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州县官形象塑造——基于山西“生祠”“去思碑”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淼 《运城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1-35,共5页
山西地方志中存留很多生祠记、去思碑记,它们记录了州县官员治理地方的功绩。这些生祠记、去思碑记中,州县官员被塑造成极为相似的形象。他们心忧百姓、勤于政事,是中国古代传统官员的典范。明代中后期,士大夫撰写大量的碑记与祠记,塑... 山西地方志中存留很多生祠记、去思碑记,它们记录了州县官员治理地方的功绩。这些生祠记、去思碑记中,州县官员被塑造成极为相似的形象。他们心忧百姓、勤于政事,是中国古代传统官员的典范。明代中后期,士大夫撰写大量的碑记与祠记,塑造州县官正面形象,以期激发各级官员良知,改善官场风气。百姓渴望州县官用心治理地方,建立大量生祠、去思碑,亦是保护自身利益的无奈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祠 去思碑 州县官 形象塑造
下载PDF
洪朝选《汀郡贰守少川去思碑》的历史意义
2
作者 刘涛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围绕明代闽南名人洪朝选《汀郡贰守少川去思碑》一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建史实。从中发现洪朝选在隆庆初年应汀州府连城县黄卷来邀请,为汀州府同知贺幼殊撰写去思碑,促进闽南人与客家人交流。贺幼殊是地方名宦,深得民心... 围绕明代闽南名人洪朝选《汀郡贰守少川去思碑》一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建史实。从中发现洪朝选在隆庆初年应汀州府连城县黄卷来邀请,为汀州府同知贺幼殊撰写去思碑,促进闽南人与客家人交流。贺幼殊是地方名宦,深得民心,却未获闽西方志立传,此碑也未被闽西新旧方志收录。究其原因,与闽南人与客家人的族群互动有关。从而对新时期族群关系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地方风土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朝选 贺幼殊 去思碑 名宦 族群互动 地方志
下载PDF
金代地方官员形象与政绩的书写——以德政、遗爱、去思碑所载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姜锦湖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22,共5页
德政碑、遗爱碑、去思碑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几种石刻碑志。三种碑刻在内容上较为相似,主要是赞颂地方官员任职时期的德政、美政。目前可考的金代德政碑、遗爱碑、去思碑共有18块,其中有9块刻于金世宗和金章宗治世时期。18位传主中,14... 德政碑、遗爱碑、去思碑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几种石刻碑志。三种碑刻在内容上较为相似,主要是赞颂地方官员任职时期的德政、美政。目前可考的金代德政碑、遗爱碑、去思碑共有18块,其中有9块刻于金世宗和金章宗治世时期。18位传主中,14人为县一级官员,3人为州级官员,1人为府级官员。他们多数为进士出身。在碑刻中,地方官员的政务能力和“父母官”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描绘。此外,碑刻所记载的官员政绩,有一部分与中央政府制定的“考课”制度内容有所出入。这反映出民间和官方对于地方官员的德政评价标准存在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底层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政 遗爱 去思碑 金代 地方官员 政绩
下载PDF
元代去思碑对县级官吏的形象塑造
4
作者 高宝钰 《西部蒙古论坛》 2023年第3期65-71,M0004,共8页
去思碑的主要记颂者为县级官吏,其内容多是对县级官员执政一方的政绩歌颂。利用去思碑文可以了解元代县级官吏的职司。元代去思碑在塑造县级官吏的同时也是立碑各方情感沟通的过程。塑造循吏形象是去思碑在元代地方社会的价值体现,也是... 去思碑的主要记颂者为县级官吏,其内容多是对县级官员执政一方的政绩歌颂。利用去思碑文可以了解元代县级官吏的职司。元代去思碑在塑造县级官吏的同时也是立碑各方情感沟通的过程。塑造循吏形象是去思碑在元代地方社会的价值体现,也是游牧文明在农耕文明世界的一种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去思碑 县级官吏 循吏形象
原文传递
《太中大夫京畿都漕运使王公去思碑》考释
5
作者 黄茜茜 《艺术博物馆》 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
元代《太中大夫京畿都漕运使王公去思碑》立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位于北京孔庙大成门西侧由北向南第二排最东边。碑文主要记载元代王德常出任京畿都漕运使期间的政绩,碑文内容多涉及元朝末期京畿都地区漕运、仓储情况。碑文书法也... 元代《太中大夫京畿都漕运使王公去思碑》立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位于北京孔庙大成门西侧由北向南第二排最东边。碑文主要记载元代王德常出任京畿都漕运使期间的政绩,碑文内容多涉及元朝末期京畿都地区漕运、仓储情况。碑文书法也可作为研究元代碑志书法风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德常 去思碑 元代漕仓管理
原文传递
“效畏磊之风”的背后——明代《勒邑侯赵公去思德政碑》探评
6
作者 马重阳 《文物世界》 2002年第5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效畏磊之风” 明代 《勒邑侯赵公去思德政 《赵公德政 历史研究
下载PDF
白龙珍珠城古碑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兰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60-162,共3页
明洪武初年 ,在白龙 (今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公所 )筑城 ,设官镇守珠池。南门外尚存《宁海寺记碑》、《黄爷去思碑》和《李爷德政碑》。白龙城是广西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 ,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兴建珍珠碑亭一座 ,将这三块石碑... 明洪武初年 ,在白龙 (今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公所 )筑城 ,设官镇守珠池。南门外尚存《宁海寺记碑》、《黄爷去思碑》和《李爷德政碑》。白龙城是广西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 ,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兴建珍珠碑亭一座 ,将这三块石碑保存下来。 1998年 ,北海市文物管理所组织力量对白龙城遗址和保存的石碑进行考察。因年代久远 ,风雨侵蚀 ,碑文多已漶漫难辨。经辨认 ,初步整理出石碑上残留的文字 ,并对这些文字作出注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珍珠城 《宁海寺记 《黄爷去思碑 《李爷德政 考证 遗址
下载PDF
清乾隆末年扑毁去思德政碑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剑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3,85,共13页
地方绅民为离任的地方官员筹资兴建去思碑、德政碑,是唐宋就有的一种现象,由于其常常存在着沽名钓誉、名实不副的弊端而一直被禁止。清承前制,亦明令禁止官员立碑,但皇帝特别是康熙帝对官员立碑之事并非一味反对,故禁律效力不彰,形同虚... 地方绅民为离任的地方官员筹资兴建去思碑、德政碑,是唐宋就有的一种现象,由于其常常存在着沽名钓誉、名实不副的弊端而一直被禁止。清承前制,亦明令禁止官员立碑,但皇帝特别是康熙帝对官员立碑之事并非一味反对,故禁律效力不彰,形同虚设。乾隆朝,吏治废弛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敝风陋习引起了乾隆帝的警觉,为整顿吏治,乾隆帝对官场相沿成风的陋习进行了全国性的清理和查禁,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乾隆末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扑毁"去思德政碑"行动。在乾隆帝的督促下,各地督抚用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专项行动,此后十年则是循例奏闻。此次行动各地共扑毁此类碑匾一万五千余块,表面上看成绩显著,维护了皇权专制,但并没有真正扭转清朝日益腐败的吏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思德政 乾隆朝吏治 官场陋习 皇权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