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柏祛毒汤联合干扰素栓治疗CINⅠ~Ⅱ级LEEP术后病变残存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苏凌春 余琳 《微创医学》 2013年第6期692-694,751,共4页
目的 探讨参柏祛毒汤联合干扰素栓治疗CINⅠ~Ⅱ级LEEP术后病变残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IN Ⅰ~Ⅱ级LEEP 术后病变残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于月经净后予α-干扰素栓塞阴道,隔日1次,每次10万U,晚睡前使用,连续10次... 目的 探讨参柏祛毒汤联合干扰素栓治疗CINⅠ~Ⅱ级LEEP术后病变残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IN Ⅰ~Ⅱ级LEEP 术后病变残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于月经净后予α-干扰素栓塞阴道,隔日1次,每次10万U,晚睡前使用,连续10次用药;治疗组联用参柏祛毒汤口服1周.疗程结束及随后3、6个月及12个月进行宫颈薄层细胞学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DNA检查.结果 疗程结束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结论 参柏祛毒汤联合干扰素栓治疗CIN Ⅰ~Ⅱ级LEEP术后病变残存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柏祛毒汤 干扰素栓 CINⅠ~Ⅱ级 宫颈环形电切术 术后病变残存
下载PDF
参柏祛毒袋泡剂抗炎镇痛抑菌和药物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贾菲 曲牟文 +4 位作者 李国栋 王彦云 潘健 李峨 李宇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参柏祛毒袋泡剂抗炎镇痛抑菌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情况。方法(1)抗炎实验: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选取昆明小鼠60只,体质量18~24 g,按体质量分层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参柏高剂量组(1.750 g生药/mL)、参柏中剂量组(0.875 g生药/... 目的观察参柏祛毒袋泡剂抗炎镇痛抑菌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情况。方法(1)抗炎实验: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选取昆明小鼠60只,体质量18~24 g,按体质量分层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参柏高剂量组(1.750 g生药/mL)、参柏中剂量组(0.875 g生药/mL)、参柏低剂量组(0.438 g生药/mL)、阿司匹林组(100 mg/kg)5组,每组12只。涂抹70μL二甲苯在预先给药的小鼠右耳上,处死后对比左右耳片重量,计算肿胀度。(2)镇痛实验:采用热板致痛法,选取昆明小鼠48只,雌性,体质量18~24 g,按体质量分层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空白组、参柏高剂量组(1.750 g生药/mL)、参柏中剂量组(0.875 g生药/mL)、参柏低剂量组(0.438 g生药/mL)4组,每组12只。测定小鼠基础痛阈,再以40℃药浴各组分别泡足20 min,测量给药后5个时间点小鼠痛阈,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3)体外抑菌实验:将观察药制备成原液、1∶1、1∶2、1∶4、1∶85个浓度梯度,分别加入5种共25菌株,培养后读取各组最低抑菌浓度值。(4)安全性实验:采用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选取健康大耳白家兔16只,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单次给药正常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及多次给药正常皮肤组、破损皮肤组4组,造模破损皮肤组,一侧去毛区涂参柏祛毒袋泡剂0.5 mL,另一侧对照区涂等量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单次给药(1次/d)和多次给药(1次/d,连续7 d)进行对比,观察皮肤刺激性。采用实验家兔皮肤急毒实验,选取新西兰家兔24只,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完整组和破损皮肤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参柏高、低剂量及空白组,共6组,药物均匀涂抹于家兔背部除毛区,于去掉受试药物后1、24、48、72 h至14 d,每日观察动物皮肤及全身情况做出评价。结果(1)抗炎实验结果提示,参柏祛毒袋泡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参柏高、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镇痛实验结果提示,参柏祛毒袋泡剂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参柏高剂量组给药后0.5~4.5 h较空白组小鼠痛阈高(P<0.05,P<0.01),参柏中剂量组给药后1.5~3.5 h较空白组小鼠痛阈高(P<0.05)。(3)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提示,参柏祛毒袋泡剂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4)安全性实验结果提示,参柏祛毒袋泡剂对家兔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均无皮肤刺激性,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组给药,观察至14 d,均无不良反应,参柏高、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柏祛毒袋泡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抑菌作用,且药物外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柏袋泡剂 药效学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