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思与重构:党领导下公共政策研究的本土化框架——基于主导性政策主体与参与性政策主体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子鹏 黄甄铭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党领导下的公共政策研究就其主体结构而言,既无法建立在单一的政府主体基础上,也不能从简单套用西方多主体格局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在中国公共政策领域实践成就斐然和话语自觉日益觉醒的背景下,构建本土化的公共政策研究框架已经明确... 党领导下的公共政策研究就其主体结构而言,既无法建立在单一的政府主体基础上,也不能从简单套用西方多主体格局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在中国公共政策领域实践成就斐然和话语自觉日益觉醒的背景下,构建本土化的公共政策研究框架已经明确提出了突破西方话语的要求。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解释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发挥的有异于西方国家政党的主体作用、总结党领导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的制度优势,能够为继续发展党领导下统一与多元结合、效率与开放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贯通的新型公共政策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公共政策研究 本土化框架 主导性政策主体 参与性政策主体
下载PDF
参与性政策主体:民主党派在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制度定位新探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天柱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8,共9页
在中国,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国家政权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政策过程,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政策主体的类型来看,用传统的官方-非官方或政府(体制)内-政府(体制)外的分类方法... 在中国,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国家政权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政策过程,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政策主体的类型来看,用传统的官方-非官方或政府(体制)内-政府(体制)外的分类方法很难给中国民主党派一个合理的定位,因此需要从中国本土的角度来分析其特性,可以将其定位为参与性政策主体。参与性政策主体与官方决策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而与一般在决策圈外对公共决策施加影响的政策主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作为体制内组织深度介入和直接参与到国家政权建设和公共政策过程之中。民主党派作为参与性政策主体,具有国家化组织资源、科层化组织体系、宪法性政治惯例和统战性治理功能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公共政策过程 参与性政策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