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蛇类新记录——原矛头蝮
1
作者 叶琳 章铁睿 +2 位作者 崔勇华 高国富 包浩然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为蝰科Viperidae中至大型的管牙类毒蛇,目前描述有15种(Sumontha et al.,2020),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东亚地区(赵尔宓,2006),国内分布有10种(黄松,2021;Ji et al.,2023)。2021年9月12日,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南... 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为蝰科Viperidae中至大型的管牙类毒蛇,目前描述有15种(Sumontha et al.,2020),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东亚地区(赵尔宓,2006),国内分布有10种(黄松,2021;Ji et al.,2023)。2021年9月12日,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南山竹海(119.528258°E,31.176544°N,海拔163 m)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采集到原矛头蝮属雌性成体标本1号,结合形态特征(图1)和系统发生关系(图2),确定为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Can‐tor,1839),系江苏省蛇类属、种新记录,也是其在华东长江以南区域的最北分布记录(Guo et al.,2019)。标本现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号:NAUP210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生命科学学院 赵尔宓 蝰科 长江以南 江苏省溧阳市 原矛头蝮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原矛头蝮在大别山地区的发现及其谱系地理学起源研究
2
作者 陈澄 张财文 +6 位作者 雷军 刘锴 黄志琴 王慧 邹丽 孙龙 张保卫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0,共11页
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Cantor,1839)在国内分布广泛,常见于22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及山区.在2019年至2021年对大别山区的科学考察中,先后收集到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2组照片以... 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Cantor,1839)在国内分布广泛,常见于22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及山区.在2019年至2021年对大别山区的科学考察中,先后收集到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2组照片以及3号同属蛇类标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确定为原矛头蝮.大别山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度极高,但该地区此前未曾记录到原矛头蝮.此前的研究发现原矛头蝮群体主要分为5个地理谱系(“越南—缅甸”支系,“华南—越南北部”支系,“中国西南”支系,“中国台湾”支系和“海南”支系),经分子系统学分析,笔者在大别山地区发现的原矛头蝮种群应归为其中的“华南—越南北部”支系.这是原矛头蝮首次在长江下游江北地区发现,提高了大别山地区物种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大别山区 新纪录 谱系地理学
下载PDF
菜花原矛头蝮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宏元 柴丽红 +1 位作者 王晓雯 李忻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的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结果表明,嗅器位于嗅囊的背侧,犁鼻器则位于嗅器的腹内侧.嗅器的上皮分化为嗅上皮和呼吸上皮,嗅上皮的基底层有Bowman′s腺,呼吸上皮中具有大量的杯状细...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的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结果表明,嗅器位于嗅囊的背侧,犁鼻器则位于嗅器的腹内侧.嗅器的上皮分化为嗅上皮和呼吸上皮,嗅上皮的基底层有Bowman′s腺,呼吸上皮中具有大量的杯状细胞.犁鼻器基底层未发现犁鼻腺.嗅球和副嗅球呈典型的板层构筑结构.推测菜花原矛头蝮嗅器内嗅上皮和呼吸上皮完全分开有利于背侧嗅上皮俘获气味信号,腹侧呼吸上皮参与呼吸作用.虽然菜花原矛头蝮等蛇类的犁鼻器缺少犁鼻腺,但是其眼眶周围的哈氏腺和口腔内的唾液腺可以代偿犁鼻腺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花原矛头蝮 嗅器 犁鼻器 嗅球 副嗅球
下载PDF
广西发现茂兰原矛头蝮及分类探讨
4
作者 陈天波 罗键 +2 位作者 蒙渊君 温柏豪 蒋珂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18,共3页
2011年10月,相继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2号雄性茂兰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olanensis,为广西自治区爬行类新纪录。这2号标本基本符合茂兰原矛头蝮鉴别特征,但有些特征又与越北原矛头蝮P. trungkhanhensis相似,提示两个物种... 2011年10月,相继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2号雄性茂兰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olanensis,为广西自治区爬行类新纪录。这2号标本基本符合茂兰原矛头蝮鉴别特征,但有些特征又与越北原矛头蝮P. trungkhanhensis相似,提示两个物种的分类关系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新纪录 茂兰原矛头蝮 分类 越北原矛头蝮
下载PDF
湖北省蛇类新纪录——大别山原矛头蝮
5
作者 齐硕 张武元 +3 位作者 陆宇燕 孔平 杨尧 李丕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7-820,共4页
2017年7月,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采集到1号幼年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和序列比对确定为大别山原矛头蝮,为湖北省蛇类新纪录,并首次对该种幼年时色斑予以描述,标本存于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标本馆。该新纪录的发现补充了对大别山... 2017年7月,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采集到1号幼年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和序列比对确定为大别山原矛头蝮,为湖北省蛇类新纪录,并首次对该种幼年时色斑予以描述,标本存于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标本馆。该新纪录的发现补充了对大别山原矛头蝮的形态学认识,也证明该物种在桐柏-大别山系有着更为广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原矛头蝮 湖北省 新纪录
下载PDF
原矛头蝮的人工孵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亚勇 舒服 +2 位作者 杨一敏 鞠文彬 郭鹏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为获取原矛头蝮孵化的相关信息,为人工孵化原矛头蝮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采用试验法、观察法和对比法对原矛头蝮卵进行了人工孵化研究。结果显示:原矛头蝮约在7月上、中旬产卵,卵长平均为(39.22±2.31)mm,平均卵重为(22.1±1.45)... 为获取原矛头蝮孵化的相关信息,为人工孵化原矛头蝮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采用试验法、观察法和对比法对原矛头蝮卵进行了人工孵化研究。结果显示:原矛头蝮约在7月上、中旬产卵,卵长平均为(39.22±2.31)mm,平均卵重为(22.1±1.45)g。卵平均孵化期约为50d,仔蛇出壳时间在8月末9月初,仔蛇平均体长(25.83±2.42)cm,体重(6.7±0.98)g。仔蛇在出壳后13d左右将进行第一次蜕皮,以后约每10d进行一次蜕皮。出壳后体长会逐渐增加,而体重则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人工孵化
下载PDF
红尾蚺和原矛头蝮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聂虎 曹莎莎 +1 位作者 赵明朗 杜林方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9-648,共10页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红尾蚺Boa constrictor和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基因组微卫星的分布特征,通过MISA分别鉴定出398 860个和422 364个微卫星,其长度分别为8 550 741 bp和12 243 226 bp,分别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0.59%和0.7...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红尾蚺Boa constrictor和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基因组微卫星的分布特征,通过MISA分别鉴定出398 860个和422 364个微卫星,其长度分别为8 550 741 bp和12 243 226 bp,分别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0.59%和0.73%,在各自基因组中的丰度分别为275.46个/Mbp和252.33个/Mbp。红尾蚺基因组中单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最多,其次是四碱基、二碱基、三碱基、五碱基和六碱基,最丰富的5种微卫星类型是A、AC、AAAT、AG、AAT;原矛头蝮基因组中单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最多,其次是三碱基、四碱基、二碱基、五碱基和六碱基,最丰富的5种微卫星类型是A、AAT、AC、C、AAAT。红尾蚺和原矛头蝮微卫星在基因组不同区域丰度不同,基因间区丰度最高,其次是内含子和外显子,编码区微卫星丰度最低,表明编码区微卫星受到的选择压力最大。红尾蚺和原矛头蝮在基因中微卫星丰度分布的位置特征相似,即微卫星在基因上下游500 bp丰度最高,在内含子次之,在外显子最低。红尾蚺和原矛头蝮基因编码区所有6种重复类型微卫星中,三碱基重复类型占绝对优势。红尾蚺和原矛头蝮基因组中含有微卫星的编码序列分别有1 480条和1 397条,被GO注释的分别有736条和733条。它们的GO功能归类结果类似,但是与其他物种相比存在种系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发这2种蛇的高质量微卫星标记提供了方便,也为进一步探索这些微卫星在它们基因组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意义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蚺 原矛头蝮 基因组微卫星 丰度分布
下载PDF
福建省爬行类新记录——角原矛头蝮 被引量:1
8
作者 彭丽芳 黄源欣 +3 位作者 王峰 黄雅琼 张亮 黄松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4-314,共1页
2020年9月19日17∶00左右(天气晴朗,气温28℃),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一都镇(119°15′19″E,25°48′12″N)发现2号蛇类成体(1雌1雄)(图1)。经形态鉴定,确定为蝰科Viperidae原矛头属Protobothrops角原矛头蝮P.cornutus(Smith,19... 2020年9月19日17∶00左右(天气晴朗,气温28℃),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一都镇(119°15′19″E,25°48′12″N)发现2号蛇类成体(1雌1雄)(图1)。经形态鉴定,确定为蝰科Viperidae原矛头属Protobothrops角原矛头蝮P.cornutus(Smith,1930)(Smith,1930;David et al.,2008),为福建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雌性标本(采集号:HSR20184)体全长670.0 mm(雄性标本HSR20185:705.2 mm),尾长121.4 mm(128.2 mm),尾长与体全长之比0.181(0.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蝰科 形态鉴定 福建省福州市 天气晴朗 原矛头蝮 HSR 福清市
下载PDF
菜花原矛头蝮的分布及其在山西繁殖生态的观察
9
作者 樊龙锁 郭萃文 张小冰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菜花原矛头蝮 地理分布 山西 繁殖生态
下载PDF
广西蛇类新纪录——角原矛头蝮
10
作者 覃琨 廖晓雯 +3 位作者 谭海明 杨雪萌 莫运明 陈伟才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16,共1页
2015年4月14日于广西金秀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号亚成体活体蛇类标本,经查阅文献和鉴定确认为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为广西蛇类的新纪录。该地点是我国发现角原矛头蝮的第6个分布点(梁启燊,2003;赵尔宓,2006;龚世平... 2015年4月14日于广西金秀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号亚成体活体蛇类标本,经查阅文献和鉴定确认为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为广西蛇类的新纪录。该地点是我国发现角原矛头蝮的第6个分布点(梁启燊,2003;赵尔宓,2006;龚世平等,2010;王聿凡等,2015)。本次采集的角原矛头蝮标本全长43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赵尔宓 亚成体 分布点 颊窝 头长 头宽 形态特征 管牙 天井山
下载PDF
去野外认识菜花原矛头蝮
11
作者 彭柳 张亮 《生命世界》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 (Günther,1875)模式产地:印度(阿萨姆卡西丘陵)分布:晋,豫,鄂,湘,桂,渝,川,贵,云,藏,陕,甘。国外见于印度东北部、越南北部。附注:郭鹏(2009)通过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关系研究发现,菜花原矛头... 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 (Günther,1875)模式产地:印度(阿萨姆卡西丘陵)分布:晋,豫,鄂,湘,桂,渝,川,贵,云,藏,陕,甘。国外见于印度东北部、越南北部。附注:郭鹏(2009)通过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关系研究发现,菜花原矛头蝮是个并系物种,包括以往认为的三个亚种(指名、川鄂、越北),均不存在种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部 菜花 印度东北部 模式产地 原矛头蝮 形态比较 种下分化
原文传递
莽山原矛头蝮 迟来的蛇类传奇巨星
12
作者 王英永 齐硕 何坚强(摄影) 《森林与人类》 2023年第7期84-85,共2页
莽山原矛头蝮(拉丁名: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是中国南岭山脉中段特有的珍稀蛇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等级受胁物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的部分区... 莽山原矛头蝮(拉丁名: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是中国南岭山脉中段特有的珍稀蛇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等级受胁物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的部分区域。莽山原矛头蝮的发现过程、分类过程及其形态习性,都富有传奇色彩,堪称蛇类王国的“流量巨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莽山 南岭山脉 拉丁名 原矛头蝮 分类过程 蛇类 形态习性
原文传递
广东天井山林区发现角原矛头蝮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世平 王海京 +3 位作者 杨昌腾 余春胜 潘岽生 王付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2009年4~7月,在广东天井山林区采集到3条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这是该蛇在我国野外第二次被发现,天井山是新发现的一个分布点。本次野外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角原矛头蝮在我国的自然分布,为深入了解该蛇的形态特征及地理... 2009年4~7月,在广东天井山林区采集到3条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这是该蛇在我国野外第二次被发现,天井山是新发现的一个分布点。本次野外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角原矛头蝮在我国的自然分布,为深入了解该蛇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天井山 广东省
原文传递
浙江省发现角原矛头蝮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聿凡 陈征海 +1 位作者 李佐辉 吴承昊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0-491,共2页
2014年7月24日,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8°37′N,120°36′E,海拔339 m)发现1号雄性活体蛇类标本,经查阅文献和鉴定,确认为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系华东地区及浙江省蛇类属、种的地理新分布,也是我国发现角... 2014年7月24日,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8°37′N,120°36′E,海拔339 m)发现1号雄性活体蛇类标本,经查阅文献和鉴定,确认为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系华东地区及浙江省蛇类属、种的地理新分布,也是我国发现角原矛头蝮仅有的第5个分布点。本次采集的角原矛头蝮标本全长615.0 mm,头长26.0 mm,体长484.0 mm,尾长105.0 mm。头呈三角形,头颈部区分明显,上颌1对管牙,鼻眼间有颊窝,颊窝由3片大鳞围成,其中1枚为第2上唇鳞。上唇鳞10枚,鼻鳞与第1上唇鳞分离。下唇鳞14枚。舌前段2/3为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颊窝 管牙 分布点 华东地区 头长 华南湍蛙 上眼睑 淡肩角蟾 粗皮蛙
原文传递
莽山原矛头蝮的人工孵化及幼蛇人工饲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斯侃 杨道德 +1 位作者 杨文彩 陈远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48-3053,共6页
莽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mangshanensis)为中国特有的濒危大型毒蛇,仅分布于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莽山林区,其野外数量稀少,亟需保护。为了建立莽山原矛头蝮人工繁育种群,2011年7月8日,我们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9枚... 莽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mangshanensis)为中国特有的濒危大型毒蛇,仅分布于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莽山林区,其野外数量稀少,亟需保护。为了建立莽山原矛头蝮人工繁育种群,2011年7月8日,我们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9枚前一天产出的莽山原矛头蝮卵(卵径(34~38)mm×(50~66)mm,卵重31~40g),次日运至湖南京湘源蛇类养殖有限公司,采用蛭石法进行人工孵化。2011年9月1日---9月2日9条幼蛇相继全部成功孵出,初孵幼蛇平均全长(38.17±0.98)mm,平均体重(27.37±2.15)g。为了确定该蛇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食性,对莽山原矛头蝮幼蛇进行了投喂试验,发现刚孵出后的幼蛇主动进食性很低,故对不能主动捕食的幼蛇进行人工灌喂饲养。经人工灌喂饲养后的幼蛇仍能自主捕食小白鼠,生长较快。截至2012年4月13日,5条幼蛇的平均体重增重15.74g,增幅达55.57%;平均全长增长10.16cm,增幅达26.65%。本研究采用空调控温、苔藓薄土和海绵保湿的方法对幼蛇进行无冬眠饲养,幼蛇过冬存活率为83.33%。该试验结果可为珍稀濒危蛇类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山原矛头蝮 濒危蛇类 蛭石 人工养殖 越冬
原文传递
原矛头蝮蛇毒对小鼠器官形态的影响
16
作者 张松 李佳霖 +9 位作者 孙文琦 和野 李晋 游华建 金丽 王志坚 周婵 蒲德永 刘彬 张耀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6期3014-3018,共5页
目的:观察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蛇毒对小鼠脏器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该蛇毒的致病机理。方法:用原矛头蝮攻击小鼠,待小鼠死亡后,立即进行解剖,观察心脏和大血管内部血栓形成情况。取心脏、血管、周围神经、肾脏、肝脏... 目的:观察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蛇毒对小鼠脏器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该蛇毒的致病机理。方法:用原矛头蝮攻击小鼠,待小鼠死亡后,立即进行解剖,观察心脏和大血管内部血栓形成情况。取心脏、血管、周围神经、肾脏、肝脏、脾脏和肺,观察外形,并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用健康小鼠相同器官为对照,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被原矛头蝮攻击致死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肺发生了显著收缩;心腔和血管腔被血栓堵塞;在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血管中观察到了血栓;脾脏中白细胞显著增多;肺泡收缩,细支气管严重收缩致管腔堵塞;股动脉血管内膜发生了脱落;在股神经中发生了脱髓鞘现象。结论:急性凝血和窒息是导致小鼠死亡的重要原因;原矛头蝮蛇毒兼具血循毒和神经毒的特征;原矛头蝮蛇毒可导致多种脏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蛇毒 组织学 器官 小鼠
原文传递
原矛头蝮蛇毒毒性及恢复规律
17
作者 和野 孙文琦 +9 位作者 李佳霖 张松 李晋 游华建 金丽 王志坚 周婵 蒲德永 刘彬 张耀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1623-1626,1630,共5页
目的:对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的毒性及其恢复规律进行考察,增进对该蛇毒性的认识。方法:用该蛇连续攻击小鼠,用梯度剂量蛇毒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统计死亡率,以折算绝对毒性和半数致死量。对毒性耗竭个体,在梯度时间间隔采集蛇毒,... 目的:对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的毒性及其恢复规律进行考察,增进对该蛇毒性的认识。方法:用该蛇连续攻击小鼠,用梯度剂量蛇毒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统计死亡率,以折算绝对毒性和半数致死量。对毒性耗竭个体,在梯度时间间隔采集蛇毒,以考察毒性恢复规律。结果:原矛头蝮在2 h内可导致6只小鼠死亡。蛇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2.204μL/Kg。毒性耗竭后,在间隔21天所获得蛇毒的容积达到最大值即190μL,湿重为149.7 mg。结论:毒蛇在攻击猎物时,并不一次性排完毒腺中的所有毒液,随着攻击次数的增多,毒腺中毒液量逐步减少直至耗竭。其毒液量的恢复需要约3周时间,期间,单次排毒量逐渐增加,干物质的含量也基本呈递增趋势。就单次最大排毒量而言,原矛头蝮高于竹叶青、蝮蛇和银环蛇。其单位剂量毒性高于五步蛇和竹叶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矛头蝮 蛇毒 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小鼠
原文传递
三种蝮亚科蛇半阴茎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鹏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1,共3页
对分布于我国的原矛头蝮、菜花原矛头蝮和察隅烙铁头蛇共 2属 3种的半阴茎进行了比较解剖和详细的描述 ,并对种间关系和相关分类问题做了讨论。
关键词 原矛头蝮 烙铁头蛇属 半阴茎 亚科蛇
下载PDF
烙铁头惊魂
19
作者 张海华 《浙江林业》 2020年第6期38-39,共2页
说到"原矛头蝮"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蛇,最多凭"蝮"字猜出这是一种毒蛇,但如果说它就是俗称"烙铁头"的蛇,大家就会有点印象了。这种蛇的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而颈部细小,... 说到"原矛头蝮"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蛇,最多凭"蝮"字猜出这是一种毒蛇,但如果说它就是俗称"烙铁头"的蛇,大家就会有点印象了。这种蛇的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而颈部细小,整个形状很像一块烙铁,故名"烙铁头"。烙铁头蛇有多种,在国内分布广泛,于宁波也可见到的烙铁头蛇,就是原矛头蝮。这家伙的脾气可不小。我在野外见过五步蛇、竹叶青、银环蛇、短尾蝮、眼镜蛇等不少毒蛇,唯一被攻击过的(幸好没被咬到),就是这原矛头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蛇 竹叶青 短尾 烙铁头蛇 原矛头蝮 银环蛇 眼镜蛇 毒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