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说中华民国参政院税收建议案
1
作者 周万国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介绍中华民国初期,北京参政院代行立法院提出税收问题建议案,强调理财强兵富国,动员人民爱国纳税。
关键词 参政院 理财 练兵
下载PDF
蔡锷出京与袁世凯的智斗及史实订正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明 《中州学刊》 1986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于蔡锷出京一段历史是颇具传奇色彩的。1915年末,在北京帝制运动的一片喧嚣声中,蔡锷悄然离京赴日本,又潜赴云南,举起了护国的旗帜。蔡锷成为“再造共和”的伟人后,这一段历史便被人们编写成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以致众说纷纭,一些史书... 关于蔡锷出京一段历史是颇具传奇色彩的。1915年末,在北京帝制运动的一片喧嚣声中,蔡锷悄然离京赴日本,又潜赴云南,举起了护国的旗帜。蔡锷成为“再造共和”的伟人后,这一段历史便被人们编写成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以致众说纷纭,一些史书也难免受其影响,认为蔡锷是逃离北京的,然后从天津不辞而别潜赴日本。(见《蔡锷传》第94—97页;《护国运动史》第141—142页;蔡端:《蔡锷集》第43页)实际上蔡锷由北京到天津,由天津到日本都是经过袁世凯批准的。当时的《政府公报》登载了蔡锷的四个呈文和袁世凯的批令,有助于我们澄清这一段历史真情,也可以看出蔡锷所采取的斗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锷 史实订正 袁世凯 智斗 政府公报 署理 参政院 病势 护国运动 帝制
下载PDF
护国战争爆发前的天津密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祖贻 《贵州文史丛刊》 1985年第4期11-18,共8页
一九一五年护国战争爆发前,以梁启超、蔡锷为首,曾在天津秘密集会多次。云、贵首先发动反袁起义,便是在天津密会中商定的。但历来研究者对这一重大事件殊少注意,今根据材料,将天津密会召集的原因、参加者及密会主要讨论的事项作一勾画,... 一九一五年护国战争爆发前,以梁启超、蔡锷为首,曾在天津秘密集会多次。云、贵首先发动反袁起义,便是在天津密会中商定的。但历来研究者对这一重大事件殊少注意,今根据材料,将天津密会召集的原因、参加者及密会主要讨论的事项作一勾画,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天津密会的由来天津密会的两个核心人物梁启超和蔡锷,在护国运动之前,都曾经历了一个从拥袁到反袁的过程。梁启超这位“维新巨子”,对戊戌变法时以告密手段破坏维新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国战争 维新运动 云南起义 蔡锷 唐继尧 显世 革命派 护军使 国体投票 参政院
下载PDF
明朝与沙皇俄国的中央决策机构比较
4
作者 万军 尤京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1-85,共5页
关键词 参政院 明代内阁 沙皇俄国 中央决策 委员 机构比较 大学士 俄国历史 《明史》 国务会议
下载PDF
袁世凯两次焚毁帝制档案
5
作者 吴杰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8-48,共1页
北洋罪魁袁世凯在位期间,为了毁灭窃国愚民,开历史倒车的罪证,曾两次进行了焚毁帝制档案的活动。第一次是在1915年12月21日,即在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颁布“洪宪”年号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进行的。原来在称帝前,他为了黄梁美梦的... 北洋罪魁袁世凯在位期间,为了毁灭窃国愚民,开历史倒车的罪证,曾两次进行了焚毁帝制档案的活动。第一次是在1915年12月21日,即在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颁布“洪宪”年号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进行的。原来在称帝前,他为了黄梁美梦的早日实现,一方面陆续设置筹备帝制的御用机构;另一方面集中权力,指使心腹,假借民意,秘密通电各省代表,组织请愿,发函电,里递“推戴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帝国 戴书 参政院 李宗一 地方官吏 治乱安危 国记 导路 事务局 陶菊隐
下载PDF
试论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6
作者 黄朴民 宋培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93-98,共6页
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晨(俄历),在严寒的彼得堡,一队队全付武装的俄军,肃穆而急促地向参政院广场开去。在那里,他们摆开了方阵,一场殊死的战斗开始了……这就是震撼全俄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关键词 十二月党人起义 参政院 俄军 沙皇政府 俄历 一队队 彼得 封建农奴制 阿拉克切也夫 赫尔岑
下载PDF
道歉趣闻
7
作者 华金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5-45,共1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领导者,即使是伟大的领袖人物,也有因自己的过错而伤害自己部属的时候。但与那些怕担责任者不同的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一旦意识到责任在己一方时,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消除隔阂。当然,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领导者,即使是伟大的领袖人物,也有因自己的过错而伤害自己部属的时候。但与那些怕担责任者不同的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一旦意识到责任在己一方时,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消除隔阂。当然,消除隔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道歉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事实证明,诚恳得体的道歉不仅能弥合领导和部属之间的裂痕,而且能使干群关系更加亲密。下面就看看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向他人道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袖人物 如何向 洪学智 建国前夕 放下架子 抗美援朝战争 政治系 东台县 参政院 决策能力
下载PDF
袁世凯帝制舆论之特色管窥
8
作者 左双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81-85,共5页
袁世凯为铺平通向帝制之路,导演了一场大造帝制舆论的丑剧。 1915年8月3日,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在上海《亚细亚报》抛出《共和与君主论》,首先发难。随后,袁的另一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以《共和宪法持久策》呼应,袁政府参... 袁世凯为铺平通向帝制之路,导演了一场大造帝制舆论的丑剧。 1915年8月3日,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在上海《亚细亚报》抛出《共和与君主论》,首先发难。随后,袁的另一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以《共和宪法持久策》呼应,袁政府参政院参政杨度等纠集帝制余孽,于8月13日发起成立筹安会,公布《筹安会宣言》,并在全国演出了一幕幕劝进闹剧。杨度所撰《君宪救国论》从理论上较为全面、系统地杜撰了一套改共和为帝制的“理由”,而袁世凯及其把持的北京政府就此发表的一系列申令、密电,则是明里暗里制造和操纵帝制舆论的总纲领。这场西中兼备、官民共襄、紧锣密鼓的帝制喧嚣,看似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细思究之,基调则一,约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贺长雄 北京政府 参政院 杨度 君宪 法律顾问 国体投票 古德诺 复辟帝制 革命党人
下载PDF
法国的图书沙龙
9
作者 周永莲 《出版参考》 1994年第21期8-8,共1页
法国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上百项大中型文艺沙龙,小型沙龙更不计其数,其中的图书沙龙对读者和出版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的成功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广泛赞誉。 去年年底,由巴黎参政院倡议,法国文化部、法国出版协会、出版商总工会等联合... 法国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上百项大中型文艺沙龙,小型沙龙更不计其数,其中的图书沙龙对读者和出版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的成功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广泛赞誉。 去年年底,由巴黎参政院倡议,法国文化部、法国出版协会、出版商总工会等联合组织的“青少年图书沙龙”吸引了众多大中学生及家长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政院 读书兴趣
下载PDF
黎元洪其人
10
作者 王慶祥 《紫禁城》 1994年第3期13-15,49,共4页
從效忠清朝到反叛皇帝 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湖北黃陂人。家道殷實,“清初時富甲各鄕”,其父黎朝相,曾以清軍將領參與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建有軍功,宫至游擊(九級清軍官制中的第五級)。 1888年,黎元洪畢業於天津水師學堂管輪科... 從效忠清朝到反叛皇帝 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湖北黃陂人。家道殷實,“清初時富甲各鄕”,其父黎朝相,曾以清軍將領參與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建有軍功,宫至游擊(九級清軍官制中的第五級)。 1888年,黎元洪畢業於天津水師學堂管輪科,由北洋大臣李鴻章賞給六品頂戴,并請以把總盡先拔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元洪 北洋大臣 徐世昌 吴佩孚 天津水 湖北新军 王士珍 参政院 北京政府 政治生涯
下载PDF
袁世凯的九龙宝座
11
作者 于善浦 《紫禁城》 1990年第6期16-16,46+15,共3页
在清东陵的慈禧陵隆恩殿内,摆放着一件中西结合,不伦不类的九龙宝座。它并不是西太后慈禧所享用的宝座,而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由大总统改称“中华帝国洪宪皇帝”登基时专用的宝座。那么袁世凯的宝座怎么会摆到慈禧陵大殿的显要位置上呢?这... 在清东陵的慈禧陵隆恩殿内,摆放着一件中西结合,不伦不类的九龙宝座。它并不是西太后慈禧所享用的宝座,而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由大总统改称“中华帝国洪宪皇帝”登基时专用的宝座。那么袁世凯的宝座怎么会摆到慈禧陵大殿的显要位置上呢?这还得从头细说。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参政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禧陵 参政院 中华帝国 十二章 西太后 下半部 九能 居仁堂 三足鼎 文物管理所
下载PDF
赵尔巽致王树■为清史馆募款札
12
作者 海波 《紫禁城》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纂修有清一代史书,延聘曾为清朝重臣的赵尔巽为馆长,主持修史工作。史馆肇建之初,由国务院拨发专款,经费尚充。民国六年张勋复辟以后,直皖、直奉各路军阀连年混战,史馆时开时闭,工作时断时续,经费...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纂修有清一代史书,延聘曾为清朝重臣的赵尔巽为馆长,主持修史工作。史馆肇建之初,由国务院拨发专款,经费尚充。民国六年张勋复辟以后,直皖、直奉各路军阀连年混战,史馆时开时闭,工作时断时续,经费亦一再削减,渐至於无。史馆初建时,为网罗名士装点门面,挂名领取乾薪者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馆 北洋政府 张勋复辟 《清史稿》 装点门面 镇迪道 盛京将军 参政院 三年 吴佩孚
下载PDF
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来 《文史知识》 2015年第7期42-44,共3页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相当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相当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以铜为镜 青铜时代 参政院 东王公 乐长 议事录 教育调查 国家图书馆
原文传递
彼得一世税制改革论略
14
作者 赵士国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3-60,共8页
彼得一世税制改革论略赵士国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研究兴趣盛而不衰,有鉴于此,笔者拟就彼得一世税制改革的必要性、经过及影响等,略作论述如下。一彼得一世执政时期,俄国经济不发达,国家财政非常困难。扩军... 彼得一世税制改革论略赵士国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研究兴趣盛而不衰,有鉴于此,笔者拟就彼得一世税制改革的必要性、经过及影响等,略作论述如下。一彼得一世执政时期,俄国经济不发达,国家财政非常困难。扩军备战,修建港口,改善交通,修渠凿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一世 税制改革 人口统计 人丁税 参政院 国家农民 命令 古代文书 龙骑兵 档案馆
原文传递
物权法,每一个人的法
15
作者 王琳 《法治论坛》 2007年第2期1-2,共2页
如果法律有性别,民法一定是母性的。法谚有云,“民法乃万法之母。”孟德斯鸠也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个人都是整个的国家。”而物权法,就是民法慈母那坚实而温暖的双臂,将每一个个人揽入怀中,给人呵护,带来安全与幸福。
关键词 《民法典》 万法 刑事诉讼法 法的精神 《法国民法典》 普雷 选择面 参政院 第一时间 过渡性质
原文传递
论法国封建专制时期督办官集团的社会政治特征 被引量:2
16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6-163,共16页
论法国封建专制时期督办官集团的社会政治特征陈文海法国自15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日渐强大,其政体逐步向专制君主制过渡;与此同时,国家机构的具体组成亦随之发生某些变化,直接对君主负责的... 论法国封建专制时期督办官集团的社会政治特征陈文海法国自15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日渐强大,其政体逐步向专制君主制过渡;与此同时,国家机构的具体组成亦随之发生某些变化,直接对君主负责的官僚机构逐渐取代了等级君主制时期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审查官 高等法 封建专制 参政院 家族 社会政治 法学研究 亨利四世 佩剑贵族
原文传递
袁世凯派陈宧图川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汉祥 《文史天地》 1996年第2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袁世凯 冯玉祥 国民会议 帝制 巡按使 四川 立法 宣布独立 代表大会 参政院
原文传递
西哀耶斯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
作者 韩承业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7-21,共5页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耶斯(E m nane Joseph sieys,1748-1836年)是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的理论家、督政府和执政府时期的政治家.他从1789年开始投身于大革命,历经数十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亲眼看到资产阶级革命的...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耶斯(E m nane Joseph sieys,1748-1836年)是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的理论家、督政府和执政府时期的政治家.他从1789年开始投身于大革命,历经数十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亲眼看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是大革命前期那些杰出人物中极少幸存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马纽埃尔 督政府 三级会议 瑟夫 米拉波 代表资格审查 宪法草案 吉伦特 御前会议 参政院
原文传递
民国的故人与旧事
19
作者 祖佳 王璟 +1 位作者 东方IC 全景 《优品》 2013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民国不远,1949年以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莫名地抽动了一下:民国真的不远吗?长袍马褂与西装皮鞋并存,印象中的民国就是这样一个充斥着变革与冲突的时代。政客在骚动,军人在躁动,文人在激动,而我们,作为看客的我们,蠢蠢欲动——... 民国不远,1949年以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莫名地抽动了一下:民国真的不远吗?长袍马褂与西装皮鞋并存,印象中的民国就是这样一个充斥着变革与冲突的时代。政客在骚动,军人在躁动,文人在激动,而我们,作为看客的我们,蠢蠢欲动——总想要回到那个美好的过去。美好的终究只是我们的想象。政权跌宕,军阀混战,内外交困……这才是民国的现实。很多时候,因为不曾经历,所以更加向往。但毫无疑问的,民国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大历史。这历史由人的故事组成,虽已是故人旧事,却始终透着一股气——它支撑着一个时代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阀混战 辜鸿铭 北洋政府 冯玉祥将军 参政院 凌叔华 刘文典 吴佩孚 杨宇霆 陈衡哲
原文传递
旧物背后的人和事
20
作者 马晓军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第10期41-43,共3页
物有时候跟懂它的人会有莫名的缘分,由墨盒而知陈璧,由陈璧而知其刻瓷隔洗。两件器物聚散百年后再次合璧,也算是藏缘最好的注解吧!陈璧(1852-1928),字玉苍,号雨苍,晚号苏斋,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初重要政治人物。光绪元年举人,光绪三年进士... 物有时候跟懂它的人会有莫名的缘分,由墨盒而知陈璧,由陈璧而知其刻瓷隔洗。两件器物聚散百年后再次合璧,也算是藏缘最好的注解吧!陈璧(1852-1928),字玉苍,号雨苍,晚号苏斋,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初重要政治人物。光绪元年举人,光绪三年进士,官至邮传部尚书,后因属袁世凯一党被革职。民国后任北洋参政院参政。著有《望岩堂奏稿》等。历任内阁中书、御史、大仆寺少卿、顺天知府、户部侍郎、邮电部尚书兼参预政务大臣等官职,民国十七年(1928)卒于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传部尚书 光绪元年 光绪三年 户部侍郎 内阁中书 参政院 陈璧 奏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