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参照点模型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迪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认知参照点模型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是试图解释大学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解读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认知能力。以认知参照点为模型进行英语写作是学习者写作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认知参照点的突显越强,英语写作的心智路径就越具有逻辑性。
关键词 认知参照 认知参照点模型 大学英语写作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模糊回指释义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劼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9-96,共8页
认知参照点模型作为重要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曾被运用于原型范畴、领属结构和转喻机制研究。运用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释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模糊回指现象有着不同的模糊表现形式,语篇主题作为模糊回指释义的认知参照点... 认知参照点模型作为重要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曾被运用于原型范畴、领属结构和转喻机制研究。运用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释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模糊回指现象有着不同的模糊表现形式,语篇主题作为模糊回指释义的认知参照点,是确认先行项与回指项指称关系的关键。认知参照点模型能够为模糊回指现象提供统一有力的释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模型 模糊回指 释义机制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汉日过程性述义话题对比
3
作者 黄怀谷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99-106,共8页
汉日话题句是认知参照点模型在汉语和日语中形成的一种C→[R(TOPIC)→T]构式。汉语和日语在过程性述义进入参照点位置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汉语使用者比日语使用者更适应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开始处理信息;而日语使用者比汉语使用者更适... 汉日话题句是认知参照点模型在汉语和日语中形成的一种C→[R(TOPIC)→T]构式。汉语和日语在过程性述义进入参照点位置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汉语使用者比日语使用者更适应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开始处理信息;而日语使用者比汉语使用者更适应在一个静态的时间点上开始处理信息,导致原本是过程性述义的成分,日语使用者有把其转化为名词性述义的倾向,如果一定要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开始处理信息,往往会把日语使用者的心智路径诱向消极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模型 汉日对比 过程性述义 话题句
下载PDF
认知参照点模型下英汉转喻思维突显性的共性——以人体部位词为例
4
作者 岳好平 魏月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认知参照点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能力。本质上,转喻是一种突显,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转喻思维依赖着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形成。不同的人由于经验相似,会借助相同的知识结构作为认知参照点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和表达... 认知参照点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能力。本质上,转喻是一种突显,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转喻思维依赖着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形成。不同的人由于经验相似,会借助相同的知识结构作为认知参照点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和表达。该文以认知参照点模型为全新的视角,结合英汉转喻实例,分析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转喻思维突显性的共性,即:具有的相同的认知原型、相同的认知原则以及相同的产生方式,以期论证该模型的强大解释力及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模型 转喻思维 突显性
下载PDF
基于参照点模型的日语样态存在句认知分析——以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为中心
5
作者 金成 刘琛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第1期86-95,共10页
本文以"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类动词的语义特点,并通过构建参照点模型,从认知角度具体分析了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存在样态的认知方式。我们发现,在"抽象-具象"、"静态-动态"... 本文以"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类动词的语义特点,并通过构建参照点模型,从认知角度具体分析了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存在样态的认知方式。我们发现,在"抽象-具象"、"静态-动态"维度下,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认知方式均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句中运动方式动词语义的抽象化程度上,即具象动态<抽象动态<抽象静态,这与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的表现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参照点模型 样态存在句 认知分析 运动方式动词 Vている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6
作者 管茜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43-,111,共2页
本文试图从认知参照点模型角度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旨在解析大学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探究学习者写作的心理机制。认知参照点作为解释语言结构背后的普遍心理基础,我们相信它能为英语写作的过程提供理据,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本文试图从认知参照点模型角度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旨在解析大学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探究学习者写作的心理机制。认知参照点作为解释语言结构背后的普遍心理基础,我们相信它能为英语写作的过程提供理据,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认知参照点模型 语篇结构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下载PDF
对Langacker认知参照点模型图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文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9,共9页
研读Langacker对CRPM的相关论述,参照认知心理学和中国学者的参照点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具身认知"及"有界"与"无界"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Langacker所画的CRPM示意图不能理解为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 研读Langacker对CRPM的相关论述,参照认知心理学和中国学者的参照点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具身认知"及"有界"与"无界"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Langacker所画的CRPM示意图不能理解为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的图式,而只能看作CRPM的"流程式图示"。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图式结构是概念结构形成的基础,它形成于认知主体(C)的心智中。CRPM的图式结构应该是从R→T的"出发地—路径—目标"图式结构,其认知机制是"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结构。在CRPM的图式结构中不包括C,而D可以实现"有界"与"无界"的跨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模型 图式结构 有界 无界 R.W.Langacker
原文传递
转喻表征和识解的认知研究:框架参照点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书卿 甘芬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2,共7页
本研究针对当前转喻研究的“映射观”“认知参照点观”及“突显观”存在的不足,基于“框架语义学”和“认知参照点理论”建构“框架参照点模型”,辅以激活、突显和图形—背景关系为具体的操作细则,对转喻认知机制做出系统合理的解释。... 本研究针对当前转喻研究的“映射观”“认知参照点观”及“突显观”存在的不足,基于“框架语义学”和“认知参照点理论”建构“框架参照点模型”,辅以激活、突显和图形—背景关系为具体的操作细则,对转喻认知机制做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框架参照点模型”认为转喻是一种框架内的认知参照点现象,被激活的框架作为“搜索域”和第一个认知参照点与框架内相对突显的元素建立心理联系,继而把通达的元素作为第二个认知参照点为意指目标提供心理可及。从“认知框架”到“认知参照点”再到“目标实体”是一个相继突显的认知过程,构成一个相继突显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激活 凸显 图形—背景 框架参照点模型 相继突显
原文传递
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视角下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满园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框架下,对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进行探讨,发现在典型事件中,当概念化主体意图从工具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件,突显工具和动作之间的这种凭借关系,进而突显工具对受事的作用或影响时,常以工具为概念化过程的起点,在事件... 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框架下,对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进行探讨,发现在典型事件中,当概念化主体意图从工具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件,突显工具和动作之间的这种凭借关系,进而突显工具对受事的作用或影响时,常以工具为概念化过程的起点,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的作用下,形成的心理通达路径投射到句法层面,形成了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参照关系模型 概念化 工具主语句
下载PDF
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视角下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
10
作者 蔡满园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0期1-4,共4页
本文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视角下探讨了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形成动因,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句式义重新概括:概念化主体主观上认为一物A在被动状态下受到另一物B的作用或影响,其结果往往使A产生某种变化。
关键词 事件参照关系模型 “被”字句 概念化
下载PDF
仿拟修辞优劣评判标准研究——以认知参照点为视角
11
作者 曾如刚 程煜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9-30,32,共3页
仿拟修辞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即以本体(R)为认知参照点借助心智路径(mental path)再次创造,最后通达仿体(T)。仿拟修辞按本体和仿体之间在意、形、义三个方面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三参照型仿拟、双参照型仿拟和... 仿拟修辞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即以本体(R)为认知参照点借助心智路径(mental path)再次创造,最后通达仿体(T)。仿拟修辞按本体和仿体之间在意、形、义三个方面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三参照型仿拟、双参照型仿拟和单参照型仿拟。认知参照点理论可以为仿拟修辞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判断标准,解决其判断标准不一的难题,也为仿拟修辞优劣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拟修辞 认知参照点模型 判断标准
下载PDF
Ad Hoc节点移动性模型特点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兵 严斌宇 袁道华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无线AdHoc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无中心自组织的多跳无线网络.对于大规模的无线网络监控,移动性一直被普遍视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从AdHoc网络的特点出发,研究并利用了AdHoc网络内节点的移动特性.在现实应用中,移动节点趋... 无线AdHoc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无中心自组织的多跳无线网络.对于大规模的无线网络监控,移动性一直被普遍视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从AdHoc网络的特点出发,研究并利用了AdHoc网络内节点的移动特性.在现实应用中,移动节点趋于显示某些相关程度(群体取向)的行为:这一特征对于改进网络产品,尤其是目前许多关于开发移动方式的项目,可以减少路由选择的开销,在大规模的移动AdHoc网络中取得良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E 多跳无线网 移动性 参照移动模型
下载PDF
基于RPGM模型的Ad hoc路由协议的构建与仿真
13
作者 童小念 程频 唐菀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改善无线Ad hoc网络中由于无线节点的移动所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根据移动节点群体的特征,利用LANMAR作为簇间路由协议和AODV作为群组内的平面路由协议,提出一种基于参照点的群移动模型(RPGM)网络协议MAG-Lanmar,并采用NS2网络仿真... 为了改善无线Ad hoc网络中由于无线节点的移动所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根据移动节点群体的特征,利用LANMAR作为簇间路由协议和AODV作为群组内的平面路由协议,提出一种基于参照点的群移动模型(RPGM)网络协议MAG-Lanmar,并采用NS2网络仿真工具进行了模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MAG-Lanmar无线网络协议在路由负载、响应时间、网络平均吞吐量方面,均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协议 参照群移动模型 网络仿真器
下载PDF
连续风险决策中先前结果反馈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张静芝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连续风险决策是一种决策者在不确定和有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的连续决策,先前决策的结果反馈是连续决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类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的连续动态决策更贴近现实情境,了解连续风险决策行为中的黑箱机制有助于个体理性... 连续风险决策是一种决策者在不确定和有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的连续决策,先前决策的结果反馈是连续决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类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的连续动态决策更贴近现实情境,了解连续风险决策行为中的黑箱机制有助于个体理性决策。本研究从参照点适应模型、强化学习模型、注意力模型、多维情绪模型等方面综述了连续风险决策中先前结果反馈的作用机制,试图进一步理解连续风险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厘清多种机制模型在连续的风险决策过程中如何变化发展。未来研究可以深入考察几种机制模型的竞争与结合,探究决策领域发生转换时结果反馈的作用途径,同时重视时间因素在连续风险决策中的影响以及其内在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风险决策 结果反馈 参照适应模型 强化学习模型 注意力模型 多维情绪模型
下载PDF
英语主谓一致的认知分析模型
15
作者 张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6-23,共8页
文章将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CRP)拓展应用于英语主谓一致现象的分析,并根据Lakoff关于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四种建构原则,提出了理解英语主谓一致的三种理想化认知参照点模型:"命题式认知参照点模型"、"容器式认知参... 文章将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CRP)拓展应用于英语主谓一致现象的分析,并根据Lakoff关于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四种建构原则,提出了理解英语主谓一致的三种理想化认知参照点模型:"命题式认知参照点模型"、"容器式认知参照点模型"和"类比式认知参照点模型"。从认知的视角阐明了英语主谓一致的参照对象和理论分析模型,为英语主谓一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分析 主谓一致 认知参照R 认知参照点模型
下载PDF
照应研究的认知新视角——《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述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丛禾 《外语与翻译》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Anaphora and Concepmal Structure)一书199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Karen van Hoek博士在其论文《通向概念结构的路径:代名化照应的制约条件》(Paths through conceptual structure:constraints on pr... 《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Anaphora and Concepmal Structure)一书199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Karen van Hoek博士在其论文《通向概念结构的路径:代名化照应的制约条件》(Paths through conceptual structure:constraints on pronominal anaphora)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是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研究照应现象的一部力作,是对以往基于句法结构关系如成分统领制约下的照应理论的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 认知语法 照应理论 照应制约机制 概念参照点模型 书评 英语
下载PDF
论Langacker的CRPM图的合理性与解释力
17
作者 孙文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5,共12页
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对照我国汉语学者基于汉语研究创建的参照点理论,本文发现:Langacker及国内外学者对CRPM图中各要素的阐述模糊,导致其解释力不够充分;认知主体所构建的CRPM图式结构应该是以R为出发点到达T;认知参照点的"凸显&q... 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对照我国汉语学者基于汉语研究创建的参照点理论,本文发现:Langacker及国内外学者对CRPM图中各要素的阐述模糊,导致其解释力不够充分;认知主体所构建的CRPM图式结构应该是以R为出发点到达T;认知参照点的"凸显"和"动态"反映了知觉和思维阶段的选择结果而不是参照点的本质特性;说话者在语言中营造的"感知凸显"是其言语策略,服务于交际目的;CRPM具有R的确定性、D的无界性、心智选择的动态性等特征,确定性是模型架构的基础,无界性说明模型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智性是模型的认知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模型 确定性 无界性 心智性
下载PDF
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语序的认知分析
18
作者 邓素芬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3期99-101,共3页
领属结构中两个NP成分的语义关系相当多样和复杂,但只有领有关系、亲属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是典型的。从时空顺序原则和参照点模型理论可以更好地阐述英汉属格结构中领有者和领有物的语序问题,语言在各结构层面上其构成成分的排列次序... 领属结构中两个NP成分的语义关系相当多样和复杂,但只有领有关系、亲属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是典型的。从时空顺序原则和参照点模型理论可以更好地阐述英汉属格结构中领有者和领有物的语序问题,语言在各结构层面上其构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与人的思维、认知顺序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性领属结构 时空顺序原则 认知参照点模型
下载PDF
英语名词动用的语法转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芷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论证英语名词动用过程中语法转喻的认知机制,基于Langacker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结合来自Clark&Clark(1979)对名转动词分类中的语料及前人对英语名词动用现象研究中的语料,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内省法,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英... 论证英语名词动用过程中语法转喻的认知机制,基于Langacker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结合来自Clark&Clark(1979)对名转动词分类中的语料及前人对英语名词动用现象研究中的语料,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内省法,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英语名词动用的语法转喻性及其认知方式进行探索,深化了人们对名词动用现象及对人类语言认知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语法转喻 认知参照点模型 认知机制
下载PDF
英语关系构式中连接词隐现的认知机制研究
20
作者 王晓伟 张克定 《语言教育》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基础,依据认知参照点模型,探讨英语关系构式中连接词隐现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关系构式中主从句之间是自主-依存关系,先行词和连接词之间是一种阐释关系。连接词的意义识解过程可以由先行词与连接词的链接路径图...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基础,依据认知参照点模型,探讨英语关系构式中连接词隐现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关系构式中主从句之间是自主-依存关系,先行词和连接词之间是一种阐释关系。连接词的意义识解过程可以由先行词与连接词的链接路径图式统一解释。就关系构式整体而言,连接词是否出现与其在从句中的语义凸显度有关。具体讲,whose作为连接词必须出现是因其"持有"语义特征,而that的隐现是受制于其指称语义特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自主-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构式 连接词 自主-依存 认知参照点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