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厨川白村“新浪漫主义”倡导与创造社 |
刘静
|
《中外文论》
|
2015 |
0 |
|
2
|
莎菲的恋爱至上主义:论丁玲的早期小说与厨川白村的恋爱论 |
张历君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3
|
厨川白村:郭沫若吸收唯美主义的重要中介 |
夏敏
|
《郭沫若学刊》
|
2009 |
0 |
|
4
|
创造社与“新浪漫主义” |
刘静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 |
王向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6
|
胡风和厨川白村 |
王向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7
|
在认识中阐释生命本体——鲁迅与厨川白村文艺观比较 |
周涛
|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厨川白村与田汉的早期创作 |
小谷一郎
刘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9
|
《苦闷的象征》与弗洛伊德学说的传人——厨川白村研究之一 |
梁敏儿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0
|
《野草》与厨川白村 |
王吉鹏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1
|
魯迅与廚川白村的文艺論著 |
黎宗科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2
|
现代主义与《野草》创作中的艺术接受心理 |
文学武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3
|
“象征印象主义”就是表现主义 |
朱寿桐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1
|
|
14
|
把握“准”、“新”、“度”——谈政治讽刺漫画的创作 |
王绍卿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鲁迅不是象征主义者 |
钦文
|
《文艺研究》
|
1982 |
0 |
|
16
|
“五四”以后鲁迅的唯物主义文艺思想 |
林志浩
|
《河北学刊》
|
1986 |
0 |
|
17
|
“拿来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初探——从《摩罗诗力说》到两个《艺术论》译本 |
黎本初
|
《天府新论》
|
1987 |
0 |
|
18
|
谢六逸对“表象主义”的阐释与翻译 |
宋波
|
《晋中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9
|
《新营销》是你想要的平台吗? |
孙全胜
|
《新营销》
|
2013 |
0 |
|
20
|
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的合流与厨川白村 |
赵宪章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198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