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安涛
孟庆国
鲁长芬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0,共5页
-
文摘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口号自提出以来,其现实意义存在长期争论和质疑。研究揭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文内涵,为重新认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以推动新时期体育思想理论建设和发展。体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竞争形式的比赛,而体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又要以友谊、和谐为基础。
-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原理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体育口号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建议重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卢元镇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共1页
-
文摘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方针是中国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的重要策略,也是衡量运动竞赛质量的重要标尺,曾广受好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有过运用不当的倾向。"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作为一个原则、作为一种思想,表达了人类的一种普世的价值取向,渗透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与"和"的思想,高明而富人情味,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当今重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有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原理
体育思想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伦理价值再审视
- 3
-
-
作者
赵立军
-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
出处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进行新的思考,认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本质上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揭示体育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比赛只是体育的手段,其基本目的是实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道德的完善,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它既包含了体育自身对道德境界的一种追求,同时又承认竞争是体育的本性,但强调体育竞争过程的道德价值和人性与人文关怀。
-
关键词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人性
人文关怀
-
Keywords
friendship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human nature
humane solicitude
-
分类号
G803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