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人类原始造血细胞的几种有效途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奚永志 唐佩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2-445,共4页
检测人类原始造血细胞的几种有效途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奚永志,唐佩弦Severalusefulassaysystemsforhumanprimitivehematopoieticcells... 检测人类原始造血细胞的几种有效途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奚永志,唐佩弦Severalusefulassaysystemsforhumanprimitivehematopoieticcells¥XiYong-Zhi;Tan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造血细胞 检测
下载PDF
一种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的研究
2
作者 颜广 刘伟 +10 位作者 戴朝霞 王鹍 刘靖 赵灵凤 黄志斌 陈小辉 马宁 孟萍 许孟畅 温子龙 张文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 目的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及检测不同谱系血细胞标记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中之一突变体1276进行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结果成功筛选1296个F2家族,2140个突变基因组,发现中性红染色信号异常突变体12个。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中性红染色全身信号缺失,小胶质细胞标记基因apoe表达缺失,巨噬细胞标记基因l-plastin,头部表达减少,背主动脉壁腹侧区域表达正常,粒细胞、红细胞均未见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巨噬细胞仍存在异常,但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巨噬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发育及迁徙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这一性状并未得到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突变体 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筛选 中性红 原始髓系造血 巨噬细胞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敲除GPS2基因对小鼠胚胎原始造血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涵 马文兵 +2 位作者 詹轶群 杨晓明 尹荣华 《军事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明确敲除G蛋白通路抑制因子2(GPS2)基因对小鼠胚胎原始造血的影响。方法分离GPS2敲除小鼠胚胎外周血细胞,利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原始红细胞分化情况;分离敲除小鼠卵黄囊细胞,利用集落形成实验分析造血分... 目的明确敲除G蛋白通路抑制因子2(GPS2)基因对小鼠胚胎原始造血的影响。方法分离GPS2敲除小鼠胚胎外周血细胞,利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原始红细胞分化情况;分离敲除小鼠卵黄囊细胞,利用集落形成实验分析造血分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造血干细胞的产生。结果GPS2敲除胚胎外周血部分原始红细胞细胞膜皱缩、形态畸形,未成熟原始红细胞(CD71^+Ter119^-)比例明显提高。GPS2敲除与野生型卵黄囊中造血干细胞比例基本相同,产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及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等集落的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敲除GPS2不影响卵黄囊造血干细胞产生及集落形成,但抑制原始红细胞的分化成熟并导致原始红细胞形态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2 小鼠 基因敲除 胚胎结构 卵黄囊 原始造血 原始红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干细胞
原文传递
胚胎期造血干细胞来源及其调控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凤华 沈柏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胚胎干细胞是体内各种组织包括造血组织干细胞的来源 ,在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造血干细胞自身的发育过程中有着复杂的基因调控。原始造血产生于卵黄囊已被普遍认可 ,但永久造血产生于何处仍有争论。目前认为 ,至少有两个独立... 胚胎干细胞是体内各种组织包括造血组织干细胞的来源 ,在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造血干细胞自身的发育过程中有着复杂的基因调控。原始造血产生于卵黄囊已被普遍认可 ,但永久造血产生于何处仍有争论。目前认为 ,至少有两个独立的部位与永久造血有关 ,即卵黄囊和胚内的PAS/AGM区。对胚胎期造血及其调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明某些血液病的发病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造血干细胞 原始造血 永久造血 基因调控
下载PDF
造血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霞 成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胚胎期造血细胞发生分为原始造血和永久造血两部分 ,原始造血起源于卵黄囊已被普遍认可 ,但永久造血起源于何处仍存在争议 ,目前认为至少有两个部位与永久造血有关 ,即卵黄囊和胚内的PAS/AGM区。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全能... 胚胎期造血细胞发生分为原始造血和永久造血两部分 ,原始造血起源于卵黄囊已被普遍认可 ,但永久造血起源于何处仍存在争议 ,目前认为至少有两个部位与永久造血有关 ,即卵黄囊和胚内的PAS/AGM区。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全能干细胞 ,在诱导分化为造血细胞的过程中 ,一系列过程类似于在体胚胎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原始造血 永久造血 胚胎干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其他细胞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何志旭 舒丽萍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97-200,共4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疗法 组织特异性 原始造血细胞 造血微环境 cell 造血组织 自我更新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的发生、发育和分化调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健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在人体整个造血系统中,造血干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其实质就是对造血过程的发生、发育和调控的研究。本文从造血发生、发育和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入手,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在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原始造血 永久造血 造血微环境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邓晓莉 许勇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4年第5期270-271,共2页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一种从血液或骨髓中分离出来,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发生程序性凋亡的原始造血细胞。近期研究发现,它们可以诱导分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一种从血液或骨髓中分离出来,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发生程序性凋亡的原始造血细胞。近期研究发现,它们可以诱导分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等非造血系统的组织细胞,可望用于多种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治疗,成为现代医学异军突起的重要方向,引起了医学各个领域的密切关注。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凋亡主要受几组重要的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因子调控,现将造血干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机制 造血干细胞 自我更新能力 多向分化潜能 原始造血细胞 凋亡相关基因 现代医学 cells
下载PDF
VEGF及CD34在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静 武昕 +1 位作者 李威 赵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中VEGF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S和VIN中MVD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应江 夏祥国 +4 位作者 李定军 刘亮 江涌 包长顺 陈礼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脑膜瘤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79%,其中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15%;MVD为6—55,x^-±s为28±11;正常脑膜中无HIF-1α表达,MVD为4±1,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阴性(-)表达者,MVD为11±5;呈弱(+)、中(++)及强阳性(+++)表达者,MVD分别为23±10.36±13及47±15;HIF-1α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k=0.766,P〈0.01)。结论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IF-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调控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缺氧诱导因子-1(HIF-1) 原始造血细胞(CD34) 微血管密度(MVD)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中期因子(MK)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新军 夏祥国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与脑膜瘤中血管生成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与脑膜瘤中血管生成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正常脑膜组织中无M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MK蛋白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s=0.756,P=0.045<0.05),与肿瘤的血供(rs=0.6518,P=0.041<0.05)密切相关。结论MK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过度表达;MK蛋白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相关;MK蛋白有望成为临床上对脑膜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判定的指标。抑制MK的表达,有望为高表达MK的脑膜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期因子蛋白(MK) 原始造血的细胞(CD34) 微血管密度(MVD)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期因子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新军 夏祥国 +4 位作者 徐宏 曾义 韩扬云 刘伦波 罗小强 《西南军医》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正常脑膜组织中无MK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MK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无关(rs=0.4524,P=0.089>0.05),而与肿瘤病理分级分类(rs=0.3785,P=0.0024<0.05)、侵袭性(rs=0.7412,P=0.0087<0.05)、血供(rs=0.6518,P=0.041<0.05)、瘤周水肿(rs=0.6142,P=0.032<0.05)密切相关。结论MK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过度表达;MK蛋白的表达与侵袭性、瘤周水肿及病理分级相关;MK蛋白有望成为临床上对脑膜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判定的指标。抑制MK的表达,有望为高表达MK的脑膜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期因子蛋白(MK) 原始造血细胞(CD34) 微血管密度(MVD)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临床效果和病灶局部VEGF和CD34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亚肖 陈耿标 +4 位作者 卞丽娟 狄娜 冯淑英 郑澄宇 谢梅青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2期3-5,13,共4页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外阴病灶局部微血管循环改善的情况,探究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效果及可能的机理。方法前瞻性分析35例确诊为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激光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外阴局部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外阴病灶局部微血管循环改善的情况,探究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效果及可能的机理。方法前瞻性分析35例确诊为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激光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外阴局部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原始造血细胞抗原分子(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二氧化碳激光3次治疗后瘙痒和疼痛的改善率分别为86.7%(26/30)和93.3%(28/30),皮肤弹性和颜色的改善率分别为76.7%(23/30)和60%(18/30),症状和体征的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VEGF和CD34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对照组的外阴皮肤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仍低于在正常对照组外阴皮肤中的表达(P<0.05)。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可有效改善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症状和局部体征,并可能通过改善病变组织的微循环状态和增加毛细血管网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二氧化碳激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分子
下载PDF
中期因子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孙中书 李新军 +3 位作者 徐宏 周增俊 曾义 韩扬云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33期4733-473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与脑膜瘤中血管生成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与脑膜瘤中血管生成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5%,正常脑膜组织中无M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MK蛋白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756,P<0.05),与肿瘤的血供(r=0.6518,P<0.05)密切相关。结论:MK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过度表达;MK蛋白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相关;MK蛋白有望成为临床上对脑膜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判定的指标。抑制MK的表达,有望为高表达MK的脑膜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期因子蛋白 原始造血细胞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愈白汤超声经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丹凤 闫洪超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0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愈白汤经皮低频超声低频超声径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疗效。方法 113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联合组采用低频超声经皮透入愈白汤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局部外用治疗,... 目的观察愈白汤经皮低频超声低频超声径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疗效。方法 113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联合组采用低频超声经皮透入愈白汤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局部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共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真皮层中的CD34。结果联合组治愈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6.1%(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CD34表达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愈白汤低频超声经皮透入联合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局部外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超声透入 丙酸氯倍他索 愈白汤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下载PDF
转导JAK2基因可促进原始多能造血细胞在体外的长期扩增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声明 常乃柏 顾惜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49-953,共5页
目的 探讨激活JAK2信号通路是否能够长期扩增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并评价扩增细胞的定向分化潜能。方法 构建克隆 1个含有JAK2基因和二聚化化学诱导物 (AP2 0 187)结合位点所组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AP2 0 187可以使JAK2二聚化激活细胞内... 目的 探讨激活JAK2信号通路是否能够长期扩增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并评价扩增细胞的定向分化潜能。方法 构建克隆 1个含有JAK2基因和二聚化化学诱导物 (AP2 0 187)结合位点所组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AP2 0 187可以使JAK2二聚化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将该载体转入小鼠原始骨髓造血细胞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 ,将JAK2转基因的细胞分为 :①空白对照组 ,②AP2 0 187组 ,③细胞因子联合组 [干细胞因子 (SCF) +Flt3 配体 (Flt3 L) ],④AP2 0 187+SCF +Flt3 L组。对扩增的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定向分化、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及脾集落形成单位的研究。结果 只有AP2 0 187+SCF+Flt3 L组能够使JAK2转基因的骨髓细胞持续大量对数级增殖。约 8d时 ,细胞数量可以达到扩增前的 10 19倍。扩增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为 :Sca1阳性细胞为 5 2 %~ 98% ,C kit阳性率为 5 6 %~6 9 % ,CD34阳性率 4 0 %~ 85 % ;而其他表型TER119阳性 0~ 2 0 % ,CD4 1阳性 5 %~ 36 % ,B2 2 0阳性12 %~ 4 6 % ,Gr1阳性 6 %~ 17% ,CD11b阳性 35 %~ 4 6 % ,CD3为阴性。扩增细胞在SCF/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介素 (IL) 3条件下 ,可分化形成明显的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在SCF/红细胞生成素 (EPO)条件下 ,可分化为红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导JAK2基因 原始多能造血细胞 体外扩增 造血干细胞 基因扩增 定向分化
原文传递
人体组织学
1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4期6-10,共5页
9711929 bcr-null 突变体中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增加/Vocken J W//Cell.-1995,80(5).-719~728 医科图9711930 突变防止了导致单极仿垂体形成的中心体分离/Glover D W//Cell.-1995,81(2).-95~105 医科图9711931 细胞周期蛋白泛醌化:有... 9711929 bcr-null 突变体中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增加/Vocken J W//Cell.-1995,80(5).-719~728 医科图9711930 突变防止了导致单极仿垂体形成的中心体分离/Glover D W//Cell.-1995,81(2).-95~105 医科图9711931 细胞周期蛋白泛醌化:有丝分裂的破坏性结束/Murray A//Cell.-1995,81(2).-149~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 细胞分化 呼吸爆发 Glover 突变体 泛醌 离子通道 原始造血祖细胞 细胞死亡 Murray
下载PDF
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静 武昕 吴丽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人原始造血...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值为10.10,在VIN组织中MVD值为32.70,两者与正常皮肤(N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VSH)组织中MVD值为22.84,3种病变中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VD在VLS真皮中表达较NS、VSH和VIN低,提示VLS组织存在真皮微循环障碍。在VIN中MVD值较VSH高,提示MVD增加加速了异型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原文传递
VEGF及CD34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春燕 张利群 +3 位作者 蔡知天 李楷滨 姚兰 王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5036-5038,共3页
目的:研究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探讨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2例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32例,外阴硬化性苔藓30例)组织中的VEG... 目的:研究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探讨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2例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32例,外阴硬化性苔藓30例)组织中的VEGF、CD34表达情况,10例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组)的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数目(MVD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皮肤组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与正常外阴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与MVD计数在LS中存在正相关。结论: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中VEGF表达减少,引起MVD值显著减少,可能是外阴硬化性苔藓的发病机制之一;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值无明显改变,微血管结构功能障碍可能是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原文传递
hESCs/hiPSCs体外诱导产生红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的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斌 马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7-1079,共13页
人类胚胎干细胞和多功能诱导性干细胞的诞生,标志着干细胞研究已经跨入了全新的应用时代。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特定谱系成熟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在诸多的血细胞中,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而携带着最小量的遗传物质,可能作为最... 人类胚胎干细胞和多功能诱导性干细胞的诞生,标志着干细胞研究已经跨入了全新的应用时代。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特定谱系成熟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在诸多的血细胞中,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而携带着最小量的遗传物质,可能作为最早的干细胞治疗产品而应用于输血替代治疗。最近,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但由于方法学上的偏差,诱导产生的红细胞的成熟度各有所不同。该文在结合了作者实验室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人类多潜能干细胞向红细胞特定诱导分化的方法做了综合的描述,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Cs hiPSCs 红细胞 原始造血 成体造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