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然生态记录片中的参与者角色配置与生态意识的建构 |
余娟
王瑛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4
|
|
2
|
句子成分中的参与者角色——基于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中介语研究 |
周新海
|
《文教资料》
|
2018 |
0 |
|
3
|
句子成分与参与者角色——论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差异 |
覃建平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9 |
0 |
|
4
|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一带一路”国家话语参与者角色分析模式研究——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为例 |
孔冬秀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9 |
2
|
|
5
|
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的确定问题 |
陈旸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6
|
欺凌参与者角色行为量表中国初中生版的修订 |
张倩
蒋曼玲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1 |
2
|
|
7
|
绩效管理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研究 |
许伟丽
武红
杨春昭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06 |
1
|
|
8
|
隐性参与者角色的文体作用——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呼兰河传》分析 |
宗圆
部铁军
|
《华夏文化论坛》
|
2023 |
0 |
|
9
|
加的夫语法及物性系统概观 |
何伟
马瑞芝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4
|
|
10
|
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功能句法的特点之一 |
黄国文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9
|
|
11
|
从配价理论看汉语“VP+的+NP”中NP的省略 |
张岳健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2
|
及物性系统视域下的环保公示语生态分析 |
胡钰
|
《景德镇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3
|
加的夫模式下的过程分析——以灾难新闻报道话语为例 |
林耀群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4
|
从配价理论看汉语“VP+的+NP”中NP的省略 |
鲁力进
鲁力达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基于构式框盒图的汉英叙实动词句法语义特征研究——以“知道(KNOW)”为例 |
陈丛梅
杨柳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6
|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创新研究 |
杨升曦
魏江
|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7
|
|
17
|
功能语法的“补语”与“参与者” |
肖俊洪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8
|
类似“The clothes wash easily”小句的功能句法分析 |
罗偲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9
|
英汉语码转换的顺应论解释 |
梁明生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初探功能句法中的使役结构(Causative) |
剑歌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