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低温保存的猪二尖瓣去细胞处理后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亚彬 黄楠 +3 位作者 刘志勇 陈凡 吴喜 杨丹宁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研究深低温保存的猪二尖瓣经去细胞处理后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方法在含细胞保护剂二甲亚砜的保护液中深低温保存3个月的猪二尖瓣经高渗冲击、胰蛋白酶、核酸酶等交替处理后,行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对血液相容性变... 目的研究深低温保存的猪二尖瓣经去细胞处理后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方法在含细胞保护剂二甲亚砜的保护液中深低温保存3个月的猪二尖瓣经高渗冲击、胰蛋白酶、核酸酶等交替处理后,行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对血液相容性变化进行研究,在小鼠皮下移植2~8周后测定钙含量,并比较其生物力学特征的变化.结果经去细胞处理后瓣膜细胞外基质完整,而细胞成分被去除,小鼠皮下移植后钙含量降低,而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质改变不明显.结论深低温保存的猪二尖瓣叶经去细胞处理后,减少了瓣叶细胞成分,对减少异种二尖瓣移植物失功衰败,提高远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保存 二尖瓣 去细胞处理 生物学特征 血液相容性 人工瓣膜替换物
下载PDF
两种去细胞处理猪皮与微粒皮复合移植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强 柴家科 +1 位作者 杨红明 尹会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 研究自体微粒皮与异种 (猪 )去细胞真皮基质及选择性去细胞异种 (猪 )皮复合移植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 72只SD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复合皮组I、复合皮组II和微粒皮组 ,复合皮组I于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移植异种 (猪 )无细胞真... 目的 研究自体微粒皮与异种 (猪 )去细胞真皮基质及选择性去细胞异种 (猪 )皮复合移植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 72只SD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复合皮组I、复合皮组II和微粒皮组 ,复合皮组I于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移植异种 (猪 )无细胞真皮 +自体微粒皮 +选择性去细胞异种 (猪 )皮 ,复合皮组II移植异种 (猪 )无细胞真皮 +自体微粒皮 +戊二醛异种 (猪 )皮 ,微粒皮组移植自体微粒皮。术后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计算创面收缩率和创面愈合率 ,取活检标本行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 经组织学 ,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 ,选择性去细胞异种 (猪 )皮表皮层连续、完整 ,真皮中三大纤维排列有序且无细胞成分 ,基底膜结构完整 ;复合皮组I上皮化良好 ,胶原纤维排列有序 ,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有完整的基底膜生成。复合皮组I的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复合皮组II及微粒皮组。结论 选择性去细胞异种 (猪 )复合皮 (异种无细胞真皮 +自体微粒皮 +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处理猪皮 微粒皮 复合皮移植 创面愈合 皮肤缺损 动物实验 细胞异种真皮
原文传递
单纯去细胞猪角膜基质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兔角膜溃疡
3
作者 孟浩 惠延年 +3 位作者 林旭初 陆伟 方军 金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去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诱导兔自体角膜细胞再生及修复兔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0只制作成角膜溃疡模型,接受单纯去细胞猪角膜材料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排除发生手术并发症眼(2只),剩余8只术后进行大体观察(裂隙... 目的:探讨单纯去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诱导兔自体角膜细胞再生及修复兔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0只制作成角膜溃疡模型,接受单纯去细胞猪角膜材料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排除发生手术并发症眼(2只),剩余8只术后进行大体观察(裂隙灯检查),观察植片透明度、新生血管、上皮修复情况。分别于3,6,8,16和24wk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取16wk兔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32wk兔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角膜溃疡修复,眼表重建8只。初期角膜上皮反复糜烂,荧光素纳染色有荧光堆积,HE组织学检查提示4wk时上皮细胞复层化。角膜基质细胞沿材料板层生长,排列规律;3~7d角膜缘新生血管发生,位于浅基质层,1~20d达高峰,深入植片或沿缝线环形生长,拆线后逐渐消退,32wk后闭锁仅余3~4支微血管;UBM提示角膜恢复自然曲率,植床与植片尚未修复完善。TEM提示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原纤维,参与材料改建。结论:CACM支持细胞3D生长,促进自体细胞长入,参与角膜修复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角膜 支架材料 去细胞处理
下载PDF
构建高生物相容性干细胞心脏补片的研究
4
作者 李娜 李佳 +6 位作者 辛毅 张晓霞 崔巍 林筝 黄益民 周洁 孔晴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去细胞化处理脐动脉构建生物支架,将小鼠脐带胶样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CS)种植到生物支架上构建心脏补片,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1联合应用胰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小鼠脐带动脉组织构建生物支架;2体外分离并培... 目的:去细胞化处理脐动脉构建生物支架,将小鼠脐带胶样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CS)种植到生物支架上构建心脏补片,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1联合应用胰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小鼠脐带动脉组织构建生物支架;2体外分离并培养小鼠脐带MCS至第三代,种植到生物支架构建心脏补片;3移植到野生型小鼠皮下3天后观察免疫反应;4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与原位心肌的融合和血管新生。结果:脱细胞化处理后的脐带动脉组织在电镜观察下显示为富含多孔隙的纤维支架;荧光染色观察MSC种植到支架上深入生长到支架的内部并黏附生长;去细胞化处理未明显改变脐动脉组织的含水比例[(95.3±1)vs.(94.9±0.6),P>0.05];与对比组比较,去细胞化处理导致组织支架的断裂牵张力显著降低[(0.24±0.0)vs.(0.15±0.06)m Pa,P<0.05]。但是去细胞化处理未明显改变脐动脉组织的断裂变形率[(45±15)vs.(53±10)%,P>0.05];将裸支架和种植了干细胞的组织补片分别种植于C57野生小鼠的皮下,3日后切片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裸支架移植后局部CD+4淋巴细胞为(15±2.4)%,而干细胞补片内仅见少量CD+4的细胞浸润[(1±0.4)%,P<0.05]。将干细胞补片移植到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区1周后,发现补片与原位心肌的融合性良好,补片内部有大量的新生血管生成。结论:成功构建心脏补片;移植到小鼠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并与原位心肌融合性好并有新生血管形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脏补片 脐动脉 去细胞处理 生物相容性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