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尝试 被引量:7
1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型表现是被学术边缘化。走出研究困境的前提是在学科层面上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身,这里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轻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背景,后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占据正统中心地位。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的创新。创新方式有多种,唯一正确者是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创新性路径有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根本在于把经典著作研究置于中心位置;中心位置靠研究范式保证和体现,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背景、知识背景、核心范畴、分析框架、价值立场、思想方法和历史衍化等七个方面。由此,使研究路径的创新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研究路径 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下载PDF
哲学学派、普遍哲学、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形态 被引量:3
2
作者 易极 康健 《晋阳学刊》 2001年第6期3-13,共11页
黑格尔的逻辑也是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合理总结和概括。由于唯心主义所局限 ,他的绝对理念并没有上升到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 ,使它建立普遍哲学的愿望因此而流座。因为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才达到了具体概念的... 黑格尔的逻辑也是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合理总结和概括。由于唯心主义所局限 ,他的绝对理念并没有上升到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 ,使它建立普遍哲学的愿望因此而流座。因为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才达到了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 ,从而真正成为唯一科学的普遍哲学。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以辩证法 (本体论 )、逻辑、认识论三者狭义统一和广义同一作为时代特征和标志的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至今仍然头脚倒置地蕴含或存在于黑格尔的逻辑之中。必须首先从这里重新发现和发掘出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按照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 ,根据 2 0世纪以来科学和哲学认识水平发展的新特点 ,必然会以太极宇宙全息系统自组织演化与发展 ,作为它自身当代形态的时代特征和突出标志 ,从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学派 普遍哲学 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抽象的绝对极限 具体的绝对极限 太极 系统全息自组织演化与发展
下载PDF
论哲学“三态”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德义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哲学有三种理论形态一是原生态哲学,就是“爱智慧”,是追求智慧的哲学;二是对立态哲学,即形而上学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和终极关怀等,研究特点是对立思维;三是和谐态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立统一,不及、过与中庸... 哲学有三种理论形态一是原生态哲学,就是“爱智慧”,是追求智慧的哲学;二是对立态哲学,即形而上学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和终极关怀等,研究特点是对立思维;三是和谐态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立统一,不及、过与中庸和三极并重等,研究特点是超越对立的整体的系统存在的辩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哲学 对立哲学 和谐哲学 理论形态
下载PDF
从“回到马克思”到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一兵 蔡云 《东南学术》 2003年第3期23-30,共8页
关键词 外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 否定性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中国底哲学史与传主底哲学史——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哲学史书写
5
作者 胡志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6,共13页
哲学史书写的目的是变化发展的。早期西方哲学史与最初的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都具有某种哲人史的色彩,相比其他书写范式,更有现场感和志载的情怀。作为普遍问题的哲学史框架尽管是源于西方的,但毕竟是普遍的,“西方框架遮蔽中国哲人思想”... 哲学史书写的目的是变化发展的。早期西方哲学史与最初的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都具有某种哲人史的色彩,相比其他书写范式,更有现场感和志载的情怀。作为普遍问题的哲学史框架尽管是源于西方的,但毕竟是普遍的,“西方框架遮蔽中国哲人思想”的原因需要得到澄清。框架遮蔽传主是中西哲学史书写都遇到的问题,因而主要问题并不在于框架是西方的,而在于哲学史框架相对具体内容具有根本性。真正的系统研究是重新激活传主的思想。同情的研究和系统的研究,在终极上是一致的。笼统地区别中国底和西方底哲学史是不够的和“概括过度的”,需要进一步追求“传主底哲学史”,即表现出传主思想精髓、重新激活传主思想的哲学史;这需要某种程度向“哲人史”的复归和高水平的“原生态的哲学史研究”,突破“哲学史中理论重要、是谁的理论并不重要”的成见。传主底中国哲学史,自然地就是中国底哲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主底哲学 哲人史 原生态的哲学史研究 哲学史框架 系统研究
下载PDF
探寻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意义——重读《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景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6,156,共7页
在我国学界,马克思哲学存在于三种理论形式中。长期以来是以下列两种形式存在着:一个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板块"结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形式存在着;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在我国学界,马克思哲学存在于三种理论形式中。长期以来是以下列两种形式存在着:一个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板块"结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形式存在着;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也即是"三驾马车"之一的形式被讲授和研究。第三种则以哲学"权威体系"的形式存在着,这就是近年来四种版本的哲学教科书的出版,因为它们是以"工程"或"课题"的形式出现的,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被称之为"权威体系"。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理论创新,而我们的哲学还是在沿着"哲学原理"的框架建立体系。马克思哲学不是什么体系,它是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它本身的初始形态就是开放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马克思哲学都需要探寻它的"原生态"。这个"原生态"既是科学方法,又是开放性的,因此,它为后来者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巨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马克思哲学"原生态" 帕.瓦.安年科夫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访宫敬才教授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8,共4页
河北大学期刊社社长王会教授就马克思经济哲学及其相关问题专门采访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宫敬才教授。就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恢复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且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相... 河北大学期刊社社长王会教授就马克思经济哲学及其相关问题专门采访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宫敬才教授。就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恢复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且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相比较的形式作出探讨。马克思一生的学术研究是哲学的政治经济学化和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化,其政治经济学与哲学融为一体,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任务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类型学,在不丢失革命类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加大力度研究和系统化建设类型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哲学 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The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Principle of Relationality in African Philosophy
8
作者 Mark Omorovie Ikek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4期179-186,共8页
The way that humans think about the earth certainly affects the way that they relate and behave towards the earth and all its life forms. The various ideologies or worldviews that humanity has experienced such as dual... The way that humans think about the earth certainly affects the way that they relate and behave towards the earth and all its life forms. The various ideologies or worldviews that humanity has experienced such as dualism, capitalism, holism, animism, ubuntu, ukama, vital force, colonialism, and so forth are all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relating to the earth. The paper argues that dualistic ways of thinking or viewpoints that radically separate the human as distinct from the earth are hostile to both human and earth flourishing. It further argues that the ecological crisis which has witnessed the destruction and pollution of the ecosystems and other devastations cannot be solved when humans continue to see the earth as an object for conquest and exploitation. Using a critical hermeneutics method, the paper affirms that the African principle of relationality can help in mi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It finds and concludes that if this principle is radically practiced, a better environment will be cre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y RELATIONALITY Afi'ican PHILOSOPHY UBUNTU vital for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