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隐喻化与比喻义义项的确立
1
作者 莫嘉琳 《海外英语》 2022年第8期47-49,共3页
语言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去隐喻化”的过程。宏观来看,去隐喻化是词汇形成和扩充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兼具稳定性和发展性的重要动因。微观来看,去隐喻化过程中,新鲜隐喻向死隐喻的转变对词典中比喻义义项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隐喻... 语言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去隐喻化”的过程。宏观来看,去隐喻化是词汇形成和扩充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兼具稳定性和发展性的重要动因。微观来看,去隐喻化过程中,新鲜隐喻向死隐喻的转变对词典中比喻义义项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隐喻需要经历萌生、规约化及词化三个阶段,最终实现去隐喻化。比喻义义项具有过渡性质,它连接了隐喻性的临时言语范畴与字面性的稳定语言范畴,为研究语言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隐喻化 隐喻 语言变 词义扩展 比喻义义项
下载PDF
《青铜葵花》英译本中基本味觉词的去隐喻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雅 郭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11期117-118,124,共3页
味觉作为人类最基本最直接熟悉的身体经验之一,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借助去隐喻化手段,选取基本味觉词"酸(sour)、甜(sweet)、苦(bitter)"为研究对象,探讨《青铜葵花》英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基本味觉词的去隐喻化,... 味觉作为人类最基本最直接熟悉的身体经验之一,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借助去隐喻化手段,选取基本味觉词"酸(sour)、甜(sweet)、苦(bitter)"为研究对象,探讨《青铜葵花》英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基本味觉词的去隐喻化,来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转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在阅读和欣赏作品时能正确理解其涵义,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葵花》 隐喻 去隐喻化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科技翻译中“去隐喻化”现象辨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志亭 《东方翻译》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隐喻化作为表述概念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手段,扎根于科学文化的认知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更具有重要的认知建构功能。然而在科技翻译实践中却存在明显的"去隐喻化"倾向,消解了原文的认知思维模式。概念隐喻所... 隐喻化作为表述概念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手段,扎根于科学文化的认知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更具有重要的认知建构功能。然而在科技翻译实践中却存在明显的"去隐喻化"倾向,消解了原文的认知思维模式。概念隐喻所具有的认知建构价值,决定了在科技翻译中保留隐喻化结构的必要性。译者应充分考虑重构原文隐喻映射关系的必要性,并适当兼顾译文读者的认知接受能力,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建构功能上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去隐喻化 科技翻译 认知建构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中情态隐喻汉译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慧丹 胡开宝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用语料库方法考察莎士比亚戏剧中典型情态隐喻在梁实秋、朱生豪、方平三个汉译本中的汉译情况。通过三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归纳三位译者处理这里英语情态隐喻时的汉译策略之异同,发现三个汉译本都存在不同程度...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用语料库方法考察莎士比亚戏剧中典型情态隐喻在梁实秋、朱生豪、方平三个汉译本中的汉译情况。通过三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归纳三位译者处理这里英语情态隐喻时的汉译策略之异同,发现三个汉译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去隐喻化倾向,即将原文情态隐喻译为一致式。另外,三位译者在主客观类情态隐喻的汉译方面表征出显著差异。本文在比较分析这些显著差异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背后的动因进行相应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隐喻 一致式 去隐喻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