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桥 漆家福 +3 位作者 程秀申 能源 谢宸 徐政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东濮凹陷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东部,属中原油田。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沙河街组一至四段和东营组。古近系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反映出东濮凹陷在古近纪具有裂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特点,但是古近纪不同时期裂陷盆地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沙四段沉积时... 东濮凹陷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东部,属中原油田。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沙河街组一至四段和东营组。古近系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反映出东濮凹陷在古近纪具有裂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特点,但是古近纪不同时期裂陷盆地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沙四段沉积时期发育多沉降—沉积中心的断陷湖盆,且沉积中心不稳定;沙三段沉积时期兰聊断层是控制东濮凹陷的主边界断层,发育由2条相对稳定的NNE向沉降—沉积带构成的复式半地堑断陷湖盆,控凹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差异导致局部沉降—沉积中心在次级凹陷带内沿轴向迁移;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东濮凹陷发育“反S型”沉降—沉积带,反映兰聊断层南段的垂直位移明显小于中段,而盆地南部的长垣断层与黄河断层的垂直位移量明显增大。古近纪构造古地理演化特征可能是导致断陷湖盆发育的岩石圈动力学机制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东濮凹陷 古近系 去压实校正 原始地层厚度 构造古地理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李伟 吴智平 周瑶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7-516,共10页
在采用各种地层剥蚀量的计算方法对济阳坳陷中生代各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对中生代各主要构造层的原始地层厚度进行了恢复。以此为切入点,对济阳坳陷区中生代盆地原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其划分为5... 在采用各种地层剥蚀量的计算方法对济阳坳陷中生代各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对中生代各主要构造层的原始地层厚度进行了恢复。以此为切入点,对济阳坳陷区中生代盆地原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其划分为5期盆地原型:早-中三叠世为一大型内陆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整体挤压抬升剥蚀;早一中侏罗世为弱挤压背景下的山间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受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晚白垩世为断陷后的坳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地层剥蚀厚度 地层原始厚度 中生代 济阳坳陷 盆地研究 盆地原型 原始厚度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剥蚀厚度恢复
下载PDF
伊利石结晶度在恢复地层剥蚀量中的应用——以合肥盆地安参1井白垩系剥蚀量的恢复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春华 朱光 +1 位作者 刘国生 李春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针对合肥盆地勘探程度低、地热史资料缺乏的现状,提出利用伊利石结晶度与埋藏深度和成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古地温梯度,进而利用温度资料求取原始地层厚度和剥蚀量,并利用包裹体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两种方法计算出安参1井白垩系的... 针对合肥盆地勘探程度低、地热史资料缺乏的现状,提出利用伊利石结晶度与埋藏深度和成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古地温梯度,进而利用温度资料求取原始地层厚度和剥蚀量,并利用包裹体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两种方法计算出安参1井白垩系的原始地层厚度和剥蚀量,其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为深化盆地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热演化研究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结晶度 古地温梯度 原始地层厚度 剥蚀量 白垩系 安参1井 合肥盆地
下载PDF
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沉积中心演化特征
4
作者 王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进而对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探讨其沉积中心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坳陷 二叠纪-三叠纪 剥蚀厚度 原始地层厚度 原型盆地 沉积中心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演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飞鹏 吴智平 +2 位作者 李伟 张岱秀 张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0-419,共20页
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详细解剖断裂体系的静态和动态发育特征;运用多种剥蚀量恢复方法,求取侏罗系、白垩系及中生界剥蚀厚度,对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进行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活动的北西向断裂构成... 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详细解剖断裂体系的静态和动态发育特征;运用多种剥蚀量恢复方法,求取侏罗系、白垩系及中生界剥蚀厚度,对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进行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活动的北西向断裂构成了该时期的控盆断裂体系,包括石村-平南-滨西断层,陈南断层东段两个主断裂带及王古l断层、王66断层、滨南断层等次级断裂,形成了北断南超的断陷盆地。原始地层沉积由石村-平南-滨西断层分隔,形成东、西两个沉积区,由次级断裂控制形成多个次级沉积区。东营凹陷原型盆地特征与现今盆地格局具有较大差异,整体为东、西两个主洼,东部主洼受陈南断层东段控制,次级北西向断层分割成多个次洼,呈现“盆岭相间”的格局;西部主洼由石村-平南断层控制,沉积中心位于青城凸起及花沟洼陷;该时期平方王潜山、纯化草桥鼻状构造带已经形成,林樊家凸起和青城凸起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断裂体系 地层原始厚度 中生代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