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免疫记忆形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英杰 李莹 +4 位作者 潘艳艳 朱晓彤 刘军 单风平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用致死型和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通过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和检测再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脾细胞中记忆性T... 为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用致死型和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通过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和检测再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脾细胞中记忆性T、B细胞的百分含量后发现,再感染后2组小鼠均出现了短暂的低水平虫体血症;再感染前小鼠脾细胞中记忆性T、B细胞百分率均略高于正常鼠;但再感染后均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在每一相同检测时间点,2组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和记忆性T、B细胞百分率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的根治性治疗可使宿主产生水平相近的免疫记忆,再感染可促进免疫记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原虫 再感染 记忆性T细胞 记忆性B细胞
下载PDF
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2
作者 刘英杰 潘艳艳 +3 位作者 李莹 冯辉 刘军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2种毒力不同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2种毒力不同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脾T细胞中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根治性治疗小鼠再感染后均出现了短暂的低水平虫体血症;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IFN-γ、TNF-αI、L-10和IL-4分别于再感染后第1 d、3 d和5 d出现有意义的升高;但在每一相同检测时间点,两组小鼠的虫体血症、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Th1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后,宿主在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时可产生模式和强度相似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原虫 根治性治疗 再感染 细胞免疫应答
下载PDF
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3
作者 刘英杰 李莹 +4 位作者 潘艳艳 郑丽 刘军 单风平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用致死型和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和检测再感染前(0 d)和再感染后(1、3、5 d... 为探讨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用致死型和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和检测再感染前(0 d)和再感染后(1、3、5 d)不同时间点脾细胞中活化性B细胞百分率以及血清中IgG、IgG1和IgG2 a水平,结果显示,再感染后2组小鼠均出现短暂的低水平虫体血症,再感染后第3天活化性B细胞、IgG、IgG1和IgG2 a均出现有意义的升高,但在每一相同检测时间点,2组小鼠的虫体血症、活化性B细胞百分率、IgG、IgG1和IgG2 a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毒力疟原虫感染早期的根治性治疗并不影响宿主在再感染时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强毒株原虫感染也能获得与弱毒株相同的可抵御再感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原虫 根治性治疗 再感染 体液免疫应答
下载PDF
小鼠感染不同毒力疟原虫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杰 潘艳艳 +3 位作者 李莹 冯辉 刘军 曹雅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432-433,479,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不同毒力疟原虫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毒力不同的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3 d后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通过姬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不同毒力疟原虫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毒力不同的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3 d后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通过姬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脾细胞表达MHC-Ⅱ、CD80、CD86和CD40的DC以及活化性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再感染同种疟原虫后,两组根治性治疗小鼠均出现短暂的低水平虫体血症,再感染后第3 d表达MHC-Ⅱ、CD80、CD86和CD40的DC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再感染后第1~5 d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持续升高(P〈0.05或〈0.01),但在每一相同检测时间点两组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活化性T细胞和表达MHC-Ⅱ、CD80、CD86、CD40的DC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感染不同毒力疟原虫早期根治性治疗后,再感染同种疟原虫,强毒株原虫与弱毒株均能诱导DC成熟并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虫毒力 再感染 树突状细胞
原文传递
阿米巴痢疾的发病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毕涛 《内江科技》 2012年第1期59-59,共1页
阿米巴痢疾,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疾病。基本病变是肠道组织溶解性坏死,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原虫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但发病率较低,其发病机理与宿主的防御机能和原虫的毒力、侵袭力等诸多因素有关。
关键词 阿米巴痢疾 原虫毒力 宿主防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