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纳米尺度材料表面原子重排与电子离域
1
作者 张东政 刘清达 王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2-1470,共9页
亚纳米尺度是物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特征尺寸.亚纳米材料具有不同于分子基或传统纳米材料的若干独有性质,其尺寸与高分子单链/DNA直径、团簇及无机晶体单个晶胞尺寸相当.亚纳米材料表面原子比例接近100%,由此带来了显著的表面原子重排和... 亚纳米尺度是物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特征尺寸.亚纳米材料具有不同于分子基或传统纳米材料的若干独有性质,其尺寸与高分子单链/DNA直径、团簇及无机晶体单个晶胞尺寸相当.亚纳米材料表面原子比例接近100%,由此带来了显著的表面原子重排和电子离域效应.一维亚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柔性、可加工性、粘性和可凝胶化等类高分子性质,有望成为打破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之间界限的切入点.亚纳米材料中的电子离域改变了材料的电子和能带结构,并显著增强了其外场耦合效应,从而带来了优异的光热转换和催化等性质.围绕亚纳米尺度中的原子重排与电子离域进行探讨,重点关注亚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组装、类高分子性质、电子结构及催化性质.期望本综述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亚纳米尺度相互作用的耦合规律及构效关系,进一步推动亚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和功能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纳米材料 类高分子性质 催化 电子离域 表面原子重排
原文传递
研究固体中原子局域重排的磁导率弛豫法
2
作者 张延忠 《上海钢研》 1989年第6期29-35,共7页
一、引言 早期人们就知道广泛用来制作继电器铁芯的纯铁有时效引起磁性能,特别是起始磁导率和矫顽力的恶化现象。这种现象归因于铁中杂质碳原子在八面体间隙间跳跃引起的局域重排。一些研究又表明,在体心立方金属中氢原子占居四面体间... 一、引言 早期人们就知道广泛用来制作继电器铁芯的纯铁有时效引起磁性能,特别是起始磁导率和矫顽力的恶化现象。这种现象归因于铁中杂质碳原子在八面体间隙间跳跃引起的局域重排。一些研究又表明,在体心立方金属中氢原子占居四面体间隙位置,而且呈现四方对称性,有三个晶体学上不同的四方轴<100>取向。如果氢原子的跳跃使四方轴重取向到能量上有利的方向,则磁畴壁与氢原子的相互作用能就减小,从而导致起始磁化率(或起始磁导率)随时间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导率弛豫法 原子局域重排
下载PDF
TiV合金中钒原子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思舜 宁永功 +2 位作者 李宏发 杨忠孝 李元勋 《钛工业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了改善钛金属的储氢和保持惰性气体的综合性能并增加其抗氢脆能力 ,使用合金化手段引入合金元素钒 ,用XRD仔细分析了所制取的不同钒含量的合金。通过对XRD结果的分析发现钒原子进入钛晶格后 ,当V <4 0 %时 ,合金晶胞参数a ,c的变... 为了改善钛金属的储氢和保持惰性气体的综合性能并增加其抗氢脆能力 ,使用合金化手段引入合金元素钒 ,用XRD仔细分析了所制取的不同钒含量的合金。通过对XRD结果的分析发现钒原子进入钛晶格后 ,当V <4 0 %时 ,合金晶胞参数a ,c的变化主要是V的原子半径起作用 ;V >4 0 %时 ,V的电子电荷和原子半径同时起着显著作用。这些因素使晶胞参数c先变小后变大 ,而a则一直减小 ,这导致晶格中A ,B层的间距增大 ,层间的相互作用被削弱 ,因而使c轴方向上的晶格畸变加大。随着V含量的增加 ,单胞体积呈下降趋势 ,但在V为 5 %~ 7 5 %之间有一平台区。 ( 0 0 2 )和 ( 10 3 )晶面半高宽的异常增大则是由于不同相结构衍射角相近 ,且相应衍射面晶格畸变加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钒合金 晶胞参数 晶胞畸变 原子重排 TiV合金 储氢合金
下载PDF
非晶态Fe_(100-x)B_x合金中化学短程有序对居里温度的影响
4
作者 白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7-8,共2页
通过讨论化学短程有序变化的动力学特性来阐明类金属B影响居里温度Tc的原因:B原子含量的变化影响非晶态Fe100-xBx合金中异类原子共价键和同类原子金属键的形成;这两种键是化学短程有序变化的驱动力;化学短程有序的变化... 通过讨论化学短程有序变化的动力学特性来阐明类金属B影响居里温度Tc的原因:B原子含量的变化影响非晶态Fe100-xBx合金中异类原子共价键和同类原子金属键的形成;这两种键是化学短程有序变化的驱动力;化学短程有序的变化促使Tc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原子重排 化学短程有序
下载PDF
Directed Molecular Evolution of Nitrite Oxido-reductase by DNA-shuffling 被引量:1
5
作者 JUN-WEN LI JIN-LAI ZHENG XIN-WEI WANG MIN JIN FU-HUAN CHAO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Objective To devellop directly molecular evolution Of nitrite oxido-reductase using DNA-shuffling technique because nitrobacteria grow extremelly slow and are unable to nitrify effectively inorganic nitrogen in wastew... Objective To devellop directly molecular evolution Of nitrite oxido-reductase using DNA-shuffling technique because nitrobacteria grow extremelly slow and are unable to nitrify effectively inorganic nitrogen in wastewater treatmem. Methods The norB gene coding the ntitrite oxido-reductase in nitrobacteria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Then, directed molecular evolution of nitrite oxido-reductase was developed by DNA-shuffling of 15 norB genes from different nitrobacteria. Results After DNA-shuffling with sexual PeR and staggered extension process PCR, the sequence was differem from its parental DNA fragmems and the homology ranged from 98% to 99%. The maximum nitrification rate of the modified bacterium of X16 by DNA-shuffling was up to 42.9 mg/L.d, which was almost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its parental bacteria. Furthermore, the modified bacterium had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arental bacteria of E. coli and could grow rapidly in normal cultures. Conclusion DNA-shuffling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engineer E. coli, which had norB gene and could degrade inorganic nitrogen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ed evolution DNA-shuffling Nitrite oxido-reductase norB gene Nitrobacter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