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FasL和P27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贺占青 王立平 +2 位作者 张国建 王凤安 闫庆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8-330,363,共4页
目的 :研究FasL、P2 7、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0例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距肿瘤边缘 5cm组织及 10例正常胃粘膜的FasL表达 ,并对正常胃粘膜和肿瘤组织中P2 7、PCNA表达进行检... 目的 :研究FasL、P2 7、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0例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距肿瘤边缘 5cm组织及 10例正常胃粘膜的FasL表达 ,并对正常胃粘膜和肿瘤组织中P2 7、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FasL表达无关 (P >0 0 5 ) ,与P2 7、PCNA表达有关 (P <0 0 1)。结论 :FasL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逃避中起重要作用 ;P2 7蛋白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蛋白质 P27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FASL pcna 预后 细胞 增殖活性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鼠心肌细胞凋亡及c-fos、PCNA表达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榆华 陈一茂 《现代医院》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对新生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凋亡及c-fos、PCNA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心肌细胞培养技术,培养Wistar新生鼠原代心肌细胞,将培养96h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2、6、1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对新生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凋亡及c-fos、PCNA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心肌细胞培养技术,培养Wistar新生鼠原代心肌细胞,将培养96h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2、6、12、24h。AngⅡ组:以10-7mol/LAngⅡ刺激2、6、12、24h,用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assay)方法检测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fos、PCNA(proliterating cell nuclear angiten)蛋白染色。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AngⅡ组TUNEL染色凋亡心肌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同时伴有早期c-fos、PCNA蛋白表达增加。结论Ang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早期可见c-fos、PCNA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AngⅡ 基因蛋白质c—fo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下载PDF
犬小肠缺血再灌后C-fos,PCNA及Bax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赵佐庆 刘福兰 张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C-fos,PCNA 和 Bax 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阻断分布范围较小的细小小肠动脉,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0,30,60min和对照组动物小肠组织的 C-fos,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 目的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C-fos,PCNA 和 Bax 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阻断分布范围较小的细小小肠动脉,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0,30,60min和对照组动物小肠组织的 C-fos,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entigen,PCNA)和 Bax 的表达特点.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C-fos,PCNA 和 Bax 在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在再灌注30min,三者表达达高峰,但至60min 则有明显下降.C-fos 在粘膜单层柱状上皮的阳性细胞率于再灌注0,30,60min 和对照组动物分别是89%,95%,53.4%和80%,在小肠腺分别为45%,90%,56%和81%,小肠粘膜上皮的 PCNA 阳性细胞率分別为95%,95%,55%和80%,在小肠腺则为82%,95%,60%和80%,但Bax 在小肠粘膜上皮的阳性细胞率分别是60%,95%,60%和10%,而在小肠腺则为30%,80%,10%和10%.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C-fos,PCNA 和 Bax 的表达明显增加,说明它们的活动与小肠的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增殖、恢复重建及调节功能有关.小肠小范围的缺血再灌注后 C-fos,PCNA 和 Bax 的表达具有发展快,但恢复也均较迅速的特点.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小肠手术中,选择较小的动脉进行阻断并缩短其时间可能对减少再灌注损伤和改善伤口修复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再灌注损伤 基因蛋白质c-fos 基因蛋白质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原癌基因c-me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4
作者 姜虹 吴焕明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研究c met蛋白、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 gen ,PCNA)在肺癌浸润和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2例肺癌组织及 2 9例转移灶中c met蛋白的表达和肺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 ,应用原位... 目的 :研究c met蛋白、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 gen ,PCNA)在肺癌浸润和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2例肺癌组织及 2 9例转移灶中c met蛋白的表达和肺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 ,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c metmRNA的表达。结果 :62例肺癌中c met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淋巴结转移站数与c met蛋白的表达亦相关 ,P <0 0 5 ;且c met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强度( 0 2 186± 0 0 2 83 )远高于相应原发灶的染色强度 ( 0 13 62± 0 0 2 66) ,P <0 0 1。PCNA标记指数 (labelingindex ,LI)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5。c met蛋白阳性表达组PCNA LI( 0 63± 0 2 5 )显著高于c met蛋白阴性表达组 ( 0 48± 0 19) ,P <0 0 5。结论 :c met能增强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 ,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基因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肿瘤转移
下载PDF
bcl-2和PCNA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
5
作者 杨长俊 吴莉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6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皮肤混合瘤标本中的bcl-2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患者标本中均见bcl-2和PCNA阳性染色。肿瘤巢内,衬...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皮肤混合瘤标本中的bcl-2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患者标本中均见bcl-2和PCNA阳性染色。肿瘤巢内,衬于囊腔和导管样结构内侧的肿瘤细胞示PCNA阳性,而上皮样细胞示bcl-2阳性。结论皮肤混合瘤中bcl-2、PCNA的异常表达似与此肿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蛋白质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皮肤混合瘤
下载PDF
c—myc、c—fos及PCNA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壮士 张艳峰 +1 位作者 石锋 曾涟乾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c-myc、c-fos和人类增殖细胞膜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胸腺瘤组织分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c—myc、c-fos和PCNA在41例胸腺瘤和18例非瘤胸腺组织... 目的探讨c-myc、c-fos和人类增殖细胞膜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胸腺瘤组织分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c—myc、c-fos和PCNA在41例胸腺瘤和18例非瘤胸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myc、c—fos和PCNA在胸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4%、34.1%和90.2%。c—myc、c—fos和PCNA在胸腺瘤中的表达与非肿瘤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和PCNA的表达与胸腺瘤的组织分型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c—fos的表达与胸腺瘤的组织分型与临床分期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myc、c-fos和PCNA可能在胸腺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myc和PCNA的表达可以作为胸腺瘤病理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基因蛋白质c—myc 基因蛋白质c—fos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预后相关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郑鹏举 范宗宪 姚雅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528-6529,共2页
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预后相关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1980—02~1990—12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男:女为4:1。年龄23~72岁(平均52)岁。40岁以上26例,4... 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预后相关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1980—02~1990—12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男:女为4:1。年龄23~72岁(平均52)岁。40岁以上26例,40岁以下4例。发病部位依次为鼻腔,上颌窦,筛窦,鼻中隔。临床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易出血。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嗅觉减退。获得随访结果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代谢 增殖细胞核抗原/代谢 蛋白质p53/代谢 基因蛋白质c—bcl—2/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