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与WHO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与验证指导原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宏山 岳广智 +2 位作者 杨立宏 刘欣玉 李玉华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4期367-375,共9页
目的:比较我国现行《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导原则》[国药监注(2002)160号]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南》,旨在推动我国血液制品病毒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及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方法:从去除/灭活病... 目的:比较我国现行《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导原则》[国药监注(2002)160号]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南》,旨在推动我国血液制品病毒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及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方法:从去除/灭活病毒方法的选择、常用去除/灭活病毒方法评价、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验证、生产工艺去除/灭活病毒能力、去除/灭活病毒方法再验证、临床试验、输血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正在开发的新型病毒灭活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对血浆及其制品生产工艺中病毒灭活/去除的相关方法及其验证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我国现行《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导原则》与WHO《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南》总体要求基本一致,对我国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与验证工作仍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品 世界卫生组织 病毒去除/灭活 病毒安全性 指导原则 方法与验证
下载PDF
开展病原体去除技术后核酸检测技术的价值
2
作者 王同显 马保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欧美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末相继采用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NAT:),也称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献血者血液做HIV和HCV检测,部分国家还检测HBV,目的在于缩短检测“窗口期... 欧美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末相继采用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NAT:),也称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献血者血液做HIV和HCV检测,部分国家还检测HBV,目的在于缩短检测“窗口期(window period,WP)”,以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去除/灭活 病原体 输血传播疾病 窗口期
下载PDF
低温乙醇工艺去除人细小病毒B19能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曾飞翔 张燕 +6 位作者 余鼎 马异云 曾浪霞 王炳 刘丽 何培德 杨汇川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15-1217,1220,共4页
目的分析低温乙醇工艺及压滤技术在分离血浆蛋白制品时对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的去除能力。方法收集采用低温乙醇工艺及压滤技术生产血浆蛋白制品时的主要工艺过程样品,定量检测合并血浆B19含量,并对B19含量≥10~3 IU... 目的分析低温乙醇工艺及压滤技术在分离血浆蛋白制品时对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的去除能力。方法收集采用低温乙醇工艺及压滤技术生产血浆蛋白制品时的主要工艺过程样品,定量检测合并血浆B19含量,并对B19含量≥10~3 IU/ml的合并血浆所对应的过程样品进行B19定量检测,分析主要工艺过程对B19病毒的去除能力。结果合并血浆至F_(Ⅰ+Ⅱ+Ⅲ)上清阶段以及F_(Ⅰ+Ⅱ+Ⅲ)沉淀溶解液至F_(Ⅰ+Ⅲ)上清阶段能去除〉4 log的B19病毒,F_(Ⅰ+Ⅲ)上清至IVIG阶段能去除〉2.86 log的B19病毒。结论低温乙醇工艺及压滤技术在分离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中对B19病毒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低温乙醇工艺配合产品后期的病毒去除/灭活技术可有效保证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B19病毒安全性,但对因子类产品则需控制合并血浆的B19病毒载量,以保证制品的B19病毒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乙醇工艺 人细小病毒B19 病毒去除/灭活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血液制品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伯凯 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794-1800,共7页
本文旨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血液制品在安全性上存在的风险,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以及血浆蛋白治疗制剂协会在COVID-19疫情下保证血液制品安全性的应急对策,为我国血液制品监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措施... 本文旨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血液制品在安全性上存在的风险,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以及血浆蛋白治疗制剂协会在COVID-19疫情下保证血液制品安全性的应急对策,为我国血液制品监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措施提出改进的建议。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分析COVID-19疫情下我国血液制品监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应对突发疫情或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当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咨询团队加强沟通合作,及时提供科学性的行业指南,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证我国已上市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液制品 安全性 供血浆者 病毒检测 病毒去除/灭活
原文传递
重组生物技术产品连续制造中病毒安全控制的一般考量 被引量:3
5
作者 赛文博 胡莹莹 韦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连续制造是重组生物技术产品生产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ICH Q13等重要技术文件的出台也为其应用实践提供了指导意见。但在病毒安全控制领域,连续制造与既往常见的批制造模式在控制理念和措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从连续制造的工... 连续制造是重组生物技术产品生产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ICH Q13等重要技术文件的出台也为其应用实践提供了指导意见。但在病毒安全控制领域,连续制造与既往常见的批制造模式在控制理念和措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从连续制造的工艺特性入手,对生产用原材料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检定和病毒去除/灭活工艺验证三方面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同时,由于重组生物技术产品连续制造的案例仍然有限,更为全面、细致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仍有待于研发和生产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和完善。建议该类产品在申报前与监管机构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以科学、严谨的试验设计确保受试者或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生物技术产品 连续制造 生产用原材料 过程检测 病毒去除/灭活工艺验证
原文传递
血液制品病毒安全性药学审评考虑 被引量:2
6
作者 贾东晨 于鹏丽 +1 位作者 吴舟一 韦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血液制品由健康人血浆分离制备,适应证广泛,在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疗效显著。但因其来源的特殊性,导致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一致被各国监管机构高度关注。本文将结合审评实践,从原料血浆、病毒去除/灭活工艺、相关法规要求及... 血液制品由健康人血浆分离制备,适应证广泛,在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疗效显著。但因其来源的特殊性,导致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一致被各国监管机构高度关注。本文将结合审评实践,从原料血浆、病毒去除/灭活工艺、相关法规要求及审评考量等方面,探讨血液制品审评中病毒安全性相关问题,以期为此类产品的研发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品 病毒安全性 原料血浆 病毒去除/灭活验证
原文传递
重组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临床试验申报阶段病毒安全控制的一般考量 被引量:2
7
作者 赛文博 郭胜楠 魏开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56-1960,共5页
病毒污染风险控制一直是重组生物技术产品安全性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尚未针对重组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出台临床试验申报阶段病毒安全控制技术指南,而上市阶段的技术指南来源较为繁复,在一定程度上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困扰,延缓了... 病毒污染风险控制一直是重组生物技术产品安全性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尚未针对重组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出台临床试验申报阶段病毒安全控制技术指南,而上市阶段的技术指南来源较为繁复,在一定程度上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困扰,延缓了新药的研发进程。因此,本文将从现行指导原则的技术要求、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技术要求和审评实践3个方面,对重组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在临床试验申报阶段病毒安全控制的基本技术要求进行讨论,以期能提高相关产品的研发质量,加速申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治疗性生物技术产品 病毒安全控制 病毒去除/灭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