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核超形变态的Davydov-Filippov描述(英文)
1
作者 郭建友 徐辅新 阮图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5-30,共6页
利用 Davydov - Filippov 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分析了190 区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 E2 跃迁谱,得到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表明: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四... 利用 Davydov - Filippov 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分析了190 区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 E2 跃迁谱,得到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表明: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四极形变是主要的,非轴对称度γ形变也对能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偶 形变 原子核 D-F模型 转动谱
下载PDF
原子核的三轴超形变
2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利用粒子 -转子模型研究三轴超形变核态 ,讨论了区别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可能的实验信息 .为了直接从实验上识别三轴超形变带 ,必须同时测量能谱和电磁跃迁几率 .
关键词 三轴形变 原子核结构 粒子-转子模型 三轴形变 能谱 电磁跃迁几率
下载PDF
大变形原子核中准粒子谱的统计性质和巨超形变(英文)
3
作者 吴锡真 顾建中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研究了大变形重原子核中的准粒子谱的统计性质,发现对偶偶系统原来的单粒子谱的Wigner分布,由于考虑了对效应而被改变成准粒子的Wigner和Poison的混合分布,对奇系统对效应不能改变原来的单粒子谱的统计性质这就... 研究了大变形重原子核中的准粒子谱的统计性质,发现对偶偶系统原来的单粒子谱的Wigner分布,由于考虑了对效应而被改变成准粒子的Wigner和Poison的混合分布,对奇系统对效应不能改变原来的单粒子谱的统计性质这就意味着对效应增强了大变形的偶偶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对为什么在232U,234U和236U中发现巨超形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粒子谱 形变 大变形 原子核 统计性质
下载PDF
三轴超形变原子核的预言
4
作者 沈彩万 陈永寿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42-343,共2页
根据TRS理论计算了36个原子核的位能面。
关键词 TRS理论 三轴形变 位能面 原子核
下载PDF
原子核超形变
5
作者 陈永寿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98-501,共4页
本文讨论了超形变核态的形成机制,指出了最可几超形变核的定性判据。A=130和A=150核区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定性判据相符,并说明了超形变核广泛存在的可能性。
关键词 原子核 形变 转晕态
下载PDF
超形变原子核核结构实验研究
6
作者 罗亦孝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1-302,共22页
超形变原子核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领域的重要前沿。本文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讨论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发现、超形变带寿命测量、超形变带转动惯量和高N组态结构、全同超形变带和自旋顺排量子化、建立在粒... 超形变原子核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领域的重要前沿。本文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讨论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发现、超形变带寿命测量、超形变带转动惯量和高N组态结构、全同超形变带和自旋顺排量子化、建立在粒子-空穴激发上的超形变带、超形变带中的八极关联、超形变带的馈入布居和退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布居 转动惯量 转动带 惯性矩 高自旋 形变 余核激发能 粒子-空穴激发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上的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
7
作者 温书贤 杨春祥 +1 位作者 李广生 袁观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8-488,共1页
概述在HI-13 串列加速器上进行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几个重要工作,包括稀土区奇质子核带交叉反常现象研究及三轴超形变寻找、中重核区和A≈130 区核结构研究、原子核高自旋能级寿命测量。
关键词 高自旋态 带交叉 三轴形变 原子核 加速器
下载PDF
一种新的原子核转动谱公式
8
作者 郭建友 徐辅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53-58,共6页
从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出发,考虑三轴γ形变较小,用微扰方法,给出了原子核转动谱的新公式,拟合了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转动谱以及190区偶A核超形变(SD)带的E2跃迁谱。结果显示,根据D... 从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出发,考虑三轴γ形变较小,用微扰方法,给出了原子核转动谱的新公式,拟合了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转动谱以及190区偶A核超形变(SD)带的E2跃迁谱。结果显示,根据Davydov-Filippov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不仅较好地再现了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的转动谱以及190区偶A核SD带的E2跃迁谱,而且能够给出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轴对称 形变 γ形变 原子核 转动谱
下载PDF
原子核转动谱公式的收敛性研究
9
作者 陈永静 徐辅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31-36,共6页
利用Bohr-MottelsonI(I+1 ) 展开的四参数转动谱公式 ,系统分析了A - 1 90区超形变带。利用所得的四参数A ,B ,C ,D对转动谱的两参数ab公式和三参数abc公式的收敛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四参数数值关系不支持ab公式和abc公式的理论预期... 利用Bohr-MottelsonI(I+1 ) 展开的四参数转动谱公式 ,系统分析了A - 1 90区超形变带。利用所得的四参数A ,B ,C ,D对转动谱的两参数ab公式和三参数abc公式的收敛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四参数数值关系不支持ab公式和abc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但相对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1)展开 形变 自旋指定 原子核 四参数转动谱公式 收敛性
下载PDF
190区超形变核态的形变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建友 徐辅新 阮图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70,共5页
将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推广到超形变核态,给出了一个新的超形变带的转动谱公式;并应用该公式,确定了190区偶A核超形变带的带首自旋;将轴对称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与正常形变带作了比较... 将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推广到超形变核态,给出了一个新的超形变带的转动谱公式;并应用该公式,确定了190区偶A核超形变带的带首自旋;将轴对称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与正常形变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比正常形变核态大得多,而γ形变虽然普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形变 形变核态 能谱 原子核结构 β形变
下载PDF
转动谱的若干理论及其对超形变带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建友 陈永静 徐辅新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90,共6页
简述了若干转动谱理论及其对超形变带的应用 ,并用 Bohr- Mottelson的 I(I+1 )展开公式分析了 A=1 90区超形变带的性质和指定了它们的能级自旋 ,用 Harris的ω2 展开公式 J(1) =2α+(4/3 )βω2 +(6 /5 )γω4分析了 A=1 5 0区 Tb和 Dy... 简述了若干转动谱理论及其对超形变带的应用 ,并用 Bohr- Mottelson的 I(I+1 )展开公式分析了 A=1 90区超形变带的性质和指定了它们的能级自旋 ,用 Harris的ω2 展开公式 J(1) =2α+(4/3 )βω2 +(6 /5 )γω4分析了 A=1 5 0区 Tb和 Dy同位素 2 0条超形变带的性质 ,指定了它们的能级自旋 .对于首次发现的152 Dy(1 )超形变带 ,带首自旋指定为 2 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谱理论 能谱拟合 自旋指定 原子核 形变
下载PDF
^(86)Zr及稀土区三轴超形变带自旋值的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祖华 杨春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利用Becker等人的角动量与转动频率的二参量公式和吴崇试、曾谨言的二参量转动谱公式,分别对86Zr的SD1,SD2,SD4,163,165,167Lu以及171Ta,173Re的三轴超形变带作最小二乘法拟合。
关键词 三轴形变 自旋值 原子核结构 评估 稀土
下载PDF
190区超形变带的Harris公式分析
13
作者 郭建友 方向正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6-42,共7页
利用Harris的运动学转动惯量公式J(1 ) =2α + 43βω2 对 190区 5 6条超形变带的J(1 ) 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并指定了它们的带首自旋和计算了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发现所有这 5 6条超形变带J(1 ) 和J(2 ) 的计算值都与实验提取值... 利用Harris的运动学转动惯量公式J(1 ) =2α + 43βω2 对 190区 5 6条超形变带的J(1 ) 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并指定了它们的带首自旋和计算了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发现所有这 5 6条超形变带J(1 ) 和J(2 ) 的计算值都与实验提取值符合得非常好 ,1 94Hg(1,3)和1 94P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s公式 转动惯量 自旋指定 形变 原子核 能级自旋 能谱变化
下载PDF
^144Gd超形变带研究
14
作者 竺礼华 Lunar.,S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A00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原子核 壳层结构 形变 钆144
下载PDF
三轴超形变核态的实验证据
15
作者 邢正 徐进章 +2 位作者 王子兴 陈星蕖 吴兴举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利用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模型研究了165Luπ[6601/2]带两种模型计算的γ跃迁能量都能较好地符合实验值,然而,能量的signature颤动指数、三轴因子、两类动力学电四极矩之比却存在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粒子转子模型 形变 三轴形变
下载PDF
用I(I+1)展开式分析超形变带
16
作者 周先荣 徐辅新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用BohrMotelsonI(I+1)展开四参数转动谱公式系统分析了A~190,150区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果表明:四参数ABCD公式能够相当好地描述上述两个区的超形变带,若干核第二类转动惯量J(2)的理论计算值能较... 用BohrMotelsonI(I+1)展开四参数转动谱公式系统分析了A~190,150区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果表明:四参数ABCD公式能够相当好地描述上述两个区的超形变带,若干核第二类转动惯量J(2)的理论计算值能较好地符合实验提取值;A~190区超形变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并不支持Haris公式及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但相对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 自旋指定 第二类转动惯量 原子核
下载PDF
原子核的振动与转动模型(Ⅲ)A~190区超形变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甫荣 胡济民 郑春开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4-561,共8页
应用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导得了超形变带的转动谱公式,应用这一公式研究了在A~190区24个超形变带的跃迁能量和能级自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原子核 振动 转动 模型 形变 跃迁能量
原文传递
超形变原子核全同带的判断与角动量增量顺排量子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彩万 罗文东 陈永寿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给出了一个新的从能量角度判断超形变带全同带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分析了100多条超形变带.给出了全同带数目随判断参数的变化关系.还引进了量子化区间的概念,从统计角度分析角动量增量顺排的量子化问题,得出了全同带增量顺排随... 给出了一个新的从能量角度判断超形变带全同带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分析了100多条超形变带.给出了全同带数目随判断参数的变化关系.还引进了量子化区间的概念,从统计角度分析角动量增量顺排的量子化问题,得出了全同带增量顺排随判据加严而趋向于量子化的性质,而正常形变全同带则不具有这一性质.讨论了新方法与粒子转子模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 全同带 角动量增量顺排 量子化 原子核
原文传递
原子核高自旋超形变谱学研究(续完)
19
作者 罗亦孝 钟纪泉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1年第1期5-11,14,共8页
2.2超形变带底部突然退激的物理机制在A(?)150区的研究超形变带以极快的E2级联下到带底部后(能量上已比晕带高3—5MeV),在一、二个能级上迅速向正常态退激的机制一直引人注目。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倾向于接受B.Herskind 等提出的一种解释... 2.2超形变带底部突然退激的物理机制在A(?)150区的研究超形变带以极快的E2级联下到带底部后(能量上已比晕带高3—5MeV),在一、二个能级上迅速向正常态退激的机制一直引人注目。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倾向于接受B.Herskind 等提出的一种解释:在超形变带的底部,静态对关联突然增大,形成波函数重迭,使超形变带突然向正常态退激;从另一角度说,超形变极小和正常极小间的隧道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J.Dudek 的计算表明,随着转动频率的减小,质子静态对关联将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 自旋 形变谱学
原文传递
八极形变核的反射不对称壳模型描述(英文)
20
作者 陈永寿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发展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描述八极形变核 .哈密尔顿量包含了四极、八极和十六极多极力 ,单极和四极对力 .壳模型空间由八极形变轴对称Nilsson势加BCS的投影基矢构成 .理论模型再现了和解释了实验八极转动带的基本特性 .理论计算很好地再... 发展反射不对称壳模型 ,描述八极形变核 .哈密尔顿量包含了四极、八极和十六极多极力 ,单极和四极对力 .壳模型空间由八极形变轴对称Nilsson势加BCS的投影基矢构成 .理论模型再现了和解释了实验八极转动带的基本特性 .理论计算很好地再现了190 ,194 Hg的超形变转动带实验谱 ,从而为八极超形变转动带的可能的实验证据提供了理论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极转动带 壳模型 形变 哈密尔顿量 原子核物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