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满汉合璧语料中双“了”句的用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继红 李聪聪 陈前瑞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142-165,共24页
本文利用《清文启蒙》《清话问答四十条》《清文指要》(百章)及其相关汉译本等语言材料,探讨双“了”句式在清中前期旗人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在所统计的语料中,双“了”的宾语以光杆型为主,其完成体功能鲜见持续性用法,部分双“了”句具... 本文利用《清文启蒙》《清话问答四十条》《清文指要》(百章)及其相关汉译本等语言材料,探讨双“了”句式在清中前期旗人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在所统计的语料中,双“了”的宾语以光杆型为主,其完成体功能鲜见持续性用法,部分双“了”句具有报道新情况等用法,与现代北京话均有明显的不同.通过《清文指要》的版本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双“了”句在数量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满汉合璧文献中,“双”了句对应于满语的一般过去式、肯定过去式等多种形式.双“了”句数量上趋于减少的主要表现是清代后期不倾向使用原有的词尾“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满语对汉语不同形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了”句 完成体 满汉合璧语料 清代汉语
原文传递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形成过程考察
2
作者 刘儒昊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0期118-120,133,共4页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不同于一般的“V了O了”结构,其特性主要表现为动词“反”与宾语位置的人称代词无法直接组合,且呈现出“动作+施事”的语义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该结构经历了“施事+反了”“反了+施事”“反了+人称代词”... “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不同于一般的“V了O了”结构,其特性主要表现为动词“反”与宾语位置的人称代词无法直接组合,且呈现出“动作+施事”的语义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该结构经历了“施事+反了”“反了+施事”“反了+人称代词”“反了+人称代词+了”形成过程;同时“反了”也经历了主观化过程。从形成机制来看,整个“反了+人称代词+了”结构是说话人为了凸显重要信息,依据“V了+人称代词+了”结构类推形成易位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了+人称代词+了” 双“了”句 类推机制 主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