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污泥浓缩工艺与原工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金久 范丽华 +1 位作者 雷雪飞 张洪林 《贵州化工》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针对目前抚顺石化公司某化工厂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问题,本文对原有的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原工艺与改进工艺在处理后污泥各项指标的比较中,新工艺完全强于原工艺,而且新工艺能够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解决了污泥体积超负荷的问题... 针对目前抚顺石化公司某化工厂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问题,本文对原有的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原工艺与改进工艺在处理后污泥各项指标的比较中,新工艺完全强于原工艺,而且新工艺能够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解决了污泥体积超负荷的问题。并且改进工艺一年可以比原工艺节约资金85278.6元。因此,表明改进工艺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浓缩 污泥含水率 原工艺 改进工艺
下载PDF
论曲阜宣言中原工艺的界定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鸿昌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4期41-42,共2页
针对《曲阜宣言》中关于历史建筑维修问题提出的"原工艺"原则的界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工作中需要作出界定的方面,对"原工艺"的提法进行了提问,得出了只有对"原工艺"进行有效的界定才不会让这一提... 针对《曲阜宣言》中关于历史建筑维修问题提出的"原工艺"原则的界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工作中需要作出界定的方面,对"原工艺"的提法进行了提问,得出了只有对"原工艺"进行有效的界定才不会让这一提法在现实操作中失去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工艺 界定 背景 评价
下载PDF
化学药品注射剂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除热原工艺及验证
3
作者 王璐 胡延臣 王亚敏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为了保证化学药品注射剂的安全性,需加强对所用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热原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及指南的汇总比较,结合审评工作实践,对包材除热原常用工艺及相关验证要求进行探讨。企业应基于包材类型及材料的性质,对除热原工... 为了保证化学药品注射剂的安全性,需加强对所用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热原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及指南的汇总比较,结合审评工作实践,对包材除热原常用工艺及相关验证要求进行探讨。企业应基于包材类型及材料的性质,对除热原工艺进行研究和验证,证明其去除热原的能力满足要求。常见的玻璃包材除热原工艺为干热处理,常见的胶塞除热原工艺为冲洗除热原,塑料包材通常通过粒料内毒素控制、高温吹塑工艺及生产环境来保障细菌内毒素符合要求。在除热原验证中,应合理选择内毒素指示剂并制订除热原验证标准,标准通常为内毒素至少下降3个对数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品注射剂 直接接触药品包材 除热原工艺 除热验证 除热能力
原文传递
人血白蛋白热原去除工艺的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毅明 陈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37-539,共3页
在热原不合格的白蛋白制品中,加入血浆蛋白Cohn分部IV-1、IV-4组份进行热变性沉淀去除热原。经处理后,热原检测(兔法)表明,4批平均降温0.47℃回收率为72.5%,白蛋白57%50h的热稳定性试验合格。其它常... 在热原不合格的白蛋白制品中,加入血浆蛋白Cohn分部IV-1、IV-4组份进行热变性沉淀去除热原。经处理后,热原检测(兔法)表明,4批平均降温0.47℃回收率为72.5%,白蛋白57%50h的热稳定性试验合格。其它常规检测项目均符合生物制品规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工艺 白蛋白 血浆蛋白
下载PDF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成像法分析历史文物建筑混凝土材料成分及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骞 江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5,共10页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的首要步骤是对建材构件进行成分解析。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成分复杂,传统技术难以直接分析。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具有速度快、无需前处理、可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的元素成像等优势,可用于此类混合物的原位分析。采用...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与保护的首要步骤是对建材构件进行成分解析。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成分复杂,传统技术难以直接分析。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具有速度快、无需前处理、可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的元素成像等优势,可用于此类混合物的原位分析。采用束斑为20μm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成型混凝土构件以获得混合成分的元素分布图,结合基本参数定量法,对典型历史建筑混凝土构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有效地解析了混凝土构建中骨料和凝胶材料的成分和含量,鉴别了涂层成分,解析了拌混工艺,鉴别了局部污染元素和致劣元素并分析致劣原因,为历史建筑修复材料选配、拌混工艺选择、除污及保护性预防劣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材料研究 原工艺研究 微区XRF 元素成像 保护修复 混凝土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及其原纸的制造工艺与特性简介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红光 车靖 《湖北造纸》 2011年第3期22-24,共3页
就造纸法再造烟叶及其原纸的生产所用原料特征、主要生产工艺和特性,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再造烟叶 纸制造工艺 特性
下载PDF
药用辅料—甲壳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晴斋 李德平 徐学银 《南京部队医药》 1995年第5期17-19,共3页
甲壳素又称Chitin、蟹壳素、壳多糖、甲壳质等,是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支物(昆虫类和甲壳类)外壳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低等植物(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壁中,其化学名为β(1→4)聚-2-乙酰胺基-2-脱氧-D-葡萄糖,分子式为(C<sub>8... 甲壳素又称Chitin、蟹壳素、壳多糖、甲壳质等,是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支物(昆虫类和甲壳类)外壳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低等植物(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壁中,其化学名为β(1→4)聚-2-乙酰胺基-2-脱氧-D-葡萄糖,分子式为(C<sub>8</sub>H<sub>13</sub>NO<sub>5</sub>)n分子量约10<sup>6</sup>,在医药、食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制备方法多以虾蟹的甲壳为原料,通过稀碱煮沸消化蛋白和稀酸脱盐制得。该法古老,缺点较多,为此,笔者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同原工艺比较,以说明改进后工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1 材料与仪器 蟹壳,经江苏省海洋研究所鉴定为蝤蛑科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壳。盐酸(AR)江苏溧阳化学试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药用辅料 缔合 吸附水 原工艺 结合水 蟹壳 分子式 脱盐 南京总医院
下载PDF
三河尖煤矿选煤厂选煤工艺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8
作者 曹志辉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126-127,129,共3页
受运行年限和设备老化等问题的影响,三河尖煤矿选煤厂原有的跳汰—浮选工艺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煤炭入洗要求。详细分析了原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重介质选煤厂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入重介分选车间来进行工艺改造。改造实践表明,... 受运行年限和设备老化等问题的影响,三河尖煤矿选煤厂原有的跳汰—浮选工艺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煤炭入洗要求。详细分析了原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重介质选煤厂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入重介分选车间来进行工艺改造。改造实践表明,选煤厂分选数量效率、精煤产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达到了选煤厂技改的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工艺问题 技改方案 重介分选 效果分析
下载PDF
210型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新工艺
9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5期7-7,共1页
新工艺比原工艺产品色泽浅3~4号(铁钻法),其它指标同于 HG2—231—65指标。苯酚用量减少30%,使用2—4级松香生产的产品色泽不超过10号。210型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主要用于涂料工业,国内年用量在8000吨左右。主要技术指标:色泽≤9号(一级... 新工艺比原工艺产品色泽浅3~4号(铁钻法),其它指标同于 HG2—231—65指标。苯酚用量减少30%,使用2—4级松香生产的产品色泽不超过10号。210型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主要用于涂料工业,国内年用量在8000吨左右。主要技术指标:色泽≤9号(一级松香为原料);≤10号(二级以上松香为原料)。主要设备和投资:1.可在原210型树脂生产装置生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工艺 产品色泽 松香生产 涂料工业 主要技术指标 生产装置 主要设备 原工艺 苯酚
下载PDF
固体钽电解电容器蒸气被膜工艺
10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4期11-11,共1页
应用行业:电器。性能简介:制造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固体钽电容器,其关键是被膜工艺。该工艺适用于6.3~63伏固体钽电容器被膜,产品性能达到 SJ—1509—79标准,合格率85%以上,可直接制取致密的 MnO<sub>2</sub>膜层,不需修膜... 应用行业:电器。性能简介:制造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固体钽电容器,其关键是被膜工艺。该工艺适用于6.3~63伏固体钽电容器被膜,产品性能达到 SJ—1509—79标准,合格率85%以上,可直接制取致密的 MnO<sub>2</sub>膜层,不需修膜,被膜次数减少,而工艺缩短40%左右,消耗比原工艺下降30%以上。预年产值:12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膜工艺 固体钽电容器 性能简介 固体钽电解电容器 产品性能 原工艺 合格率 消耗比 年产值 电器
下载PDF
柱层析去热原方法在免疫球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春涛 刘睿斌 《山东医药工业》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热原工艺 应用 试验
下载PDF
接骨膏的质量与配制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国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4年第1期35-38,共4页
接骨膏是我院七十年代初收集民间秘方,在原方十多种药的基础上筛选整理为几味草药而成的新药,在研制中,恩施医专附院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观察,恩施医专学校作过动物、药理试验;临床使用及药理试验证明;此药具有增加毛细血管的流量和通透性... 接骨膏是我院七十年代初收集民间秘方,在原方十多种药的基础上筛选整理为几味草药而成的新药,在研制中,恩施医专附院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观察,恩施医专学校作过动物、药理试验;临床使用及药理试验证明;此药具有增加毛细血管的流量和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的血循环,促进骨、肌肉组织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起到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接骨生肌,促进骨质形成之功效,临床用于骨折,一切软组织损伤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在多年的配制和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膏 配制工艺 软膏基质 工艺 药理试验 软组织损伤 刺五加 凡士林基质 挥发油 原工艺
下载PDF
山梨酸盐酸解聚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13
作者 王效良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1年第8期7-9,共3页
1前言山梨酸及钾盐是低毒的食品防腐剂之一,山梨酸化学名称为2,4-己二烯酸,分子式为C6H8O2,结构式为CH3CH=CHCH=CHCOOH。山梨酸为白色粉末或针状结晶,无味,无臭,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其毒性是食盐的二分之一,在人体中参... 1前言山梨酸及钾盐是低毒的食品防腐剂之一,山梨酸化学名称为2,4-己二烯酸,分子式为C6H8O2,结构式为CH3CH=CHCH=CHCOOH。山梨酸为白色粉末或针状结晶,无味,无臭,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其毒性是食盐的二分之一,在人体中参加新陈代谢,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作为低毒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内外普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工艺 山梨酸盐 盐酸回收 食品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 终点控制 解聚 废水处理 原工艺 低毒
下载PDF
分步酶解法生产糙米汁饮料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群 刘伟 +3 位作者 刘咏红 李志坚 谭欢 吴跃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92-95,108,共5页
糙米经过烘烤、粉碎、糊化,分步酶解后离心,取上清液得到米汤。然后添加其他配料,制备成饮料。结果表明,糙米原汁生产工艺:发芽红糙米经烘烤、粉碎、糊化后,分布酶解。第一步酶解α-淀粉酶用量0.6%,反应时间30 min;第二步酶解纤维素酶用... 糙米经过烘烤、粉碎、糊化,分步酶解后离心,取上清液得到米汤。然后添加其他配料,制备成饮料。结果表明,糙米原汁生产工艺:发芽红糙米经烘烤、粉碎、糊化后,分布酶解。第一步酶解α-淀粉酶用量0.6%,反应时间30 min;第二步酶解纤维素酶用量0.3‰,反应时间30 min;第三步酶解糖化酶用量2‰,蛋白酶用量0.3‰,反应时间3.5 h,获得糙米原汁。成品最佳配方为:糙米原汁40%,蔗糖6%,柠檬酸1.5‰,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为0.1‰,单甘酯0.1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汁饮料 分步酶解 汁生产工艺 成品配方
下载PDF
两气洗涤工艺的选择
15
作者 魏献忠 《气体净化》 2004年第1期16-16,共1页
在原碳丙脱碳工艺中,特别是配尿素型通用二版设计中,该工艺没有将压力较高的闪蒸气、净化气夹带的碳丙液滴及碳丙蒸汽进行洗涤回收,可能是考虑到两气中夹带碳丙量最少的缘故。各出塔气体夹带碳丙量的关系式如下:
关键词 碳丙脱碳工艺 净化气 闪蒸气 真解气 稀液泵 稀液槽 气洗涤工艺
下载PDF
超滤法去除细菌内毒素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铮 张惠新 戴海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5-316,318,共3页
利用聚砜为膜材料 ,通过相转化法制成外压式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 ,制成的中空纤维超滤器(φ90mm× 5 0 0mm) ,水通量大于 15 0L h·atm ,截留分子量在 6 0 0 0左右 ,可去除细菌内毒素 ,达到药典规定的指标。文中介绍了热原本质... 利用聚砜为膜材料 ,通过相转化法制成外压式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 ,制成的中空纤维超滤器(φ90mm× 5 0 0mm) ,水通量大于 15 0L h·atm ,截留分子量在 6 0 0 0左右 ,可去除细菌内毒素 ,达到药典规定的指标。文中介绍了热原本质、定量表示及测定方法 ;介绍了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装置在药液除热原工艺中的使用情况 ,并提出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中空纤维 超滤装置 膜分离技术 药液 除热原工艺
下载PDF
Effects of Three Major Tobacco Curing Techniques on Raw Tobaccos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国民 汪伯军 +3 位作者 罗以贵 许安定 陈益银 杨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5期831-834,857,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effects of three curing techniques (Chinese tobacco curing-method for improving tobacco quality and fragrance, Chi-nese (three-phase) tobacco curing technique, and Zimbabwe tobac...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effects of three curing techniques (Chinese tobacco curing-method for improving tobacco quality and fragrance, Chi-nese (three-phase) tobacco curing technique, and Zimbabwe tobacco curing tech-nique) on quality of tobacco and to select optimal curing method. [Method] In Peng-shui county in Chongqing, tobacco variety K326 was chosen as test materials to conduct tobacco curing tests as per three techniques to analyze key components of raw tobacco, grade quality and evaluation quality. [Result] The content of starch in tobacco was reduced by Chinese tobacco curing-method for improving tobacco quality and fragrance, and the ratio of middle and high quality grade tobaccos improved by 1.8%-7.95%; average price increased by 1.64-3.21 yuan/kg; evaluation grade grew by 1.5-4.4. The technique is proved in enhancing tobacco fragrance quality and quantity as wel as improving and adjusting fragrance, taste and flavor. [Conclusion] Chinese (three-phase) tobacco curing technique improves tobacco quality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s of tobacco c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leaves Curing techniques Raw tobacco QUALITY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Curing Techniques on Material and Aroma of Flue-cured Tobacco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国民 汪伯军 +3 位作者 罗以贵 许安定 陈益银 杨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期166-169,F0003,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ree-phase technique, quality and aromatic-flavor improvement technique and Zimbabwe technique on to-bacco quality to select a suitable technique in tobacco productio...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ree-phase technique, quality and aromatic-flavor improvement technique and Zimbabwe technique on to-bacco quality to select a suitable technique in tobacco production. [Method] Tobacco leaves in down,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a tobacco variety KRK26 were col ected to analyze raw tobacco quality characters. [Result] With quality and aromatic-flavor improvement technique, the proportions of high-quality and middle/high quality tobac-cos improved by 4.68% and 1.97% and average price enhanced by 1.15 yuan/kg, increasing by 10.33%, 9.07% and 3.12 yuan/kg, compared with three-phase tech-nique. It is proved that the technique would better improve tobacco fragrance and quality and coordinate tobacco fragrance, taste and throat-irritation. [Conclusion] Quality and aromatic-flavor improvement technique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obacco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 tobacco Processing technique Tobacco quality
下载PDF
Thermal Treatment for Decreasing the Acidity of Crude Oil
19
作者 申海平 王玉章 李锐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8-81,96,共5页
Highly acidic crude oil is thermally soak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temperature and time involved affect the removal of organic acid in feedstock.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mal treatment is an effective a... Highly acidic crude oil is thermally soak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temperature and time involved affect the removal of organic acid in feedstock.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mal treatmen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creasing acidity and the acid removal rate reaches 80%.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acid removal reaction. When the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420oC to 440oC, the acid removal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but the increase slows down gradually.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below 440oC, the long reaction time favors the acid removal. The cracking and polymerization of hydrocarbon molecules take place so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rude oil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highly acidic crude is thermally tre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y acidic crude naphthenic acid acid removal thermal treatment VISBREAKING
下载PDF
各种肉末辣酱的加工
20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5年第8期19-19,共1页
南方肉末辣酱在北方市场很畅销,但其口味不适北方口味。尤其北方人不喜欢酸味及芥茉味重的调味酱。故按北方口味,为降低含酸量、甜味、油腻感,改进了原工艺及配方,制出牛肉辣酱、鸡肉辣酱、香肠辣酱、猪肉辣酱等。牛肉辣酱配方豆瓣辣酱4... 南方肉末辣酱在北方市场很畅销,但其口味不适北方口味。尤其北方人不喜欢酸味及芥茉味重的调味酱。故按北方口味,为降低含酸量、甜味、油腻感,改进了原工艺及配方,制出牛肉辣酱、鸡肉辣酱、香肠辣酱、猪肉辣酱等。牛肉辣酱配方豆瓣辣酱40% 干辣酱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辣酱 肉末 北方市场 调味酱 含酸量 配方 口味 牛肉 北方人 原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