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储层地震预测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方向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仲杰 张元 +2 位作者 张治民 姜书林 李臻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4-39,共6页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技术等最为常用的叠后储层预测技术,由于受分辨率及多解性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获得较好的薄储层预测结果。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体系域和沉积相精细研究技术及多井砂层精细对比技术,从宏观上解决岩性体发育位...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技术等最为常用的叠后储层预测技术,由于受分辨率及多解性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获得较好的薄储层预测结果。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体系域和沉积相精细研究技术及多井砂层精细对比技术,从宏观上解决岩性体发育位置;在该基础上,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研究单元,应用基于层序界面、最大洪泛面及地震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突破地震分辨率极限,对一个沉积旋回内储层的沉积演化进行地震属性解释,达到薄储层预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约束 薄储预测 等比例地切片 地震参考标准层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构造演化与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凌云 林吉祥 +1 位作者 孙德胜 高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1-16,共16页
平衡剖面解释技术是利用地质构造的复原过程来研究复杂构造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过程,并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层序地层学研究则是通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体系域的构建来认识盆地的沉积演化和沉积相的一种重要解释技... 平衡剖面解释技术是利用地质构造的复原过程来研究复杂构造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过程,并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层序地层学研究则是通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体系域的构建来认识盆地的沉积演化和沉积相的一种重要解释技术。两种方法一个是研究剧烈构造变形区地质构造解释问题.另一个则是研究盆地沉积特征、沉积相问题。然而对于空间仅具有一定观测尺度,垂向仅有一定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而言,如何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解决实际的地质问题呢?通过实际解释研究,提出了基于相对平衡剖面的构造演化和储层沉积演化解释方法。该方法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并结合了平衡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不仅可以快速且比较有效地解决较小区域(地震三维区内)构造解释中的问题,快速有效地验证参考标准层解释的合理性,同时可以获得古地貌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井信息和三维地震数据中的反射特征,最终获得三维空间的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序地 相对平衡剖面解释 序地格架 参考标准层
下载PDF
长垣油田地震层位准确拾取与小断层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常桂华 陈志德 许智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油田剩余油挖潜研究中,准确解释反射层位及识别断距约为5 m的小断层是地震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的难题。在喇南北区块,采用以数据分频、层位拉平为主导的高精度层位拾取技术解决了开发小层对比尺度下的地震层位解释问题,依据反射振幅和... 在油田剩余油挖潜研究中,准确解释反射层位及识别断距约为5 m的小断层是地震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的难题。在喇南北区块,采用以数据分频、层位拉平为主导的高精度层位拾取技术解决了开发小层对比尺度下的地震层位解释问题,依据反射振幅和波形变化可确定小断层,利用地震相干属性可确定井间断层的空间展布。实践证实,利用地震资料可以识别断距超过3 m的断层,所解释的断层能够指导剩余油挖潜研究和开发井位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参考 单频剖面 组合 相干切片 开发单元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特征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 被引量:59
4
作者 王世瑞 王树平 +3 位作者 狄帮让 任敦占 王振国 陆道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区地震资料解释,通过各类地震剖面对比、合成记录标定、地震属性及振幅包络特征分析等具体技术,预测了该区沉积相和河道砂体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对比所得的一些关键成果图件,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地震属性 河道砂体特征 参考标准层 沉积相
下载PDF
陆相地震沉积学砂体识别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沈加刚 张凤青 +2 位作者 宋永忠 李昂 关晓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133,共5页
为了解决松辽盆地扶余油层陆相薄互层砂体识别的难题,发展完善了地震沉积学方法,形成了陆相地震沉积学砂体识别与沉积微相解释技术。在井-震联合精细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河流相地层小层对比保证了层序对比的等时性;采用基于参考标准... 为了解决松辽盆地扶余油层陆相薄互层砂体识别的难题,发展完善了地震沉积学方法,形成了陆相地震沉积学砂体识别与沉积微相解释技术。在井-震联合精细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河流相地层小层对比保证了层序对比的等时性;采用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位拉平的精细地震层位解释提高了四级层序界面的解释精度;在最佳时窗地震子体内提取、优选有效地震属性,恢复相对古地貌分析沉积演化,基于地震属性开展井震联合地震沉积微相解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工业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薄互 地震沉积学 参考标准层 最佳时窗地震子体 相对古地貌 沉积微相
下载PDF
基于地质概念的空间相对分辨率地震勘探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凌云 高军 +1 位作者 孙德胜 林吉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33-450,462,共19页
回顾地震垂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分辨率的发展历史可知,在地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中,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因素有很多,以至于影响到地震分辨率的提高及其准确定义,如再考虑复杂构造和沉积相以及地质解释中的问题,对地震分辨率的讨论将会变得... 回顾地震垂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分辨率的发展历史可知,在地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中,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因素有很多,以至于影响到地震分辨率的提高及其准确定义,如再考虑复杂构造和沉积相以及地质解释中的问题,对地震分辨率的讨论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地震理论和地质理论的综合研究才能全面认识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为此,提出了基于地质概念的空间相对分辨率定义,并通过某油田57口开发井建立的地质模型,讨论了基于地质概念空间相对分辨率的解释步骤及其与常规地震解释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主要技术,并通过一个地震勘探实例和后期钻井验证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在有限带宽地震成像数据条件下,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可以分辨小于1/4波长的薄储层,获得其空间展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分辨率 横向分辨率 空间相对分辨率 参考标准层 沉积演化
下载PDF
3.5维地震勘探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德胜 凌云 +1 位作者 夏竹 蔡银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0-471,18,共12页
3.5维地震勘探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与油田开发动态信息的地震、地质、测井和开发等信息的综合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预测剩余油气的分布,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前期3.5维地... 3.5维地震勘探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与油田开发动态信息的地震、地质、测井和开发等信息的综合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预测剩余油气的分布,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前期3.5维地震勘探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完善,形成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井震信息标定、储层构造演化解释、储层沉积演化解释、储层静态建模、油藏开发空间动态信息解释、三维地震信息结合开发静态和动态信息综合解释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基于西部某油田开发后期水驱开采实例和东部某油田稠油热采的实例,进一步研究证实了3.5维地震技术的应用性,并提供了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方法 应用研究 SEISMIC exploration 油田开发后期 动态信息 一体化工作流程 高精度三维地震 参考标准层 综合解释 油田开采 油藏开发 研究成果 信息解释 水驱开采 剩余油气 空间动态 静态建模 经济效益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油藏描述中的井震时深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凌云 郭建明 +1 位作者 郭向宇 刘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7,共13页
油藏描述是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油藏描述的精度取决于时间域地震相解释和深度域测井相解释的精度以及两者综合解释的精度。显然,要实现时间域的地震空间信息与深度域的测井垂向信息的综合油藏描述(静态储层建模),就必然会... 油藏描述是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油藏描述的精度取决于时间域地震相解释和深度域测井相解释的精度以及两者综合解释的精度。显然,要实现时间域的地震空间信息与深度域的测井垂向信息的综合油藏描述(静态储层建模),就必然会面临地震与测井信息间的时深转换问题。一般情况下,时深转换的精度基本能够满足构造成图的要求,但是油藏描述中要求的时深转换精度远远高于构造成图的精度。因此,油藏描述中的时深转换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例如井震分辨率差异、井震时深转换速度的精度、井震时深转换方法、井震时深转换层位的选择、井震间基准面的选择等。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井震时深转换的精度和油藏描述的能力。为此,提出了基于标准参考层位的井震时深转换方法、沿标准参考层的地震速度求取方法、井震基准面间校正方法、基于标准参考层的井震精细解释方法以及井震时深转换剩余因子校正方法。通过实例研究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给出了误差小于1 m的井震时深转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井震时深转换 标准参考 地震相 测井相 沿地震速度 拟合平均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