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论朱子对《周易参同契》的整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智忠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1,共8页
本文系对"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回应。该说法认为,朱子以宋代之后才出现的"先天方位"思想作为诠释《参同契》思想的基本方向,为弥合其注释与正文之间的矛盾,朱子有选择地删改了《参同契》的文本。本文对该... 本文系对"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回应。该说法认为,朱子以宋代之后才出现的"先天方位"思想作为诠释《参同契》思想的基本方向,为弥合其注释与正文之间的矛盾,朱子有选择地删改了《参同契》的文本。本文对该说的几个主要论据做出回应:针对在朱子之前《参同契》文本不稳定的观点,本文指出,《参同契》文本在唐代已经基本稳定,而唐宋之际阐发《参同契》的文献大量出现,导致了《参同契》与之相混同的现象;针对朱子首次把《参同契》所本无的"先天方位"思想强加到对《参同契》的解释中的说法,本文指出,在朱子之前已有先例以"乾坤坎离"释《参同契》的"牝牡四卦"的说法,而《参同契》本身也是陈抟、邵雍"先天方位"说的思想来源之一;最后,本文还就"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具体条目做出了分析,指出其判断多有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先天方位 参同契考异》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作者新证(一)——从史料鉴别看《参同契》为齐人所著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启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52,共11页
本文根据有关《周易参同契》传世史料的性质和时代先后的不同,将其分为“唐五代以前的原始材料”和“宋代以后的考释材料”两部分,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表明,《参同契》成书于汉代,是多人合作而著;其作者的籍贯有会稽说、鲁国说、郐国说,而... 本文根据有关《周易参同契》传世史料的性质和时代先后的不同,将其分为“唐五代以前的原始材料”和“宋代以后的考释材料”两部分,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表明,《参同契》成书于汉代,是多人合作而著;其作者的籍贯有会稽说、鲁国说、郐国说,而世传娄敬著《参同契》及“三圣”“异人”等均无可稽考,所谓“鲁国鄙夫”是原文,“郐国鄙夫”不可靠,“会稽鄙夫”一语,不能确证就是吴越会稽。我们发现所言各家,除魏氏外均为齐人,而魏氏所在的会稽这个地名,也是源于齐鲁。所以,《周易参同契》乃是齐人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作者 史料考释 齐人
下载PDF
《参同契》与中国古代炼丹学说 被引量:4
3
作者 容志毅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9-450,共22页
东汉魏伯阳所撰《参同契》,标志着中国古代炼丹学说体系的初步建立,并对后来道教炼丹术中各种理论的创立、实践和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唐宋以后,各代学者对《参同契》的内容颇多歧见,但通过对《参同契》炼丹内容的具体释读,发现其炼丹... 东汉魏伯阳所撰《参同契》,标志着中国古代炼丹学说体系的初步建立,并对后来道教炼丹术中各种理论的创立、实践和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唐宋以后,各代学者对《参同契》的内容颇多歧见,但通过对《参同契》炼丹内容的具体释读,发现其炼丹学说可概括为"丹鼎小宇宙论"、"丹药生成化合论"、"丹药五行反应论"和"铅汞大丹论"4个方面,同时还揭示了道教炼丹学说中的时空浓缩效应以及决定炼丹药物是否珍贵的"金精"、"水基"实质与"两孔穴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丹鼎小宇宙论 丹药生成化合论 丹药五行反应论 铅汞大丹论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与外丹铅汞论——中国古代炼丹术何以推崇铅汞大丹 被引量:2
4
作者 容志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外丹铅汞论自东汉魏伯阳撰《参同契》后,便在中国炼丹术理论中居主导地位,"铅"、"汞"亦因此被炼丹家称之为"五金之主"和"灵而最神"的药物。然而,在一千多年的道教炼丹术历史中,无论是炼丹术士... 外丹铅汞论自东汉魏伯阳撰《参同契》后,便在中国炼丹术理论中居主导地位,"铅"、"汞"亦因此被炼丹家称之为"五金之主"和"灵而最神"的药物。然而,在一千多年的道教炼丹术历史中,无论是炼丹术士还是学者,他们对铅汞何以具有如此神奇作用的真正原因,却大多愦愦不知。本文一依《参同契》之内容与历史原貌,将文句阐释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去把握,从而对《参同契》以"水基"、"金精"和"两孔穴法"的多寡及有无来决定药物珍贵与否的理论,作出了贴近原意的释读,为正确把握中国教炼丹术铅汞论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铅汞 水基 精金 两孔穴法
下载PDF
试析石头之《参同契》及其“泯绝无寄”禅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忠贤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论的重点:一是分析石头《参同契》中“回互不回互”的对立统一观及其道家思想渊源;二是巡视石头禅系对“回互不回互”和“泯绝无寄”思想在修行实践中的运用;三是与马祖系的理论与方法作比较,指出两家思路的异同。
关键词 参同契 石头禅系 泯绝无寄宗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的丹道易学
6
作者 周立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7,共10页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运用西汉及东汉早期的象数易学 ,通过观象、立卦、“拟诸其形容” ,使无形的不易感触的微观的运动 ,摆脱感观的局限而诉诸于形容 ,将丹道与易道结合 ,以推阐还丹之理 ,使丹术得以升华 ,同时又引导道教完成了由外...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运用西汉及东汉早期的象数易学 ,通过观象、立卦、“拟诸其形容” ,使无形的不易感触的微观的运动 ,摆脱感观的局限而诉诸于形容 ,将丹道与易道结合 ,以推阐还丹之理 ,使丹术得以升华 ,同时又引导道教完成了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化。正是《参同契》的丹术对《周易》原理的精妙运用 ,使它通过神仙方术和炼丹术的形式 ,接续了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传统理念 ,承转了中国文化的慧命 ,故而使《周易参同契》在中国道教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周易 易学 道教 易道 内丹 象数 丹道 中国文化 无形
下载PDF
唐宋文人士大夫与《周易参同契》
7
作者 张振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51-157,共7页
《周易参同契》(下称《参同契》)是一部在唐宋文人士大夫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自唐玄宗开元年间,《参同契》始被社会各界重视,为之作注、讲解的道士与文人士大夫明显增多,文人士大夫阅读《参同契》遂成一时风气。中唐以前,文人士大夫... 《周易参同契》(下称《参同契》)是一部在唐宋文人士大夫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自唐玄宗开元年间,《参同契》始被社会各界重视,为之作注、讲解的道士与文人士大夫明显增多,文人士大夫阅读《参同契》遂成一时风气。中唐以前,文人士大夫多汲取其中的外丹服食理论和方法。此后,文人士大夫则注重对其中内丹学说的学习和实践。文人在借鉴其养生思想和炼养方法,心态受其濡染的同时,采撷其中语汇、意象植入诗歌,诗歌构思和体式等方面也带有明显的《参同契》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文人士大夫 易学 参同契 内丹学 诗歌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及其诗解 被引量:1
8
作者 伍伟民 《上海道教》 2005年第4期17-19,共3页
《周易参同契》(下文简称《参同契》)可以说是道教中影响最大的丹经,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作者魏伯阳,正史无传,其生平最早见于葛洪的《神仙传》,称其为“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 《周易参同契》(下文简称《参同契》)可以说是道教中影响最大的丹经,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作者魏伯阳,正史无传,其生平最早见于葛洪的《神仙传》,称其为“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谓之治民,养生而已。”记载的主要事迹是魏伯阳带领三弟子人山炼丹,丹成,试弟子。一弟子坚信,服食后假死,事后成仙;二弟子惊恐犹豫,不敢服食,终究功败垂成。传末云:“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参同契 弟子 丹经 道教 葛洪 道术 养性 炼丹
下载PDF
徐渭诠解《参同契》方法蠡测
9
作者 周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38-542,共5页
徐渭注《参同契》深受阳明学的影响,重逻辑意脉而非字句形式。徐渭是宋代以来较为鲜见的称《五相类》而非《三相类》的注家,对《参同契》的内在逻辑顺序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注重意脉的诠注方法,对其文艺思想与创作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徐渭 参同契 《五相类》
下载PDF
论《周易参同契》丹法的哲学思想
10
作者 郭树森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43-47,共5页
东汉末黄老学派中的炼丹家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一部总结炼丹技术的科学著作,被誉为“丹法之祖”和“万古丹经王”。《参同契》的丹法,主要是讲外丹,但也讲到了内丹。外丹指从金属矿中提炼丹药,内丹指炼人... 东汉末黄老学派中的炼丹家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一部总结炼丹技术的科学著作,被誉为“丹法之祖”和“万古丹经王”。《参同契》的丹法,主要是讲外丹,但也讲到了内丹。外丹指从金属矿中提炼丹药,内丹指炼人身体内的精气,其基本理论为铅汞论。这种丹法之所以会对后世炼丹术和道教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除了铅汞论在中国炼丹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外,与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有很大关系。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坎离 《周易参同契 丹药 哲学思想 乾坤 武火 阴阳 月体纳甲 外丹
下载PDF
魏伯阳与《参同契》
11
作者 袁志鸿 《竞争力》 2007年第9期68-68,共1页
丹道养生有外丹、内丹之分野,古来著作众多,真正是汗牛充栋。但正如宋人翁保光《悟真篇注》所说:“丹经万卷,妙在《参同契》!”《金丹歌》的作者高先则说:“准《连山》作《参同契》,留为万古丹经王!”又有学人称《参同契》为“丹... 丹道养生有外丹、内丹之分野,古来著作众多,真正是汗牛充栋。但正如宋人翁保光《悟真篇注》所说:“丹经万卷,妙在《参同契》!”《金丹歌》的作者高先则说:“准《连山》作《参同契》,留为万古丹经王!”又有学人称《参同契》为“丹法之祖”、“丹经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连山》 丹经 外丹 内丹 金丹
下载PDF
论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的阴阳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新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周易参同契》在唐宋之前一直为道教外丹术士尊奉的“丹经之祖”,唐宋间内丹术盛行,朱熹作《考异》对此书作了笺注,并阐释其中所蕴含的阴阳观。
关键词 朱熹 参同契 阴阳
下载PDF
试论《周易参同契》以“易”为核心的发展变化观
13
作者 陈进国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文尝试从汉易学所主张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义理出发,来考察《周易参同契》所蕴含的易学思想。从"易简"之义看,《参同契》突出了乾坤二卦法象着宇宙天地的生成变化法则及乾坤体性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 本文尝试从汉易学所主张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义理出发,来考察《周易参同契》所蕴含的易学思想。从"易简"之义看,《参同契》突出了乾坤二卦法象着宇宙天地的生成变化法则及乾坤体性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的情态。从"变易"之义看,《参同契》主要是借鉴汉易学的"纳甲说"和"十二消息卦说",来探讨天地判分之后阴阳之气的变通迭更过程,进而法象修仙之秩序或步骤,以及所应注意的火候进退或身体气息变化等。从"不易"之义看,《参同契》以乾坤二卦为体,坎离二卦为用,来比拟宇宙的张设布列之结构及相应变化过程。《参同契》已将《周易》之义理创造性地运用于炼丹的实践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易学 周易 天地 义理 变易 纳甲 比拟 消息 发展变化
下载PDF
石头宗、《参同契》与禅宗美学
14
作者 皮朝刚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20,共7页
在中国禅宗史上,分别出自行思门下与南岳门下的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创建了石头宗与洪州宗。他们从不同方面发展了慧能的禅学思想,是从慧能禅过渡到五家七宗禅之间的重要环节,并为后期禅宗奠定了理论基础。据《宋高僧传》卷九《唐南岳石... 在中国禅宗史上,分别出自行思门下与南岳门下的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创建了石头宗与洪州宗。他们从不同方面发展了慧能的禅学思想,是从慧能禅过渡到五家七宗禅之间的重要环节,并为后期禅宗奠定了理论基础。据《宋高僧传》卷九《唐南岳石头山希迁传》称:“自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土为无知矣。”石头希迁创建的禅法,灵活细致,其运用之妙,圆转无碍,如环无端,时人常有“石头路滑”之称誉。他的禅风,明显地带有哲学思索的倾向,而且对禅宗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希迁 参同契 慧能禅 禅宗美学 中国禅宗史 五家七宗 禅学思想 洪州宗 马祖道一 禅法
下载PDF
佛教哲学化与《参同契》的方法论风格
15
作者 朱正国 《船山学刊》 2017年第3期97-103,共7页
哲学与佛学关系密切,佛学的哲学化也并非近现代才出现的现象,早在魏晋玄学时期,佛学受哲学的影响,就出现以僧肇为代表的佛学玄学化或哲学本体论化倾向;而石头承继僧肇的思想,发挥惠能禅学的对法思想,推动了新形态的佛教哲学化,即方法论... 哲学与佛学关系密切,佛学的哲学化也并非近现代才出现的现象,早在魏晋玄学时期,佛学受哲学的影响,就出现以僧肇为代表的佛学玄学化或哲学本体论化倾向;而石头承继僧肇的思想,发挥惠能禅学的对法思想,推动了新形态的佛教哲学化,即方法论化,并使禅学思想与修行更好的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佛教 哲学化
下载PDF
《参同契》
16
《佛教文化》 1996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参同契 即事而真 水湿地 显现出 水位 密相 事元 明清 禅法 切干
下载PDF
陈梦松《太极参同契》解
17
作者 陈庆杰 陈庆毅 《少林与太极》 2021年第9期56-58,共3页
笔者父亲陈梦松,字小松,生于1945年1月,卒于2019年2月,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其烈祖陈长兴(第十四世),天祖陈耕耘(第十五世),高祖陈延年(第十六世),曾祖陈登科(第十七世),祖父陈照塘(第十八世,民国时期创建温县国术馆,任馆长、... 笔者父亲陈梦松,字小松,生于1945年1月,卒于2019年2月,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其烈祖陈长兴(第十四世),天祖陈耕耘(第十五世),高祖陈延年(第十六世),曾祖陈登科(第十七世),祖父陈照塘(第十八世,民国时期创建温县国术馆,任馆长、董事长),叔祖陈照丕(字绩甫),均为陈氏太极拳著名大师。从1957年到1972年,父亲随其叔祖陈照丕学完了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春秋大刀,梨花枪夹白猿棍,单刀,单剑,双剑,白蜡杆以及推手、散手等全部家传功夫。其拳法风格酷似陈照丕,被誉为“陈照丕拳架的活化石”,主要特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氏太极拳 陈家沟 陈长兴 参同契 河南温县 陈延年
下载PDF
《参同契》时间观念与生命奥秘发微
18
作者 罗光第 《按摩与导引》 1990年第3期20-25,共6页
“叔通受学魏伯阳,传为万古丹经王”张伯端《周易参同契》是我国道教“内丹功”第一部专著,为东汉会稽上虞人,魏伯阳所著,他继承了我国源渊笈古的一门学说,即今日所说气功,与一般乏论不同,假借周易八卦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关键词 参同契 时间观念 生命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的黄老养性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越利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6,共10页
《周易参同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汉代易学构筑炼丹理论。孟乃昌推断:《周易参同契》东汉徐从事淳于叔通东汉末年魏伯阳三次成书。孟乃昌的推断证据充足。笔者推测,徐从事第一次成书时为一卷本,曾命书名为《龙虎上经》。淳于叔通第... 《周易参同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汉代易学构筑炼丹理论。孟乃昌推断:《周易参同契》东汉徐从事淳于叔通东汉末年魏伯阳三次成书。孟乃昌的推断证据充足。笔者推测,徐从事第一次成书时为一卷本,曾命书名为《龙虎上经》。淳于叔通第二次成书时扩为二卷本,大概没有变动书名。魏伯阳第三次成书时扩为三卷本,改书名为《参同契》。《周易参同契》包含内丹和外丹。魏伯阳讲述的黄老养性之术中包括成套的房中术内容。其继承了马王堆帛书房中术服气与性交结合在一起的作法和贵精原则,吸收了西汉阴道重节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养性 黄老 参同契 马王堆帛书 东汉末年 房中术 成书 书名 内丹术 推断 炼丹 易学 外丹 节制
原文传递
《周易参同契》研究的开新之作——《<周易参同契>研究》评介
20
作者 杜仲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1-191,共1页
对于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以下简称(《参同契》),研究者向来不轻易加以问津。究其原因:一是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连朱熹这样的儒学大家也认为该书“艰深之词,使人难晓”。二是该书既被道教奉为“万古丹经王”,又“... 对于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以下简称(《参同契》),研究者向来不轻易加以问津。究其原因:一是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连朱熹这样的儒学大家也认为该书“艰深之词,使人难晓”。二是该书既被道教奉为“万古丹经王”,又“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事”(东晋葛洪语),属于易、道会通的著作,倘若研究者没有易学和丹道文化的功底,将难以解读和研究《参同契》。就此而言,马宗军先生所著《〈周易参同契〉研究》一书(2013年10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值得瞩目。该书除《导论》外,凡六章,417千字。除了表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为学术研究不计得失,勇于付出、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见《序二》)外,还在该项成果中有若干写作亮点和创新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研究》 《周易参同契 参同契 评介 出版发行 齐鲁书社 《导论》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