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原诉与反诉
1
作者 李华 《新疆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前,在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中,对原诉与反诉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识不清原诉与反诉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有的搞不清适用反诉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程序;有的主张在办案中少用或者根本不用反诉的形式;有的滥用反诉制度。
关键词 第一审人民法院 原诉 诉讼请求 双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被告人 原告人 反诉制度 司法实践 第二审人民法院
下载PDF
原诉撤销,反诉咋办?
2
《法学》 1982年第3期48-49,共2页
编辑同志:一九八○年五月我租邻居张×的一间住房,商定月租十元,我每月按时付给张×.自一九八一年一月起停付租金,原因是此房年久失修,每逢雨天房内到处漏水,实在不能住人.因此,我多次催张×及时进行翻修,
关键词 反诉 原诉 撤销 停付 法院 合并审理 诉讼法 编辑 住房 租金
原文传递
论代位求偿中被保险人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艳 《金融经济》 1997年第6期23-25,共0页
我国的《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但是,被保险人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法律并无明确规定。... 我国的《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但是,被保险人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有人主张被保险人应成为共同原告或第三人,并拥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笔者认为,证人才是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的恰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保险人 代位求偿 共同原告 法律地位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参加诉讼 证人 原诉 法律关系 保险合同
全文增补中
反诉中值得探求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赵书勤 李春霖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63-66,共4页
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反诉的问题,众说纷纭,主张各异,颇不一致.有的认为反诉只能在第一审程序中提出.不能在第二审程序中提出;有的认为反诉只能由本诉的被告人提出,而原告人不得对被告人提出的反诉再提出反诉;还有的认为,在有独... 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反诉的问题,众说纷纭,主张各异,颇不一致.有的认为反诉只能在第一审程序中提出.不能在第二审程序中提出;有的认为反诉只能由本诉的被告人提出,而原告人不得对被告人提出的反诉再提出反诉;还有的认为,在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中,原诉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都不得对第三人提起反诉等等.下面就这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略陈管见,以求商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诉 提起反诉 被告人 第二审程序 独立请求权 原诉 原告人 第二审人民法院 合并审理 第三人
下载PDF
关于反诉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李伟民 宋改朝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共4页
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反诉的问题,众说纷纭,主张各异。有的认为反诉只能在第一审程序中提出;有的认为反诉只能由本诉的被告人提出,而原告人不得对被告人提出的反诉再提出反诉,还有的认为,在有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中,原诉的原告人或... 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反诉的问题,众说纷纭,主张各异。有的认为反诉只能在第一审程序中提出;有的认为反诉只能由本诉的被告人提出,而原告人不得对被告人提出的反诉再提出反诉,还有的认为,在有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中,原诉的原告人或被告人都不得对第三人提起反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无权对原诉的原告或被告提起反诉等等。下面就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略陈管见,以求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诉的原告 提起反诉 原诉 被告人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二审程序 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原告人
下载PDF
关于刑事诉讼中反诉制度的探讨
6
作者 郝明道 《河北法学》 1986年第1期26-27,共2页
什么是反诉?有的认为反诉是指被告人“基于原诉同一事实”,“达到抵销原诉”的目的而提出的诉讼。我认为反诉同公诉、自诉均属起诉的一种形式,实质属于起诉的性质。但这种起诉与自诉、公诉不同之点,是自诉案件中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向自... 什么是反诉?有的认为反诉是指被告人“基于原诉同一事实”,“达到抵销原诉”的目的而提出的诉讼。我认为反诉同公诉、自诉均属起诉的一种形式,实质属于起诉的性质。但这种起诉与自诉、公诉不同之点,是自诉案件中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向自诉人提起的。不是在自诉前,也不是在自诉案件审结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诉制度 原诉 自诉案件 诉讼过程 自诉人 原审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 被告人 二审诉讼 提起反诉
下载PDF
Fundamental Social Rights and Existenzminimum
7
作者 Claudia Toled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1期20-27,共8页
While fundamental individual rights are unquestionably taken as subjective rights, the same does not happen with fundamental social rights. If they are subjective rights, they are justiciable. The main argument in fav... While fundamental individual rights are unquestionably taken as subjective rights, the same does not happen with fundamental social rights. If they are subjective rights, they are justiciable. The main argument in favor of this understanding is based on liberty. The main argument against is the so called formal argument. In relation to the pro argument, liberty can be either juridical or factual. Juridical liberty has no value without factual liberty, because the right to liberty is only put into practice if one has the factual preconditions for its exercise. The argument against is that their justiciability displaces the competence of the elaboration of public politics from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to Judiciary Power, what violates the principles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democracy. Nevertheless they are subjective rights indeed, but special ones: they are primafacie subjective rights. There is only one subjective right that is a priori considered definitive: the right to Existenzminimum) Its content is not settled, but it is quite unequivocal that the rights to simple housing, fundamental education and minimum level of medical assistance are part of it. Existenzminimum is then related to the minimum necessary for factual liberty. Against the justiciability of fundamental social rights, there are also arguments related to juridification of politics,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and the possible reserve clause. The counter-arguments refer to original and exceptional competence, necessary objective proof of state's economical incapability, prohibition of State's will, principles of legality and of non-obviation o f Judiciary jurisdiction, Existenzminimun guarant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jective rights justiciability DIGNITY LIBERTY formal principles COMPETENCE
下载PDF
对反诉目的之质疑
8
作者 金信年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39-40,共2页
反诉的目的在于抵销、吞并或使原诉失去作用的提法似乎已成为目前民诉法学理论的定论。笔者认为反诉的目的与反诉的作用(或称功能)不同,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析。一、目的是手段的对象,是行使者的主观愿望。如果原诉被告运用反诉这... 反诉的目的在于抵销、吞并或使原诉失去作用的提法似乎已成为目前民诉法学理论的定论。笔者认为反诉的目的与反诉的作用(或称功能)不同,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析。一、目的是手段的对象,是行使者的主观愿望。如果原诉被告运用反诉这一法律手段,所要达到的愿望是抵销、吞并或使原诉失去作用的话,其结果,凡是提起反诉者势必首先得承认原诉请求的存在,否则就无法抵销、吞并原诉请求或使原诉失去作用,这无疑增加了反诉的附加条件。例如:原诉原告要求被告交付房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诉 被告 提起反诉 法律手段 原告 探析 诉讼权利 特定性 独立性 民诉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与反驳
9
作者 梁小明 《法学》 1982年第9期37-37,共1页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与反驳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反诉就是在已经发生的诉讼中,被告为了抵销、吞并原诉,或为保护其民事权益,而以原来诉讼的原告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和原来诉讼有联系的独立请求.反驳则是被告为维护自己的合...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与反驳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反诉就是在已经发生的诉讼中,被告为了抵销、吞并原诉,或为保护其民事权益,而以原来诉讼的原告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和原来诉讼有联系的独立请求.反驳则是被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提出各种理由来反对原告的主张,并使原告败诉的一种诉讼手段.如房屋纠纷中,出租人请求承担人给付一年欠租,而承租人提出所以一年未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请求 合法权益 民事权益 原告 房屋纠纷 被告 人民法院 原诉 承担人
原文传递
诉讼第三人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易新 《法律适用》 1988年第5期5-7,共3页
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仅是指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还包括诉讼中的第三人。所谓第三人,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虽然原来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由于与原诉的诉讼标的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 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仅是指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还包括诉讼中的第三人。所谓第三人,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虽然原来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由于与原诉的诉讼标的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而主动参加到或者被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业已开始的诉讼中去的人。在民事诉讼中,建立第三人诉讼制度的意义在于: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 独立诉讼请求权第三人 双方当事人 诉讼第三人 民事诉讼法 进行诉讼 诉讼标的 原诉 原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