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的自我叙事
1
作者 吴凌昊 《当代美术家》 2020年第6期72-75,共4页
在吴凌昊的创作中,他一直避免沉溺到宏大且浮夸自我感动式的抒情表达中。从一开始以不同的材料对无意义图像的探究,到通过有预想的微调,将很多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表情包等图像的快速传播性结合到画面上,表达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从微... 在吴凌昊的创作中,他一直避免沉溺到宏大且浮夸自我感动式的抒情表达中。从一开始以不同的材料对无意义图像的探究,到通过有预想的微调,将很多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表情包等图像的快速传播性结合到画面上,表达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从微小的事件进入画面,并在画面中慢慢开始尝试自我叙事,通过简单且克制的图像表达出一种生活中“废话”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碎片化 去主体性 自我叙事
下载PDF
浅析《庄子》中人性与神性的辩证关系
2
作者 邓芗子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5期26-27,36,共3页
先秦说理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庄子》在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维度,它既代表了庄子本人的处世哲学,同时也是其所向往的一种精神境界。本文从《庄子》的文本内容出发,阐述人性以及庄子心中理想的人性状态... 先秦说理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庄子》在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维度,它既代表了庄子本人的处世哲学,同时也是其所向往的一种精神境界。本文从《庄子》的文本内容出发,阐述人性以及庄子心中理想的人性状态,再者分析文中得道之人所具有的神性特征,最后论证《庄子》中人性与神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对庄子于人性的研究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人性 神性 天人合一 去主体性 辩证关系
下载PDF
“浑沌”三性--庄子“浑沌”说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康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100,160,共8页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浑沌"大概是远古时期即已产生的一个神话生物,但庄子在《应帝王》中通过一系列描述使其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语素。庄子将"浑沌"配置天地中央,隐喻了"浑沌即吾"、"...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浑沌"大概是远古时期即已产生的一个神话生物,但庄子在《应帝王》中通过一系列描述使其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语素。庄子将"浑沌"配置天地中央,隐喻了"浑沌即吾"、"我即天地",这实际上是庄子在深刻地洞察了人之主体自我充分凸显的种种不良后果之后所开出的一帖方剂。庄子认为,只有通过对于人之内涵(知)与外形的消融,以弱化主体个性的自我自大,社会与自然才能够因此而得到稍许休息和安顿。庄子以"中央"定位"浑沌",还说明了"浑沌"与作为五行之"中央"的"土"的相似性,隐喻着"浑沌"像万物生于斯而又归寂于斯的"土"一样,毕罗万物,尽然事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庄子寓言中的"儵"与"忽"相系联,"浑沌"又是飘忽绵延、变幻不定的"风云"之象征,隐喻着"道"的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性,而这其实正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情境。庄子的"浑沌"中所隐喻的上述内涵其实又是三位一体的,它揭示了人们在其存在情境中所应有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沌 去主体性 包容性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