引注手册》为准。
-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原始出处
引用资料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当代法学》注释体例
- 20
-
-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161,共1页
-
文摘
一、通则[1]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2]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4]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同前注[1],[德]魏德士书,第56页。[5]前后紧邻的两个引注,文献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其他文献干扰的,可以写“同上注”或者“Ibid”。
-
关键词
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
原始出处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