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Ⅰ.原子位移 被引量:6
1
作者 樊胜 叶沿林 +3 位作者 赵志祥 N.M.Sobolevsky 徐春成 陈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9-506,共8页
考虑了不同入射能量的质子和中子轰击W、Pb靶 ,利用SHIELD程序系统 ,研究了我国未来可能使用的靶体的辐射损伤截面、原子位移截面和原子位移率 ,并同Wechsl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 1 6GeV的质子沿中心轴线入射长 60cm、直径 2... 考虑了不同入射能量的质子和中子轰击W、Pb靶 ,利用SHIELD程序系统 ,研究了我国未来可能使用的靶体的辐射损伤截面、原子位移截面和原子位移率 ,并同Wechsl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 1 6GeV的质子沿中心轴线入射长 60cm、直径 2 0cm厚铅靶在不同部位引起的辐射损伤进行了研究 ,得到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原子位移 原子位移 ADS 散裂中子靶
下载PDF
CrN中原子位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2
作者 王倩倩 赵振杰 +1 位作者 李欣 谢文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氮化铬(Chromium Nitride,CrN)的正交(Orthorhombic)相,发现其中的Cr原子和N原子均沿着正交结构的[100]方向移动,均偏离其高对称位置,且在结构中形成锯齿形的原子链,这个现象在过去的计算研究中一直没有被...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氮化铬(Chromium Nitride,CrN)的正交(Orthorhombic)相,发现其中的Cr原子和N原子均沿着正交结构的[100]方向移动,均偏离其高对称位置,且在结构中形成锯齿形的原子链,这个现象在过去的计算研究中一直没有被考虑.结果表明,在正交相中,原子位移可以使总能降低0.125 eV,因而更加稳定;考虑原子位移后,计算得到的晶格长度等结构参数与实验符合得更好;计算得到的体弹性模量K0数值明显减小,更加接近实验值.正交相的磁基态是层间不对称的反铁磁结构,原子位移是由正交相中层间不对称的磁应力所驱动,同时原子位移可以补偿层间的磁相互作用力.此外,原子位移不改变CrN的莫特绝缘体特性,但是会轻微减小带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 原子位移 磁性质 电子结构
下载PDF
纯铁γ-Fe到α-Fe和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与过渡相界铁原子个体有序位移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俞德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纯铁γ-Fe的α-Fe转变遵循过渡相界铁原子个体有序位移机制,这个机制本质上等同于切变而差异于扩散机制。凡是过冷含碳奥氏体的先共析铁素体析出,必然服从相界铁原子个体有序位移机制;这是固态相变第一法则;凡是无碳铁素体必然得自过冷... 纯铁γ-Fe的α-Fe转变遵循过渡相界铁原子个体有序位移机制,这个机制本质上等同于切变而差异于扩散机制。凡是过冷含碳奥氏体的先共析铁素体析出,必然服从相界铁原子个体有序位移机制;这是固态相变第一法则;凡是无碳铁素体必然得自过冷无碳奥氏体,故过冷含碳奥氏体务必预先除碳,这是第二法则。珠光体分解实质上为过冷无碳奥氏体的珠光体铁素体层片的析出,等轴铁素体的析出亦然。在此不存在铁原子个体无序位移扩散机制。铁碳系统固态相变存在群体有序位移切变与过渡相界个体有序机制两类型机制,切变和扩散两类型的分类不具现实和理论意义,这是固态相变物理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相变 过渡相界 原子位移机制 过冷无碳奥氏体
下载PDF
铁电相SrBi_2Ta_2O_9的原子位移和价电子结构
4
作者 肖小红 李世春 蒋淑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19-3123,共5页
根据晶体空间群理论,对SrBi_2Ta_2O_9进行了从正交相到四方相的晶体重构,计算出SrBi_2Ta_2O_9在铁电相变中的原子位移,确定了SrBi_2Ta_2O_9沿a轴方向的自发极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SrBi_2Ta_2O_9的价电... 根据晶体空间群理论,对SrBi_2Ta_2O_9进行了从正交相到四方相的晶体重构,计算出SrBi_2Ta_2O_9在铁电相变中的原子位移,确定了SrBi_2Ta_2O_9沿a轴方向的自发极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SrBi_2Ta_2O_9的价电子结构,进而得到SrBi_2Ta_2O_9中各原子的有效价电子数,由原子位移和有效价电子数求得正交铁电相SrBi_2Ta_2O_9的自发极化强度为18.14μC/cm^2,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层状铁电体 原子位移 经验电子理论 价电子结构 自发极化
原文传递
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应用格林函数理论 ,推导了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公式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在高温近似下 ,所有原子的均方位移与温度成正比 ,纳米晶体颗粒内部原子的均方位移小于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 .随纳米晶体颗粒的尺寸增加 ,表面和... 应用格林函数理论 ,推导了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公式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在高温近似下 ,所有原子的均方位移与温度成正比 ,纳米晶体颗粒内部原子的均方位移小于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 .随纳米晶体颗粒的尺寸增加 ,表面和中央原子的均方位移都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颗粒 原子均方位移 位移-位移格林函数 晶格动力学 纳米材料 晶格振动
下载PDF
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和均方速度
6
作者 黄建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0-464,共5页
应用作者与合作者已导出的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位移 位移格林函数 ,推导了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速度 速度格林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 ,应用涨落 耗散定理 ,推导了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公式和原子均方速度公式... 应用作者与合作者已导出的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位移 位移格林函数 ,推导了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速度 速度格林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 ,应用涨落 耗散定理 ,推导了纳米一维双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公式和原子均方速度公式。数值计算表明 ,纳米晶体颗粒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大于内部的原子均方位移 ,而表面原子的均方速度小于内部原子的均方速度 ;当纳米颗粒尺寸减小时 ,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和内部原子的均方位移都减小 ,而表面原子的均方速度和内部原子的均方速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温度增大时 ,纳米晶体颗粒中各原子的均方位移和均方速度都增大 ,在高温极限 ,各原子的均方位移和均方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颗粒 格林函数 涨落-耗散定理 原子均方位移 原子均方速度
下载PDF
无定形中靶位移原子深度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
7
作者 邵其 潘正瑛 霍裕昆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A01期551-554,共4页
本文介绍一个模拟具有给定动能的离子在固体中传输及引起靶原子位移过程的Monte carlo程序,包括工作原理、物理模型和计算实例等。本程序采用两体碰撞近似研究α粒子轰击无定形靶的位移原子深度分布,并分析了位移原子深度分布与固体中... 本文介绍一个模拟具有给定动能的离子在固体中传输及引起靶原子位移过程的Monte carlo程序,包括工作原理、物理模型和计算实例等。本程序采用两体碰撞近似研究α粒子轰击无定形靶的位移原子深度分布,并分析了位移原子深度分布与固体中能量沉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靶 位移原子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bcc结构下二元合金Fe-X(X=Cr,Co,Mo,W)低温低浓度下固溶软化行为的机制
8
作者 王娜 李翔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体心立方(bcc)Fe的4种二元合金Fe-X(X=Cr,Co,Mo,W)低温低浓度下固溶软化行为的机制,发现低温低浓度下的固溶软化行为由双扭结形核控制,由溶质原子直接引起双扭结形核势垒降低为固溶软化的本征机制,而由溶质原...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体心立方(bcc)Fe的4种二元合金Fe-X(X=Cr,Co,Mo,W)低温低浓度下固溶软化行为的机制,发现低温低浓度下的固溶软化行为由双扭结形核控制,由溶质原子直接引起双扭结形核势垒降低为固溶软化的本征机制,而由溶质原子对间隙原子清除减少双扭结形核为固溶软化的外部机制.分别计算了bcc Fe的4种二元合金Fe-X(X=Cr,Co,Mo,W)中反映双扭结形核势垒的原子行位移(ARD)能和堆垛层错(GSF)能.计算结果表明,仅Cr可微弱降低ARD和GSF能,而Co,Mo,W均引起ARD和GSF能升高,因此,依据固溶软化的本征机制,仅Cr引起固溶软化,而Co,Mo,W均引起固溶强化.Cr,Mo,W与周围Fe原子均为反铁磁相互作用,Co与Fe为铁磁相互作用.尽管铁磁/反铁磁相互作用与价电子数(电子构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双扭结形核势垒并不与价电子数(电子构型)明显相关.进一步的计算表明,双扭结形核势垒与其结合能呈现正相关关系,Cr与Fe结合能减弱,因此双扭结形核势垒降低,而Co,Mo,W与Fe结合能增强,因此双扭结形核势垒升高.而结合能并未表现出与原子半径、电子数(电子构型)的明显相关性,因此,双扭结形核势垒并不与原子半径、电子数(电子构型)明显相关.依据本征机制,Co,Mo,W与Fe的结合能增强引起双扭结形核势垒升高,因此为固溶强化,其二元合金低温低浓度下的固溶软化行为无法用本征机制解释,需要考虑外部机制(如间隙C原子的作用),而Cr二元合金的固溶软化行为可能为本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心立方铁 二元合金 原子位移 堆垛层错能 固溶软化
下载PDF
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晶格振动性质的理论研究
9
作者 黄建平 王麓雅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根据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晶格振动量子化的结论 ,推导了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晶格振动的内能、比热、原子均方位移和原子均方速度公式 ,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单位质量的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的晶格振动内能与比热随纳米颗粒... 根据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晶格振动量子化的结论 ,推导了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晶格振动的内能、比热、原子均方位移和原子均方速度公式 ,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单位质量的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的晶格振动内能与比热随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加 ,一维单原子纳米颗粒的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大于内部原子的均方位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晶格振动 原子均方位移 原子均方速度 比热
下载PDF
传感器多孔电极材料原子振动随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雪 程正富 +2 位作者 伏春平 郑瑞伦 周明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9期57-64,共8页
建立了氧传感器多孔电极材料的物理模型并求出原子振动的简谐系数和非简谐系数,应用固体物理理论和方法,得到多孔电极材料原子振动频率、阻尼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原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温度和时间以及颗粒半径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孔... 建立了氧传感器多孔电极材料的物理模型并求出原子振动的简谐系数和非简谐系数,应用固体物理理论和方法,得到多孔电极材料原子振动频率、阻尼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原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温度和时间以及颗粒半径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孔隙度和原子非简谐振动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振动频率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大,表面原子的振动频率总小于体内原子;②原子的振动振幅随时间的增长而按负指数规律减小,减小的程度取决于受到的阻尼.阻尼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内阻尼系数大于表面,是表面的1.414倍;③原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时间的增长而按负指数规律减小,随着平均半径值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孔隙度愈大,颗粒线度愈小,原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愈大;④原子非简谐振动项对Pt电极材料原子的振动有重要影响:简谐近似下,原子振动频率和振幅均为恒量,与温度无关;考虑到非简谐项后,振动频率和振幅均随颗粒半径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变.温度越高、孔隙度越大、颗粒半径越小,非简谐与简谐近似的差值愈大,即非简谐效应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电极 原子的平均位移 阻尼系数 非简谐效应 孔隙度
下载PDF
SrBi_4Ti_4O_(15)的铁电相变和铁电性
11
作者 肖小红 李世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01-2509,共9页
通过原子环境计算分析正交相SrBi4Ti4O15(SBTi)的空间键络结构,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正交相SrBi4Ti4O15(SBTi)的价电子结构,进而求得晶体中各原子的有效价电子数。根据空间群理论构建SBTi铁电-顺电相变过程中的正交顺电... 通过原子环境计算分析正交相SrBi4Ti4O15(SBTi)的空间键络结构,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正交相SrBi4Ti4O15(SBTi)的价电子结构,进而求得晶体中各原子的有效价电子数。根据空间群理论构建SBTi铁电-顺电相变过程中的正交顺电结构(Aama)和四方顺电结构(I4/mmm),并通过原子坐标分析得到相变过程中晶体内各原子的原子位移。最后根据自发极化与原子位移和原子有效价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求得正交相SBTi沿a轴方向的自发极化强度为25.81μC/cm2,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理论参考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电子结构 经验电子理论 铁电相变 原子位移 自发极化
下载PDF
闪锌矿结构晶格中的孤子激发(英文)
12
作者 夏庆林 周光辉 蒋冬初 《益阳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27-32,共6页
利用多重尺度和准离散近似法研究了双原子链 (相邻两原子质量不同 ,作用力常数交替变化 )中的孤子激发。该模型模拟了闪锌矿结构晶格沿 <111>方向的振动 .考虑二次方和四次方作用势 ,得到了特殊波矢下定态孤子解的表达式 .由于该... 利用多重尺度和准离散近似法研究了双原子链 (相邻两原子质量不同 ,作用力常数交替变化 )中的孤子激发。该模型模拟了闪锌矿结构晶格沿 <111>方向的振动 .考虑二次方和四次方作用势 ,得到了特殊波矢下定态孤子解的表达式 .由于该晶格模型的弱对称性 ,其原子位移分布与文献中广泛研究的一维单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结构晶格 孤子激发 多重尺度 准离散近似法 原子 孤子激发 原子位移分布
下载PDF
含MOX燃料堆芯与传统堆芯的辐射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述平 李兰 +2 位作者 程诗思 朱建平 谭怡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82,共6页
U-Pu混合氧化物(Mixed oxide,MOX)燃料应用前景广阔。以国内M310型堆芯为对象,对使用30%MOX燃料的部分低泄漏堆芯燃料管理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了含MOX燃料堆芯和传统的全UO2燃料堆芯在平衡循环下压力容器快中子注量、原子位移次数(Displac... U-Pu混合氧化物(Mixed oxide,MOX)燃料应用前景广阔。以国内M310型堆芯为对象,对使用30%MOX燃料的部分低泄漏堆芯燃料管理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了含MOX燃料堆芯和传统的全UO2燃料堆芯在平衡循环下压力容器快中子注量、原子位移次数(Displacement per atom,DPA)和辐照监督管超前因子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国内主流的高泄漏全UO2燃料堆芯平衡循环相比,平衡循环压力容器内表面快中子注量率和DPA率小20%左右,343°处的辐照监督管快中子注量率小8%,超前因子大15%;与国内占少数比例的低泄漏全UO2燃料堆芯平衡循环相比,平衡循环压力容器内表面快中子注量率和DPA率大40%左右。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同等功率下MOX燃料比UO2燃料释放的中子多7%,但与国内主流的高泄漏全UO2燃料堆芯相比,部分低泄漏MOX燃料堆芯的燃料管理方式使堆芯外围组件功率降低,使得压力容器受到的快中子辐照损伤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u混合氧化物燃料 压力容器 快中子注量 原子位移次数 超前因子
下载PDF
双激光位相差对石墨层中声子增益的影响
14
作者 冯澎 李家节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8-1140,1144,共4页
通过修正的泛函积分方法研究两束激光对石墨层中原子位移涨落的影响.计算表明:在激光场强和频率一定的情况下,适当调节激光场的相位差,可以使原子位移涨落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为正值,这对应声子增益的过程.详细讨论了产生... 通过修正的泛函积分方法研究两束激光对石墨层中原子位移涨落的影响.计算表明:在激光场强和频率一定的情况下,适当调节激光场的相位差,可以使原子位移涨落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为正值,这对应声子增益的过程.详细讨论了产生这种声子增益效应的机理,给出了产生声子增益的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位移涨落 激光场 光-电相互作用 电-声相互作用
下载PDF
Structural 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Ion Irradiated TiO2 Single Crystals
15
作者 丁斌峰 相风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9-24,I0003,共7页
Ferromagnetism is induced in pure TiO2 single crystals by oxygen ion irradiation. The ferro- magnetism is observed up to room temperature and is with weak temperature dependence. By combining X-ray diffraction, Ruther... Ferromagnetism is induced in pure TiO2 single crystals by oxygen ion irradiation. The ferro- magnetism is observed up to room temperature and is with weak temperature dependence. By combining X-ray diffraction, Rutherford backseattering/channelling, Raman scattering, and electron-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up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displacement per atom, we measured tile lattice damage accumulation with increasing flu- ences. A defect complex, i.e., Ti3+ on the substitutional accoiflpanied by oxygen vacancies,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irradiated Ti02. This kind of defect complex results in a local (TiO6-x) stretching Raman mode. We elucidate that Ti3+ with one unpaired 3d electron provide the local magnetic mo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channelling Displacement per atom Vacancy and interstitial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Dimethyl Sulfoxide-Water System Studied by All-atom Molecular Simulations
16
作者 张荣 吴文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04-508,621,共6页
An all-atom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nd water model have been used fo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he NMR and IR spectra a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and interactions in the DMSO-water system. An... An all-atom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nd water model have been used fo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he NMR and IR spectra a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and interactions in the DMSO-water system. And there are traditional strong hydrogen bonds and weak C-H- ~ ~ O contacts existing in the mixtur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The insight structures in the DMSO-water mixtur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region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Interestingly, the molar fraction of DMSO 0.35 is found to be a special concentration by the network. It is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which is from the water rich region to the DMSO rich region. The stable aggregates of (DMSO)m'S=O…… HW-OW-(H20)n might play a key role in this region. Moreover, the simul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chemical shifts in NMR and wavenumbers in IR with concentration dependence.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average number hydrogen bonds in the MD simulat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in NMR and I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atom simulation Chemical shift WAVENUMBER Dimethyl sulfoxide-watersystem Hydrogen bond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in Urea-water System Studied by All-atom MD Simulation and Chemical Shifts in NMR Spectrum
17
作者 Rong Zhang Guan-sheng Zhao Wen-juan W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11-516,I0002,共7页
The interac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urea-water system are studied by an all-atom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The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and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re adopted in MD simulation... The interac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urea-water system are studied by an all-atom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The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and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re adopted in MD simulations. The structures of urea-water mixtur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region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The urea molecule shows the certain tendency to the self-aggregate with the mole fraction of urea increasing.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the MD simulations are also compare with the chemical shifts and viscosities of the urea aqueous solutions,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average number hydrogen bonds in the MD simulat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such as chemical shifts of the hydrogen atom and visco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atom simulation Chemical shift VISCOSITY Urea-water system Hydrogen bond
下载PDF
Improved kinetics of OER on Ru-Pb binary electrocatalyst by decoupling proton-electron transfer
18
作者 Rui Huang Yunzhou Wen +1 位作者 Huisheng Peng Bo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30-138,共9页
The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is central to water electrolysis using proton‐exchange membranes.However,even as benchmark catalysts in the acidic OER,Ru‐based catalysts still suffer from sluggish kinetics ... The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is central to water electrolysis using proton‐exchange membranes.However,even as benchmark catalysts in the acidic OER,Ru‐based catalysts still suffer from sluggish kinetics owing to the scaling relationship that arise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rted proton‐electron transfer(CPET)process.Motivated by the knowledge that a charged surface may be favorable for accelerating the OER kinetics,we posited the incorporation of elements with pseudocapacitive properties into Ru‐based catalysts.Herein,we report a RuPbOx electrocatalyst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water oxidation in acid with a low overpotential of 191 mV to reach 10 mA cm^(−2) and a low Tafel slope of 39 mV dec^(−1).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nd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the improved OER kinetic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superoxide precursors on the strongly charged surface after Pb incorporation,indicating a non‐concerted proton‐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for the OER on RuPb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ATALYSIS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Ruthenium oxide In situ Raman Proton-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磨粒微切削单晶铁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俊烨 刘洋 +3 位作者 卢慧 孟文卿 杨兆军 张心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67-1574,共8页
为探讨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去除机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碳化硅颗粒微切削单晶铁的加工过程,研究磨粒微切削单晶铁过程中影响切削力变化的微观作用机制及切削力产生持续波动的原因,揭示磨粒微切削作用下工件材料发生物理变化... 为探讨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去除机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碳化硅颗粒微切削单晶铁的加工过程,研究磨粒微切削单晶铁过程中影响切削力变化的微观作用机制及切削力产生持续波动的原因,揭示磨粒微切削作用下工件材料发生物理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磨粒对工件的做功规律。通过原子位移分析可知,磨粒微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晶格内滑移面上产生滑移区域从而形成位错,原子在切削力作用下沿位错线发生运动所导致,同时,探讨了原子的堆积现象及切屑形成机制。通过多面体模板匹配方法对微切削过程中工件原子排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件材料内晶格结构的变化情况。本文研究可为磨粒流精密加工单晶铁工件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分子动力学 微切削 单晶铁 原子位移 晶体结构 磨粒流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杂化型相变化合物四氯合锌酸二吡咯烷的设计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国建 姬成敏 +1 位作者 宋琤 罗军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080-3085,共6页
利用有机含氮杂环小分子吡咯烷与氯化锌、盐酸反应,制备得到1例新颖的金属有机相变化合物——四氯合锌酸二吡咯烷.通过差热扫描量热(DSC)测试,在升温(339.5 K)和降温(320.5 K)过程中出现可逆的热力学相变峰和较大的的热滞(19 K),表明该... 利用有机含氮杂环小分子吡咯烷与氯化锌、盐酸反应,制备得到1例新颖的金属有机相变化合物——四氯合锌酸二吡咯烷.通过差热扫描量热(DSC)测试,在升温(339.5 K)和降温(320.5 K)过程中出现可逆的热力学相变峰和较大的的热滞(19 K),表明该化合物发生了可逆的一级相变.对其变温介电常数进行分析,室温下低介电态到高温下高介电态的转变进一步证实了化合物发生结构相变.通过变温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晶体在150和353 K晶体结构,揭示了其相变机理,表明锌离子的相对位移是该化合物相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结构相变 单晶结构 原子位移 一级相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