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801块原油微生物气化物模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岩 郭辽原 +2 位作者 王世虎 王海增 郭省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1,5+4,共4页
以胜利罗801块为例,在不同调控因素(无机氮源、磷源)作用下,首先通过不同培养时间静态模拟实验,考察所产生气体总量、甲烷绝对量和产气速率,然后进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组岩心产生气体总量、甲烷绝对量和产气速... 以胜利罗801块为例,在不同调控因素(无机氮源、磷源)作用下,首先通过不同培养时间静态模拟实验,考察所产生气体总量、甲烷绝对量和产气速率,然后进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组岩心产生气体总量、甲烷绝对量和产气速率增加,但是增加幅度随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并筛选出2组典型调控配方:第1组,氮源NH4NO3(注入量为0.10 PV),磷源K2HPO4(注入量为0.10 PV),外源纯菌AM-1(注入量为0.25 PV);第2组,氮源不补充,磷源K2HPO4(注入量为0.20 PV),外源混合菌AB-1和AB-2(注入量为0.25 PV).动态模拟实验变化规律与静态模拟实验类似,差别在于静态模拟实验产生气体总量、甲烷绝对量和产气速率比动态模拟实验的高1倍以上,并确定第2组典型调控配方为最佳的调控配方.甲烷产生速率超过20μmol.d-1.g-1,折算成每吨原油年产甲烷量超过150 m3,表明原油微生物气化技术在胜利罗801块具有良好现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微生物气化 无机氮源 磷源 物理模拟 调控方案 罗801块
下载PDF
外加电场对原油微生物修复油污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蔡言红 张琪雯 +2 位作者 柴晓蝶 赵元寿 孙先锋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结合混合菌株与电场强化技术,对长庆油田油污土壤进行降解模拟实验。因不同电场强度刺激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表现出的底物降解效果也会有差异,故以0V/m作为对比,探讨100V/m,120V/m,140V/m,160V/m电场强度对混合菌株生长繁殖和迁... 结合混合菌株与电场强化技术,对长庆油田油污土壤进行降解模拟实验。因不同电场强度刺激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表现出的底物降解效果也会有差异,故以0V/m作为对比,探讨100V/m,120V/m,140V/m,160V/m电场强度对混合菌株生长繁殖和迁移特征的影响。实验表明,生长促进趋势先增后减,电场强度0~120V/m表现为生长促进作用,并在120V/m时达到最大值,140V/m时几乎不受电场影响,而160V/m则表现为生长抑制作用。将优选电场与混合菌株耦合技术应用到实际油污土壤样品修复中。结果表明,土壤中油污降解率最高达到90.2%;相比无电场作用,油污去除率提高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电场 耦合 混合降解菌株 油污土壤 原油微生物
下载PDF
原油碳源微生物自动寻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景贵成 郭尚平 俞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8,92,共6页
应用可视化实验观测方法,对3种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进行的研究发现,原油碳源微生物有向原油定向运移并直接接触原油的“自动寻的”功能,并使原油碳源处菌群高度富集。这种自动寻的运移是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 应用可视化实验观测方法,对3种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进行的研究发现,原油碳源微生物有向原油定向运移并直接接触原油的“自动寻的”功能,并使原油碳源处菌群高度富集。这种自动寻的运移是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实验发现,在任何时候,原油碳源处的菌浓度比其他各处高出5~6个数量级。距原油碳源越远,菌浓度越低,其代谢产物浓度分布规律与菌浓度分布规律相符。微观模拟实验表明,高浓度的菌群及其大量代谢产物协同作用于原油碳源有利于剩余油启动。依据所得规律,对应用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生产模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碳源微生物 定向运移 提高原油采收率 菌群局部富集 驱油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PCR-DGGE方法分析原油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多样性 被引量:51
4
作者 佘跃惠 张凡 +4 位作者 向廷生 刘彬彬 赵立平 周玲革 舒肤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7-242,共6页
使用基于 16 S r DNA的 PCR-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图谱分析结合条带割胶回收 DNA进行序列分析 ,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注水井 (12 # 9- 11)和与该注水井相应的两个采油井 (12 # 9- 9S、13# 11- 8)井口样品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 使用基于 16 S r DNA的 PCR-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图谱分析结合条带割胶回收 DNA进行序列分析 ,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注水井 (12 # 9- 11)和与该注水井相应的两个采油井 (12 # 9- 9S、13# 11- 8)井口样品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并鉴定了部分群落成员。 DGGE图谱聚类分析表明注水井与两油井微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分别为 30 %和 2 0 % ,而两油井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为 5 4 %。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序列分析表明注水井样品和油井样品中的优势菌群为未培养的环境微生物 ,它们与数据库中 α、γ、δ、ε变形杆菌 (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 (Bacteroidetes)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DGGE与分子克隆相结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MEOR)机理 ,以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油井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多样性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岛油田微生物降解原油伴生气成因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万春 李钜源 +2 位作者 唐洪三 崔军汉 康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7-432,共6页
微生物降解原油伴生天然气中,既有遭受微生物降解后残余的组分,也可能有厌氧微生物降解原油后的产物。济阳坳陷孤岛油田降解原油伴生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孤岛油田天然气由腐泥型母质生成,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由于微生... 微生物降解原油伴生天然气中,既有遭受微生物降解后残余的组分,也可能有厌氧微生物降解原油后的产物。济阳坳陷孤岛油田降解原油伴生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孤岛油田天然气由腐泥型母质生成,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由于微生物降解原油过程中产生的碳同位素组成偏轻、氢同位素组成偏重的次生生物成因甲烷的混入,使降解原油伴生气组分组成变干,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呈反常的负相关分布。微生物对天然气中丙烷及正丁烷组分的降解,导致一些样品具有明显偏重的丙烷和正丁烷δ13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气 微生物降解原油 碳同位素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激活内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41
6
作者 包木太 汪卫东 +4 位作者 王修林 孔祥平 李希明 冯时林 刘中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2-386,361,共6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可按微生物来源分为外源微生物采油和内源微生物采油两大类。本文综述了通过注入营养剂和混气水激活油层内本源微生物的采油技术 ,该项技术的工艺较简单 ,在俄罗斯已进入较大规模的矿场应用试验。综述的论题包括 :绪言 ;... 微生物采油技术可按微生物来源分为外源微生物采油和内源微生物采油两大类。本文综述了通过注入营养剂和混气水激活油层内本源微生物的采油技术 ,该项技术的工艺较简单 ,在俄罗斯已进入较大规模的矿场应用试验。综述的论题包括 :绪言 ;基本原理 ;矿场试验及相关研究 ;矿场试验设计 ;矿场试验跟踪监测 ;对中国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的意义。图 1表 3参 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 油层微生物群落 激活 地下微生物过程 水驱油藏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MEOR 综述
下载PDF
嗜热稠油油藏本源微生物多样性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应用潜力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达 柴陆军 +5 位作者 张凡 董浩 孙姗姗 喻高明 顾永安 佘跃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7期28-37,共10页
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某85℃嗜热油藏3口油井(Y12、Y8和Y68)采出液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根据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ARDRA),油井Y12、Y8和Y68分别含有29、23和45个分类操作单元(OTU)。3口油井的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油... 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某85℃嗜热油藏3口油井(Y12、Y8和Y68)采出液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根据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ARDRA),油井Y12、Y8和Y68分别含有29、23和45个分类操作单元(OTU)。3口油井的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油井Y12、Y8和Y68的优势菌分别为海杆菌(Marinobacter)(占38%)、Caenispirillum(占34%)和Prolixibacter(占37%);海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未分类细菌和肠杆菌(Enterobacter)共存于3口油井采出液中,存在的未分类细菌表明油井含有新菌。此外,该油藏还含有嗜热厌氧发酵菌、硝酸盐还原菌(NRB)和铁还原菌(IRB)。海杆菌和假单胞菌都能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烃类溶解,降低稠油黏度和乳化分散原油;嗜热厌氧发酵菌能产酸产气;NRB能控制硫酸盐还原菌产硫化物沉淀;IRB能促进粘土矿物由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提高地层渗透率。这些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谢活动都有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表明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嗜热油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稠油油藏 海杆菌 假单胞菌 铁还原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新应用
8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研究者已开始重新研究石油界以前开发的老的现已很少用的采油和环境清除技术。搞清其工作的原理,研究怎样对其进行改进、怎样使其能恢复在采油和环境清除方面的应用。称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在10年前首次开发,因该技术成... 研究者已开始重新研究石油界以前开发的老的现已很少用的采油和环境清除技术。搞清其工作的原理,研究怎样对其进行改进、怎样使其能恢复在采油和环境清除方面的应用。称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在10年前首次开发,因该技术成本高、结果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清除技术 应用 技术成本 不对称 环境 采油 开发
下载PDF
美利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9
《化工中间体》 2012年第8期57-57,共1页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采取一种新型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不仅可使现有油井生产更多的石油,而且可应用于石油泄漏和污染物的清理。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石油科学与工程》杂志上。以常规技术,一般只能开采出30%到50%的原油...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采取一种新型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不仅可使现有油井生产更多的石油,而且可应用于石油泄漏和污染物的清理。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石油科学与工程》杂志上。以常规技术,一般只能开采出30%到50%的原油,大量石油尤其是高黏油滞留在储油层。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石油泄漏 油井生产
下载PDF
大芦湖油田微生物防蜡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怀山 谭云贤 +1 位作者 王磊 韦良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胜利大芦湖油田原油含蜡多,凝点高,油井井筒结蜡严重。根据油藏特性从胜利采油院微生物中心菌种库筛选出两种芽孢杆菌、一种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将三种菌以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三个混合菌组F18-C、F18-D、F18-F,可耐盐40g/L,生长pH4... 胜利大芦湖油田原油含蜡多,凝点高,油井井筒结蜡严重。根据油藏特性从胜利采油院微生物中心菌种库筛选出两种芽孢杆菌、一种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将三种菌以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三个混合菌组F18-C、F18-D、F18-F,可耐盐40g/L,生长pH4~9,生长温度30~90℃,适应含蜡10%~20%或大于20%,含沥青质10%~20%的原油,代谢脂肪酸、醇、二氧化碳。3种菌在隔氧条件下于60~65℃与4口井产出的原油、地层水一起培养7天后,原油降黏率和降凝幅度随油井而异,一般降黏率高于20%,最高超过55%,降凝幅度一般不小于5℃;与两口井原油作用后,菌液表面张力降低38.3%~34.1%;与菌液作用后的一口井的原油,碳数≥20的烷烃质量分数由0.22降至0.178。建立了一套油井微生物防蜡工艺,每隔20天从套管加入混合菌液200kg。2004年9月在5口井,2005年3月在9口井进行微生物防蜡试验均获得成功,2008年于60口井,2009年于98口井推广应用。2008年统计,60口井的洗井周期平均由32天延长至149天。含蜡量低(<10%)而含胶质沥青质高(>25%)的3口井,微生物防蜡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结蜡 井筒 混合菌 微生物防蜡 处理工艺 微生物原油相互作用 胜利大芦湖油田
下载PDF
新型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11
作者 蜀葵 《小型油气藏》 2007年第2期55-55,共1页
美国Titan采油公司研制的Titan工艺(Titan Process)是一种全新的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该方法利用油藏现有的微生物,注入一种无糖的配方营养素,通过改变微生物的表皮特性激发其活性,从而驱替并分裂砂岩或碳酸盐岩油藏中的油... 美国Titan采油公司研制的Titan工艺(Titan Process)是一种全新的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该方法利用油藏现有的微生物,注入一种无糖的配方营养素,通过改变微生物的表皮特性激发其活性,从而驱替并分裂砂岩或碳酸盐岩油藏中的油滴,增加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碳酸盐岩油藏 TITAN 技术 营养素 采油 驱替
下载PDF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延坡 周传迅 +2 位作者 刘晓军 吴莉玲 王立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简述了油井微生物防蜡原理.筛选出了可在无机盐存在下以固体石蜡为碳源生长的清防蜡菌种AD-4.菌液含菌>108个/mL.该菌液与9口油井的沉积蜡在65℃作用7天后,沉积蜡凝固点(27.5~55.0℃)下降1.5~8.5℃,菌液pH值由7.4降至6.2~6.8,表面张... 简述了油井微生物防蜡原理.筛选出了可在无机盐存在下以固体石蜡为碳源生长的清防蜡菌种AD-4.菌液含菌>108个/mL.该菌液与9口油井的沉积蜡在65℃作用7天后,沉积蜡凝固点(27.5~55.0℃)下降1.5~8.5℃,菌液pH值由7.4降至6.2~6.8,表面张力(71.0~76.1 mN/m)下降34.2%~49.3%.一口井的原油在60℃与菌液作用8天后,C25以上组分减少,轻组分增多,表明该菌为烃降解菌.在双河区3口井进行先导性试验,在安棚区8口井和下三门区6口井进行适应性试验,AD-4菌液和培养基从套管加入,确定加荆周期为30天,菌液初次加量为300~450 kg,逐次递减至维持量80~150 kg,井温较高时菌液加量较大.5口井生产数据表明加菌液后抽油泵负荷和电流减小,检泵周期延长.该清防蜡菌适用条件为:矿化度<1×104mg/L,含水30%~90%,油层温度<90℃.图1表3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菌 清防蜡菌 菌种筛选 微生物/原油相互作用 清防蜡 油井 微生物采油 河南油田
下载PDF
高盐低渗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潜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宏 王闪 +4 位作者 张永强 宋浩 向忠远 张忠智 徐飞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55-60,共6页
结合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油藏高盐低渗特点,对其内源微生物进行了普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类型和数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五里湾一区油井采出液为激活对象,在初步筛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确定了碳源、氮源、磷源及其大致浓度,采用P... 结合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油藏高盐低渗特点,对其内源微生物进行了普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类型和数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五里湾一区油井采出液为激活对象,在初步筛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确定了碳源、氮源、磷源及其大致浓度,采用PB、最陡爬坡和响应面实验方法,以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为筛选条件,对影响微生物生长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和评价,得到了最佳激活体系配方。该激活体系能够高效地激活该油藏中的内源微生物,并显著降低发酵液的表面张力,表明高盐低渗的五里湾一区油藏具有较大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低渗透 内源微生物 激活体系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产表活石油微生物菌株的鉴定与离子束诱变改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祥胜 向廷生 林建强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10期4-8,共5页
对自行分离的石油微生物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物的成分通过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认为,发酵产物的有效成分是环脂肽类物质。以H菌为出发菌株,用15keVN+以0~4×1015ions·cm-2的剂量进行了辐照。存活曲线呈"马鞍型... 对自行分离的石油微生物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物的成分通过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认为,发酵产物的有效成分是环脂肽类物质。以H菌为出发菌株,用15keVN+以0~4×1015ions·cm-2的剂量进行了辐照。存活曲线呈"马鞍型",与前人的结果相同,以2.5×1015ions·cm-2为拐点,此时存活率为23.3%,正突变率为36.7%。单菌落发酵实验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大,各处理的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值有减小的趋势,以2.5×1015ions·cm-2剂量的表面张力为最小。最终初筛出5个突变菌株,并经遗传稳定性分析,获得两个表现较为稳定的优良菌株M314和M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微生物 表面活性剂 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
下载PDF
发酵参数对产表活微生物H菌发酵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15
作者 王襄宾 张祥胜 向廷生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期15-15,共1页
采用摇瓶发酵的方法研究了发酵条件对产表活微生物H菌的发酵液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条件对发酵液表面张力的影响较大。接种用100ml三角瓶,2%的菌量,在28℃、150r/min的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较其他的发酵条件小。培养时有无... 采用摇瓶发酵的方法研究了发酵条件对产表活微生物H菌的发酵液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条件对发酵液表面张力的影响较大。接种用100ml三角瓶,2%的菌量,在28℃、150r/min的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较其他的发酵条件小。培养时有无光照和培养基的种类对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微生物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
下载PDF
典型复杂岩性油藏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苏三宝 董浩 +1 位作者 喻高明 佘跃惠 《河南科学》 2018年第9期1438-1443,共6页
为了拓展复杂岩性油藏的开采新方法,增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的可预测性.使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对典型复杂岩性油藏狮子沟油藏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油井的优势菌为盐单胞菌、肠杆菌、海杆菌、假单胞菌... 为了拓展复杂岩性油藏的开采新方法,增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的可预测性.使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对典型复杂岩性油藏狮子沟油藏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油井的优势菌为盐单胞菌、肠杆菌、海杆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注水井的优势菌为海杆菌、盐单胞菌、脱硫盐单胞菌和弯枝菌.主成分分析(PCA)对狮子沟油藏样品实现聚类分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采油井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生物表活剂生产菌,而注水井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石油烃降解菌;因此最适MEOR方式为采油井单井吞吐和注水井微生物解堵增注.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复杂岩性油藏开展MEOR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油藏 主成分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聚驱后微生物调驱菌种室内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玉丽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驱后用微生物驱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考察了培养基溶液温度和pH值对微生物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45℃,pH值6.0~9.0时,微生物1号菌种2号菌种菌数均可达109个/mL。考察了微生物菌种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含油...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驱后用微生物驱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考察了培养基溶液温度和pH值对微生物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45℃,pH值6.0~9.0时,微生物1号菌种2号菌种菌数均可达109个/mL。考察了微生物菌种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含油饱和度78%以上的岩心中,微生物混合菌种含量2.5%时,聚合物驱后,再用微生物驱,驱油效率提高5.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聚合物驱油原油黏度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玉米全粒制糖和淀粉制糖生产微生物驱油培养基成本比较分析
18
作者 姜海波 《山东食品发酵》 2008年第3期3-5,共3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即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g MEOR),是通过将筛选的微生物注入油藏,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油藏中液相和固相的互相作用,对原油/岩油/水界面性质的... 微生物采油技术,即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g MEOR),是通过将筛选的微生物注入油藏,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油藏中液相和固相的互相作用,对原油/岩油/水界面性质的特性作用等,改变原油的某些物理化学特征,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综合性技术。采油微生物代谢过程中除了产酸,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气体等代谢产物外,还产生聚合物和有机溶剂等,所有这些代谢产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作用于地层原油,改善原油的性质,以利于原油的开采,微生物采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也是21世纪一项高新生物技术。与其他三次采油技术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功能多、费用低、不损伤油层和无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制糖生产 成本比较 微生物采油技术 培养基 生物表面活性剂 淀粉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激活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19
作者 杨建轩 《化工管理》 2017年第12期83-83,共1页
本文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注入特制的营养物前后油水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中本源微生物种类繁多,但注入营养物后微生物种类逐渐减少,且采油功能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的含量大幅度增加。... 本文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注入特制的营养物前后油水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中本源微生物种类繁多,但注入营养物后微生物种类逐渐减少,且采油功能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的含量大幅度增加。注入营养物前后四个时间段的样品中优势菌皆为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各文库的32%、64.2%、90.8%和86.5%。有害微生物如Deferribacter abyssi 11.2%、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sp.)9.6%和嗜热铁还原菌(Deferribacter thermophilus)8%等含量急剧减少或全部消失。低渗透油藏在注入营养物前、后都有大量的铜绿假单胞菌存在,该菌在微生物采油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16SrDNA克隆文库 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来采油啦!
20
作者 王大锐 《石油知识》 2019年第3期8-9,共2页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改变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并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是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在经历了传统的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微生物...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改变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并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是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在经历了传统的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被称为第四种提高采收率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高新生物技术 提高采收率方法 采油 代谢产物 代谢作用 界面性质 残余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