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轼与佛教人物的交往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印川
刘庆刚
-
机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
-
出处
《华夏文化》
1998年第2期32-34,共3页
-
文摘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物,关于他与佛教的因缘际会,早已广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苏轼之接触佛教,至少可以上溯至他十来岁之时,他“少年知...
-
关键词
苏轼
佛教
《冷斋夜话》
参禅学佛
仲殊
《题西林壁》
佛禅思想
人生哲学
中国文学史
物的交往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代居士佛教初探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潘桂明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3-60,共8页
-
文摘
居士,梵文Kulapati(迦罗越)的意译,佛教四众弟子中在家信徒的俗称。慧远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维摩经疏》卷一)居士的重要条件是家境富裕,足以为佛教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智(岂页)也说:“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观音义疏》)依此理解,“居士”这一名词的实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它通常指在家信徒中较有资产和地位的那部分人。本文所说的宋代“居士佛教”,沿用佛教史上的一般称谓,主要是指宋代官僚士大夫们的佛教信仰和活动;所说“居士”,非指世俗一切信佛者,而又限于他们的上层分子。
-
关键词
居士佛教
佛教界
参禅学佛
净土信仰
佛教信仰
禅僧
佛教史
传入中国
佛教理论
佛教禅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宗杲的三教合一思想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伍先林
-
机构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佛学研究》
2002年第0期165-171,共7页
-
文摘
宗杲是两宋时期佛教禅僧中提倡三教合一的重要人物,他以一个禅僧的大气魄对当时士大夫参禅学佛作了积极的引导。宗杲指导士大夫参禅学佛的理论基础是以佛教禅宗为本位的三教合一思想,以佛教禅学包容和统摄儒道两家之学,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佛教禅宗在当时社会尤其是士大夫中的影响。
-
关键词
宗杲
士大夫
参禅学佛
三教合一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历代高僧诗选》选登
- 4
-
-
作者
陈耳东
-
出处
《中国宗教》
1997年第4期55-55,共1页
-
文摘
《历代高僧诗选》选登□陈耳东杳杳①□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②冷涧滨。啾啾③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④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作者简介]寒山(生卒年不详),一称寒山子,唐太宗(627—649在位)时人,一说睿宗、宪宗时仍见其人,盖莫...
-
关键词
弘一大师
僧诗
生卒年
作者简介
《全唐诗》
参禅学佛
菊花
艺术技巧
表达自由
近代佛学
-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猴魔
- 5
-
-
作者
周华山
-
出处
《长江文艺》
1994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武昌青年王翔,事业受挫,爱情破灭,于是心灰意冷,一咬牙上了云山寺,要求削发为僧。大师说,出家人须六根清净,断绝尘缘。王翔说,我已万念俱灰,无牵无挂。真的吗?大师一笑,指着他身后说,你钱包掉了。王翔连忙回头去摸口袋。好一个无牵无挂!大师摇摇头,要他回去。但他长跪不起,五天五夜,不食不饮,不动不摇。大师只好将他留下。于是王翔削发受戒,参禅学佛。
-
关键词
大师
参禅学佛
云山
爱情
青年
武昌
五色
入定
钱包
受挫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生命本真的迹化──朱明及其书法艺术
- 6
-
-
作者
黄君
-
出处
《东方艺术》
1996年第5期43-44,共2页
-
文摘
生命本真的迹化──朱明及其书法艺术黄君了解朱明的人都不能否定:朱明是一位才子。他十几岁就能吟诗作画刻印摄影;写得一手被人误以出自“老先生之手”的好文章;练字没几年,书法一出手就在全国比赛拿金奖,那种对书法形式线条的出色理解和敏锐把握,俨然像一个成熟的...
-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生命本真
朱明
迹化
书法创作
艺术家
言语行为
参禅学佛
参禅学道
天地万物
-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