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氢紫堇碱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付彦君 尤春来 +1 位作者 张效禹 王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6-329,共4页
去氢紫堇碱 (DHC) 12 .5~ 2 0 0 μmol·L- 1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由去甲肾上腺素 (NE) ,KCl,CaCl2诱发的收缩反应均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 ,pD′2 分别为 5 .12 ,3.83和 3.4 9,且DHC的该松弛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无关 .DHC对NE诱发的... 去氢紫堇碱 (DHC) 12 .5~ 2 0 0 μmol·L- 1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由去甲肾上腺素 (NE) ,KCl,CaCl2诱发的收缩反应均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 ,pD′2 分别为 5 .12 ,3.83和 3.4 9,且DHC的该松弛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无关 .DHC对NE诱发的血管平滑肌两种成分的收缩均呈显著抑制作用 ,与经典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相似 .结果提示DHC对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与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均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药 去氢紫堇碱 维拉帕米 主动脉平滑肌 血管舒张
下载PDF
延胡索中去氢紫堇碱对照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杰 白雪 +3 位作者 肖海涛 刘昌福 朱洁 郝小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延胡索中去氢紫堇碱对照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去氢紫堇碱,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检测纯度,波谱法鉴定其结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研究中药延胡索中去氢紫堇碱对照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去氢紫堇碱,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检测纯度,波谱法鉴定其结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制备的化合物鉴定为去氢紫堇碱,纯度为98.7%;含量测定在0.0763~0.4576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4.44%,RSD为2.36%(H=6)。结论该制备方法效率高,所得化合物纯度高,可用于大量制备。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去氢紫堇碱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炮制延胡索对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光宁 李勇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8A期1-2,共2页
目的考察炮制延胡索对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用HPLC测定生品、酒炙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分别在26.35~316.2μg/mL(r=0.999 9)和10.32~123.84μg/mL(r=0.999 9)范围内具有良好... 目的考察炮制延胡索对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用HPLC测定生品、酒炙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分别在26.35~316.2μg/mL(r=0.999 9)和10.32~123.84μg/mL(r=0.999 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延胡索乙素在醋炙品中的含量最高,去氢紫堇碱则在生品中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炮制 延胡索乙素 去氢紫堇碱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的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肖艳华 帅维 +2 位作者 曹辉 高婷 潘志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26-30,共5页
为了寻找荩草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先用柱层析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从中得到一个白色粉末,利用颜色反应、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氢(1)与碳(13)核磁共振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135,杂核多键相关和杂核单键相关... 为了寻找荩草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先用柱层析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从中得到一个白色粉末,利用颜色反应、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氢(1)与碳(13)核磁共振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135,杂核多键相关和杂核单键相关确定了该目标化合物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去氢紫堇碱;该化合物为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通过二维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荩草 去氢紫堇碱 质谱 核磁共振
下载PDF
镇心痛口服液中去氢紫堇碱及三七总皂甙的含量测定
5
作者 郑晓珂 冯卫生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镇心痛是著名老中医袁子震教授经几十年临床实践筛选出的用于治疗缺血性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病的处方之一,临床有效率达98%,显效率为68%。该方由三七、元胡、党参等组成。在原汤液的基础上经改制成口服液。配合药理实验,对其... 镇心痛是著名老中医袁子震教授经几十年临床实践筛选出的用于治疗缺血性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病的处方之一,临床有效率达98%,显效率为68%。该方由三七、元胡、党参等组成。在原汤液的基础上经改制成口服液。配合药理实验,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同时为确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心痛口服液 三七总皂甙 去氢紫堇碱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兔血小板cAMP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郭继东 张国志 +2 位作者 何向明 段惠林 蔡丽娥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X期312-313,共2页
目的 研究去氢紫堇碱(DHC)对兔血小板cAMP质量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DHC对体外血小板cAMP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HC显著增加兔血小板中cAMP的质量浓度。结论 DHC... 目的 研究去氢紫堇碱(DHC)对兔血小板cAMP质量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DHC对体外血小板cAMP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HC显著增加兔血小板中cAMP的质量浓度。结论 DHC可能通过增加血小板中cAMP的质量浓度而且抑制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CAMP 血小板聚集 质量浓度 聚集抑制机制 延胡索块茎 季胺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兔血小板TXB_2及主动脉6-keto-PGF1PGF_1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军 王义明 柴瑞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71-475,共5页
去氢柴堇碱(dehydrocorydaline,DHC)是从罂栗科植物延胡索块茎中提取的一种季胺类生物碱(其结构式如下)。实验证实延胡索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为DHC。DHC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也有报道。近年的实验证明DHC有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 去氢柴堇碱(dehydrocorydaline,DHC)是从罂栗科植物延胡索块茎中提取的一种季胺类生物碱(其结构式如下)。实验证实延胡索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为DHC。DHC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也有报道。近年的实验证明DHC有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的作用并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血栓素B2 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慢性炎性痛小鼠痛行为学及脊髓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殷智宇 阮文晴 +2 位作者 孙龙 魏盼 宋建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期4-7,11,共5页
目的观察去氢紫堇碱(DHC)对慢性炎性痛小鼠的痛觉过敏和脊髓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Sham组、完全弗氏佐剂(CFA)组和CFA+DHC组,每组各10只。Sham组小鼠右后足跖中部皮下注射25μL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去氢紫堇碱(DHC)对慢性炎性痛小鼠的痛觉过敏和脊髓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Sham组、完全弗氏佐剂(CFA)组和CFA+DHC组,每组各10只。Sham组小鼠右后足跖中部皮下注射25μL生理盐水,CFA组和CFA+DHC组小鼠右后足跖中部皮下注射25μL CFA建立模型,建模后1~7 d每天CFA+DHC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DHC,CFA组小鼠腹腔注射溶媒,给药后30 min测定小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第7天取脊髓腰膨大,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蛋白表达。结果整体分析显示,PWMT、PWL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Sham组PWMT、PWL造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CFA组、CFA+DHC组PWMT较造模前降低,PWL较造模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造模前,三组PWMT、PWL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7 d,与CFA组比较,CFA+DHC组PWMT升高,PWL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FA组比较,CFA+DHC组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C可有效缓解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小鼠的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炎性痛 痛觉过敏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离体大鼠实验性心肌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红 樊建设 刘家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4-26,共3页
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能显著降低离体大鼠灌流心脏缺氧再灌注所引起的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延长窦性节律时间,同时心率减慢,冠脉扩张,流量增加,并明显减少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其作... 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能显著降低离体大鼠灌流心脏缺氧再灌注所引起的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延长窦性节律时间,同时心率减慢,冠脉扩张,流量增加,并明显减少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其作用与维拉帕米(verapamil)相似。提示去氢紫堇碱能保护缺氧心肌,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保护缺氧再灌注心肌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脂质过氧化物 钙通道阻滞剂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照品的制备和鉴定
10
作者 娄秀华 李静 《辽宁医药》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将延胡索粉碎,用乙醇提取,乙醚、氯仿萃取,再经氧化铝柱层析等步骤分离出去氢紫堇碱。制成品经质谱、核磁共振(^1H-NMR、^13C-NMR、HMQC、HM-BC)及红外、紫外光谱鉴定。对质谱、核磁共振谱图各峰归属进行了指认。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制备方法 鉴定方法 核磁共振 质谱 延胡索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兔血小板第四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东江 《黑龙江医药》 CAS 1993年第3期14-14,共1页
本实验应用Harada和Zucker法观察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DHC)体外给药对免血小板第四因子(peatelet factor four,PF<sub>4</sub>)释放的影响,探讨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实践证明,各种浓度的DHC显著抑制PF<... 本实验应用Harada和Zucker法观察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DHC)体外给药对免血小板第四因子(peatelet factor four,PF<sub>4</sub>)释放的影响,探讨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实践证明,各种浓度的DHC显著抑制PF<sub>4</sub>的释放,从而表明其具有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去氢紫堇碱又称脱氢延胡索碱(Dehydrocorydaline简称DHC)系从延胡索(Corydalis lurt s chaninovii f yanhusuo Y.H chovu et C.CHsμ)块茎中提得的一种生物碱,对此,近代学者们在药理、化学、临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证明具有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兔血 延胡索 四因子 外给药 yanhusuo 药理实验研究 近代学者 CORYDALIS 血小板释放
下载PDF
去氢紫堇碱对小鼠完全弗氏佐剂导致的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智宇 楚帅帅 +3 位作者 孙青 李璐 顾小萍 马正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去氢紫堇碱(DHC)对小鼠完全弗氏佐剂(CFA)导致的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ICR小鼠分为4组(CFA实验中,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自发活动及脏器系数测定实验中,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小鼠右... 目的观察去氢紫堇碱(DHC)对小鼠完全弗氏佐剂(CFA)导致的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ICR小鼠分为4组(CFA实验中,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自发活动及脏器系数测定实验中,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小鼠右后足底皮下注射CFA建立疼痛模型,模型建立第3天实验组腹腔注射10mg/kg DHC,对照组腹腔注射溶媒(10%DMSO),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0.5h,1h,2h,3h小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测定DHC对小鼠自发活动和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基础PWM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7±1.34)g vs(10.28±0.35)g,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在给药后0.5h,1h,2h,3h的PWM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h:(8.18±0.87)g vs(4.85±0.65)g;1h:(7.85±0.59)g vs(4.84±0.54)g;2h:(7.36±0.49)g vs(4.90±0.59)g;3h:(6.66±0.45)g vs(5.00±0.36)g;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2min内穿越格子数及前肢抬起站立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肝、肾、脾、心、肺和大脑脏器系数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C可以有效缓解小鼠CFA导致的机械性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紫堇碱 完全弗氏佐剂 机械性痛觉过敏
原文传递
灰绿黄堇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俊玉 张继 +2 位作者 刘阿萍 陈明忠 牛天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研究灰绿黄堇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灰绿黄堇根中分离得到3种生物碱,分别鉴定为紫堇碱dorydaline(Ⅰ),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Ⅱ),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 目的:研究灰绿黄堇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灰绿黄堇根中分离得到3种生物碱,分别鉴定为紫堇碱dorydaline(Ⅰ),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Ⅱ),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Ⅲ)。结论:紫堇碱和去氢紫堇碱两种生物碱均为首次在灰绿黄堇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黄堇 生物 紫堇 去氢紫堇碱 血根
下载PDF
延胡索生物碱的高速逆流分离制备和纯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婷 胡凤英 潘桂湘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03-2404,共2页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延胡索中的4个主要生物碱。方法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氯仿-甲醇-0.1mol/L盐酸(4∶3∶2,V/V/V)或(4∶3∶4,V/V/V)的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延胡索的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4个...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延胡索中的4个主要生物碱。方法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氯仿-甲醇-0.1mol/L盐酸(4∶3∶2,V/V/V)或(4∶3∶4,V/V/V)的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延胡索的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4个生物碱,分别为非洲防己碱、黄连碱、巴马汀、去氢紫堇碱,纯度依次为91%、94%、92%、97%。结论建立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可用于延胡索中主要生物碱的制备,该方法快速、简便,产物得率和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延胡索 非洲防己 黄连 巴马汀 去氢紫堇碱
下载PDF
岩黄连中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杨 陆兔林 +2 位作者 季德 周渊 毛春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对中草药岩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岩黄连总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岩黄连总碱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生物碱,分别是去氢碎叶紫堇碱(1)、脱氢... 目的对中草药岩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岩黄连总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岩黄连总碱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生物碱,分别是去氢碎叶紫堇碱(1)、脱氢甲卡维丁(2)、药根碱(3)、脱氢卡维丁(4)、盐酸巴马汀(5)和盐酸小檗碱(6)。结论药根碱为首次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 去氢碎叶紫堇 甲卡维丁 药根 卡维丁 盐酸巴马汀 盐酸小檗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柳 窦志英 +1 位作者 王萍 田永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鲜延胡索、水煮延胡索和市售的延胡索药材分别经醋煮、醋炙和酒炙后,分别采用水超声法和甲醇热回流法进行提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gi...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鲜延胡索、水煮延胡索和市售的延胡索药材分别经醋煮、醋炙和酒炙后,分别采用水超声法和甲醇热回流法进行提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5.3)为28∶72,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延胡索经炮制后水提液中生物碱含量均有所提高,醇提液中生物碱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延胡索鲜品直接经醋炙、醋煮、酒炙处理后,去氢紫堇碱含量较高,延胡索在产地水煮后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延胡索中3种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根据临床需要,延胡索炮制工艺可采用鲜品水煮后再炮制或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两种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原阿片 去氢紫堇碱 延胡索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炮制
下载PDF
延胡索产地醋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永亮 窦志英 +2 位作者 曹柳 王萍 李迎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优选出延胡索最佳产地醋煮工艺。方法首先对温度、用醋量和拌润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实验,以用醋量、拌润时间和粒度作为正交设计因素,再采用HPLC法测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和去氢紫堇碱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优选出延胡索最佳产地醋煮工艺。方法首先对温度、用醋量和拌润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实验,以用醋量、拌润时间和粒度作为正交设计因素,再采用HPLC法测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和去氢紫堇碱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最后获得延胡索最佳产地醋煮工艺。结果延胡索最佳产地醋煮工艺即选小个子药材加40%的醋和适量水拌润4h后煮至醋液吸尽;大个药材应适当破碎后再炮制。结论优选出的延胡索最佳产地醋煮工艺简单易操作,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加工 醋煮工艺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原阿片 去氢紫堇碱
下载PDF
延胡索及其破壁品、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柳 窦志英 +2 位作者 王萍 孙巍 田永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比较生品、破壁延胡索及其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破壁技术对延胡索进行破壁处理并炮制,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6.0)(30∶70),流速1 mL.min... 目的:比较生品、破壁延胡索及其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破壁技术对延胡索进行破壁处理并炮制,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6.0)(30∶70),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测定破壁及炮制前后的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的含量。结果:破壁延胡索与生品相比,去氢紫堇碱和乙素含量都有所增高,破壁醋炙品中两者含量最高。结论:延胡索破壁后有利于生物碱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去氢紫堇碱 HPLC
下载PDF
延胡索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萍 窦志英 +3 位作者 孙巍 曹柳 周悦正 万琴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优选延胡索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规范延胡索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破碎度、辅料用量、拌润时间、炒制温度(或加水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延胡索的最佳... [目的]优选延胡索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规范延胡索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破碎度、辅料用量、拌润时间、炒制温度(或加水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延胡索的最佳醋炙工艺为破碎粒度0.4~0.5 cm,加醋40%,拌润2h,炒温150℃;最佳酒炙工艺为破碎粒度0.4~0.5cm,加酒20%,拌润6h,炒温120℃;最佳醋煮工艺为破碎粒度0.2~0.3 cm,加醋20%,拌润4h,加水量80%~120%。[结论]这3种方法简单,稳定,重现性良好,对实现延胡索炮制的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去氢紫堇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炮制工艺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陕西产延胡索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窦志英 曹柳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对陕西产鲜品延胡索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方法的研究。[方法]将鲜品延胡索分别经水煮、醋煮、醋炙和酒炙等炮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和原阿片碱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方... [目的]对陕西产鲜品延胡索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方法的研究。[方法]将鲜品延胡索分别经水煮、醋煮、醋炙和酒炙等炮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和原阿片碱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这3种药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延胡索经醋炙、醋煮、酒炙等炮制后,均能增加水提液、醇提液中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延胡索鲜品直接醋炙、醋煮、酒炙可使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结论]延胡索炮制工艺可采用鲜品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的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去氢紫堇碱 原阿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