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应性动员:复杂政策执行中的参与动员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永君 张金行 杨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本文构建了政策体制、动员机制与参与效能的关联性分析框架,立足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实证案例,分析回应性动员促进农民治理性参与、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的运作逻辑。研究表明:(1)我国的乡村政策体制大致经历了从简单汲取型到复杂给予型的变... 本文构建了政策体制、动员机制与参与效能的关联性分析框架,立足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实证案例,分析回应性动员促进农民治理性参与、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的运作逻辑。研究表明:(1)我国的乡村政策体制大致经历了从简单汲取型到复杂给予型的变迁,政策体制的差异化特征形塑了参与动员机制的差异化。(2)乡村振兴政策具有模糊的政策目标、失衡的信息分布、高度的执行质量风险、差异化的治理结构等复杂政策特征。而基层政府和村两委在执行乡村振兴这一复杂政策时创新出回应性动员的农民参与动员机制。(3)回应性动员通过需求评估、多元协商、赋权增能、利益联结、组织引领等机制的协同发力,实现对农民参与的有效动员。由此衍生的回应性治理为基层政权建设和“国家-社会”治理张力的弥合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政策 政策体制 参与动员机制 回应性动员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从动员参与到合作治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慧凤 孙莎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3,128,共13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对S省Z市“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案例分析,提出“能力建设-惯习积累-信任强化”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多元主体成长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机...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对S省Z市“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案例分析,提出“能力建设-惯习积累-信任强化”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多元主体成长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机理,丰富了“主体关系”和“行动方式”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多元主体基于资源优势互补与主体责任再塑加强了能力建设,能力的提升使其有意愿并且能够建立合作关系;政府通过规则调适以及持续的参与激励来培养多元主体的合作惯习,有助于促进合作行动;共同议题下的利益相容和由参与效能感形成的良性循环会强化信任,进一步增强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行动,进而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合作治理常态,使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参与 合作治理 多元主体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从动员式参与到自主式参与——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中的农民角色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理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1,256-259,共11页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是中国破解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困境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中,经历了中央主导下的农民动员式参与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命令式参与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在特定时代特殊的政治环境...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是中国破解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困境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中,经历了中央主导下的农民动员式参与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命令式参与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在特定时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制度设计下形塑的,随着时代变迁,其可适性、可行性逐步消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以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为联结纽带,以合作与共识为目标导向的多元主体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是当下中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模式的基本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物 动员参与 命令式参与 自主式参与
下载PDF
动员式参与与主体间性:居委会的社区参与策略考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居委会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是动员式参与。在动员式参与之下,由于政治动员的路径依赖导致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主体性都没有有效地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呈现为主体的脱域状况,有效改善主体脱域状况的手段,是加强居委会主体性、社区居... 居委会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是动员式参与。在动员式参与之下,由于政治动员的路径依赖导致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主体性都没有有效地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呈现为主体的脱域状况,有效改善主体脱域状况的手段,是加强居委会主体性、社区居民主体性和外在环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委会 社区参与 动员参与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和大众参与的特点
5
作者 吴宏放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57-59,共3页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亿万人民的参与和创造。因此 ,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大众参与 ,才能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主要分析了西部社会动员和大众参与的特点 ,探讨了西部社会动员和大众参与的任务。
关键词 西部 社会动员和大众参与 特点 任务
下载PDF
试论环境保护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以APEC蓝为例
6
作者 梅献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环境保护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公众响应政府号召,以实际行动参与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公众参与,存在着组织化程度高、效率高、见效快的优势,也存在着行政机关容易违反行政法治中的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以及公众被... 环境保护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公众响应政府号召,以实际行动参与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公众参与,存在着组织化程度高、效率高、见效快的优势,也存在着行政机关容易违反行政法治中的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以及公众被动参与、代价大、成本高等缺陷。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应克服不当因素的影响,牢固树立权利本位观,遵循法治原则,建设法治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 APEC蓝 法治政府
下载PDF
云南省少数民族动员型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正威 张会龙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65,共3页
云南省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多民族省份,政治参与对于少数民族利益的表达、实现和维护,对于国家政治体系在民族地区的贯彻,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对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 动员型政治参与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参与式社会动员 被引量:4
8
作者 施惠玲 彭继裕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
国家治理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的过程,而“动员”“参与”也是一个政治传播的过程。参与式社会动员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式社会动员运行的基础在于协同合作以建立良好的政社... 国家治理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的过程,而“动员”“参与”也是一个政治传播的过程。参与式社会动员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式社会动员运行的基础在于协同合作以建立良好的政社关系;关键在于以党和政府为领导、引领和协调主体,授权其他社会各种力量为在场的参与性主体的资格;目的在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增强国家政治认同、提高公民意识。参与式动员的日常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不仅能够发挥促进治理决策科学化、提高治理主体治理能力、增强社会信任与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将国家治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状态,即进入良性的政治沟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参与式社会动员 政治沟通
下载PDF
动员式参与:老旧小区互助式养老模式的运作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景琦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181-191,共11页
在严重老龄化下,如何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变得日益重要,这需要更多的体制机制创新。老旧小区作为城市老人聚居地,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但在S市调研中发现,在社区的指导下,通过动员式参与,成立各种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了高龄... 在严重老龄化下,如何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变得日益重要,这需要更多的体制机制创新。老旧小区作为城市老人聚居地,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但在S市调研中发现,在社区的指导下,通过动员式参与,成立各种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了高龄老年人常见但家庭和机构缺位带来的居家养老服务空白,包括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带来安全隐患、劳动能力减退问题、突发事件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通过积极分子的吸纳机制、组织化机制与激励机制,社区实现了对积极分子的深度动员。这种养老服务机制深植于老旧小区的社会基础之上,包括代际关系流变下的老人独居;低龄老年人众多且富有活力,而需要服务的高龄老人相对较少;半熟人社会下的社会关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参与 老旧小区 养老模式
下载PDF
现代社会动员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学俭 高璐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现代社会动员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推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动员方式主要有传媒动员、参与动员和教育动员,其对... 现代社会动员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推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动员方式主要有传媒动员、参与动员和教育动员,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该总结现代社会动员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正视面临的问题,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了解群众心理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动员的作用,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加强群众的参与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同时采取激励手段,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代社会动员 传媒动员 参与动员 教育动员
下载PDF
基于社会动员理论下《全民健身条例》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1
作者 朱毅然 刘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0年第2期357-359,共3页
从《全民健身条例》社会动员的对象、资源、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条例》的发展程度进行深入探讨,建议充分利用参与动员,注意社会动员的适度性,提出社会动员的具体步骤,旨在提高动员的效率,推动《条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民健身条例》 社会动员理论 适度动员 参与动员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社区动员何以可能——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动员理论谱系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9,共12页
动员可以催化宏观结构和共同行动的相互转化。以对动员研究的理论谱系考察为基础,在"结构—行动"视角下对社区动员的发生、发展和作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社区动员经"情感动员"与"参与动员"两个过... 动员可以催化宏观结构和共同行动的相互转化。以对动员研究的理论谱系考察为基础,在"结构—行动"视角下对社区动员的发生、发展和作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社区动员经"情感动员"与"参与动员"两个过程循环生产出来,并受到四个层面因素的交互影响:宏观结构(制度)环境的机会与条件;中观层面社区组织、动员网络与资源配置情况;微观层面话语构建与框架联合的能力;社区心理层面的社区感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动员 动员机制 情感动员 参与动员 社区感
下载PDF
革命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里峰 王明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146,共6页
农民以革命方式参与政治的动力,来自乡村社会的阶级冲突、革命政党的动员和组织、农民个体的理性选择、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通过投身群众运动、参加政治组织、谋求政治地位、监控基层精英、提供物质资源等方式,农民群众为革... 农民以革命方式参与政治的动力,来自乡村社会的阶级冲突、革命政党的动员和组织、农民个体的理性选择、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通过投身群众运动、参加政治组织、谋求政治地位、监控基层精英、提供物质资源等方式,农民群众为革命政党和革命政权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性输入,使革命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政治参与 革命视角 动员参与
下载PDF
城市社区参与动力缺失原因探源 被引量:66
14
作者 张宝锋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社区发展的内源性决定了其最终动力来自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漠,根源在于动力缺失。一是单位制度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二是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功能的缺位贬损了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合... 社区发展的内源性决定了其最终动力来自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漠,根源在于动力缺失。一是单位制度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二是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功能的缺位贬损了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合法性,三是动员型参与制约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四是传统制度孕育的臣民意识和“私民”意识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单位制度 社区居委会 动员参与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模式的演进 被引量:6
15
作者 祝天智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参与的主题、参与的主观方面、参与行为的特征和参与效果的不同。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革命为主题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动员式政... 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参与的主题、参与的主观方面、参与行为的特征和参与效果的不同。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革命为主题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追求民主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自发政治参与和走向理性自主型政治参与五种不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政治参与模式 动员参与 自发型参与 理性参与
下载PDF
以参与看待地方治理模式创新--基于居民政治效能感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晓华 姜明 陈永国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1期38-46,共9页
地方治理模式创新是社会治理体制发展完善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据社会治理创新程度的差异选择三种不同的地方治理模式,通过对各模式下居民参与行为和政治效能感的调查,以参与制度创新为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 地方治理模式创新是社会治理体制发展完善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据社会治理创新程度的差异选择三种不同的地方治理模式,通过对各模式下居民参与行为和政治效能感的调查,以参与制度创新为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审视三种治理模式在参与内容、参与平台设计和参与主体上的表现。研究表明:下一步我国地方治理模式创新需要构建动员型参与平台,以提升居民政治效能感、提升居民参与积极;需要推进居民参与平台重心下沉以扩大居民直接参与;需要引入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型参与 动员参与 治理模式创新 政治效能感
下载PDF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美玲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2-49,共8页
当代中国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经历了20世纪初以"女子参政权"为导向的自发式政治参与,1949年后以"集体利益"为导向的动员式政治参与,和改革开放后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主动式政治参与三个阶段。如今,虽然... 当代中国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经历了20世纪初以"女子参政权"为导向的自发式政治参与,1949年后以"集体利益"为导向的动员式政治参与,和改革开放后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主动式政治参与三个阶段。如今,虽然中国女性主动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的政治参与行为有所增加,但她们的政治参与偏重"个人利益",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政治参与缺乏;并且中国女性整体的政治参与程度仍偏低,这主要表现为参与的"比例少"和参与者地位的"边缘化"两方面。展望未来,中国女性以"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导向的主动式政治参与都将越来越多,以后应拓展女性的制度化政治参与途径,并深入挖掘网络参与的"制度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参政权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动员式政治参与 主动式政治参与
下载PDF
“双向动员型”农村治理新模式探析——以吉林省扶余市为例
18
作者 芦恒 陈仲阳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6期68-68,70,共2页
动员是指对资源、人力和人的精神的发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应用性。其中,"双向动员"应成为推动新时期农村治理创新的新动力。在基层农村动员中应将传统的政府组织和本土志愿者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新生力量结... 动员是指对资源、人力和人的精神的发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应用性。其中,"双向动员"应成为推动新时期农村治理创新的新动力。在基层农村动员中应将传统的政府组织和本土志愿者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新生力量结合起来,展开双向度的动员工作。本文依据吉林省扶余市农民志愿者参与农村治理的经验,探讨"双向动员型"农村治理新模式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志愿者组织 参与动员 竞争性动员 内化性动员
下载PDF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参与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以西藏林芝市朗县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豪 曹素芳 《西藏发展论坛》 2017年第4期49-54,共6页
至今为止,西藏农牧民共历经8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收集西藏林芝市朗县5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官方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农牧民高度认可换届选举,并积极参加选举活动,候选人的得票率普遍较高。然而在"多高"的背... 至今为止,西藏农牧民共历经8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收集西藏林芝市朗县5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官方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农牧民高度认可换届选举,并积极参加选举活动,候选人的得票率普遍较高。然而在"多高"的背后却存在委托投票、被动式参与现象。深入调查发现,组织鼓动下的动员参与、农牧民的成本收益权衡、政治觉悟以及村庄整合与虫草纠纷等因素都会影响农牧民的政治参与效果。因此,有必要从端正宣传动机、提高农牧民政治参与意识、发挥乡村"精英"作用、宗教文化的引导功能、农牧民对村庄的认同感等方面提出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工作,为推进西藏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动员参与 宗族势力 委托投票 高投票率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参与的特点
20
《求知》 2013年第9期63-63,共1页
李元书在《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目前,中国政治参与的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在类型上,从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发展:在组织规范上,集体性参与呈增长之势;在目的上,功利性经济参与居主导地位.民主性参与也... 李元书在《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目前,中国政治参与的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在类型上,从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发展:在组织规范上,集体性参与呈增长之势;在目的上,功利性经济参与居主导地位.民主性参与也呈发展之势;在参与形式上,网络参与成为主要的参与形式之一;在程度上,整体水平不高,具有不成熟性和过渡性特征。各个利益群体、阶层逐步提高政治参与愿望和热情导致了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政治参与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中国社会 《学习与探索》 当代 参与形式 动员参与 过渡性特征 政治发展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