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海区真鲷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艺磊 张子平 +3 位作者 王志勇 王玮玮 林利民 洪惠馨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厦门海区真鲷的肌肉、眼睛、心脏、胃、肝脏、肠、脾、肾、精巢、鳃等10种组织或器官进行了10种同工酶(LDH、MDH、IDH、GDH、ADH、EST、POX、ALP、ACP、α AMY)的电泳研究,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表达及酶谱表...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厦门海区真鲷的肌肉、眼睛、心脏、胃、肝脏、肠、脾、肾、精巢、鳃等10种组织或器官进行了10种同工酶(LDH、MDH、IDH、GDH、ADH、EST、POX、ALP、ACP、α AMY)的电泳研究,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表达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LDH、MDH、IDH、GDH、ADH、EST和POX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或器官特异性,ALP酶具有活性,但图谱表现不明显,α AMY、ACP未检测到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区 真鲷 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酶活性 酶谱 生物化学 海水鱼类
下载PDF
厦门海区浮游桡足类卵形态与孵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少菁 陈峰 王桂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38-543,共6页
在厦门海区,调查了19种常见的自由产卵的浮游桡足类卵型及其孵化率。发现卵有二种基本型:卵表光滑和具附属刺或鞘结构。卵的形态随种类而异,即使同种也常不同。卵径大小(D)似与产卵雌体大小呈正相关;而与海区水温(t)呈负相关,并可拟合为... 在厦门海区,调查了19种常见的自由产卵的浮游桡足类卵型及其孵化率。发现卵有二种基本型:卵表光滑和具附属刺或鞘结构。卵的形态随种类而异,即使同种也常不同。卵径大小(D)似与产卵雌体大小呈正相关;而与海区水温(t)呈负相关,并可拟合为D=a·t^b。卵孵化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和卵型的相关与否则依种的不同而异,这可能与种群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桡足类 卵型 孵化率 厦门海区
下载PDF
厦门海区潮间带的游动放线菌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耀坚 郑忠辉 +2 位作者 陈晋安 胡志钰 苏文金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4,共5页
比较了不同方法对厦门海区潮间带游动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和分析游动放线菌在不同材料中的种群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在孢囊脱水-复水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重铬酸钾-放每菌酮-热处理-延长样品风干时间的联合方法,对样品污染细菌和霉菌有... 比较了不同方法对厦门海区潮间带游动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和分析游动放线菌在不同材料中的种群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在孢囊脱水-复水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重铬酸钾-放每菌酮-热处理-延长样品风干时间的联合方法,对样品污染细菌和霉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海洋漂浮植物材料是游动放线菌的良好分离来源、数量超过10^2CFU/g干重;海洋潮间带植物材料的游动放线菌种属多样,但以链孢囊菌属为主,80%的分离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游动放线菌 抗菌活性 潮间带 厦门海区
下载PDF
厦门港海区两种常见纺缍水蚤(Acartia)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桂忠 李少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8-83,共6页
研究了厦门港自然海区和实验室多世代培养的刺尾纺缍水蚤和太平洋纺缍水蚤的形态、季节分布以及温度对形态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过去作为这两个种的订种主要依据之一——第五胸肢上的形态没有种间差异;订种的另一依据——第一触角上... 研究了厦门港自然海区和实验室多世代培养的刺尾纺缍水蚤和太平洋纺缍水蚤的形态、季节分布以及温度对形态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过去作为这两个种的订种主要依据之一——第五胸肢上的形态没有种间差异;订种的另一依据——第一触角上的差异,也仅表现在雌性第五期桡足幼体和成体上,而且有很多中间过渡形态;同一形态的亲代其子代成体也有多种形态。文中就导致这两种纺缍水蚤形态变异的可能原因以及不同形态间的生理差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锤水蚤 形态特征 厦门海区
下载PDF
厦门海域浮游植物夏季赤潮期间分布变异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清良 林更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476,共12页
根据2000年6月至7月夏季藻华期在11个监测站10个航次获取的表层浮游植物和现场测定的理化参数数据,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揭示浮游植物聚群在污染胁迫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时空变异显著,各... 根据2000年6月至7月夏季藻华期在11个监测站10个航次获取的表层浮游植物和现场测定的理化参数数据,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揭示浮游植物聚群在污染胁迫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时空变异显著,各站多样性指数值(H′)变动在0.45—4.23之间;(2)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序(MDS)结果显示,浮游植物聚群可分为3个与浮游植物阶段性演替以及各水域间不同的理化特征相关联的群落。群落Ⅰ系2000年6月赤潮暴发时主要出现于西海域的低盐港湾群落,由微型(nano一)浮游植物组成,包括硅藻门的角毛藻、骨条藻等属种类以及金藻门的单鞭金藻属种类等,如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等和一种单鞭金藻(Chromulina sp.)(未鉴定到种,藻径3~5μm),它们是赤潮原因种。群落Ⅱ和群落Ⅲ都以小型(micro-)浮游植物占优势。群落Ⅱ为赤潮前后广泛出现于调查区各水域的亚热带近岸广布群落,代表种有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群落Ⅲ主要分布于本海区东一东北部,由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近海广布性种类组成,包括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地中海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editerraneu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优美施罗藻(Schroederella delicatula)和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riata)等;(3)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结果显示,当微藻赤潮出现时,数值丰度的K-优势曲线位于生物量K-优势曲线上方,而无赤潮时2条曲线大体上重叠。其模式可指示厦门海区西部海域污染严重以及东-东北部中度污染的状况;(4)根据各航次全部调查数据所作的PCA分析得到的前3个最主要成分,包括浮游植物丰度和溶解氧,铵氮和磷酸盐,盐度和温度等,大约解析本调查总差异的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分布变异 赤潮 多元分析 厦门海区
下载PDF
色谱-质谱联机测定厦门港和员当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和多环芳香烃的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欧寿铭 郑建华 +1 位作者 郑金树 BruceJ.Richardson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3年第3期1785-1791,共7页
2002年4月厦门港沿岸设九个站,员当湖设两个站采集表层积物,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层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带SIM数据采集系统对样品的石油烃类(M/Z=55),多环芳香烃类(15个典型的多环芳香烃,9个甲基化多环芳香烃作外标)进行分析,结... 2002年4月厦门港沿岸设九个站,员当湖设两个站采集表层积物,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层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带SIM数据采集系统对样品的石油烃类(M/Z=55),多环芳香烃类(15个典型的多环芳香烃,9个甲基化多环芳香烃作外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员当湖石油烃和多环芳香浓度分别高达1397微克/克(干)和1376.5纳克/克(干)。厦门港沉积物石油烃和多环芳香浓度范围为:石油烃133.3~943.3微克/克(干)多环芳香烃97.6~308.5纳克/克(干)。厦门港船只活动,厦门港四周工业废水、车辆燃油滴漏是石油烃污染的主要来源。厦门工业用煤、用油、生活用煤及船只、车辆燃料泄漏是沉积物多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其工业排废、生活废水排放,市区雨水冲刷和大气灰尘沉降是多环芳香烃进入海湾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多环芳香烃 厦门海区 海洋污染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