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效畏磊之风”的背后——明代《勒邑侯赵公去思德政碑》探评
1
作者 马重阳 《文物世界》 2002年第5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效畏磊之风” 明代 《勒邑侯赵公去思德政碑 《赵公德政 历史研究
下载PDF
清乾隆末年扑毁去思德政碑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剑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3,85,共13页
地方绅民为离任的地方官员筹资兴建去思碑、德政碑,是唐宋就有的一种现象,由于其常常存在着沽名钓誉、名实不副的弊端而一直被禁止。清承前制,亦明令禁止官员立碑,但皇帝特别是康熙帝对官员立碑之事并非一味反对,故禁律效力不彰,形同虚... 地方绅民为离任的地方官员筹资兴建去思碑、德政碑,是唐宋就有的一种现象,由于其常常存在着沽名钓誉、名实不副的弊端而一直被禁止。清承前制,亦明令禁止官员立碑,但皇帝特别是康熙帝对官员立碑之事并非一味反对,故禁律效力不彰,形同虚设。乾隆朝,吏治废弛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敝风陋习引起了乾隆帝的警觉,为整顿吏治,乾隆帝对官场相沿成风的陋习进行了全国性的清理和查禁,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乾隆末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扑毁"去思德政碑"行动。在乾隆帝的督促下,各地督抚用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专项行动,此后十年则是循例奏闻。此次行动各地共扑毁此类碑匾一万五千余块,表面上看成绩显著,维护了皇权专制,但并没有真正扭转清朝日益腐败的吏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思德政碑 乾隆朝吏治 官场陋习 皇权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